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種群和群落一、單項選擇題1.調查不同生物的種群密度,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下列生物中適合采用標記重捕法調查的是()A.蚯蚓B.酵母菌C.數目非常稀少的古樹D.田鼠2.某科技小組在調查一塊草場中灰蒼鼠的數量時,放置了100個捕鼠籠,一夜間捕獲了50只,將捕獲的灰蒼鼠做好標記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點再放置同樣數量的捕鼠籠,捕獲了52只,其中有上次標記的個體13只。則該草場中灰蒼鼠的種群數量大約為()A.50只B.200只C.400只D.100只3.下列關于種群數量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種群數量達到K值時出生率等于零B.K值的大小與環境污染等人為因素無關C.種群數量的“S”型增長只受天敵的限制D.自然狀況下種群數量不可能一直保持“J”型增長4.稻田生態系統是四川盆地重要的農田生態系統,卷葉螟和褐飛虱是稻田中的兩種主要害蟲,擬水狼蛛是這兩種害蟲的天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害蟲與擬水狼蛛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B.防治稻田害蟲可提高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C.精耕稻田與棄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異D.用性外激素專一誘捕卷葉螟,短期內褐飛虱種群密度會下降5.自然界中種群增長常表現為“S”型增長曲線。下列有關種群“S”型增長曲線的說法,正確的是()A.“S”型曲線是在食物和空間無限的條件下出現的B.達到K值時,種群數量將固定不變C.通過對環境的改造,K值可變D.“S”型曲線是一種物理模型6.在一段新建公路的邊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護邊坡,另一段邊坡(乙)不進行移栽,其他實驗條件相同,一年后兩段邊坡的檢測結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邊坡處理方式植被覆蓋率(%)小型土壤動物土壤有機質(g/kg)物種數個體數甲種植植物9737260乙不干預8928A.可以推測移栽植物會降低該群落結構的穩定性B.小型土壤動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預期結果C.邊坡甲上因沒有移栽喬木而不可能自然長出喬木D.邊坡甲上的群落演替會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加劇7.下面三種曲線是同一生物在同樣條件下的培養結果。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圖1、2、3都可以表示該種群在有限環境條件下的增長規律B.圖1中a點和圖3中e點的增長速率與圖2中的c點對應C.圖1中b點和圖3中f點的增長速率與圖2中的d點對應D.圖1、2、3中的b、c、f點都可以表示種群達到了環境容納量8.下列有關生物群落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類活動不會影響生物群落的演替B.條件適宜時棄耕農田會演替成森林C.丘陵地帶地震后會發生初生演替D.冰川泥、火山巖上進行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9.右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甲、乙兩種群在一段時間內數量變化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兩個種群間能量流動方向是甲→乙B.M點時甲種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兩個種群數量變化說明了信息傳遞是雙向的D.兩種群數量波動幅度減小說明生態系統正在衰退二、多項選擇題10.下列有關種群和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A.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種群密度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決定B.種群的年齡組成有三種類型,穩定型的種群中雌雄性別比例為1∶1C.群落的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一座山從山腳到山頂的生物分布屬垂直結構D.群落中兩個物種之間可能存在一種以上的種間關系11.如圖表示某海域一種魚群增長的曲線。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K值是環境容納量B.在K值時,種群的增長率為零C.在K/2值時種內斗爭最激烈D.捕撈后維持在K/2值,有利于魚群的可持續增長12.將100mL酵母菌液放在適宜溫度下培養,并在不同時間內等量均勻取樣4次,分別測定樣品中酵母菌的數量和pH,結果如下表。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樣品數量/(個mm-3)pH1121028203121041000A.吸取培養液前應將培養瓶輕輕振蕩B.可用血球計數板對酵母菌計數C.制片時應先將蓋玻片放在計數室上,再滴加樣液D.表中樣品取樣的先后順序為3、1、4、2三、非選擇題13.某研究小組的同學調查了野外山坡上三個不同地點A、B、C的植物群落,并測量了三個地點的土壤特征等環境因素,結果見下表。根據所得數據回答問題:生物種類地點A地點B地點C草3種5種9種蕨類7種5種8種灌木15種4種2種松樹0種2種0種落葉樹20種5種0種非生物因素地點A地點B地點C風速低高高距地米的光強低中高土壤濕度/%483515土壤的有機質/%土壤深度/cm>300100<15土壤氨量/(mg/kg)(1)根據調查結果判斷,物種豐富度最大的是地點_________處的植物群落。(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徹底燒光,則原地點將發生的群落演替類型屬于________演替。群落演替總是向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發展,直至達到_____________為止。(3)如果地點A、B、C處的光照條件同等充足,則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陽光能的是地點________的植物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土壤中的有機質經過____________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缺氧時,抑制根對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據此可知根吸收礦質元素離子的方式為____________。(5)落葉樹在地點C不能生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說出兩個原因)。14.將某稻田等分為互不干擾的若干小區,均種上水稻苗(28株/m2)和3種雜草(均為1株/m2),隨機向不同小區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壽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時間后,測得各物種日均密度增長率如圖所示。(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_,用樣方法調查水花生的種群密度時,常用的取樣方法有____________。(2)稻田生態系統中的福壽螺屬于________,它和鴨舌草之間構成________關系。(3)實驗期間,中密度處理小區福壽螺種群的出生率________死亡率,高密度處理小區的水花生的種群數量呈________型增長。(4)若實驗結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處理小區將經歷________演替;若時間足夠長,最可能演替為以________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5)若實驗結束后除去福壽螺和雜草,則該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穩定性將降低。
1.D解析:調查蚯蚓的種群密度,宜采用樣方法,A錯誤;調查酵母菌的數量宜采用抽樣計數法,B錯誤;調查數目非常稀少的古樹,宜采用逐個計數法,C錯誤;田鼠是活動能力較強的動物,調查其種群密度的方法是標記重捕法,D正確。2.B解析:種群中個體數(N)∶標記總數=重捕總數∶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即N∶50=52∶13,N=200只。因此該草場中灰倉鼠的種群數量大約為200只。3.D解析:種群數量達到K值時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并不是等于零,A錯誤;K值是環境容納量,其大小與環境有關,當然與環境污染等人為因素有關,B錯誤;種群數量的“S”型增長受天敵、氣候、食物、傳染病的限制,C錯誤;自然狀況下種群的生活資源有限,數量不可能永遠呈“J”型增長,D正確。4.B解析:防治稻田害蟲,其目的是調整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對人類有利的部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一般在10%~20%之間,防治害蟲對這個效率沒有什么影響。5.C解析:由于資源和空間是有限的,所以“S”型增長曲線表示了種群數量和資源、空間的關系,A錯誤;達到K值時,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種群數量相對穩定而不是固定不變,B錯誤;通過對環境的改造,導致資源和空間發生改變,所以K值是可變的,C正確;“S”型曲線是對種群數量增長構建的一種數學模型,D錯誤。6.B解析:根據表中數據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邊坡甲比邊坡乙物種數目多,因此可以推測移栽植物會增加物種數目,從而提高該群落結構的穩定性,因此A不合理;移栽植物可保持水土,增加土壤中有機物含量,為小型土壤動物提供營養等,這必然會使小型土壤動物增多,因此B合理;邊坡甲雖沒有移栽喬木,但隨著演替的進行,將來也會出現喬木,因此C不合理;邊坡甲的群落演替最終會達到相對穩定,因此不會隨時間延長而逐漸加劇,因此D不合理。7.D解析:本題以坐標曲線為信息載體,綜合考查種群的相關知識。圖中1、2、3都可表示在有限的自然條件下種群數量變化的規律;圖1中的a點與圖3中的e點及圖2中的c點的增長率對應;圖1中的b點與圖3中的f點及圖2中的d點的增長率對應;圖1、2、3中的b、d、f點都可以表示種群達到了環境容納量,圖2中的c點表示環境容納量的一半。8.B解析:人類活動能促進、抑制或改造群落演替,進而影響群落演替的方向,A錯誤;在氣候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棄耕的農田經過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B正確;丘陵地帶地震后,原來有的土壤基本保留,會進行次生演替,C錯誤;冰川泥、火山巖上進行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D錯誤。9.D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甲是被捕食者,而乙是捕食者,因而能量流動方向是甲流向乙;M點時,甲的種群數量正處于下降的過程當中,因而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由圖可知,當甲數量增多時,乙數量隨之增多,而乙增多到一定數量時,甲的數量會隨之減少,兩種群數量變化說明信息傳遞是雙向的,兩個種群數量波動幅度減小說明生態系統趨于平衡,而不是衰退。10.ABC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不是決定種群密度,而是種群密度變化的決定性因素,關鍵強調變化,A錯誤;穩定型的種群中雌雄性別比例不一定為1∶1,如進行群居生活的蜜蜂,雄性比例大于雌性,B錯誤;一座山從山腳到山頂的生物分布主要受到溫度影響,因此屬水平結構,C錯誤;群落中兩個物種之間可能存在一種以上的種間關系,如鷹和蛇之間存在捕食和競爭,D正確。11.ABD解析:K值是環境容納量,是長時間內環境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A正確;在K值時,種群數量基本穩定,增長率為零,B正確;在K值時種內斗爭最激烈,C錯誤;種群增長率最快所對應的種群數量為K/2,因此漁民通常將魚群數量維持在K/2,以保證魚群的可持續發展,D正確。12.ABC解析:吸取培養液前應將培養瓶輕輕振蕩,A正確;可用血球計數板對酵母菌計數,B正確;制片時應先將蓋玻片放在計數室上,再滴加樣液,C正確;將10mL酵母液放在適宜溫度下培養,可根據培養液pH的變化來確定取樣順序,因為酵母菌的代謝活動消耗營養物質、不斷產生CO2等代謝產物使培養液pH不斷下降,因此正確的取樣順序為2、4、1、3,D錯誤。13.(1)A(2)次生物種多樣化、結構復雜化、功能完善化頂極群落(穩態)(3)A地點A處的植物群落分層多、土壤中水和礦質養料豐富(4)微生物的分解主動運輸(5)土壤中缺少相應的水分和礦質養料,土壤淺不足以維持高大植物的生長14.(1)福壽螺的密度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2)消費者捕食(3)大于“S”(4)次生狐尾草(5)抵抗力解析:(1)根據題意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小區引入的福壽螺的密度;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時,常用的取樣方法有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2)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稻田生態系統中的福壽螺以水生植物為食,屬于初級消費者,它與鴨舌草(生產者)之間是捕食關系。(3)由坐標圖中的數據可知,中密度處理小區的福壽螺日均密度增長率大于0,說明種群數量是增長的,故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高密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3二年級語文上冊 第七單元 19 古詩二首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12 低碳生活每一天 減少我們的碳排放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統編版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一單元 成長的節拍 第三課 發現自己 3.1 認識自己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2023-2024學年高中英語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for Writing 寫作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冊
- Module 5單元備課(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一起)英語六年級上冊
- 2018年設計部工作總結及年度工作計劃匯報
- Unit 1 Hello!Period 4(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Join in 外研劍橋英語三年級上冊
- 9古詩三首暮江吟(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 Unit 4 My Favourite Subject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七年級英語上冊
- Starter Unit 3 Section B What is fun on a farm?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
- 23G409先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管樁
- 2024年江蘇省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高中組)考試題庫(含答案)
- 三年級下冊口算天天100題(A4打印版)
- 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件換發、補發、變更登記表
- 道路保通專項安全方案
- 溧陽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估價技術細則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英語詞匯
- 多層建筑拆除方案
- 導線壓接模具配型表
- 控制電纜技術規范書
- (完整版)三角函數公式默寫模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