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中國式的管理智慧_第1頁
尋找中國式的管理智慧_第2頁
尋找中國式的管理智慧_第3頁
尋找中國式的管理智慧_第4頁
尋找中國式的管理智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沒辦法,我不能再頂下去。頂下去公司危險太大,我不能把公司帶入那樣危險的境地”,李焜耀2006年10月終于承認必須自己認輸,否則整個明基可能在2007年年底前就看不到了。是豪情壯志還是扼腕暮嘆?恐怕只有李焜耀和他的老板施振榮才能親身感到這站在高處的極度冰寒。

明基并購西門子手機就像是爬一座高山,就像中國文化要去吞噬西方文化,爬一座品牌的高山,尤其是做世界品牌,一下子擴充到非常大領域的高山。在這個過程中,李焜耀覺得自己身強力壯,所以當李焜耀們看到一條捷徑可以走的時候就走過去,而這條捷徑越走越發現不僅是消耗體力大,而且爬到后來是懸崖絕壁,風險太大,所以必須走回原來的路,再繼續往前走。這是李焜耀的無奈,更是明基的無奈,甚至是整個中國企業全球化、國際化的無奈。

大前研一說過,亞洲企業做品牌,必須以10億美元為單位砸進去,持續砸10年時間。可是哪一個企業可這樣做,敢這樣做?三星?LG?索尼?松下?海爾?聯想?華為?恐怕沒有一個企業敢答應讓自己的企業去這樣做?正如李焜耀感嘆:蒼狼最終在歷史上的下場都是會消失的,因為草原總有被吃盡的一天。最后生存下來的會是什么呢?可以肯定的說,不會有狼,只有懂得生活文明的人類,用更文明的手段、更有文化的思考、更具歷史觀的企業經營模式,才有條件繼續生存下來。

而生存下來,中國企業就需要在中國文化的土壤里孕育出自己的智慧,這就需要中國式的世界商業思維。

“在給予管理的智慧上,我就不信,孔夫子會比不過韋爾奇?!”

這是我最近和很多企業家共同關注并探討的話題。

我想說里面的三層意思,一是“在給予管理的智慧上”。我們不能總拿別人的制勝方法來復制到自己身上,一個企業的戰略或產品可以被別人觀察、研究和模仿,但關于這個企業的核心能力,也就是做事的能力,我們是永遠學不來的。不僅是企業,任何組織的管理方法也必須同相對應的特殊做事能力相匹配才能產生能量,否則就是依葫蘆畫瓢,就是做壁上觀;

二是“我就不信”。中國企業的成長往往是在市場與需求的跌打滾爬中,獲得了階段性的成功。“我就不信”,實際上是憑借企業家的智慧、韌性、執著、膽略,在市場的槍林彈雨中硬闖出了企業的一片艷陽天。自信而不自負,中國很多的企業家已經站到了理性的門檻上,重新審視成功與失敗,尋求更大的突破。“一根筋”精神,偏執狂精神,在企業的成長中仍是黑夜里的燈光,讓眾多企業家為此殫精竭慮;

三是“孔夫子會比不過韋爾奇”?!論語中有三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樂?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實際上這是做企業的三個境界:理解并模仿既成的先進管理經驗,且在適當的時候付諸實踐;有朋自遠方來,“近者說”,“遠者來”,指的就是內部員工滿意,外部人才紛至,供應商、經銷商、投資者、銀行、媒體等樂于合作;不要希望媒體的追捧,不在意別人的不解,謙遜而自信,正是所謂的“第五級領導人”的特征。

國學在近幾年來得到重新重視不是因為國學變化了,而是市場變化了,競爭要素變化了,但商業智慧的精髓卻高度凝聚了,中國企業在對西方管理學的探索與實踐中,更多的發現卻是,雖然大家貫通了書本,卻荒蕪了企業。通用的戰略不重要,戴爾的模式不重要,聯想的策略不重要,重要的是別人的戰略和方法,我們永遠都不可能學到精髓。如此復制到自己的企業上,只能永遠是“四不象”。

在給予管理的智慧上,我就不信,孔夫子會比不過韋爾奇?!實際上是我們呼喚的中國式的管理智慧,是對適合各種企業戰略探索模仿乃至彷徨后的深刻吶喊。

企業的精神原點與企業家的危機智慧

遠東集團董事長蔣錫培在《愛是一個企業的精神原點》一文中告訴我們:“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一個人如此,一個企業也是如此。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獲得,遠東和我今天所擁有的,來源于社會是其然,回饋于社會一定是其所以然。企業財富其實就是社會財富。”遠東能夠走到今天,在其艱難的跋涉中,這種大我于無形的商業智慧卻無處無時無刻不在閃現,與中國企業、跨國企業甚至全球整個商界正在倡導的企業社會責任相比,蔣錫培在管理的智慧上,已主動并提前到達一個凌然的境界。

實際上,認識育琨,是從其文字開始的。育琨的文字境界、內心修煉、商業智慧從《強者——企業家的夢想與癡醉》一書中悄然蔓延出來影響到我,影響到你,影響到每一個人。育琨一直不同意我以“老師”相稱,這更讓我發自內心的尊重。“真正偉大的事業都需要靈魂。當我們的心靈強大時,我們便可以創造一切,享受一切。”在《企業家的中年出路與危機》中,育琨的智慧心境給予我們的是更大的心靈震撼。

一個企業家到了中年,或者說中國企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雖然風華正茂,但我們所看到的是中國企業用二十多年的跳躍式發展換取到今天的成功,很多人很多企業已經提前從“青年”跨入“中年”,這種產業思維或者商業智慧已面臨一個個突破,或者新生。育琨的告誡在于讓我們明白,過去的成功不是成功,今天的成功不是成功,小成功不是成功,大成功不是成功,從小到大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世界是容易淡忘的。沒有人去刻意追究那傲立于山頂的高把根扎在多深多臟的地方。當一個人把遼闊圈起來,自己就變得狹窄了。真正需要的是企業家從現在開始打開自己的心門,把自己的愛和赤誠納入到‘提升人類福利層次’這個巨大無窮性的世界中來。”

“企業文化,不僅是基業長青的‘靈丹’,也是令企業可能夭折的‘劇毒’。”劉孝全在《從安然的宿命看張瑞敏的戰戰兢兢》一文中把中國式的企業文化,在量化的同時,又做了另外視角的解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把握這成敗之間的瞬間轉化,將企業文化永遠變成保護百年基業‘護法使者’。這正在成為或者將要成為后創業時代舵手們的共同‘心病’。”劉孝全認為,在中國企業的競爭中,文化競爭需要上升到真正的大戰略層面,沒有量化就沒有管理,企業文化的危機甚于資金、甚于產品,企業文化或者說企業智慧,才是基業常青的“不二法寶”。中國企業的智慧更需要基于這片沃土,基于對自身全面的客觀的衡量與提升。

《道德經》與珍珠的痛苦

老子在《道德經》第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中說過,當“重視天下人的利益的人”愿意為天下服務時,才可以把天下交給他;當“愛惜天下人的利益的人”愿意為天下服務時,才可以把天下托付他。從這個層面,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式的商業智慧早在幾千年已經參悟到我們今天的作為。中國企業的管理也不能回避并試圖脫離對人的管理探索。這在筆者的《民營企業如何少受點兒傷害》一文中有過分析。一個首席執行官(老板)的任務就是一只手抓住一把種子,另一只手拿一杯水和化肥,讓這些種子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讓你周圍的人不斷地成長,發展,不斷地創新,而不是控制你身邊的人。你要選擇那些精力旺盛、能夠用激情感染別人并且具有決斷和執行能力的人才,把公司的創始人當成一個皇帝,從長遠來說這個公司是絕對不會成功的,因為它沒有可持續性,沒有常青的基因存在。因此,中國企業如何在商業之變中真正重視發現人的潛能,如何培養中國企業成長的基因,對人的管理與使用就顯得非常高明與智慧。

而王進生在《杭州家樂福血案折射中國市場競爭的血腥》中就分析了因對人的管理或人的素質失衡而導致的血腥與失敗。“商業競爭到了以暴制暴的地步,這是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還是偶然?在更廣泛的國際市場上,中國企業往往更注重自己跟自己競爭。國內的暴力事件演變為國際市場上的競相壓價,最終淪為別國的反傾銷口舌。中國企業和中國經濟發展思路是到了需要反思的時候了。”這值得所有的企業、所有的人深刻反思。

珍珠是圓潤的,高貴的,美麗可人的,誰更多地去想過珍珠誕生的痛苦,當我們把砂粒植入蚌的肉體中,誰會真正去思考蚌一生都在用痛苦的淚水孕育生命的光華。中國企業需要中國式的管理智慧像品牌一樣成為全球市場上最樸素的語言,最讓人能聽得懂的語言,我們仍需要艱苦卓絕的修煉和漫長的商業磨礪。這讓我想起自己在《我們其實都只是旁觀者》一文中說過的話:

當我們心存僥幸嘲笑或鄙視我們的企業家的時候,當我們準備千萬個理由去批評或者傷害處在生存困境中企業的時候,當我們朝那些于旋渦中進行命運掙扎的企業拋擲玻璃碎片或者亂石塊的時候,當我們以種種不理解甚至仇視這個社會某些不公或者試圖挖掘一些企業曾經的劣跡的時候,我們能否真正以寬容和開放的平和心態來看待中國企業?能否以全面客觀理性的態度來審視我們的企業成功與失敗?能否真正以理解和坦誠的胸懷來關注中國企業在健康成長歷程中那些痛苦的淚水或艱難的跋涉?

不可否認的是,很多人包括經濟學家、行業專家和筆者一樣,大家都是站在企業或者行業的邊緣“指指點點”,“貌似清醒冷峻”,但實際上我們離真正進入企業和企業家的靈魂仍有著相當遠的距離,我們并不真正清楚折射企業或企業家各種命運的背后曾經有著何等的辛酸或艱難。公眾對于企業的種種態度或價值判斷就很容易衍生出不同程度的曲解或者偏誤,所以必須改變我們的態度,停止譴責那些在窘迫中的人們和忍辱負重的企業生存狀態,人類或企業的某些錯誤行為需要預測、容忍和修正。

社會給給企業以以寬容,不不僅是公公眾的心心態、媒媒體的輿輿情、國國家的政政策,需需要社會會從政策策上、環環境上、法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