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歷史的發展 教案-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1頁
社會歷史的發展 教案-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2頁
社會歷史的發展 教案-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3頁
社會歷史的發展 教案-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2《社會歷史的發展》教學設計課時安排建議1課時基本思路:本課以公共食堂的重新出現作為導入。歷史上,1958年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被貼上吃大鍋飯的標簽,似乎吃大鍋飯就意味著荒唐一樣。但此大鍋飯非彼大鍋飯。事實上,1958年的公共食堂是沒有考慮當時的生產力情況。到了今天,生產力水平足夠支撐一定人群的“食無憂”。這其中的變化,就是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變化。從1947年到2021年,中國農村共進行了五次根本性的土地制度的變革,其中折射的,正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一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體現了社會發展趨勢總趨勢是上升的。另外,采用中國土地制度變革史,也是慶祝建黨100周年,學黨史的時代大勢的需要。重點難點重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難點:區分社會歷史發展方向與總趨勢。教學過程導入兩張公共食堂照片的對比:一張為1958年的人民公社食堂,一張為2021年的果都銘恩食堂。提出問題:是不是有一種穿越的既視感?分產到戶40年后,是要回歸吃大鍋飯了嗎?是社會倒退了嗎?議題一:(中國土地制度)為何要分分合合?從孫中山“平均地權”的民主革命綱領到中共“沒收地主階級土地”再到抗戰時期的“減租減息”等土地制度及政策,都沒有實現或只在小范圍內實現,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農村的土地問題。直到1947年……播放視頻:《新中國土地制度變革史》視頻介紹了除第五次——2016-2021年的三權分置——之外的四次土地制度變革歷史。要求學生觀看視頻,記住關鍵的土地事件及其影響然后用圖表展示五次土地制度變革的歷史,得出議題:結合視頻和材料,議一議:為什么中國土地制度要分分合合?議學提示:從這個過程圖可以清晰的看到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1、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的規律。生產力的發展必須改革生產關系,而舊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嚴重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必須變封建土地所有制為農民土地所有制,最后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從而促進農業的發展2、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經濟基礎的變化必須要求變革上層建筑,使之與經濟基礎相適應1978年的安徽包產到戶的承包經營方式客觀存在,必須從政策、法律等方面予以確定,從而肯定包產到戶的優越性,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否則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概括知識: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上層建筑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是社會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狀況就會促進生產力發展,否則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當上層建筑為先進經濟基礎服務時,它就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否則就會阻礙。人類的終極目標建立共產主義,實現按需分配,只要實現按需分配,人人就能吃上大鍋飯,這么一來,大鍋飯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問題在于,1958年、2021年該不該吃大鍋飯?議題二:該不該吃大鍋飯?2021年6月,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煙臺紀事》,《煙臺紀事》有這么一段:棲霞市北洛湯村的銘恩食堂是一家讓古稀老人“食無憂”的集體食堂,依托“公司+合作社+子女+農村醫療”的新模式,由果都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和北洛湯村澤霖果蔬合作社共同建設。用餐標準為每人每日15元,其中10元由村辦的澤霖果蔬合作社承擔,剩余5元由老人子女承擔。截止2021年7月,已成功運行兩年半。對比1958年的人民公社食堂的失敗,得出具體議題:議一議:從1958年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失敗,到2021年銘恩食堂的成功,我們從中得到哪些啟示?我們要如何才能實現共產主義按需分配的公共食堂,讓人人吃上大鍋飯?議學提示:如果想講清這一段,需要熟悉以下資料:1952年土地改革后,農民分到了土地。但由于個體經營的天然脆斷性,部分農民分到田不久就因經營不善又開始賣地,從而又開始1952年土地改革后,農民分到了土地。但由于個體經營的天然脆斷性,部分農民分到田不久就因經營不善又開始賣地,從而又開始新一輪的土地兼并和階級分化。鑒于此,國家對農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成立農業合作社,建立土地公有制,提高個體經濟的抗風險能力。但受大躍進等左傾思想影響,1958年,農業合作社走向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嚴重偏離當時的生產力水平,造成農業發展倒退。1978年小崗村實行包產到戶,土地仍然歸集體所有,只是個人承包經營。1980年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全國實施,既避免了土地買賣而造成土地兼并,又考慮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但個體經營的抗風險能力弱的先天缺陷,依舊不能解決。2014年12月,新一輪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春潮涌動,現階段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愿,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其中經營權可以流轉。經營權流轉后,農民一方面可以用經營權入股,參與產業合作社,發展集體經濟,另一方面也可以把經營權流轉給公司經營,實現土地的規模經營和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現代農業。就這樣,經過70多年的改革,土地資源分散無法社會化大生產(克服體經營的抗風險能力弱的先天缺陷)、勞動者積極性不高、土地兼并等困擾中國農村發展三個主要問題基本得到解決。這段資料就是要老師們明確,從1958年的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失敗到如今煙臺果教銘恩食堂的成功,經歷的數十年的改革和挫折,最終實現了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這就說明社會發展的總趨勢是前提的上升的。但過程是曲折的。社會發展就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的。其中改革是這幾十年永恒不變的主題。概括知識:一、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過程是曲折的。最終要實現共產主義二、社會歷史發展的實現方式社會發展是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中,在社會基本矛盾的不斷解決中實現的。三、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方式階級社會:社會基本矛盾是對抗性的,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來實現。階級斗爭是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