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文素材之時事熱評:剎住“唯流量”歪風還“清朗”網絡空間目錄:1.國家廣電總局:堅決反對唯流量論2.治理“唯流量”亂象刻不容緩3.剎住“唯流量”歪風還“清朗”網絡空間4.反對唯流量論,這三種人應上好崇德尚藝"第一課"5.不讓資本在“唯流量論”歪路上無腦狂奔正文:國家廣電總局:堅決反對唯流量論發布時間:09-0221:55海外網官方帳號來源:央廣網央廣網北京9月2日消息(記者黃玉玲)9月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文藝節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強調,近年來,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堅持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不斷推出優秀作品,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要。為進一步加強管理,從嚴整治藝人違法失德、“飯圈”亂象等問題,旗幟鮮明樹立愛黨愛國、崇德尚藝的行業風氣。《通知》指出要堅決抵制違法失德人員。廣播電視機構和網絡視聽平臺在節目演員和嘉賓選用上要嚴格把關,堅持把政治素養、道德品行、藝術水準、社會評價作為選用標準。政治立場不正確、與黨和國家離心離德的人員堅決不用;違反法律法規、沖擊社會公平正義底線的人員堅決不用;違背公序良俗、言行失德失范的人員堅決不用。《通知》提出要堅決反對唯流量論。廣播電視機構和網絡視聽平臺不得播出偶像養成類節目,不得播出明星子女參加的綜藝娛樂及真人秀節目。選秀類節目要嚴格控制投票環節設置,不得設置場外投票、打榜、助力等環節和通道,嚴禁引導、鼓勵粉絲以購物、充會員等物質化手段變相花錢投票,堅決抵制不良“飯圈”文化。治理“唯流量”亂象刻不容緩2021年09月04日10:42:02
來源:\t"/system/20210904/_blank"光明日報作者柳楊編輯:卓靈\o"分享到微信"\o"分享到QQ好友"\o"分享到QQ空間"從鄭爽代孕、偷逃稅到吳亦凡涉嫌強奸被捕,再到張哲瀚參觀靖國神社,近一段時間,數位娛樂圈流量明星接連翻車,引發社會各界的熱議。一向被粉絲熱捧的“完美偶像”竟然劣跡斑斑,精心打造的人設原來只是偽裝的華麗皮囊。在吳亦凡已經被公安機關拘留的情況下,竟然有大批粉絲在網上瘋狂“洗白”,一系列令人無語的瘋狂舉動,暴露出年輕人的畸形化審美以及“飯圈”追星的種種問題。明星橫空出世:流量靠“刷”,人設靠“造”流量時代,常有一些莫名爆火的小鮮肉突然走進人們的視野。長時間以來,不認識“流量明星”還被認為是落伍的表現,一些老戲骨在綜藝節目中坦言“沒聽說過某人”甚至被罵上了熱搜。一些奇怪的現象令人費解:某某小鮮肉毫無征兆地橫空出世,剛出道就有人在各個網絡平臺追著喊“某某勇敢飛,我們永相隨”。而這樣的現象竟然已經普遍化。流量明星微博轉發量動輒百萬、千萬,甚至過億,靠軟件刷流量的亂象被戳穿,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人設接連崩塌……近年來,關于明星流量造假、人設崩塌的新聞常常登上熱搜,文娛圈的遮羞布也被一點點揭開。圍繞流量明星形成的龐大產業鏈已經成為一個公開的秘密。大量新晉明星的成長之路依托粉絲運營和公司公關,形成套路化的模式:流量靠“刷”,人設靠“造”,評論靠“控”,口碑靠“營銷”。粉絲運營部門負責買粉、買熱搜,組織粉絲打榜、應援、反黑等;而公關公司則從媒體宣傳、網站評分、控評等方面為流量明星輿論造勢、掃清障礙。流量明星直接關乎巨大而復雜的商業利益,往往成為商戰的棋子。圍繞流量明星展開的番位之戰、粉絲罵戰、惡意攻擊等一系列低俗野蠻的“飯圈”亂象屢見不鮮。“飯圈”亂象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文娛行業亂象。上綜藝、炒作、刷數據,小鮮肉經過資本的運作,搖身變為流量明星,再通過跨界在各領域刷臉,逐步被包裝成多棲“小花”“小生”,文娛圈逐漸演化為靠資本不靠作品的行業閉環,行業生態越來越無序。大量小鮮肉主演的影視劇,一邊是評分持續走低,一邊是熱搜不斷;一邊是毫無口碑可言,一邊是利益方賺得盆滿缽滿。這種毫無邏輯,違背文藝作品發展規律的現象竟然長期存在。而由此引發的“天價片酬”“陰陽合同”“數據造假”等現象也是屢禁不止。透過現象看本質,流量靠“刷”,人設靠“造”的造星模式傳遞的是一種通過造假不勞而獲的不良價值觀,更是一種人為控評干預文藝評論的錯誤導向。“飯圈”變怪圈,亂象成常態,不僅會嚴重破壞文娛行業生態和網絡環境,更會對青少年的成長產生不可逆的誤導。狂熱追星、無底線應援:畸形審美暴露美育短板“吳亦凡事件”后,網絡上曾掀起一波“洗白”巨浪,一批粉絲號和營銷號無知地叫囂著“誰還不犯點錯啊,我就不脫粉”;而在此之前竟然還有一些演員、編劇等為其違法失德行為站臺“洗白”,公開發表違背倫理、不講公德的言論,造成了極端不良影響。這種畸形審美和價值觀暴露出美育短板以及社會監管的不足。狂熱追星的表象之下,粉絲號和營銷號的刻意誤導影響巨大,造就了一批是非不辨、美丑不分的“腦殘粉”。就在去年,網上曝出不止一位老師組織小學、幼兒園班級的學生錄視頻為流量明星應援。視頻顯示:老師問“某某是我的誰?”學生齊聲應答“男朋友。”追星本身并沒有對錯,然而這樣的越界行為顯然是極不妥當的。如今,不少學生說起夢想,直言“想當明星,掙大錢”,這顯然背離了我們一直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出現了追星炒星、泛娛樂化等不良傾向和“流量至上”、拜金主義等畸形價值觀。年輕教師尚且為了追星而不顧師德和職業道德,我們又如何要求孩子們理性追星,樹立遠大理想呢。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指出:“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能提升審美素養、陶冶情操、溫潤心靈、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大量年輕粉絲包括未成年粉絲省吃儉用或者拿著自己的壓歲錢為偶像打榜,為了應援,買了牛奶倒溝里……當類似不良現象無序蔓延的時候,有必要通過宣傳教育培養未成年人發現美、判斷美和創造美的審美能力。每個時代的年輕人都追星。近日,有媒體通過視頻呈現了40多年前的“追星現場”,當時的年輕人也是拿著筆記本求簽名、求握手,見到偶像同樣難掩激動之情。但是,同樣是追星,他們追的是物理學家周培源、數學家陳景潤、生物學家童第周、核物理學家錢三強等。曾經,多少孩子在夢想一欄中填上了“科學家”“數學家”“醫生”“航天員”“軍人”“老師”……如今,多少孩子把“當明星,掙大錢”視為最高理想!這是應當反思的事。部門監管、平臺擔責:還青少年清朗的成長空間為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中央網信辦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重拳出擊解決“飯圈”亂象問題。《通知》要求,取消所有涉明星藝人個人或組合的排行榜單,嚴禁新增或變相上線個人榜單及相關產品或功能。僅可保留音樂作品、影視作品等排行,但不得出現明星藝人姓名等個人標識。優化調整排行規則,不得設置誘導粉絲打榜的相關功能,不得設置付費簽到功能或通過充值會員等方式增加簽到次數,引導粉絲更多關注文化產品質量,降低追星熱度。成長中的孩子看到什么就會學什么,偶像往往是他們的榜樣和人生向導。教書育人,網上課堂是重要陣地。互聯網的信息爆炸、惡趣味的泛濫和資本對互聯網的操控導致了畸形審美,畸形審美則會導致畸形價值觀。網絡“大掃除”刻不容緩。近年來,針對上述問題,相關部門持續采取行動,加強管理。教育部、中宣部曾聯合發文,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影視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先進人物和美好事物,正確看待影視從業人員,不盲目追星。國家網信辦開展“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行動,關閉違法網站,清理違法違規賬號群組,為廣大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好。前不久,中央網信辦加大監管力度,深入開展專項整治,督促網站平臺調整產品導向和功能設計,進一步健全內部管理制度,規范和引導粉絲群體理性追星,通過深入清理涉粉絲群體違法違規和不良信息,對問題群組、不良話題和部分網友的狂熱行為起到了降溫作用。網絡空間和“飯圈”的良性發展,需要常態化的管理和規范措施,相關平臺必須對亂象負責,真正擔負起應有的責任。如針對粉絲群體聚集的社區、群組等,網站平臺應進一步優化產品功能,升級管理策略,逐步壓縮粉絲群體非理性追星空間,通過取消誘導粉絲應援打榜的產品功能、完善粉絲群圈管理、限制未成年人非理性追星活動等方式,強化榜單、群圈等重點環節管理。在相關部門的專項整治和制度化規范下,網絡平臺要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擦邊球行為,嚴格限制與粉絲文化密切相關的偶像養成類節目、選秀節目等,尤其要嚴格控制投票環節設置,不斷加強平臺“水軍”“黑粉”治理,強化價值引領,加強對粉絲群體的正向引導。清網行動加上家庭、學校、社會的正確引導,才能真正還青少年一個清朗的成長空間,形成正確的審美和價值觀。近日,一位靠作品贏得人氣的流量明星形容藝人與粉絲關系的說法很有啟發性,“‘追星’好像普遍被定義成追逐某種閃耀,但我認為藝人與粉絲之間從來不是從屬關系,沒有高低,而是一種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良性‘競爭’關系”。《光明日報》(2021年09月04日11版)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剎住“唯流量”歪風還“清朗”網絡空間中國日報網發布時間:09-0216:25中國日報網官方帳號■“唯流量”讓娛樂產業正常的評價體系崩塌,優勝劣汰的機制失去效力。一些無演技、無質感的爛劇,憑借虛假流量制造出虛假繁榮;一些真正有質感的作品、有實力的低調演員卻因此湮沒無聞■不少流量明星的業務根基與藝德根基沒打好,就占據行業的頂端位置,他們錯誤地將自己所擁有的話語權當作一種發號施令的“權力”,以為有流量傍身就可以有恃無恐、為所欲為為期2個月的“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取得一系列成果。作為飯圈的主要輿論陣地,新浪微博相繼下線“明星勢力榜”和超話積分制,封禁大批涉及互撕謾罵、惡意營銷的賬號。例如,趙麗穎粉絲在其新劇未有官方明確消息的情況下拉踩引戰、宣揚抵制,工作室官方微博等被禁言。此外,多款用戶數量較高的追星應用被下架,部分未下架應用開始采取禁止未成年人消費等措施……專項行動有時效,但“清朗”飯圈的努力不會止步。無論長期以來飯圈引發的種種亂象,諸如網絡暴力、對立互撕、數據造假,還是不久前吳亦凡、張哲瀚等流量明星引發全網憤慨的失德行為,皆與“唯流量”之風有重要干系。消除娛樂圈的諸多亂象,讓娛樂工業回歸“清朗”,就必須從根本上剎住“唯流量”歪風。之所以“唯流量”,是因為這些年來,流量漸成娛樂工業的通用貨幣。其一,流量可以打造頂流明星。國內的流量時代開啟于2014年,以吳亦凡為代表的偶像從韓國來到中國發展。彼時的吳亦凡既無作品也無過人才藝,卻憑借粉絲給他制造的流量,成功贏得注意力。一個一舉一動都能登上熱搜的頂流明星,就這樣被制造出來了。其二,頂流明星的巨大流量,可以充分帶動他們出演的影視劇的播放量和關注度。在流量明星的加持下,劇集的網絡播放量動輒幾十億上百億,熱搜不間斷,招商過程順風順水。于是,流量明星喜遭哄搶,天價片酬納入囊中。然而,這對影視生產機制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天價片酬占據制作成本的大頭,擠壓了其他環節的投入,無論導演、編劇還是其他實力派演員,都“淪為”給流量明星打工。“流量明星+IP”一度成為爛劇代名詞,影視生態不斷惡化。人人對流量趨之若鶩,人人唯流量是從,自然就有人通過流量造假。虛假的粉絲數量、虛假的熱搜、虛假的播放量、虛假的收視率、虛假的討論熱度,一度是業內公開的秘密。比如有劇集播放量超過400億次,平均每個中國人要點擊近30次,完全跌破了常識。“唯流量”是飯圈諸多亂象的源頭。粉絲所爭搶的各種數據、排名、番位都是流量的變體,粉絲信奉的是有了流量就有了一切。為了維護偶像的流量,粉絲無所不用其極。比如為了讓排名好看,可以花錢打投,甚至“倒奶打投”;為了消滅不同意見,就人身攻擊、網絡暴力……飯圈失控互撕的風氣愈演愈烈,充滿戾氣。“唯流量”讓娛樂產業正常的評價體系崩塌,優勝劣汰的機制失去效力。一些無演技、無質感的爛劇,憑借虛假流量制造出虛假繁榮;一些真正有質感的作品、有實力的低調演員卻因此湮沒無聞。“唯流量”催生大量業務能力不過關的藝人。哪怕有些流量明星演技生澀、摳圖演出、使用“數字臺詞”,還是會得到成千上萬粉絲的擁護和夸贊,還是會得到平臺和制作方的力捧,流量明星很難建立起對本職工作的信念感。“唯流量”甚至會滋生失德藝人。不少流量明星的業務根基與藝德根基沒打好,就占據行業的頂端位置,他們錯誤地將自己所擁有的話語權當作一種發號施令的“權力”,以為有流量傍身就可以有恃無恐、為所欲為。這次“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動真格,失德藝人被全網封殺,贏得群眾的廣泛支持和好評,也足以看出天下苦“流量”久矣。我們要鞏固現有成果,多方面形成合力,進一步剎住“唯流量”這股歪風。無論是視頻網站平臺還是制作方,都要切實履行起社會責任,始終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追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此前“唯流量”的浪潮中,一些平臺和制作方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是合謀者也是受益方。“唯流量”看似能賺快錢,但它潛藏著更大的風險,近日趙薇、吳亦凡、鄭爽等演員作品的全網下架就是深刻的教訓。平臺和制作方是時候從“唯流量”的迷思中走出來了,業務能力與藝德應該成為選人的首要標準。流量不是通用貨幣,剎住“唯流量”歪風,是對演藝圈亂象的釜底抽薪。以微博為代表的社交網絡平臺,也應從“追星大本營”回歸理性的公共空間。粉絲的狂熱固然能夠給平臺帶來流量,但毋庸諱言,這種有毒的流量已將一些公共空間攪得烏煙瘴氣,繼而影響了社會風氣。社交網絡平臺要有壯士斷腕、自我革命的勇氣,凈化平臺空間。“唯流量”的撕扯空間被擠壓,亂象就掀不起風浪。粉絲也需要一次徹底的“覺醒”。粉絲務必知道,追星追求的是美好,如果偶像既無才也無德,何以稱得上美好?如果因為追星而變得狹隘、盲目、暴戾,已與美好背道而馳。并且,粉絲行為偶像買單,想要守護偶像美好的形象,就要先守護自己的形象,謹言慎行。推崇藝德,流量靠邊,粉絲才可能經由追星抵達美好。文藝評論工作者要堅守評論陣地,“不唯流量是從,不能用簡單的商業標準取代藝術標準”,而要“把政治性、藝術性、社會反應、市場認可統一起來,把社會效益、社會價值放在首位”。激濁揚清,把好作品帶給觀眾;“剜爛蘋果”,讓因“唯流量”而丟棄社會責任和藝術價值的作品難以容身。而行業的自律更應該不斷深化、不斷提高。誠如央視新聞評論指出的,“演藝行業更有必要進行‘從藝之道’的大討論”,從根本上回答“什么人能當藝人”“藝人應該有哪些藝德”,提高行業門檻,提升藝人素質。要繼續發揮行業抵制的強大震懾作用,讓從業人員始終不忘以德為先、德才兼備,而不是流量為先、自恃流量、為所欲為,藝人失德的丑劇才能不再發生。來源:中國經濟網反對唯流量論,這三種人應上好崇德尚藝"第一課"2021年09月04日19:37
來源:正義網
黃磊9月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廣播電視行業堅決抵制違法失德人員,堅決反對唯流量論,不得播出偶像養成類節目,堅決抵制不良“飯圈”文化,堅決抵制泛娛樂化,杜絕“娘炮”等畸形審美,堅決抵制高價片酬,切實加強從業人員管理(據9月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互聯網和偶像文化緊密結合的快銷文化,深刻改變了文娛領域的原有生態,不僅評價明星偶像的標準由文藝作品轉變成為流量和數據,獲利方式也由唱片、演唱會、影視作品、綜藝等后續方面的合作分紅,轉變為沒有底線地收割粉絲。尤其是偶像養成類節目,紛紛將粉星關系由“追星”變成了“捧星”,通過應援、打投、互動社交不斷對粉絲進行收割;通過打造“飯圈”洗腦、下達任務,讓死忠粉必須參與控評、打榜、集資以實現所謂“愛的供養”;通過追星APP、制造流量話題、投票打榜、購買產品等方式,刺激粉絲瘋狂打投,從而攫取更大經濟利益。這不僅滋生了“倒牛奶”事件、群體社交“互撕”、“粉絲機鬧”等“飯圈”亂象,也讓粉絲們由原本欣賞作品的受眾,淪為應援的錢袋、打工的數據機器。同時,也導致文娛作品質量低下,熒屏之下的“娘炮”畸形審美、“摳圖”演出、以所謂頂級流量而拿天價片酬,形成了錯誤導向,污染了文娛領域生態。究其根本,都是急功近利下的失德失范。廣電總局所發通知,可以說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就如“開學第一課”一般,給當前的文娛領域上了崇德尚藝的“第一課”。崇德尚藝“第一課”為誰而上?首先,是為造星的資本力量而上。他們應認真審視自己的造星目標和造星標準了,必須將崇德尚藝擺在首位,將德藝雙馨的演員明星不斷挖掘出來,奉獻出更多更高質量的文藝作品;也是時候認真審視盈利的道德與法律底線了,“流量至上”終究只是曇花一現,打著流量的牌子卻做違反社會秩序、違背道德風尚的事,屆時換來的就將是當頭棒喝。崇德尚藝“第一課”,其次是為明星們而上。“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自古以來,那么多的藝術家能夠名流千古,靠得不僅僅是創造的優秀作品,也還有高尚的品德。扭捏作態、畸形審美、無底線審丑最終只能淪為笑柄,片酬違規、“陰陽合同”、偷逃稅行為最終依舊難逃法網,人設崩塌之下被人人唾棄,這種“明星”又有何價值可言?崇德尚藝“第一課”,最后是為盲目的粉絲們而上。理性追星追的是正直的人品、高超的演技、強烈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最重要的是懂得擔當社會責任、參與公益活動、積極回饋社會的藝術家,而不是靠吸粉絲血,矯揉造作要“供養”、手指劃破都要賣慘的寄生蟲。更決不能是政治立場不正確、與黨和國家離心離德,違反法律法規、沖擊社會公平正義底線,違背公序良俗、言行失德失范的劣跡藝人。不讓資本在“唯流量論”歪路上無腦狂奔2021年09月02日07:14
來源:紅網
許洪鑫亂象叢生的飯圈生態,迎來了一場徹底的“風暴洗禮”。繼今年6月15日,中央網信辦開展為期2個月的“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之后,8月27日,中央網信辦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持續整治之下,各方動作頻頻。微博、抖音、網易云等平臺全面下線各類明星榜單;多款追星App集中下架,部分應用開始采取禁止未成年人消費等措施;而針對最近某兩家粉絲互撕,平臺方更是果斷對違規賬號予以封禁、關閉,并約談相關明星工作室,避免了事態惡化升級……如此樁樁件件無一不表明,一記記重拳之下,飯圈生態正有望朝正向改善、往良性發展。社會苦飯圈亂象久矣。近些年來,隨著偶像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與之相生相伴的飯圈粉絲群體間的利益爭奪也愈發劇烈乃至步入極端。從誘導未成年人應援集資、高額消費、投票打榜,到各家粉絲互撕謾罵、拉踩引戰、造謠攻擊、人肉搜索;從鼓動粉絲攀比炫富、奢靡享樂,到以號召粉絲、雇用網絡水軍、“養號”等形式刷量控評……飯圈內部常年“血雨腥風”不斷,“口水爭斗”不休,玷污了輿論生態,攪亂了網絡秩序,也荼毒了粉絲三觀。撕開一幕幕丑劇、鬧劇的拙劣皮囊,背后資本操盤全局、攪弄風雨的真實面目暴露無遺:將“話題熱度”奉為不二法門,把“流量為王”視作絕對邏輯。在一場又一場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新疆工程學院《科技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楓林涉外經貿職業學院《微型計算機接口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能源職業學院《識別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片區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天津美術學院《測量與控制儀表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鹽城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3月調考生物試題含解析
- 塔里木大學《中外音樂鑒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決策與管理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工商學院《SPSS》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0-3歲知識講座課件
- 繪本故事《奶奶的青團》
- 哈登課件教學課件
- 2024年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學/語文)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冷凍機的制冷效率與運行電費
- PE管道焊接工藝卡
- 最全最好的血液凈化(課堂PPT)
- 裝配式公路鋼橋使用手冊(word)
- 新標準大學英語(第二版)視聽說教程2答案
- 玻璃瓶罐的缺陷產生原因及解決方法
- 206前列腺穿刺活檢臨床路徑
- 《基于智慧云課堂的互動教學研究》課題研究中期階段性總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