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6060.2-2006 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 磨、車、鏜、銑、插及刨加工表面》相較于1985年的版本進行了多方面的更新和改進。首先,在適用范圍上,新標準更加明確地指出了其適用于通過磨削、車削、鏜孔、銑削、插削以及刨削等機械加工方法制成的零件表面的粗糙度評估。此外,對于術語定義部分也做了更為詳細的闡述,增加了對一些專業術語的具體說明,使得標準內容更容易被理解和執行。

在技術要求方面,《GB/T 6060.2-2006》細化了關于不同加工方式下表面粗糙度參數的選擇指導原則,并且提高了某些特定條件下樣塊制造精度的要求。同時,該版標準還增加了更多種類的標準樣塊供參考使用,涵蓋了更廣泛的粗糙度值范圍,從而能夠更好地滿足實際生產中多樣化的需求。

另外,新版標準加強了對檢測方法的規定,提供了更為具體的操作指南,包括如何正確選擇與使用測量儀器、怎樣進行有效的數據處理等方面的內容。這些變化旨在提高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和準確性,確保不同場合下獲得的數據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6-02-05 頒布
  • 2006-08-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6060.2-2006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磨、車、鏜、銑、插及刨加工表面_第1頁
GB/T 6060.2-2006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磨、車、鏜、銑、插及刨加工表面_第2頁
GB/T 6060.2-2006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磨、車、鏜、銑、插及刨加工表面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6060.2-2006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磨、車、鏜、銑、插及刨加工表面-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25.020J4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6060.2—2006代替GB/T6060.2-1985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磨、車、鎧、銑、插及刨加工表面Roughnesscomparisonspecimens-Ground,led.shapedandplaned(ISO2632-1:1985,RoughnesscomparisonspecimensPartl:Turned·led.shapedandplaned.MOD)2006-02-05發布2006-08-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愛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6060.2—2006GB/T6060《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分為5個部分第1部分:鑄造表面:第第2部分:磨、車、撞、銑、插及刨加工表面;第3部分:電火花加工表面;第4部分:拋光加工表面;第5部分:拋(噴)丸、噴砂加工表面。本部分為GB/T6060的第2部分.對應于ISO2632-1:1985《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第1部分.磨車、鋒、銑、插及刨加工表面)。本部分是依據ISO2632-1:1985,對GB/T6O60.2—1985《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磨、車、、銑、插及刨加工表面》進行修訂的。本部分與ISO2632-1:1985的一致性程度為修改,其主要差異如下:-按GB/T1.1—2000標準對編排格式進行了修改;依據我國有關法規的要求,樣塊表面粗糙度參數尺a的公稱值、取樣長度值僅給出了公制單位值。本部分自實施之日起,代替GB/T6060.2—1985《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磨、車、篷、銑、插及刨加工表面》。本部分與GB/T6060.2—1985相比.主要變化如下:-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的定義更為明確(1985版的2.1;本版的3.1);采用插、刨加工的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其不同評定長度的標準偏差百分率由5%、4%改為4%、3%(1985版的6.3;本版的7.3)交叉式弓形紋理樣塊加工方法由端銑、端磨和杯形砂輪磨三類改為端銑、端磨兩類(1985版的8.2表5;本版的9.2表5)。本部分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本部分由全國量具量儀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32)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機械科學研究院、成都工具研究所、哈爾濱量具刃具廠、哈爾濱理工大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欣玲、鄧寧、高善銘、陳捷。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B/T6060.2-1985。

GB/T6060.2—2006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磨、車、鎧、銑、插及刨加工表面范圍GB/T6060的本部分規定了磨、車、、銑、插及刨加工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簡稱“樣塊")的術語與定義、制造方法、表面特征、分類、表面粗糙度參數及評定、結構與尺寸、加工紋理以及標志與包裝等。本部分適用于磨、車、鋒、銑、插及刨加工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該樣塊用于與同其表征的材質和加工方法相同的機械加工件表面進行比較,以確定該機械加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參數值;本部分還可以作為選用磨、車、撞、銑、插及刨加工方法獲得的表面粗糙度數值的參考依據。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GB/T606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勒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部分。GB/T1031-1995表面粗糙度參數及其數值(neqISO468:1982)GB/T17163—1997幾何量測量器具術語基本術語GB/T6062—2002產品幾何量技術規范(GPS)表面結構廊法接觸(觸針)式儀器的標稱特性(eqvISO3274:1996)術語與定義GB/T17163—-1997中確立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GB/T6060的本部分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roughnesscomparisonspecimens采用特定材料和加工方法,具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參數值,通過觸覺和視覺與同其所表征的材質和加工方法相同的被測件表面作比較,以確定被測件表面粗糙度的直接比較測量器具。3.2加工紋理layOfprocessing通常由加工方法所決定的主要表面的加工痕跡方向制造方法樣塊按下列方法制造:a)用電鑄法復制的表面的陽模:b)用塑料或其他材料復制的具有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