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態制劑和換水頻次在仿刺參幼參培育中的作用,漁業論文_第1頁
微生態制劑和換水頻次在仿刺參幼參培育中的作用,漁業論文_第2頁
微生態制劑和換水頻次在仿刺參幼參培育中的作用,漁業論文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生態制劑和換水頻次在仿刺參幼參培育中的作用,漁業論文仿刺參(Apostichopusjaponicus)具有極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1],隨著市場需求越來越大,養殖規模逐步擴大,但是,病害頻發嚴重影響了仿刺參養殖產業的發展。藥物雖能治療動物疾病,但是產生的藥物依靠和藥物殘留,影響人的食品安全[2-3]。微生態制劑是根據微生態學的微生態平衡、微生態失調、微生態營養和微生態防治等理論,利用正常微生物群成員或其促進物質制成的能夠調整機體微生態平衡的活體微生物制劑,因而又稱為益生素或促生素[4]。自1986年,日本的Kozasa[5]將微生態制劑應用于水產養殖以來,微生態制劑的使用在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微生態制劑在仿刺參養殖中的研究一直著重于對仿刺參生長、免疫和腸道及養殖水質的影響[6-11],但有關微生態制劑對仿刺參室內苗種培育經過中換水頻次的影響尚未見報道。為此,筆者研究了在仿刺參幼參培育經過中,定期投喂微生態制劑,換水頻次對仿刺參生長及氮、磷收支及養殖水質的影響,以期為微生態制劑在仿刺參養殖中的應用提供參考。1材料與方式方法1.1材料試驗用仿刺參幼參平均濕質量(1.2310.0046)g,山東好當家海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所用微生態制劑為乳酸粉,以乳酸菌為主,菌含量2.0109cfu/g。飼料由威海金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主要成分為馬尾藻(Scagassumnatans)和海泥,適用于稚參。試驗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深圳試驗基地提供的容量500L塑料桶中進行。波紋板40cm40cm,每組20片,共18組,由山東好當家海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2方式方法1.2.1試驗設計試驗為6個處理組,分為未換水組、3d換水組、5d換水組、8d換水組、12d換水組、15d換水組。所有組均投喂以乳酸菌為主的微生態制劑,投喂量為2.0g/m3。每組設置3個重復。1.2.2日常管理500L塑料桶中水體為300L,每個桶中放入兩組附著基,每桶放400g幼參,18個桶。日投餌1次(18:00),投餌量開場為幼參體質量的3%,之后根據幼參的攝食情況和水體溫度調整投餌率。試驗房間內窗戶用黑色織網遮住。按試驗設計定期換水。每日定時測定溫度、pH、溶氧、鹽度,觀察幼參生活狀態。試驗期間水溫18~24℃(圖1),鹽度30~35(圖2),連續充氣。每日測定NH+4-N和NO-2-N的含量。全部換水時測定水體中的NH+4-N、NO-2-N、NO-3-N、活性磷的含量。用靛酚亮藍法測定NH+4-N;用重氮偶氮比色法測NO-2-N;用鋅鎘復原法測定NO-3-N;用鉬藍比色法測定活性磷;氮、磷聯合消化法測定華而不實總氮、總磷含量。測定方式方法參照(養殖水環境化學試驗〕[12]。1.2.3微生態制劑的使用方式方法投喂前,用海水化解微生態制劑,使之變為菌懸液,將菌懸液與適量海藻泥飼料攪拌均勻后(能夠稀一些),全池潑灑。每隔5d投灑一次。1.2.4幼參、飼料、底質的測定在試驗前、后采集幼參樣品,放入烘箱60℃烘干,研磨過200目篩,用VarioELⅢ德國元素分析儀測定總氮[13],用氫氧化鈉消解法測總磷[14]。1.2.5生長指標的測定試驗結束后,將幼參饑餓24h,稱取總質量,并將所有試驗桶的幼參進行數量統計。計算特定生長率和成活率:成活率/%=試驗末幼參存活數/試驗初試幼參總數100%特定生長率/%d-1=(lnmt-lnmo)/t100%式中,m0和mt分別為試驗初始時和終末時幼參的平均質量(g);t為試驗時間(d)。1.3數據處理試驗數據均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用SPSS19.0軟件進行相關性檢驗、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擬,以P0.05表示有顯著性差異。2結果2.1溫度和鹽度與時間的關系試驗自2020年3月18日至2020年4月23日止,共36d。試驗結果見圖1。2.2水質2.2.1NH+4-N不同換水頻次對水中NH+4-N的影響見圖2。由圖2可見,未換水組中,NH+4-N含量均比其他換水組高,且差異極顯著(P0.01),3d換水組和5d換水組差異不顯著(P0.05),由NH+4-N在水體中含量來看,水質最好的是3d換水組?!?-2】2.2.2NO-2-N不同換水頻次對仿刺參幼參養殖水中NO-2-N含量影響的結果見圖3。由圖3可見,未換水組中,NO-2-N含量均極顯著高于其他各換水組(P0.01),NO-2-N含量上來看,3d換水組效果最好。華而不實3d換水頻次和5d換水頻次對水中NO-2-N含量影響不顯著(P0.05),從經濟成本考慮,5d換水頻率較為實際?!?】2.2.3活性磷不同換水頻次對活性磷影響的結果見圖4。由圖4可見,未換水組、8d、12d和15d換水組間活性磷的差異不顯著(P0.05);3d換水組和5d換水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但是3d換水組活性磷含量極顯著低于未換水組及8d、12d、15d換水組(P0.01)。【4】2.2.4NO-3-N不同換水頻次對硝酸鹽的影響見圖5。由硝酸鹽的測定結果可見,未換水組15d換水組12d換水組8d換水組5d換水組3d換水組,未換水組硝酸鹽含量極顯著高于其它各換水組(P0.01),3d、5d和8d各換水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5d、8d和12d各換水組間差異不顯著(P0.05),12d和15d換水組差異不顯著(P0.05);3d換水組中硝酸鹽的含量高于12d和15d換水組,且差異極顯著(P0.01)。2.3生長指標各試驗組幼參成活率顯著不差異(P0.05),特定增長率各試驗組均較未換水組差異顯著(P0.05),3d與5d換水組差異不顯著(P0.05),3d與12d及15d換水組間差異顯著(P0.05)(表1)。綜合水質和生長指標考慮,試驗設定范圍內,選擇5d換水是最佳的換水頻次?!?】2.4氮、磷收支在使用微生態制劑情況下,不同換水頻次下氮、磷輸入見表2。氮輸入量依次為:飼料(66.3%~74.5%)仿刺參幼參(24.9%~28.5%)海水(0.6%~6.7%),由于換水頻次的不同,輸入氮主要的差異不同在于海水,飼料中氮占主要輸入氮。磷輸入量:飼料(95.7%~96.6%)仿刺參(3.3%~4%)海水(0~0.3%),飼料中磷輸入差異不顯著(P0.05),海水中磷含量較少,只要3d和5d換水組與其他組差異顯著?!?】不同換水頻次下氮、磷的輸出量見表3。在未換水情況下,殘餌糞便中的氮輸出61%,比其他處理組差異極顯著(P0.01),與其他處理組相比,殘餌糞便氮輸出是最主要的輸出。但是在換水的情況下,氮輸出主要集中在仿刺參上,占總氮輸出38.4%~48.1%,殘餌糞便占總氮輸出36.6%~42.3%,海水占總氮輸出13.0%~22.0%。在總磷輸出方面,殘餌糞便(82.6%~92.3%)仿刺參(5.2%~12.9%)海水(2.5%~6.6%)?!?】3討論3.1換水頻次對水質的影響本試驗中,1~10d,未換水組NH+4-N的含量與其他各試驗組組差異不顯著(圖2),10d以后,不同換水頻次的試驗組間水質差異越來越大,由圖3可見,1~15d,未換水組NO-2-N與其他各試驗組組間差異不顯著,15d以后,不同換水頻次的試驗組間水質差異越來越大。講明微生態制劑對NH+4-N的調控在10d以內,對NO-2-N的調控在15d以內,本試驗所用的微生態制劑以乳酸菌為主,對降解水體中的NH+4-N和NO-2-N有很好的調控作用。隨著養殖時間的延長,水體中的殘餌糞便積累,15d后未換水組的水質越來越差,NH+4-N和NO-2-N持續升高,參加微生態制劑并不能起到作用,此結果與沈南南等[15-16]的研究結果類似。本試驗中,3d及5d換水組NH+4-N和NO-2-N比擬穩定,8d、12d及15d換水組與3d、5d換水組差異顯著(P0.05),講明參加微生態制劑后,3d和5d換水一次能夠保持仿刺參幼參養殖水質不受影響。從硝態氮和活性磷比擬能夠看出,換水頻次越低,硝態氮和活性磷的積累就越多。參加微生態制劑并未改變仿刺參幼參養殖水體中硝態氮和活性磷的積累。固然硝態氮和活性磷對刺參幼參無顯著影響,如長期不換水,硝態氮和活性磷累積在水體中,可分解轉化為NH+4-N和NO-2-N,間接對仿刺參幼參的生長造成影響。因而,在室內培育刺參幼苗的時候,在定期添加微生態制劑的情況下,還需定期3d或5d更換一次育苗用水,才能保證育苗水質維持在一個穩定的狀態,保證幼參的健康生長。3.2換水頻次對刺參幼參生長性能的影響由本試驗的不同換水頻次對仿刺參幼參生長的影響能夠看出,參加微生態制劑并未對仿刺參幼參的成活率產生影響。由于微生態制劑能夠分解有機質、提供菌體蛋白作為營養[17],同時本試驗所用的乳酸菌制劑長期使用,能夠提高水產動物體內的乳酸菌含量,到達穩定并在腸道內定殖[18],改變腸道內微生物環境,并影響消化酶的分泌[6],進而提高水產動物的生長性能。在本試驗中,未換水組由于后期殘餌糞便增加,水質惡化,嚴重影響了仿刺參幼參的生長,以致出現負增長。其他各換水組,幼參的特定生長率3d換水組5d換水組8d換水組15d換水組12d換水組,特定生長率增加0.41%/d~1.56%/d,王國霞等[19]在使用乳酸菌制劑,樣本量為30尾的情況下凡納濱對蝦(Litopenaeovannamei)幼蝦的特定生長率為2%/d~3%/d;袁成玉等[6]使用微生態制劑,在樣本量為55頭時仿刺參幼參的特定生長率為4%/d~5%/d。本研究當中,采用的樣本量為400g/桶,養殖水體為300L,相比之下特定生長率較低。養殖密度有所不同是最大的原因,養殖密度限制了仿刺參的生長。在這里情況下,3d和5d換水組特定生長率差異不顯著,考慮到生產經過中換水成本的因素,故5d換水一次是最佳的換水頻次。3.3換水頻次對氮、磷輸入的影響從本試驗能夠看出,不同的微生態制劑在不同含量下,仿刺參的成活率差異不顯著(P0.05),特定生長率卻顯著差異(P0.05)。在氮、磷輸入上,由于是室內養殖,系統比擬單一,不及養殖池塘的養殖環境復雜,故飼料中的氮、磷輸入占最大比例,分別為66.3%~74.5%,95.7%~96.6%。由于換水頻次的不同,且海水中含氮較多,含磷較少。在氮輸入比擬上,各組差異顯著(P0.05),磷輸入上差異不顯著(P0.05)。劉峰等[20]研究池塘養殖仿刺參時發現,換水是氮、磷輸入的主要途徑。李玉全等[21]研究了對蝦的養殖密度,飼料是養殖系統氮、磷輸入的主要途徑??梢?環境不同,氮、磷的輸入有很大差異。3.4換水頻次對氮、磷輸出的影響換水頻次對氮收支的影響,從本試驗的結果比擬得知,養殖系統中,飼料中的總氮逐步轉化為海水和仿刺參的氮,在不同的換水頻次下,氮轉化率不同,換水頻次較高時,飼料中氮轉移到仿刺參中效率就較高。孟雷明等[22]研究鹽度對刺參碳、氮收支的影響,刺參攝取的氮主要消耗在糞便中,其次是代謝消耗,用于生長的氮最少。與本試驗類似,本試驗殘餌糞便中的輸出氮占主要比例。關于總磷的輸出奉獻,殘餌糞便占總磷輸出最主要的部分,在未換水的情況下,殘餌糞便中含磷達92.3%,轉化到海水和仿刺參中的磷量相比各試驗組來講要少,且差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