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輪復習:詩歌鑒賞詠史懷古詩_第1頁
高三一輪復習:詩歌鑒賞詠史懷古詩_第2頁
高三一輪復習:詩歌鑒賞詠史懷古詩_第3頁
高三一輪復習:詩歌鑒賞詠史懷古詩_第4頁
高三一輪復習:詩歌鑒賞詠史懷古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歌鑒賞之懷古詠史詩一、概念懷古詠史詩,主要是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表達感慨興衰、寄托哀思、借古諷今等目的的詩歌。懷古詠史類作品,嚴格地說,應該有“懷古”和“詠史”兩個小類。二、題目特點1.標題中有古跡、古人名如:《烏江亭》《烏衣巷》《石頭城》《隋宮》2.在古跡、古人前冠以“詠”、“詠懷”如:《詠懷古跡》3.在古跡、古人后加“懷古”、“覽古”等。如:《金陵懷古》《赤壁懷古》《越中覽古》三、詠史懷古詩的結構《詠懷古跡?其三》(臨古地)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思古人)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憶其事)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抒己志)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四、常見意象1.前代的都城:咸陽、長安、金陵、姑蘇、洛陽、東京、汴京、臺城、江都(1)咸陽:咸陽為中國第一帝都。“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當年秦始皇橫掃六國,以咸陽為都,使之贏得了“中國第一帝都”的美譽。武帝年間,因咸陽臨近渭水始更名渭城。例:咸陽城西樓晚眺許渾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2)長安:長安是西安的古稱,從西周到唐代先后有十三個王朝及政權建都于長安。漢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強盛時代。例:山坡羊·長安懷古趙善慶驪山橫岫,渭河環秀,山河百二還如舊。狐兔悲,草木秋;秦宮隋苑徒遺臭,唐闕漢陵何處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3)金陵:石頭城即金陵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頭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是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建都之地。六代豪奢,醉生夢死,追歡逐樂,詩家稱之為“金粉六朝”。但由于荒淫誤國,這一個一個朝代皆滅亡得極快,悲恨相續。這“虎踞龍盤”的六朝豪華之都,也就荒涼下來了。別稱:石頭城、建鄴(吳)、建康(南朝)、江寧(南唐、宋)應天(明)、龍盤虎踞、六朝古都。例:登金陵鳳凰臺李白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4)姑蘇:即姑蘇山,在今江蘇蘇州市,春秋吳王闔閭始于山上建臺,在其子夫差時竣工,人稱姑蘇臺,吳王夫差與寵妃西施長夜作樂之地。例:蘇臺覽古李白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5)洛陽:洛陽共經歷十三個建都朝代,累計建都史達千余年。東漢、唐時最為繁榮。(6)東京、汴京:開封古稱。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后梁、后晉、后漢、后周以及后來的北宋和金等7個朝代在這里建都。其中最興盛的時期是北宋。(7)臺城(帝王荒淫享樂的場所):臺城,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從東晉到南朝結束,臺城一直是朝廷臺省和皇宮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樞,又是帝王荒淫享樂的場所。例臺城劉禹錫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2.發生過重大事件的地點:驪山、赤壁、新亭、隋堤、馬嵬、華清宮、汴河、烏江亭、隋宮、烏衣巷、朱雀橋、淮水、易水、幽州臺(1)驪山,例:山坡羊·驪山懷古(元)張養浩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2)新亭:在六朝時十分有名,是六朝建康宮城西南的軍事堡壘,為建康宮城的南北門戶。當司馬氏的晉朝政權狼狽渡江,偏安江左的時候,許多士大夫都有國亡家破的痛苦。《世說新語》記了一個故事:“有一天,這些過江南來的人士,在新亭野宴,周顗瞭望金陵四周景色,嘆息道:這里的風景跟洛陽一樣,可是山河到底不同。眾人聽了,都不覺流淚。”表示國勢衰頹、山河變色的傷感,寄寓愛國憂時的情懷。(3)馬嵬,例:馬嵬①袁枚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②上多!注:①天寶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亂爆發玄宗逃往四川,至馬嵬(陜西興坪),隨行將士不前,殺了楊國忠,并堅決要求處死楊貴妃。不得已令其自縊而死。史稱“馬嵬之變”。②長生殿:華清宮的一座宮殿。唐玄宗和楊貴妃有感于牛郎織女被銀河分隔,七月七日在殿里海誓山盟,表示永世不分。(4)烏江亭:烏江亭在安徽和縣烏江浦。項羽垓下戰敗,逃至此地,烏江亭長駕船請他渡過江東。項羽說:“我當年與江東八千子弟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乃自刎。例:題烏江亭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烏江亭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戰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5)幽州臺:幽州臺,即薊北樓,又稱薊丘、燕臺、黃金臺。傳說楚軍攻燕,燕昭王為救亡圖存,從郭隗建議,筑高臺置黃金千兩,招納賢才,樂毅、劇孟、鄒衍等來至,終于復國致強。例:燕昭王陳子昂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臺。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霸圖今已矣,驅馬復歸來。(6)烏衣巷:三國東吳時的禁軍駐地;東晉王謝兩大豪門貴族的宅第,借指極其繁華之所在;入唐后淪為廢墟。例:烏衣巷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7)隋堤,即汴河之堤。因是隋煬帝時開通的運河,沿河筑堤故名隋堤。當年隋堤之上盛植楊柳,疊翠成行,風吹柳絮,騰起似煙。例:汴河曲李益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行人莫上長堤望,風起楊花愁殺人。(8)淮水:秦淮河是歷代王公貴族醉生夢死、徹夜笙歌的游樂場,常借指繁華之所。3.歷代帝王與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廟:湘妃祠(湘山祠)、陳琳墓、李白墳、武侯祠、金谷園(西晉富豪石崇的莊園)陳琳墓:陳琳是漢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長章表書記。初事何進、袁紹,曾為紹起草討伐曹操的檄文;袁紹敗滅后,歸附曹操,操不計前嫌,予以重用,軍國書檄,多出其手。例:過陳琳墓溫庭筠曾于青史見遺文,今日飄蓬過此墳。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獨憐君。石麟埋沒藏春草,銅雀荒涼對暮云。莫怪臨風倍惆悵,欲將書劍學從軍。4.特定的歷史朝代:六朝、吳國、隋代、安史之亂、南唐后蜀等。5.常見的歷史人物:屈原、賈誼、范蠡、諸葛亮、王昭君、孫權、周瑜、荊軻、項羽等6.其他:吳鉤:泛指寶刀、利劍,借指詩人報效祖國,建功立業的情懷。堤柳、堆煙:能觸發往事如煙,常被用來抒發興亡之感;明月、江水、歸燕:永恒不變的事物,見證歷史滄桑;地上的青苔、孤寂的殘垣、無名的斷碑、荒松、古墓、落日、悲風、巢鳥:標示著昔日的繁華與今日的衰敗,充滿悲秋的色彩后庭花:荒淫而亡國的陳后主所作的樂曲,借指統治者的荒淫無度。《黍離》之悲:《黍離》是《詩經.王風》的名篇。舊說周平王東遷以后,周大夫經過西周古都,悲嘆宮廷宗廟毀壞,長滿禾黍,就作了這首詩。后來常用《黍離》來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蘆荻:一種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蕭索的氣氛。五、詠史懷古詩的語言風格或雄渾壯闊、或含蓄沉郁,思想大多沉重、感情基調蒼勁悲涼六、詠史懷古詩的常見內容及情感(一)懷人傷己作者追思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與際遇和自己有某種相似性,觸發點在古人,落腳點在自己。1.對比失落型著眼于個人境遇變化,借古人古事抒發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負,建功立業,得遂心愿,而自己卻因為某種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盡其用,從而有了郁郁寡歡乃至消極遁世之心。感慨身世,關照自我(1)追慕古賢(緬懷先賢)的成就,表達敬仰之情;表達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樣建功立業的心情或功業無成的感慨。(2)感慨壯志難酬或懷才不遇,面對古人功業的流逝,抒發時光不再,年華易老,而自己功業無成的感慨。2.同病相憐型(類比)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與古代人物同病相憐,拿古人與自己類比,借對古人的不幸遭遇的同情,感慨身世,表現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苦悶,悲嘆年華消逝,壯志難酬。抒發建功立業的渴望。小結:懷人傷己寄寓作者情感仰慕先賢之敬意先賢失意之痛惜壯志未酬之悵惘懷才不遇之感傷建功立業之渴望練習:【2016年高考江蘇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八聲甘州辛棄疾夜讀《李廣傳》,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楊民瞻①約同居山間,戲用李廣事,賦以寄之。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園。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②。漢開邊、功名萬里,甚當時、健者也曾閑。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注】①晁楚老、楊民瞻:辛棄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斷此生休問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將移住南山邊。短衣匹馬隨李廣,看射猛虎終殘年。”此處化用杜詩。(1)本詞上闋選取了李廣的哪些事跡?這樣選材有什么表達效果?(5分)(2)下闋寄寓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答案】第一問:灞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難封侯。第二問:通過對這些事跡的提煉鋪陳,營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圍,暗寓了作者有相似的境遇。【答案】化用杜詩,回應朋友邀約同居山間的盛情,贊賞朋友的高風;借李廣自比,表達了對南宋當局的不滿;結句融情于景,抒寫了壯志難酬的悲涼。(二)懷古傷今古代詩人的主流是寒士,濟天下拯救黎民的念頭使他們把目光更多關注在國家政治、社會生活上。他們常借寫古跡、古事來表達對現實的關切、熱情、不滿,希望能引起世人的警戒。盡管觸點在古,但實際上表現了對現實的強烈關注。這類詩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1.昔盛今衰型感慨國運衰微,感慨盛衰無常,感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喟嘆古今朝代興亡變化。例:烏衣巷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2.物是人非型昔日的風景依舊,只是朱顏已改。物是人非給人帶來幻夢似的感覺,不由得讓人做冷靜的思考。例:石頭城劉禹錫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三)借古諷今心懷天下的詩人詞人在關注國家政治、社會生活時(特別是社會不太平時期),常借寫古跡、古事來表達對現實的關切、不滿或是警戒,揭露統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窮兵黷武,警告統治者吸取歷史教訓,不要重蹈覆轍。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借古諷今,批判現實。懷古盡管觸點在古,但實際上表現了對現實的強烈關注。例:泊秦淮杜牧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懷古》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練習: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07年湖北卷)華清宮吳融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便干。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過華清宮李約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1.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的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手法,并作簡要說明。(4分)2.兩首詩各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分)1.兩首詩都運用了對比(或對照、映襯)手法。②第一首詩宮內宮外(或空間)對比:宮外飛雪陰云,分外寒冷;宮內綠樹掩映,溫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時間)對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2.第一首詩通過寫景狀物,鞭撻無視人民疾苦、沉湎于享樂的統治者。第二首詩通過詠史抒懷,諷刺統治者荒淫誤國,感嘆王朝興衰。(四)理性反思此類詩歌,作者在懷古詠史的同時,融進了的自己切實的生活感受和獨特的生活體驗,具有強烈個人意識,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發表自己對歷史事實的獨特觀點、見解,歸納歷史規律等用來啟迪世人。別有寓意,啟迪后人。例: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總結:詠史懷古詩常見的主題情感:1.對古人:仰慕先賢之敬意;先賢失意之痛惜。2.對自己(積極或消極):建功立業之渴望;壯志未酬之悵惘;懷才不遇之感傷。3.對國家對時代:(憂國傷時)昔盛今衰之感慨;國運衰微之擔憂;驕奢淫逸之抨擊;人民疾苦之同情。4.對自然(物是人非、世事變遷、自然永恒):物是人非之惆悵;滄海桑田之感慨;自然永恒之慨嘆。5.對其它(一些哲理思考)七、常用的技巧手法1.對比/反襯(今昔對比、事物之間對比)。通過昔日的繁盛與今日的凄涼對比,從而突出今日的凄涼。越中覽古李白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如今只有鷓鴣飛。2.直抒胸臆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3.借景抒情、融情入景。詩人善于將感情融入景物描寫中,不著痕跡。山房春事岑參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庭樹不知人去盡,春來還發舊時花。4.借古諷今。詩人在懷古詠史中,往往在對帝王將相的事跡發表個人的看法,這看法中由于詩人的人民性立場,多有批判意味的,由此構成諷刺,而且這諷刺因為對象的特殊性,用了諷喻的方式,多顯含蓄。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5.用典。(1)點化前人語句。(2)引用神話故事。(3)明用、暗用或反用歷史故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6、虛實、聯想、想象。因為是懷古詩因此對往事難免要進行想象,因此虛實相生手法也就成了這類詩歌中常見手法之一。揚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