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7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考點幫你練一、單選題(2021·山西高三三模)帽狀云是在氣流穩定和低水汽條件下形成的一種極為罕見、形似帽子的地形云,一般出現在孤立挺拔山峰的頂部,幾乎靜止。下圖示意帽狀云的形成原理。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帽狀云出現的海拔高度主要取決于()①大氣溫度②大氣相對濕度③山體海拔④山體坡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帽狀云極為罕見的最主要原因是()A.山頂氣流極不穩定 B.山峰極少孤立存在C.山頂晝夜溫差過大 D.持續時間非常短暫3.當帽狀云穩定在山峰峰頂時,山頂附近()A.光照強烈 B.生物活躍 C.水汽充沛 D.天氣穩定【答案】1.A2.A3.D【分析】1.“帽狀云是在氣流穩定和低水汽條件下形成的一種極為罕見、形似帽子的地形云”,帽狀云的形成條件是氣流穩定和低水汽。空氣脅迫上升,在山頂冷卻至飽和,便成云,也就是大氣溫度和相對濕度正好達到氣流凝結高度,便出現帽狀云,故帽狀云出現的海拔高度主要取決于大氣溫度和大氣相對濕度,①②正確。根據材料可知,帽狀云出現的海拔高度與山體海拔、山體坡向關系不大,③④錯誤。故選A。2.“帽狀云是在氣流穩定和低水汽條件下形成的一種極為罕見、形似帽子的地形云”,據此可知,帽狀云的形成條件是氣流穩定和低水汽。根據“帽狀云的形成原理”圖示可知,當順坡勢脅迫上升的穩定空氣和下行空氣相遇,氣流穩定的情況下,利于帽狀云的形成存在,而山頂受氣壓差、風等眾多因素影響,氣流極易不穩定,導致帽狀云形成條件不充分,因此帽狀云極為罕見,A正確。山峰孤立存在的情況是比較普遍的,B錯誤。山頂晝夜溫差不是影響帽狀云極為罕見的主要因素,C錯誤。“持續時間非常短暫”是“極為罕見”的表現,不是原因,D錯誤。故選A。3.“帽狀云是在氣流穩定和低水汽條件下形成”,當帽狀云出現時,山頂附近氣流、氣壓、風向比較穩定,進而天氣狀況也較為穩定,D正確。帽狀云的存在表明云層較厚,光照不強烈,A錯誤。根據材料無法直接判斷山頂附近的生物狀況,B錯誤。帽狀云需要在低水汽條件下形成,C錯誤。故選D。(2021·合肥市第八中學高三其他模擬)氣溫垂直遞減率是指在垂直方向上每升高100m氣溫的下降值(℃).研究表明,氣溫垂直遞減率與熱量和水分條件關系密切。如圖示意青藏高原氣溫垂直遞減率的時空變化。4.青藏高原平均垂直遞減率()①西北高東南低②自東向西遞減③總體冬季較低④東西變化梯度較大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對于青藏高原平均垂直遞減率變化原因解釋合理的是()A.空間總體變化主要受降水的影響 B.季節變化主要由于風力和風向影響C.大氣干燥導致冬季垂直遞減率較小 D.冰雪融化導致夏季垂直遞減率較大6.近年來青藏高原夏季氣溫垂直遞減率增大,則對我國夏季風的變化最可能是()A.冬季風勢力增強,暴風雪增多 B.夏季風勢力減弱,降水變率增大C.冬季風勢力減弱,寒潮凍害減少 D.夏季風勢力增強,旱澇災害增多【答案】4.C5.A6.D【分析】4.讀左圖可以看出,垂直遞減率總體北高南低,讀右圖可以看出,垂直遞減率總體西高東低,即西北高東南低,①正確,②錯誤。從季節變化來看,總體冬季較低,③正確。從圖可以看出,南北變化梯度較大,④錯誤。C正確,ABD錯誤,故選C。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青藏高原東南部降水多,西北部降水少,而青藏高原的平均垂直遞減率是西北高東南低,兩者呈負相關關系,因此,其空間總體變化主要受降水的影響,A正確。青藏高原平均垂直遞減率的季節變化主要受熱量等因素影響,B錯誤。冬季氣溫低,空氣穩定,垂直遞減率小,C錯誤。夏季,太陽輻射強度大,加之地面反照率較小,地面溫度高,導致夏季垂直遞減率較大,D錯誤。故選A。6.夏季青藏高原太陽輻射強度大,加之地面反照率較小,地面溫度高,導致夏季垂直遞減率較大,近年來青藏高原夏季氣溫垂直遞減率增大,說明青藏高原夏季地面溫度升高,大氣垂直對流運動加強,使青藏高原的低壓勢力增強,受增強的低壓吸引,夏季風勢力增強,旱澇災害增多,D正確。排除ABC。故選D。(2021·新疆高三三模)下圖是某位攝影愛好者正巧拍到的組合冰暈奇景照片,美輪美奐。當空中漂浮著許多六角形柱狀冰晶體,并整整齊齊地垂直排列時,太陽光照射在這些冰晶體上,就會發生這種非常規律性的光學折射現象。太陽光射入冰晶體的角度越大,這種冰暈現象就越明顯。據此回答下列小題。
7.據材料推斷,最易觀測到這種組合冰暈現象的地點和時段是()A.中高緯地區的早晨 B.低緯度地區的早晨C.中高緯地區的中午 D.低緯度地區的中午8.能產生組合冰暈奇觀的天氣條件有()①云層厚實②天氣溫暖③水汽充沛④大氣穩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7.A8.D【分析】7.閱讀材料,可以很容易的找出這種冰暈現象產生的條件:一是許多冰晶體,這就要求天氣寒冷,氣溫在0℃以下,多位于中高緯地區,排除BD答案;二是冰晶體要垂直排列,并且太陽光射入的角度越大,這種冰暈現象越明顯。根據這一條件可以推斷一天當中早晨和黃昏時太陽高度角較小,與垂直于地面的冰晶體入射角度較大,而中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和冰晶體的入射角度最小,所以早晨和黃昏時的冰暈現象最明顯,C錯。故選A。8.閱讀材料,可以很容易的找出這種冰暈現象產生的條件:一是需要冰晶體,這就要求天氣寒冷,②項錯誤;二是太陽光要照射在這些冰晶體上,這就要求光線要好,而厚實的云層會大量反射太陽輻射,使得光線較弱,①項錯誤;三是需要許多冰晶體,那就需要空氣中含有大量水汽,然后才能凝結成大量冰晶體,③正確;還需要冰晶體整齊的垂直排列,大氣不穩定會讓風等其他氣象要素干擾和破壞冰晶體的形成與排列,④項正確。故選D。(2021·四川省南充高級中學)安徽九華山(30.5°N,118°E)地處長江南岸,最高峰1342米。科研人員對九華山北坡持續觀測發現:在春季,氣溫隨地形高度的垂直分布常出現“逆溫”現象,“逆溫”結束前后多成為山區天氣轉變的“前兆”,這在九華山最為典型。下圖示意九華山北坡四個測點高度及對應測點的氣溫隨高度變化,甲、乙、丙、丁四曲線分別表示該地春季某日先后四個時段氣溫隨高度變化情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甲、乙、丙、丁四個時段中,九華街到百歲宮一帶最可能出現雨雪天氣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0.九華山成為通過“逆溫”預報天氣最典型地區,其原因最可能是()A.獨特的地理位置 B.茂密的森林植被 C.較低的海拔高度 D.較大的地勢起伏11.人們發現,在氣溫回升期間晴朗的夜晚,山頂附近日最低氣溫實際值比理論值(按垂直遞減率計算值)偏高,其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A.太陽輻射的強弱 B.風力大小的差異 C.云霧的保溫作用 D.人類活動的影響【答案】9.D10.A11.C【分析】9.題干:“九華山…在氣溫回升期間,氣溫隨地形高度的垂直分布常出現‘逆溫’現象,‘逆溫’結束前后多成為山區天氣轉變的‘前兆’,這種現象九華山北坡表現非常典型”,而該現象位于九華山北坡,所以該‘逆溫’的形成應與冷鋒有關,當冷鋒逆溫在山前形成時大氣穩定,對流不暢(暖空氣還沒有被推到一定高度),不會產生雨雪天氣,只有當冷空氣將原來的暖空氣推到一定高度,暖空氣的水汽出現凝結,才會出現降水,而此時應處于‘逆溫’結束時分,圖中丁時段處于“逆溫”即將結束時間,故選D。10.由題干分析,九華山受山區下墊面影響,升溫期間有地形逆溫出現,消失后必會降溫,降溫期間必有降水和復雜天氣出現。該地地處長江以南,亞熱帶地區,北部空氣經過長江時帶來較多水蒸氣,南下受地形阻擋抬升,引起天氣變化,所以根據環境的整體性分析,這一現象是受到地形、位置、海拔、植被等因素共同組成的,而這些要素都和其獨特的位置有關,故A項比其他選項更加全面,A項正確。故選A。11.因為在氣溫回升期間,北風勢力弱,風力小,晴朗的夜晚,山坡附近空氣冷卻下沉,中部空氣上升,水蒸氣易在山頂附近凝結,形成云霧,對山頂附近地面起到保溫作用,使山頂附近日最低氣溫實際值比理論值(按垂直遞減率計算值)偏高,所以其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云霧的保溫作用。故選C。(2020·陜西西安一中高三其他模擬)云瀑,一種尚未被人們熟知的景觀,順地表溢出,沿山嶺向下翻騰,落到半山腰又猛地收住,似水流濺開騰起,猶如天河傾瀉,氣勢磅礴(圖甲)。四川盆地,尤其是川西地區,是目前云瀑景觀發現的中心區域(圖乙)。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2.云瀑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哪些條件影響()①潮濕氣團②干燥氣團③無風④有風⑤地形⑥重力A.①③⑤ B.①③⑤⑥ C.①④⑤⑥ D.①④⑤13.與川西地區云瀑景觀多發的原因無關的是()A.河網交錯,水汽充足 B.氣候復雜,天氣多變C.群峰縱列,峽谷縱橫 D.怪石林立,風大云急【答案】12.C13.D【分析】12.水汽充足形成①潮濕氣團,在④風(季風、信風、谷風等)動力吹送至⑤地形起伏變化的地方,氣團抬升、遇冷、凝結形成云霧,順著風向翻過山嶺,由于⑥重力因素跌落,C正確。②干燥氣團和③無風環境不利于云瀑形成。故選C。13.圖中川西地區氣候濕潤,河網交錯,為云瀑形成提供水汽,選項A說法正確。該地氣候復雜,天氣多變,氣流運動強烈,為云瀑形成提供動力,選項B說法正確。由圖可知該地靠近橫斷山區,群峰縱列,峽谷縱橫,地形起伏大,為云瀑形成提供地形條件,選項C說法正確。怪石林立,風大云急不利于云瀑的形成和穩定發展,選項D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二、綜合題14.(2019·全國高考模擬)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光線在不同密度的透明介質中傳播時,傳播方向發生變化的現象,叫做光的折射。入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稱為入射角,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稱為折射角(圖甲)。許多有趣的光學現象都與折射引起的光線彎曲有關。某些時候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會看到不遠的前方路面上好像有一灘積水,車開過去后卻發現路面干燥,沒有積水。這些“積水”實際上是由于高速公路上方的空氣存在密度差異,使天空向下傳輸的光線因折射而彎曲,將天空的圖像“倒映”在了路面上而形成的。這種現象和沙漠中的海市蜃樓成因一致。圖乙示意沙漠中海市蜃樓形成過程中光線的折射路徑,圖8示意沙漠海市蜃樓的形成過程。如圖丙沙漠中的海市蜃樓是光線向下傳輸時因發生折射而向上彎曲形成的,因此我們看到的海市蜃樓虛像位置往往低于實際物體,這種海市蜃樓叫下蜃景。與此相反,還普遍存在虛像高于實際物體的海市蜃樓,叫做上蜃景。(1)判斷高速公路多現“積水區”的季節,并說明此時高速公路上氣溫垂直分布特點。(2)根據上述材料,利用大氣受熱過程原理,描述沙漠中下蜃景的形成過程。(3)海面也是海市蜃樓的多發區域,海上海市蜃樓出現時往往伴隨著霧氣。試分析霧氣形成的原因。(4)請推測出可能會多次出現上蜃景的地點,并畫出上蜃景光線折射路徑圖。【答案】(1)夏季。下熱上冷,垂直差異顯著。(2)沙漠地區晴天多,夏季太陽輻射強,沙子的比熱容小,吸收太陽輻射迅速增溫,沙漠近地面空氣溫度較高;近地面空氣受熱膨脹,密度變小,而上層空氣溫度較低,密度相對較大;光線自上而下由密度較大的空氣進入到密度小的空氣,折射角變大;當折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發生全反射而向上照射,形成下蜃景。(3)海上水汽含量豐富;海市蜃樓出現時海面溫度低,近海面的空氣溫度低,水汽析出;海上空氣下冷上暖,大氣穩定。(4)高緯度地區雪面、冰面,較冷的洋面、河湖面。【分析】(1)根據材料,高速公路的這些“積水”,實際上是由于高速公路上方的空氣存在密度差異,使天空向下傳輸的光線因折射而彎曲,將天空的圖像“倒映”在了路面上而形成的。這種現象和沙漠中的海市蜃樓成因一致。出現季節主要是夏季。地面輻射是大氣主要直接熱源,此時高速公路上氣溫垂直分布特點是下熱上冷,垂直差異顯著。(2)根據大氣受熱過程原理,沙漠地區晴天多,夏季太陽輻射強,沙子的比熱容小,吸收太陽輻射迅速增溫,沙漠近地面空氣溫度較高。近地面空氣受熱膨脹,密度變小,而上層空氣距地面較遠,溫度較低,密度相對較大。光線自上而下由密度較大的空氣進入到密度小的空氣,折射角變大。當折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發生全反射而向上照射,形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項目教程 課件 項目九 模擬開辦企業
- 主管藥師(專業知識)模擬試卷答案學習資料
- 種子學第一章2013學習資料
- (高清版)DB510100∕T 171-2015 海梔子觀賞苗木扦插培育技術規程及質量分級
-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
- 李寧品牌分銷渠道研究
- 決勝關鍵2025年計算機二級考試試題及答案
- 車間巡查管理制度建設
- 食品日常查驗管理制度
- 通寶集團印章管理制度
- 2025山西地質集團招聘3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知識培訓
- 【大數據百家講壇】2025年DeepSeek、Manus與AI+Agent行業現狀報告
- 廣州2025年廣東廣州海珠區新港街道第一批雇員招聘5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湖南新華書店集團招聘筆試真題
- 兒童口腔保健知識宣教
- 2025屆江蘇省蘇錫常鎮四市高三下學期教學情況調(一)(一模)英語+答案
- 商業地產租賃及運營管理手冊
- 2025年(廣東省協會 )房屋安全檢測鑒定技術培訓-機考歷年真題考前沖刺題
- 風電機組檢修規程
- 2025年美麗中國第六屆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中小學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