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文實詞推斷理解技巧高考文言專題復習1、《考試說明》:
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2、教學要求:(1)通過一定量的誦讀,增強語感;(2)掌握常用實詞的常用義項和用法;(3)掌握一些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方法。考點要求【能力要求】文言詞匯積累的厚度聯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全面細致地分析文意
【讀解思路】通讀全文、略讀題目串譯全文、圈畫難點“三聯系”釋疑、推斷代入、檢查、確認答案[注]“三聯系”:聯系課內外、聯系上下文、聯系古與今。課前預練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B.齊人未附。附:歸附。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視。D.齊人追亡逐北。北:指敗逃者。其后秦伐趙,拔石城。《廉頗藺相如列傳》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赤壁之戰》乘彼垝垣,以望復關。《詩·衛風·氓》乘:登上、登臨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過秦論》答案:C?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諷帝大征四方奇技諷:勸告。
B.咸私哂其矯飾焉哂:譏笑。
C.恐為身禍,每遇人盡禮遇:優待。
D.太宗初即位,務止奸吏務:致力。
諷:《鄒忌諷齊王納諫》“用委婉含蓄的話暗示或規勸”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夫子何哂由也?”:笑,嘲笑。遇:《鴻門宴》“不如因善遇之”:對待,招待。務:《過秦論》“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從事,致力于。答案:C教材積累是前提高考題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文言字詞都出自于教材,復習好教材,就能為答好文言考題奠定基礎。每當我們閱讀課外文言選段時,要想到自己學過的課文中有沒有類似這樣的字詞和句式,當然,還要再看一看情況是否相同。總之,教材是本,課外選文是末,所以說牢固的基礎是很重要的,建議同學們把各冊教材翻看一下,掌握課下注釋中重點的實詞虛詞。歸納總結很重要例:拜(授予官職)除(授職)擢(提拔)遷(晉升或調離官職,貶謫)徙(調動,流放)辟(征召)左遷(降職)謫(貶官,降職或流放)竄(放逐)掾(古代屬官的通稱)黜(貶退);遣(貶謫)舉(提拔,推舉)下車(新官初到任)乞骸骨(告老還鄉)乞身(告老還鄉)掌握一詞多義,強調多詞一義如:“造”、“詣”、“之”、“適”、“徂”、“至”、“往”等詞,它們除了有其各自意思外,都有一個共同的意思——到。如:“尋”、“旋”、“須臾”、“俄而”、“俄”、“俄頃”、“既而”、“未幾”等都有不久的意思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方法四、結構推斷法七、語境推斷法一、字形推斷法二、引申推斷法三、字音推斷法五、聯想推斷法六、語法推斷法八、通假推斷法漢字中的形聲字占80%,形聲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
會意字則本身就表意。字形分析法——根據漢字是表意文字的特點,通過對字形結構的分析來推斷詞義。一、字形推斷法例1:“振長策而馭宇內。”(賈誼《過秦論》)析:“策”,從“竹”,凡形旁從竹的字,本義都與竹條有關,據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
”。
例2:“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韓非子》)析:“理”,從玉(左偏旁寫作王),凡形旁從“玉”的字,本義都與玉石珠寶有關,據此可知中的“理”字的意思是“
”。(竹質)馬鞭治玉1、從“刂(刀)、弓、矛、戈、斤(斧)”與兵器有關2、從“馬、牛、羊、豕
、犭、
鳥、蟲”者與動物有關
3、從“(言)、辶(走)、彳(行)”者與人的行為有關禾--
五谷貝--
金錢歹--
死亡皿--
器具纟--
絲麻宀--
房舍求--
眼毛皮目---
髟---毛發⑴用“貝”作偏旁的字與“錢財”有關。例: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②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賂:賄賂購:懸賞征求,重金收買⑵用“糸”作偏旁的字與“絲織品、繩索”有關。例:①一曲紅綃不知數②自縊于庭樹③夜縋而出,見秦伯綃:絲織品縊:上吊,吊死縋:用繩子往下吊1、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2、撫軍亦厚賚成名。3、富翁某,商賈多貸其貲。4彀士十萬人5、夜入其家,探其篋,不使之知覺。6、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用鞭棍等打人賞賜錢財弓箭手小箱子雙目失明例1:“襟三江而帶五湖”(王勃《滕王閣序》)析:“帶”,象形宇,上半部分象帶紐和左右佩,下半部分象垂帶形,本義是腰帶,這里是“以……為腰帶”的意思;例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庖丁解牛》)析:“刃”是指事字,指刀上一點表明為刀鋒,可知“中的“刃”用其本義。2.有些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也可以通過分析字形來推測詞義。
2.具體向抽象引申。例:“卓既殺瓊,珌旋亦悔之。”析:旋,本義是指旌旗隨風飄轉。由“轉”引申為“快”,由“快”引申為“”之義,具體的“旗幟飄轉”引申到抽象的“時間不長”。二、引申推斷法時間短、不久圍繞本義逐漸引申的詞義,通過推斷可以探知詞義。1.特殊向一般引申。例:“左右欲引相如去。”析:“引”是會意字,右邊的一豎表示弓弦拉到的程度和位置,“拉開弓”是其本義。去掉“弓”,向一般引申開去,“牽拉”其它皆可以說成“引”。
4.聯想引申。例: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佛。析:“蒙”,從“屮屮”冡(mēng)聲。本義:玉女、蔦蘿一類的蔓生草名。草性賤,叢則覆地,由此引申為“覆蓋”“蒙蔽”等義。
3.因果引申。例:“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樂府·陌上桑》析:“好”,從女從子。“子”表男子,女子得男子為伴表示貌美。取的就是此本義。貌美當然“好”,詞義由此擴大引申開來.三、字音推斷法例:“贏糧而景從”(《過秦論》)析:“景”用本義在此解釋不通,借助讀音推斷其通“”,名詞作狀語,豁然開朗。影總結:當根據本字的義項無法講通時,可以借助聲旁,根據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則,大膽逆推。
例2: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析:“取”,會意字,從手,從耳,象手牽耳而割取之。古代抓到俘虜,割取左耳,作為記功的憑據。引申“拿取”“奪取”等義,在此都講不通,以“娶”代之,則通,可推斷為“取”通“”。娶四、結構推斷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對偶句、并列詞句等對舉的語言現象很多,在兩兩、三三的對舉句中,位置對稱的詞語一般詞性相同、詞義相近或相反相對,這樣通過對已知詞語的詞義、詞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詞語的詞性、詞義。例①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例②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不見也。”(《屈原列傳》)“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原列傳》)
上下句以“而”相連,表并列關系,據“亡國破家”這個并列結構的短語可推知“圣君治國”亦當為并列關系,譯為“圣明之君,治平之國”。若譯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國家”,則為主謂關系,與前句結構顯然不相對應。“勞苦倦極”與“疾痛慘怛”相對。“疾痛慘怛”并列陳述幾種情況,譯為“疾病、痛苦、凄慘、憂傷”,那么“勞苦倦極”的“極”就不可譯為“極點”。例如:“曹操之眾遠來疲敝”中的“敝”,根據它與“疲”相鄰的特點,可以推斷出它的意思也是“”。再如:“今主上幼沖,賊臣虎據,雄才奮用之秋也”,其中“沖”按常見義比較費解,如果由它的鄰居“幼”字來幫助的話,則迎刃而解,可以推斷是“”的意思。疲勞年幼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詞是由兩個同義或反義的單音節語素合成的,它們可以分成兩種情況:一是偏義復詞,一是同義復詞。偏義復詞,用義偏在其中一個語素上,另一個語素只是起陪襯作用;同義復詞是同義復用。
孤立地看似乎都講得通,但由于這句話同下面“賢俊者自可賞愛”構成整句。因此,你只需了解“賢”“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義,就很容易能選出
項這一正確的答案。D“頑魯者亦當矜憐,賢俊者自可賞愛”中的“頑魯”義:
A、愚笨而魯莽B、固執而粗魯
C、頑皮而愚蠢D、愚昧而愚蠢五、聯想推斷法
我們可以聯想課文有關語句或者我們熟悉的成語、一般詞語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異同,然后初步確定文中實詞的含義高考文言文閱讀所考查的實詞,其意義和用法在課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腳點。因此,我們要善于根據課內學過的知識舉一反三以解決試題中的實詞詞義問題。依據《過秦論》中“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的“亡”當“逃亡的人”、“北”當“敗逃的人”講,可以推斷答案也是正確的。“城之不拔者二耳”,題目所給的義項是:拔——被攻取。依據《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其后秦伐趙,拔十城”的“拔”當“攻取”講,再結合語境,可以推斷答案是正確的。“齊人追亡逐北”,題目所給的義項是:北—指敗逃者。蘭芝初來時,府吏見叮嚀不以外夷見忽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登高而呼,聲非加疾也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求全責備日薄西山不速之客疾風知勁草
下列句中的加點詞在哪些課文語句或成語中有相同的意義?提示:本文是韓愈對求學者勉勵的話。“登崇”與“拔去”“占”與“名”“錄”與“庸”相對應,均為動詞,意思相同、相近或相對。“登崇”可聯想“推崇”,為選拔、推崇之意,與“拔去”(除去)意義相對;“名”可聯想“不名一錢”,與“占”同義,“占有”的意思;“庸”可聯想“毋庸置疑”,與“錄”同義,“任用”的意思。
“拔去兇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韓愈《進學解》)16題“或妄嗔怒”中的“妄”與成語“
”中的“妄”義同,為“
”之意95年試題12題“在官清恪,未嘗聞私”中的“恪”同成語“
”中的“恪”,是“
”之意。恪守不渝謹慎而恭敬“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與成語“
”中的“副”,為“
”之意。名副其實符合輕舉妄動胡亂六、語法推斷法
根據漢語語法知識,主語、賓語大多是由名詞、代詞充當,謂語大多是由形容詞、動詞充當,定語是由名詞、代詞充當,狀語是由副詞充當。根據它們所處的語法位置,推知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意義。?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B.不審于何得此絹審:知道。C.自放驢,取樵炊爨樵:打柴。D.后因他信,具以白質信:使者。答案:C在句中作什么成分?“樵”作“取”的賓語,應為名詞,指柴草。“自放驢,取樵炊爨”,題目中給的詞義是:樵——打柴。是否正確?“樵”字前有動詞“取”,后有動詞“炊爨”,上下聯系起來,不難推斷出它處于賓語的位置,是名詞,應該是“
”的意思,“打柴”是動詞,明顯不當。木柴帶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帽”與“環”相對,“帶”與“腰”相對,“帶”為動詞,“腰”也為動詞,“”之意。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據”與“擁”相對,“固”與“地”相對,“地”是地方之意,名詞,那么“固”也是名詞,據此推斷“固”為
之意。險固的地方腰佩“明”是主語,“察”是謂語,若將“明”解為“明亮”則搭配不當,應理解為“
”才正確。將軍身披堅執銳從句子成分看,“堅”“銳”分別充當“披”和“執”的賓語,動賓如何搭配?“堅”解“
”,“銳”解“
”才能搭配。堅硬的盔甲銳利的兵器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視力信譽相信②句“猶”是副詞,作狀語,“信”處在謂語的位置上,是動詞,為“
”之意。①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兵車行》)②今以蔣氏觀之,猶信(《捕蛇者說》)③信義著于四海(《赤壁之戰》)④今行而無信(《荊軻刺秦王》)①句“信”處在謂語動詞“知”之前,作狀語;既作狀語,那么一定是副詞,進而推斷它為“
”之意。確實③句“著”為謂語動詞,“信義”處在主語的位置上,為名詞,故“信”為“
”之意。④句“無”為動詞,處在謂語的位置,“信”處于賓語的位置,所以“信”為“
”之意。信物七、語境推斷法
語境可分為句子內部語境和外部語境,所謂內部語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所謂外部語境就是針對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語境,即上下文的語言環境。?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
B.齊人未附。附:歸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巡視。
D.齊人追亡逐北。北:指敗逃者。“城”作主語,是“攻取”還是“被攻取”?需要“老弱女子”“巡視”城樓嗎?答案:C②句中的“應”和“對”連用,都處于謂語動詞的位置上,動作對象為“諸侯”,而“對”為“回答”之意,故“應”為“
”。①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②(屈原)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①的“應”搭配對象為節拍之“節”,“應節拍”即為“隨著節拍、和著節拍”,可釋為“”。隨著,和著應答聯系上下文內容,李衡臨終告訴兒子,自己生前曾購置有“千頭木奴”,只有“
”一義合適,其余三個義項均不合文意。如:93年六省一市高考試題13題要求選擇文末“子訪得之”的“訪”字的意思:A、咨詢B探望C、尋求D、訪問尋求齊武成帝子瑯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聰慧,帝及后并篤愛之,衣服飲食,與東宮相準。帝每面稱之曰:“此黠兒也,當有所成。”A.武成帝常常當面稱述他說:“這是一個狡猾的孩子,必將有所成就。”B.武成帝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關于農村土地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地標建筑施工項目合同提前終止
- 拆除舊房合同范本
- 2025資產抵押合同協議書
- 《2025重型機械租賃合同》
- 2025建筑排水施工合同范本
- 第03講 分式(3考點+13題型)2025年中考數學一輪復習講練測(廣東專用)
- 信息工程建設合同范本
- 魚類增養殖技術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松北校區)
- 2025標準短期房屋租賃合同模板
- 阿拉善盟社區工作者招聘真題2024
- 北京2025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招聘43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廣州市勞動合同范本下載
- 2025山西地質集團招聘3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北大荒黑龍江建三江水利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靈活運用知識的2024年ESG考試試題及答案
-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直屬單位招聘考試真題2024
- 2025年梅河口康美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必考題
- 遼寧省七校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聯考地理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基于三新背景下的2025年高考生物二輪備考策略講座
- 小學教師招聘-《教育學》(小學)押題試卷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