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7課
新中國的科技成就新中國科技發展經歷的三個歷程:①新中國成立到“文革”前:有較全面的發展②“文革”時期:遭受嚴重破壞③1978年以后:蓬勃發展。課標要求:列舉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發展的主要成就,認識科技進步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作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發射地空導彈1988年核潛艇水下發射導彈成功中國導彈部隊中華第一星——“東方紅—1”號衛星(1970年)“長征—1”號航天運載火箭
1975年11月26日,我國第一顆返回式遙感衛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行3天后,安全返回到四川中部預定回收區域。新中國成立以來重大科技成就(一):兩彈一星第一枚中近程運載火箭發射成功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發射成功返回式遙感衛星發射成功中國跨入核國家行列中國從此擁有了導彈和原子彈結合的戰略核導彈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躋身于世界先進國家行列綜合探究1:列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說明科技進步在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什么是“兩彈一星”?兩彈:原子彈、導彈一星:人造衛星材料一:新中國建立之初,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和在臺灣問題上,美國總統都曾威脅要使用原子彈。
材料二:如果60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鄧小平
材料三:原子彈爆炸當天,新華社播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明確指出:中國發展核武器,是為了防御,為了保衛中國人民免受核戰爭的威脅。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國研制原子彈、氫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鄧小平為什么說“如果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原因:反對核威脅,打破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加強國防建設。理由:原子彈和氫彈先后爆炸成功,標志著我國跨入了世界核先進國家的行列;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標志著我國躋身世界航天科技的大國行列。從而大大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思考:中國研制原子彈、氫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鄧小平為什么說“如果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1、背景:新中國剛成立國基未穩;兩極對峙、美蘇爭霸;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仇視新中國、60年代后中蘇關系破裂、中國外交環境惡劣。2、意義:(1)打破了美蘇兩國對核技術和空間技術的壟斷,打擊了大國強權主義,粉碎了他們遏制中國的企圖。(2)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擴大了中國的國際影響、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3)加強了中國國防,為社會主義建設創造安定環境;促進中國國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3、原因: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黨和政府重視、科學有效管理協調方式、科學家艱苦創業報效祖國、汲取國際相關科研成果。綜合探究2:請你結合20世紀50-60年代的國際背景,思考“兩彈一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與意義。他是誰?
________功臣:錢學森猜一猜
“我在美國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學習,后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在做準備,為了回到祖國后能為人民做點事。”他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他是誰?________鄧稼先
“我帶了幾雙眼下中國還不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還帶了一腦袋關于原子彈的知識獻給祖國。”為了祖國的強盛,他在美國留學取得博士學位后的第9天即登上了輪船返回祖國。他默默無聞地在核工業戰線上奮斗幾十年,被譽為“兩彈元勛”。猜一猜2004年“感動中國”評委會: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專注于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能,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___________。袁隆平二、農業科技成就袁隆平在觀察水稻生長情況。
袁(隆平)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豐衣足食的世界。
——[美]經濟學家唐·帕爾伯格材料:中國農民說,吃飯靠“兩平”,一是鄧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國農民為什么要這么說?
2004年10月14日,世界糧食獎頒獎儀式14日在美國艾奧瓦州得梅因市舉行。中國水稻專家袁隆平和另一位西非水稻專家蒙蒂·瓊斯博士分享了這一獎項的25萬美元獎金,這是世界農業研究工作方面的最高榮譽。2001年2月19日,袁隆平獲得第一屆國家最高科技獎。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圖為大會會場。二、農業科技成就:代表人物:袁隆平(1)成就:理論上---突破“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的經典遺傳理論禁區,大大豐富了作物遺傳育種的理論和技術;技術上:1973年,培育出“南優2號”,培育成功“超級雜交稻”(2)地位: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雜交水稻之父”。(3)雜交水稻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A、“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豐衣足食的世界”。B、在世界推廣,促進了糧食生產的發展。C、被稱為“東方魔稻”和“第二次綠色革命”。信息時代,計算機技術至關重要世界已進入了信息時代,計算機及網絡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1983年12月22日,我國第一臺“銀河”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每秒一億次)。1997年“銀河—Ⅲ”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每秒130億次)三、信息技術:“銀河”系列計算機1、計算機研究的原因:重要性2、我國計算機研究的成果:(1)1983年,“銀河-Ⅰ”型計算機誕生
運算速度每秒1億次(2)1997年,“銀河-Ⅲ”型計算機研制成功
運算速度每秒130億次3、我國計算機成功研究的重大意義:P115加加林(蘇聯)1961年飛上太空阿波羅—Ⅱ號(美國,1969年登上月球)楊利偉(2003年飛上太空)四、航天科技成就:“神舟”號飛船考考你中國首位載人航天飛行航天員楊利偉踏上征程楊利偉在宇宙飛船上與地面進行了實時天地對話四、航天科技成就:“神舟”號飛船1、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宇宙飛船發射成功2、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號宇宙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五號宇宙飛船發射成功的意義:P116新中國成立以來重大科技成就(二):“魔稻+銀河+神舟”世界上首次育成雜交稻“銀河–I”型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我國首次研制成每秒運算一億次的計算機。“銀河–III”型巨型計算機研制成功130億次/秒,我國高性能巨型計算機研制技術取得新的突破第一艘“神舟”號宇宙試驗飛船安全返回為我國載人宇宙飛船奠定基礎。“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中國科技發展史上又一個光輝里程碑,帶動高新技術及相關領域“神舟”五號飛船發射成功“神舟”六號飛船發射成功“南優2號”培育成功,后培育成功“超級雜交稻”張大民的幸福生活
張大民,生于1950年,他六歲時遇到了三年經濟困難時期,經常吃不飽,但能吃到優質的雜交水稻“南優2號”。讀書季節,他又趕上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好不容易經過五年的努力回到城市,卻又發生了文化大革命,地主家庭出身的他倍受打擊。但他又是幸運的,當他28歲時,高考制度恢復,他有幸經過高考成為了一名大學生,讀了四年大學,畢業后分配到經濟特區廣州工作,1982年為收看“神州5號”飛船的發射,他買了一臺彩色電視機。1985年他有了一臺電腦,每逢周末可以通過互聯網與遠在美國的同學聊天。經濟條件較好的他,當時能經常吃到轉基因食品。改錯錯誤的表現?時間錯誤時序混亂中國1995年才開展1993年才投放市場1973年培育成功2003年發射議一議
20世紀80年代以前和以后中國發展高科技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為什么?80年代以前:
(特點)積極發展國防高新科技原因:1、新中國成立后,美國敵視中國,千方百計要扼殺新興人民政權。2、60年代中蘇關系急劇惡化,中國面臨新的威脅。3、美蘇爭霸,導致世界局勢緊張。4、鞏固國防、維護中國的安全,為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一個安定的環境。80年代以后: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為指導,進行科技體制改革,推進科技成果商品化,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發展。原因:1、國際環境的改變: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兩大主題。2、中國綜合國力提高。3、我國工作重心的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施改革開放戰略,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綜合探究3:①自古至今中國科技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中國古代:科技高度發達。明清時期:科技落后。鴉片戰爭后:西學東漸,先進的中國人開始引入西方科技。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科技發展取得突出成就。②舉例說明中國古代科技高度繁榮的表現并說明原因?中國古代科技高度繁榮的表現:四大發明。原因:教材P28《閱讀與思考》③什么是李約瑟難題?導致明清時期科技落后的原因有哪些?教材P65-67。綜合探究3:④近代中國的仁人志士又如何努力將現代科學引入中國?結果怎樣?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鴉片戰爭后,地主階級抵抗派學習西方軍事科技,洋務派學習西方實用科技,維新派、革命派都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結果是促進了我國近代科技的發展,但仍處于落后地位。原因:地主階級抵抗派和洋務派學西方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封建制度,因而不能改變中國落后的面目。資產階級學西方先進科技有利于中國的近代化歷程,但由于資產階級的局限性,他們沒能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中國仍然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地位。啟示:要改變中國的落后面貌,除了向西方引進先進技術外,最根本的是要獲得民族的獨立,民族獨立是國家富強的前提。綜合探究3:⑤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的現代科技事業取得了那些突出成就,原因有哪些?突出成就(表格),原因⑥你能從上述科技發展狀況得出哪些啟示?啟示:國家獨立自主、國家強盛是科技發展的前提;政府支持、重視是科技發展的重要原因;經濟發展與科技發展相互促進;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大力發展教育以促進科技發展。(其他觀點言之有理即可)1.國家的獨立(前提、保障)2.黨和政府的重視,發展經濟的需要3.經濟實力的增強4.科學家的努力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思考: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科技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歐洲在16世紀以后,就誕生出現代科學(即近代科學)。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在16—18世紀卻沒有產生現代科學,這些科學已被證明是形成現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國文明卻沒有能在亞洲產生與此相似的現代科學。材料二20世紀中期以后,以航天技術、原子能技術、電子計算機的應用為代表的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到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為適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自力更生,取得“兩彈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學技術事業有了進一步發展,中國在航天技術和運載火箭技術方面都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結論2: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動了我國科技發展。結論3:廣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結論4:改革開放后,經濟實力增強,為科技發展奠定了基礎。得出什么結論?結論1:國家獨立是科技發展的前提。材料三新中國成立后,提出“向科學進軍”,1949年11月,成立了以郭沫若為院長的中國科學院,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門、高等院校和地方組成的科學研究體系。
1956年,中國制定《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草案)》,把發展以原子彈、導彈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1978年,中共中央召開全國科學大會,制訂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做出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精辟論斷。2002年,中共“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深化科技和教育體制改革,加強科技教育同經濟的結合,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結論4:黨和政府重視科技,為發展科技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議一議新中國成立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3211-2-23:2025 EN Durability test methods for electronic displays - Part 2-23: Environmental tests - Outdoor weathering
- 【正版授權】 IEC 60364-5-51:2005 E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buildings - Part 5-51: Selection and erec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 Common rules
- 2025年公司員工下半年工作方案
- 幼兒老師個人2025年工作方案
- 2025年其次學期幼兒園教研工作方案演講稿
- 外科圍術期護理
- 2025年中考工作方案
- 配血知識培訓課件
- 氨基酸產品課件
- 強生產品經理課程介紹
- 汽車維修公務車輛定點維修車輛保養投標方案
- 歌曲Wonderful U:美妙的你.中英互譯
- 部編教材教讀課教學課例例說課件
- 冀教2011版四年級英語下冊《Lesson23MyFavouriteSchoolWork》評課稿
- 人文素養知識考試復習題庫(含答案)
- 泌尿外科疾病診療規范
- SWITCH 勇者斗惡龍11S 金手指 版本:v1.0.3 最大金幣 最大迷你獎章 32倍經驗 最大攻擊 所有材料
- 臺灣大學歐麗娟老師的中國文學史講義
- 綜合能力測試真題和答案
- 客服電話服務標準
- 黑龍江省鐵礦分布情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