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5/17下載文檔可編輯皮膚病中醫治療疾病名稱 足癬疾病科屬 皮膚疾病概述足癬是發生于足部的癬。古醫籍稱之為臭田螺、田螺皰等,俗稱腳濕氣、香港腳等。本病西醫也稱之為足癬。診斷要點、皮疹發生于足底、足緣、足弓和趾間及趾屈側面。、常于復季發病或加重,冬季減輕。、皮疹形態分為水皰型、糜爛型、鱗屑型三種類型。各型可互相轉化,也可同時存在,不過某一時期常以其中一型的表現為主。⑴水皰型:多發于足弓和趾側。表現為群集或散在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皰,如粟粒大小,皰壁一般比較厚,破潰或吸收后有少許鱗屑。自覺瘙癢明顯,常因搔抓或自行用針挑水皰而繼發感染。⑵糜爛型:發生于趾間,尤以第三、四趾間最常見。表現為局部表皮濕潤,浸漬發白,自覺劇癢。常因搔抓摩擦,表皮破損剝落而露出潮紅的糜爛面,此時則瘙癢并有灼熱疼痛感,分泌物有特殊臭味。本型也容易因搔抓而繼發感染。⑶鱗屑型:發生于足底、足緣。表現為角化過度,干燥,粗糙,脫屑,基底淡紅。自覺微癢或不癢。冬季則皸裂疼痛。、病程緩慢,通常多年不愈。辨證分析足癬多因風濕熱生蟲,邪毒下注足部所致,也可由接觸染毒而得。本病的治療主要采用外治法,若水皰型或糜爛型繼發感染者,則多屬濕熱,此時則宜結合辨證治療,治療方法為清熱解毒利濕。辨證論治[ 證見]可見有水皰型或糜爛型足癬之皮疹表現。 因患者搔抓、磨擦或自行用針挑水皰,或治療不當,而見局部紅腫,或有膿皰,糜爛,滲液,灼熱疼痛感,同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觸痛,伴有惡寒、發熱,全身不適,倦怠乏力,口干口苦,小便黃赤,大便干結。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或滑數。(本證即水皰型或糜爛型足癬繼發感染者)[治法]清熱解毒利濕[1方藥]、主方:龍膽瀉肝湯(李東垣方,錄自《古今醫方集成》)合萆薢滲濕湯(高秉鈞《瘍科心得集》 )加減處方:萆薢、澤瀉各 15克,龍膽草、車前子、黃柏各 12克,山梔子、木通各 9克,金銀花、薏苡仁、魚腥草各 30克,生甘草 6克。水煎服,每日 1劑。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12 ~15克(后下。濕毒較重者加土茯苓 30克。2 、中成藥⑴ 龍膽瀉肝丸,口服,每次 6克,每日 3次,溫開水送服。⑵ 魚腥草注射液,每次 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 2次。⑶ 雙黃連注射液,每次3.6 克加入葡萄糖溶液 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 1次其他療法、水皰型 可選用藿黃浸劑、醋泡方、鵝掌風浸泡方或白醋泡,并選用各種癬藥水外搽,如寶島癬水、復方土槿皮酊、普癬水等。、糜爛型 較輕者可用六一散加明礬粉外摻患處。較重者可用二礬湯、皮膚外洗二方或蘇蒲洗方,水煎浸洗后,再外撲足癬粉。鱗屑型 可選用硫黃軟膏、雄黃軟膏或紅油膏等外涂。、對糜爛型或水皰型而繼發感染者,必須先控制感染。內治法見辨證論治方藥,外治宜外洗或濕敷:可用馬齒莧、蒲公英、野菊花、救必應金銀花葉、九里(單味各 0克復方則各 0克,或用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或濕敷。待感染控制后,再根據皮疹之表現,選用上述方法治療。疾病名稱 白疕疾病科屬 皮膚疾病概述白疕是一種慢性的皮膚病, 其特征是在紅斑上反復出現多層銀白色干燥鱗屑。白疕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古醫籍亦有稱之為松皮癬本病西醫稱為銀屑病,舊稱牛皮癬 診斷要點本病以青壯年為多見,也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男女發病率相似。臨床可分為尋常型、關節型、膿皰型和紅皮癥型四種類型,其中以尋常型為多見。、 尋常型⑴皮疹好發于四肢伸側(特別是肘、膝關節伸面) ,其次為軀干部(特別是骶部)和頭皮、發際。⑵皮疹開始為粟粒大至黃豆大的紅色丘疹或斑丘疹,表面有鱗屑,以后皮疹逐漸擴大增多,并可互相融合成片,而呈點滴狀、錢幣狀、地圖狀、盤狀、蠣殼狀等。⑶皮疹總的特點是:基底為紅色斑疹、斑丘疹、丘疹或斑塊,邊界除鱗屑后,可見露出一層淡紅色半透明的發亮薄膜(稱薄膜現象) ;繼輕刮,則出現篩狀的小出血點,如同露水珠一樣(滴現象。⑷常累及頭皮,表現為邊界清楚的暗紅斑, 其上覆蓋有很厚的灰白色或灰黃色的鱗屑,頭發被鱗屑簇集在一起而呈束狀, 但不脫發。⑸如累及指(趾甲則甲板可出現點狀的小凹陷, 狀似頂針(指甲為多見。也有的指(趾)甲變黃,增厚,溝紋,或甲板與甲床分離。⑹自覺不同程度的瘙癢。⑺病程經過緩慢,易反復發作,多冬重復輕(也有夏重冬輕或不受季節影響者) 。病程一般可分為三期進行紅,瘙癢較劇,并可見同形反應 (機械性刺激患者正常的皮膚,如摩擦注射、針刺、外傷等,常可在該處發生新的皮疹) 。②靜止期:病情停止發展,期(退行期可遺留暫時性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斑。、關節型⑴有白疕的皮疹。⑵有關節的病變。多侵犯小關節(節間或侵犯肘、膝關節、骶髂關節和椎間關節等。癥狀瑟痹證(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類似,可見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制,以至關節僵硬或關節畸形。但關節病變多不對稱。⑶可有發熱,疲乏不適等全身癥狀。、膿皰型⑴常有白疕的皮疹。⑵膿皰多局限于掌跖部(又稱掌跖膿皰型) ,嚴重者可泛發全身(全稱泛發性膿皰型)。⑶在紅斑的基礎上,有群集的,針頭至粟粒大小的膿皰。膿皰可發生于白疕的皮疹上,也可發生于非白疕皮疹處的皮膚。少數患者原來無白疕的皮疹,可以突然發生膿皰性損害并迅速泛發全身,以后才逐漸出現白疕的皮疹。應注意膿皰型并不是白疕繼發感染。⑷常伴有發熱,疲乏不適,關節疼痛等全身癥狀。泛發者可見高熱,寒戰。、紅皮癥型⑴常發生于尋常型白疕的治療過程中, 因治療不當而引起。如在進程中,極少數患者一開始即表現為紅皮癥型。⑵表現為全身皮膚呈現彌漫性潮紅、暗紅或紫紅,腫脹、浸潤,表面附著大量鱗屑,并不斷脫落。此時,銀白色鱗屑及點狀出血等白疕的特征往往消失。⑶常伴有發熱(可有高熱)、畏寒、頭痛、痛乏不適等全身癥狀。⑷一但紅皮癥被控制制后,又可出現典型的白疕的皮疹。、必要時可作皮膚組織病理學檢查,白疕的組織病理變化有診斷價值。關節型白疕類風濕因子檢查陰性;膿皰型白疕膿液細菌培養陰性,為無菌性膿皰。辨證分析白疕多因風寒或風熱之邪侵襲肌膚,以致營衛失和,氣血不暢,郁而化熱,熱與氣血相博,阻于肌表而發;也有因外感濕邪,或脾虛濕停,濕郁化熱,濕熱蘊積,阻于肌表而發。日久則氣血耗傷,肌膚失去濡養,成。少腑,造成氣血兩燔的證候。治療上宜根據臨床見證,予以分型施治,并宜結合辨證論治血熱型[ 證見]皮疹的發生和發展比較迅速,皮疹不斷增多,泛發潮紅,篩狀出血點明顯,鱗屑多;常伴有口干,舌燥,心煩易怒,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質紅或紅絳,苔薄黃,脈弦數或滑數。[ 治法]涼血清熱。[ 方藥]、主方:犀角地黃湯(孫思邈《千金要方》 )加減處方:水牛角 30~50克(先煎生地黃、土茯苓、板藍根各 30克,赤芍、紫草、丹參、白蘚皮各 15克,牡丹皮 12克。水煎服,每日1劑。便秘者,加大黃 12~15克(后下。瘙癢較劇者,加防風 12克、白蒺藜15克。、 中成藥復方丹參注射液或丹參注射液,每次 16~20毫升,加入 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 1次。連用 10~15天為一療程濕熱蘊積型[ 證見]皮疹發生于腋窩、腹股溝及陰部等皺褶部位, 而表現為斑、浸漬、糜爛、滲液者;或掌跖部見群集之小膿皰;或同時見關節腫脹疼痛,甚至僵硬、畸形;常伴有胸悶,納呆,神疲乏力,下肢沉重。舌質編紅,苔黃膩,脈濡滑或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和營通絡。[ 方藥]主方:萆解滲濕湯(高秉鈞《瘍科心得集》 )加減處方:萆解、澤瀉、白蘚皮、丹參各 15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黃柏、山梔子、牡丹皮、威靈仙各 12克。水煎服,每日 1劑。節酸痛、僵硬、畸形者,酌情選加秦艽 12克老桑枝30克絡石藤15克、羌活、獨活各9克。血虛風燥型[ 證見]皮疹停止發展或逐漸消退, 潮紅減輕,鱗屑較少而附著較緊,或伴有頭暈眼花,面色晄白,大便干結。舌質淡紅,苔少,脈弦細或濡細。[ 治法]養血祛風潤燥。[ 方藥]主方:生血潤膚飲(虞搏《醫學正傳》 )加減處方:生地黃、熟地黃、黃芪各 18克,當歸、麥冬、天冬、豆衣各12 克,白芍、白蒺藜各 15克,防風9克,雞血藤30克。水煎服,可復渣再煎服,每日 1劑。血瘀型[ 證見]皮疹日久不退,色澤黯紅,或有關節腫痛。舌質黯紅或舌尖邊有瘀斑,脈弦或澀[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 、主方:桃紅四物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加減處方:處方:桃紅、紅花各 9克,生地黃 25克,當歸 9克,芎6克。赤芍、丹參、白蒺藜各 15克,雞血藤 30克。水煎服,每日 1劑。、中成藥復方丹參注射液或丹參注射液,每次 16~20毫升,加入 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 1次。連用 10~15天為一療程氣血兩燔型[ 證見]全身皮膚潮紅、暗紅或紫紅,腫脹,表面附著大量鱗屑,并不斷脫落;或針頭至粟粒大小的膿皰泛發全身。常伴有高熱,寒戰,煩躁,口渴,口唇干焦。舌質紅絳,苔黃或黃糙,脈弦滑數或洪數。[ 治法]氣血兩清,解毒救陰。[ 方藥]、主方:清瘟敗毒飲(余師愚《疫疹一得》 )加減處方:水牛角 30~60克(先煎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黃紫草各 30克,赤芍、連翹各 15克,黃芩、玄參、山梔子、穿山甲各12克,牡丹皮、知母各 9克,生甘草 6克。水煎服,每日 1~2劑。、中成藥清開靈注射液,每次 20毫升,加入 葡萄糖溶液 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 1次外治法(進行期如硫黃軟膏、黑豆餾油軟膏等。皮疹停止發展和逐漸消退者 (靜止期和消退期)可用5%~10%硫黃軟膏或 黑豆餾油軟膏外搽。、在使用上述藥膏前,可用中藥水煎外洗或浸泡。常用中藥有:①枯礬藥浴液:枯礬、川椒各 120克,芒硝 500克,野菊花 250克,加水10 葉、荊芥、旱蓮草、王不留行、芒硝各 30~60克,水煎待溫,外洗及浸泡。其他療法疾病名稱 白癜風疾病科屬 皮膚疾病概述白癜風是一種皮膚色素脫失而發生的局限性白色斑片的皮膚病,又稱白癜、白駁風。本病西醫也稱為白癜風。診斷要點、可見于任年齡,而以青年為多見。男女均可發生。分布可對稱或不規則。、皮疹為大小不等的圓形或不規則的白色斑片,邊界清楚,邊緣的色素較深,常繞以色素沉著帶。患處毛發也可變白。皮疹數目不一,可單發,也可多發。白斑日曬后易潮紅。、一般無自覺癥狀。病程緩慢,往往長期存在;少數病人可逐漸恢復。、本病有時應與花斑癬、桃花癬及貧血痣相鑒別。花斑癬好發于胸背部、頸部和四肢近端,數目往往較多,表面附著有糠狀的微發亮的細小鱗屑,真菌直接鏡檢陽性。桃花癬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皮疹常發生于面部,為大小不等的圓形或橢圓形斑疹,色淡白,境界可辨而不太痣為淡色(而白癜風之白斑,摩擦或叩擊后則潮紅) 辨證分析白癜風多因氣機不暢,氣血不和,復感風邪,搏于肌膚,以致氣滯血瘀,血不榮膚而發病。本病的治療,一般宜活血化瘀、理氣祛風,并宜結合外治法(皮疹面積小者可單用外治法) 。辨證論治氣滯血瘀型[ 證見]皮膚出現大小不等、數目不一的白色斑片, 或伴有胸腹脹滿不適,煩躁不安,夜眠不寧。舌質黯紅或舌尖邊有瘀點、瘀斑,脈弦細或澀。PAGEPAGE17/17下載文檔可編輯[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祛風。[ 方藥]、主方:通竅活血湯(王清任《醫林改錯》 )加減處方:川芎、桃仁、紅花、白芷各 9克,赤芍、丹參、白蒺藜、茯苓、生黃芪各 15克,補骨脂、香附各 12克。水煎服,每日 1劑。、中成藥⑴白靈片,口服,每次 4片,每日 3次,溫開水送服。⑵白蝕丸,口服,每次 2.5 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外治法、用補骨脂酊或密陀僧散外擦。、口服白靈片,同時用配備之白靈酊外搽。、補骨脂 30克,菟絲子、白蒺藜、當歸尾各 10克,紅花、僵蠶各0度米酒(酒精)0毫升中,1周后取汁外搽。4 其他療法本病也可用針灸治療:用梅花針局部叩擊彈刺,隔日 1 次,10次為一療程。1 總則1.1 為了加強公司的環境衛生管理,創造一個整潔、文明、溫馨的購物、辦公環境,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1.2 集團公司的衛生管理部門設在企管部,并負責將集團公司的衛生區域詳細劃分到各部室,各分公司所轄區域衛生由分公司客服部負責劃分,確保無遺漏。2 衛生標準2.1 室內衛生標準2.1.1 地面、墻面:無灰塵、無紙屑、無痰跡、無泡泡糖等粘合物、無積水,墻角無灰吊、無蜘蛛網。2.1.2 門、窗、玻璃、鏡子、柱子、電梯、樓梯、燈具等,做到明亮、無灰塵、無污跡、無粘合物,特別是玻璃,要求兩面明亮。2.1.3 柜臺、貨架:清潔干凈,貨架、柜臺底層及周圍無亂堆亂放現象、無灰塵、無粘合物,貨架頂部、背部和底部干凈,不存放雜物和私人物品。2.1.4 購物車(筐)、直接接觸食品的售貨工具(包括刀、叉等):做到內外潔凈,無污垢和粘合物等。購物車(筐)要求每天營業前簡單清理,周五全面清理消毒;售貨工具要求每天消毒,并做好記錄。2.1.5 商品及包裝:商品及外包裝清潔無灰塵(外包裝破損的或破舊的不得陳列)。2.1.6 收款臺、服務臺、辦公櫥、存包柜:保持清潔、無灰塵,臺面和側面無灰塵、無灰吊和蜘蛛網。桌面上不得亂貼、亂畫、亂堆放物品,用具擺放有序且干凈,除當班的購物小票收款聯外,其它單據不得存放在桌面上。2.1.7 垃圾桶:桶內外干凈,要求營業時間隨時清理,不得溢出,每天下班前徹底清理,不得留有垃圾過夜。2.1.8 窗簾:定期進行清理,要求干凈、無污漬。2.1.9 吊飾:屋頂的吊飾要求無灰塵、無蜘蛛網,短期內不適用的吊飾及時清理徹底。皮膚病中醫治療疾病名稱 足癬疾病科屬 皮膚疾病概述足癬是發生于足部的癬。古醫籍稱之為臭田螺、田螺皰等,俗稱腳濕氣、香港腳等。本病西醫也稱之為足癬。診斷要點、皮疹發生于足底、足緣、足弓和趾間及趾屈側面。、常于復季發病或加重,冬季減輕。、皮疹形態分為水皰型、糜爛型、鱗屑型三種類型。各型可互相轉化,也可同時存在,不過某一時期常以其中一型的表現為主。⑴水皰型:多發于足弓和趾側。表現為群集或散在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皰,如粟粒大小,皰壁一般比較厚,破潰或吸收后有少許鱗屑。自覺瘙癢明顯,常因搔抓或自行用針挑水皰而繼發感染。⑵糜爛型:發生于趾間,尤以第三、四趾間最常見。表現為局部表皮濕潤,浸漬發白,自覺劇癢。常因搔抓摩擦,表皮破損剝落而露出潮紅的糜爛面,此時則瘙癢并有灼熱疼痛感,分泌物有特殊臭味。本型也容易因搔抓而繼發感染。⑶鱗屑型:發生于足底、足緣。表現為角化過度,干燥,粗糙,脫屑,基底淡紅。自覺微癢或不癢。冬季則皸裂疼痛。、病程緩慢,通常多年不愈。辨證分析足癬多因風濕熱生蟲,邪毒下注足部所致,也可由接觸染毒而得。本病的治療主要采用外治法,若水皰型或糜爛型繼發感染者,則多屬濕熱,此時則宜結合辨證治療,治療方法為清熱解毒利濕。辨證論治[ 證見]可見有水皰型或糜爛型足癬之皮疹表現。 因患者搔抓、磨擦或自行用針挑水皰,或治療不當,而見局部紅腫,或有膿皰,糜爛,滲液,灼熱疼痛感,同側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觸痛,伴有惡寒、發熱,全身不適,倦怠乏力,口干口苦,小便黃赤,大便干結。舌質紅,苔黃或黃膩,脈弦數或滑數。(本證即水皰型或糜爛型足癬繼發感染者)[治法]清熱解毒利濕[1方藥]、主方:龍膽瀉肝湯(李東垣方,錄自《古今醫方集成》)合萆薢滲濕湯(高秉鈞《瘍科心得集》 )加減處方:萆薢、澤瀉各 15克,龍膽草、車前子、黃柏各 12克,山梔子、木通各 9克,金銀花、薏苡仁、魚腥草各 30克,生甘草 6克。水煎服,每日 1劑。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12 ~15克(后下。濕毒較重者加土茯苓 30克。2 、中成藥⑴ 龍膽瀉肝丸,口服,每次 6克,每日 3次,溫開水送服。⑵ 魚腥草注射液,每次 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 2次。⑶ 雙黃連注射液,每次3.6 克加入葡萄糖溶液 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 1次其他療法、水皰型 可選用藿黃浸劑、醋泡方、鵝掌風浸泡方或白醋泡,并選用各種癬藥水外搽,如寶島癬水、復方土槿皮酊、普癬水等。、糜爛型 較輕者可用六一散加明礬粉外摻患處。較重者可用二礬湯、皮膚外洗二方或蘇蒲洗方,水煎浸洗后,再外撲足癬粉。鱗屑型 可選用硫黃軟膏、雄黃軟膏或紅油膏等外涂。、對糜爛型或水皰型而繼發感染者,必須先控制感染。內治法見辨證論治方藥,外治宜外洗或濕敷:可用馬齒莧、蒲公英、野菊花、救必應金銀花葉、九里(單味各 0克復方則各 0克,或用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或濕敷。待感染控制后,再根據皮疹之表現,選用上述方法治療。疾病名稱 白疕疾病科屬 皮膚疾病概述白疕是一種慢性的皮膚病, 其特征是在紅斑上反復出現多層銀白色干燥鱗屑。白疕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 古醫籍亦有稱之為松皮癬本病西醫稱為銀屑病,舊稱牛皮癬 診斷要點本病以青壯年為多見,也可發生于任何年齡,男女發病率相似。臨床可分為尋常型、關節型、膿皰型和紅皮癥型四種類型,其中以尋常型為多見。、 尋常型⑴皮疹好發于四肢伸側(特別是肘、膝關節伸面) ,其次為軀干部(特別是骶部)和頭皮、發際。⑵皮疹開始為粟粒大至黃豆大的紅色丘疹或斑丘疹,表面有鱗屑,以后皮疹逐漸擴大增多,并可互相融合成片,而呈點滴狀、錢幣狀、地圖狀、盤狀、蠣殼狀等。⑶皮疹總的特點是:基底為紅色斑疹、斑丘疹、丘疹或斑塊,邊界除鱗屑后,可見露出一層淡紅色半透明的發亮薄膜(稱薄膜現象) ;繼輕刮,則出現篩狀的小出血點,如同露水珠一樣(滴現象。⑷常累及頭皮,表現為邊界清楚的暗紅斑, 其上覆蓋有很厚的灰白色或灰黃色的鱗屑,頭發被鱗屑簇集在一起而呈束狀, 但不脫發。⑸如累及指(趾甲則甲板可出現點狀的小凹陷, 狀似頂針(指甲為多見。也有的指(趾)甲變黃,增厚,溝紋,或甲板與甲床分離。⑹自覺不同程度的瘙癢。⑺病程經過緩慢,易反復發作,多冬重復輕(也有夏重冬輕或不受季節影響者) 。病程一般可分為三期進行紅,瘙癢較劇,并可見同形反應 (機械性刺激患者正常的皮膚,如摩擦注射、針刺、外傷等,常可在該處發生新的皮疹) 。②靜止期:病情停止發展,期(退行期可遺留暫時性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斑。、關節型⑴有白疕的皮疹。⑵有關節的病變。多侵犯小關節(節間或侵犯肘、膝關節、骶髂關節和椎間關節等。癥狀瑟痹證(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類似,可見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制,以至關節僵硬或關節畸形。但關節病變多不對稱。⑶可有發熱,疲乏不適等全身癥狀。、膿皰型⑴常有白疕的皮疹。⑵膿皰多局限于掌跖部(又稱掌跖膿皰型) ,嚴重者可泛發全身(全稱泛發性膿皰型)。⑶在紅斑的基礎上,有群集的,針頭至粟粒大小的膿皰。膿皰可發生于白疕的皮疹上,也可發生于非白疕皮疹處的皮膚。少數患者原來無白疕的皮疹,可以突然發生膿皰性損害并迅速泛發全身,以后才逐漸出現白疕的皮疹。應注意膿皰型并不是白疕繼發感染。⑷常伴有發熱,疲乏不適,關節疼痛等全身癥狀。泛發者可見高熱,寒戰。、紅皮癥型⑴常發生于尋常型白疕的治療過程中, 因治療不當而引起。如在進程中,極少數患者一開始即表現為紅皮癥型。⑵表現為全身皮膚呈現彌漫性潮紅、暗紅或紫紅,腫脹、浸潤,表面附著大量鱗屑,并不斷脫落。此時,銀白色鱗屑及點狀出血等白疕的特征往往消失。⑶常伴有發熱(可有高熱)、畏寒、頭痛、痛乏不適等全身癥狀。⑷一但紅皮癥被控制制后,又可出現典型的白疕的皮疹。、必要時可作皮膚組織病理學檢查,白疕的組織病理變化有診斷價值。關節型白疕類風濕因子檢查陰性;膿皰型白疕膿液細菌培養陰性,為無菌性膿皰。辨證分析白疕多因風寒或風熱之邪侵襲肌膚,以致營衛失和,氣血不暢,郁而化熱,熱與氣血相博,阻于肌表而發;也有因外感濕邪,或脾虛濕停,濕郁化熱,濕熱蘊積,阻于肌表而發。日久則氣血耗傷,肌膚失去濡養,成。少腑,造成氣血兩燔的證候。治療上宜根據臨床見證,予以分型施治,并宜結合辨證論治血熱型[ 證見]皮疹的發生和發展比較迅速,皮疹不斷增多,泛發潮紅,篩狀出血點明顯,鱗屑多;常伴有口干,舌燥,心煩易怒,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質紅或紅絳,苔薄黃,脈弦數或滑數。[ 治法]涼血清熱。[ 方藥]、主方:犀角地黃湯(孫思邈《千金要方》 )加減處方:水牛角 30~50克(先煎生地黃、土茯苓、板藍根各 30克,赤芍、紫草、丹參、白蘚皮各 15克,牡丹皮 12克。水煎服,每日1劑。便秘者,加大黃 12~15克(后下。瘙癢較劇者,加防風 12克、白蒺藜15克。、 中成藥復方丹參注射液或丹參注射液,每次 16~20毫升,加入 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 1次。連用 10~15天為一療程濕熱蘊積型[ 證見]皮疹發生于腋窩、腹股溝及陰部等皺褶部位, 而表現為斑、浸漬、糜爛、滲液者;或掌跖部見群集之小膿皰;或同時見關節腫脹疼痛,甚至僵硬、畸形;常伴有胸悶,納呆,神疲乏力,下肢沉重。舌質編紅,苔黃膩,脈濡滑或滑數。[ 治法]清熱利濕,和營通絡。[ 方藥]主方:萆解滲濕湯(高秉鈞《瘍科心得集》 )加減處方:萆解、澤瀉、白蘚皮、丹參各 15克,薏苡仁、土茯苓各30克,黃柏、山梔子、牡丹皮、威靈仙各 12克。水煎服,每日 1劑。節酸痛、僵硬、畸形者,酌情選加秦艽 12克老桑枝30克絡石藤15克、羌活、獨活各9克。血虛風燥型[ 證見]皮疹停止發展或逐漸消退, 潮紅減輕,鱗屑較少而附著較緊,或伴有頭暈眼花,面色晄白,大便干結。舌質淡紅,苔少,脈弦細或濡細。[ 治法]養血祛風潤燥。[ 方藥]主方:生血潤膚飲(虞搏《醫學正傳》 )加減處方:生地黃、熟地黃、黃芪各 18克,當歸、麥冬、天冬、豆衣各12 克,白芍、白蒺藜各 15克,防風9克,雞血藤30克。水煎服,可復渣再煎服,每日 1劑。血瘀型[ 證見]皮疹日久不退,色澤黯紅,或有關節腫痛。舌質黯紅或舌尖邊有瘀斑,脈弦或澀[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 、主方:桃紅四物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加減處方:處方:桃紅、紅花各 9克,生地黃 25克,當歸 9克,芎6克。赤芍、丹參、白蒺藜各 15克,雞血藤 30克。水煎服,每日 1劑。、中成藥復方丹參注射液或丹參注射液,每次 16~20毫升,加入 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 1次。連用 10~15天為一療程氣血兩燔型[ 證見]全身皮膚潮紅、暗紅或紫紅,腫脹,表面附著大量鱗屑,并不斷脫落;或針頭至粟粒大小的膿皰泛發全身。常伴有高熱,寒戰,煩躁,口渴,口唇干焦。舌質紅絳,苔黃或黃糙,脈弦滑數或洪數。[ 治法]氣血兩清,解毒救陰。[ 方藥]、主方:清瘟敗毒飲(余師愚《疫疹一得》 )加減處方:水牛角 30~60克(先煎生石膏30克(先煎。生地黃紫草各 30克,赤芍、連翹各 15克,黃芩、玄參、山梔子、穿山甲各12克,牡丹皮、知母各 9克,生甘草 6克。水煎服,每日 1~2劑。、中成藥清開靈注射液,每次 20毫升,加入 葡萄糖溶液 500毫升中,靜脈滴注,每日 1次外治法(進行期如硫黃軟膏、黑豆餾油軟膏等。皮疹停止發展和逐漸消退者 (靜止期和消退期)可用5%~10%硫黃軟膏或 黑豆餾油軟膏外搽。、在使用上述藥膏前,可用中藥水煎外洗或浸泡。常用中藥有:①枯礬藥浴液:枯礬、川椒各 120克,芒硝 500克,野菊花 250克,加水10 葉、荊芥、旱蓮草、王不留行、芒硝各 30~60克,水煎待溫,外洗及浸泡。其他療法疾病名稱 白癜風疾病科屬 皮膚疾病概述白癜風是一種皮膚色素脫失而發生的局限性白色斑片的皮膚病,又稱白癜、白駁風。本病西醫也稱為白癜風。診斷要點、可見于任年齡,而以青年為多見。男女均可發生。分布可對稱或不規則。、皮疹為大小不等的圓形或不規則的白色斑片,邊界清楚,邊緣的色素較深,常繞以色素沉著帶。患處毛發也可變白。皮疹數目不一,可單發,也可多發。白斑日曬后易潮紅。、一般無自覺癥狀。病程緩慢,往往長期存在;少數病人可逐漸恢復。、本病有時應與花斑癬、桃花癬及貧血痣相鑒別。花斑癬好發于胸背部、頸部和四肢近端,數目往往較多,表面附著有糠狀的微發亮的細小鱗屑,真菌直接鏡檢陽性。桃花癬多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宜賓市興文縣2024-2025學年三下數學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南京中醫藥大學《社會工作技巧工作坊人際溝通技巧》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湛江市高三月調研考試文綜地理試題
- 2025年度借款合同補充協議范本
- 2025租房合同模板范本
- 2025子女租賃公寓合同
- 2025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工程設計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高考歷史總復習考前歷史主干知識梳理提綱
- 2025濟南市勞動合同樣本新
- 2025年高考歷史階段特征總結匯編(超全面)
- FITS加氫說明書
- 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物理
- 200句話搞定上海中考單詞(精華版)
- 船舶輔鍋爐的自動控制系統分析
- 新員工培訓考試【圖書專員】
- 防偽包裝技術
- 49000DWT江海直達成品油船設計
- 建設工程監理費計算器
- X互聯網公司WLAN無線網絡優化方案全解
- 裝配及檢驗規范(修訂版)【新版】
- 合成寶石特征x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