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丹東電大法學本國家賠償法作業第三次參考答案_第1頁
2023年丹東電大法學本國家賠償法作業第三次參考答案_第2頁
2023年丹東電大法學本國家賠償法作業第三次參考答案_第3頁
2023年丹東電大法學本國家賠償法作業第三次參考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丹東電大法學本國家補償法作業第三次參考答案

?案例一:問:1原告張某是否有取得補償的權利?答:有。2原告提出補償規定的程序是否合法?答:合法。3被告若有補償義務,則補償數額應為多少?為什么?答:應為400元,由于根據法院的審理后認定,原告合法財產損失為400元,這是原告因被告職務違法行為所導致的直接物資損失,符合國家補償法的規定。

案例二:問:1某區林業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是否合法?答:不合法。2被告可不可以在訴訟期間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答:不可以。3原告王某有沒有獲得補償的權利?答:有。4法院的判決應涉及哪些內容?答:被告補償的方式、數額、履行期限、合用法律依據、認定案件的證據等。??案例三:判斷并說明理由:1根據國家補償法的規定,于某有權規定縣人民法院為其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答:對。國家補償法第三十條規定:“補償義務機關對依法確認有本法第十五條第(一)、(二)、(三)項規定的情形之一,并導致受害人名譽權、榮譽權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2根據國家補償法規定,于某應當向縣人民檢察院提出補償規定。答:錯。根據國家補償法第十九條第四款規定:“二審改判無罪的,作出一審判決的人民法院和作出逮捕決定的機關為共同補償義務機關。”本案中于某應向縣人民法院和縣人民檢察院規定補償。3于某規定補償的程序符合國家補償法的規定。答:對。根據國家補償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補償義務機關是人民法院的,補償請求人可以依照前款規定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補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補償決定。”4我國每級人民法院都設立補償委員會。答:錯。根據國家補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中級以上人民法院設立補償委員會。”5于某若對市人民法院補償委員會作出的補償決定不服,則可向省高級人民法院補償委員會申請復核。答:錯。根據國家補償法第二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補償委員會作出的補償決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決定,必須執行。”

?案例四:問題:1李某對劉和林二人毆打及電擊行為導致的傷害,可否請求國家補償?為什么?答:可以。根據國家補償法第三條第(三)、(四)之規定,應當給予行政補償。2李某對王某電擊導致的傷害,應請求民事補償還是國家補償?答:國家補償。3假如李某請求補償,補償義務機關是誰?答:鐵路火車站公安局。4補償義務機關補償損失后可否進行追償?如何進行追償?答:可以。根據國家補償法第十四條規定:“補償義務機關補償損失后,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或者受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承擔部分或者所有補償費用。”據此本案中公安局在補償損失后,應對其工作人員劉某和林某及共同侵害人王某實行追償

?丹東電大法本國家補償法作業第四次參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補償法自(1995)年開始實行,其在中國領域內發生效力。2狹義的國家補償是指國家依照國家補償法的規定,通過(法定補償義務機關)對(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違法行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損害所給予的補償。3人民主權說為建立(行政行為)和(

司法行為)

的國家補償制度提供了也許。4違法原則是以(職務違法行為)為歸責的主線標準,而不問其(過錯有無)。5行政補償事項的范圍涉及(侵犯人身權的違法行政行為)和(侵犯財產權的違法行政行為)兩種。6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形行使行政職權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導致損害的,(該行政機關)為補償義務機關。7刑事補償請求人規定補償,應當先向(補償義務機關)提出。8我國國家承擔補償責任的歸責原則采用(違法原則)9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補償金按照(國家上年度職工日平均工資)計算。10假如補償義務機關是人民法院,則該刑事補償應由(上一級人民法院補償委員會)管轄。?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至少有一個答案是對的的,請將對的的答案序號填在括號里)

1我國國家補償的方式是(CD

)。A賠禮道歉;B恢復原狀;C

支付補償金;

D

反還財產;2補償請求人因同一事實對兩個以上行政機關提起行政補償訴訟,可以向哪個人民法院提起(

B

)。A

補償請求人本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B其中任何一個行政機關所在地的人民法院;C分別向兩個行政機關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D兩個行政機關的共同上一級行政機關所在地的人民法院;3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補償義務機關不予補償的是(D

)

A水費;

職工的基本工資;

C倉儲保管費;D預期可得利潤;4根據國家補償法的規定,我國國家補償的費用由(

A

)A各級政府財政列支;B

通過保險渠道支付;

C各補償義務機關使用的資金中支付;D

國家設立的專項基金;5某甲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在國家補償法實行前執行完畢,在施行后再審某甲改判無罪。甲提出補償規定(AC

)A合用國家補償法;B不合用國家補償法;C合用有關刑事補償的規定;D法院應備案受理。6我國國家補償涉及(

BC

A民事補償;B

刑事補償;C

行政補償;

D立法補償;7根據國家補償法的規定,有權提出補償請求的人有。(ABD

)A

受害公民本人;B受到侵害的法人和其他組織;C

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和其他有撫養關系的人;D

受害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和組織;8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并使受害人名譽權受損的,補償義務機關應。(ABD

)A為其恢復名譽;B賠禮道歉;C支付精神損害費;D支付補償金;9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補償案件時,可以進行調解的內容涉及。(ABD

)A補償數額;B補償方式;C補償程序;D補償范圍;10在補償義務機關拒不補償的情況下,下列選項哪些是補償請求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補償訴訟的情形。(D

)A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毆打別人的行為;B檢察機關錯誤批準逮捕并已執行行為;C公安人員抓捕犯?罪嫌疑人時違法使用武器的行為;D錯誤行政拘留行為;

??三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1請求行政補償的要件?2我國司法補償的類型?(答案略)

??四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對錯,并將錯誤的改正過來。每小題3分共15分)?

1經復議機關復議的,復議機關為補償義務機關。答:錯。改為:最初導致侵權行為的行政機關為補償義務機關。2當事人對補償委員會作出的補償決定不服,應當向該補償委員會所屬法院的上一級法院的補償委員會申請復議。答:錯。“應當”改為“不能”3與行政訴訟一并提起的補償規定,補償請求可以在提起行政訴訟后至人民法院一審庭審結束前提出。答:對。4若一個生效的錯誤判決是通過二審改判的并已經執行,則該二審人民法院為補償義務機關。答:錯。改為“該一審、二審人民法院為共同補償義務機關。”5按照刑事補償程序的規定,補償義務機關是人民法院的,補償請求人應當先向該人民法院規定,該人民法院逾期不予補償時可向其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答:錯。申請復議改為“

申請作出補償決定。”?

五案例分析:(第1小題20分,第2小題10分,共30分)??1某刑警隊偵查員李某的朋友與張某有仇,多次要李某找機會幫助其報復張某,一日李某著便裝執行偵查任務時看到張某正在商店購買東西。李某上前要張某跟他到派出所去。張某不從,并向李某規定看證件。二人為此發生爭執并廝打起來。這時,一輛摩托車路過此地將他們沖撞,張某乘機掙脫跑去。李某遂掏出手槍,朝張某連發數槍,將其打死。回答下列問題并說明理由:1根據國家補償法的有關規定,國家是否對張某的死亡承擔補償責任?為什么?答:承擔。根據國家補償法第十五條第(五)項之規定:“違法使用武器、警械導致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屬于刑事補償范圍。本案中李某在行使偵查權時違法使用武器,導致張某死亡結果的發生,應給予刑事補償。2假如承擔補償責任,屬何種補償類型?為什么?答:屬于刑事補償責任,因素同上。3如承擔補償責任,誰為請求人?誰為補償義務機關?死者張某的繼承人為補償請求人。李某

所在單位即公安局為補償義務機關。4對李某如何解決?公安局應向李某進行追償。李某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應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2某鄉某村村民李某于1998年2月23日騎車到鎮上辦年貨,回來較晚。大約7時許,某縣公安局某鄉派出所民警陳某從外面喝酒回來。因路上沒燈,看不清楚,李某的車碰了陳某一下,李某連連道歉。陳某從地上揀起一塊石頭砸在李某頭上,致使李某頭上縫了32

針。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