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靜脈導管_第1頁
中心靜脈導管_第2頁
中心靜脈導管_第3頁
中心靜脈導管_第4頁
中心靜脈導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用心服務專業

創造員工價值前茂企業(CemmaEnterpriseCo.,Ltd.)1980年創建于臺灣,1989年開始發展中國大陸市場,1999年獲得ISO9002認證,目前產品已銷往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上海景年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為前茂下屬企業。公司專業銷售醫療器械產品,產品主要涉及麻醉科、ICU、搶救室、心導管室、神經內外科等。并從事新技術引進、推廣,和售后服務。美國Arrow公司廣泛的重癥加護類及心臟輔助類醫療臨床產品。中心靜脈導管PICC熱稀釋漂浮導管電生理導管INVOS?

腦氧飽和度儀是一種監測大腦代謝情況的儀器。腦氧飽和度儀BMS控污管袋是第一種被FDA/CE批準用于糞便隔離的醫療設備控污管帶糞便收集袋控污效果圖專門生產各種控制溫、濕度的模擬環境測試設備。MedicalSodaLime鈉石灰無塵高效鈉石灰體溫調節機體溫調節毯調溫頭帽及背心人工生殖系列壓力傳導系列患者體溫控制系列疼痛控制系列穿刺鞘PORT血透導管動脈穿刺器食道超聲心排IABPSmiths公司提供完整的高品質單次使用呼吸道管理產品。氣管導管喉罩支雙氣切人工鼻濾器氣道配件密閉吸痰管引流產品PULSIONPICCO獨到的血流動力學和容量檢測的技術。容量檢測儀視屏影像喉鏡,提供最佳的插管視野,插管的技術革命。立柱式便攜式防炫光Ranger中心靜脈導管——適應征、插管及護理中心靜脈導管包裝的基本內容包括如下:1、導管2、組織擴張器3、導絲及推送架4、測壓探針5、藍空針6、穿刺針7、套管針8、導管夾及固定夾ARROWCVC藍空針注射器導絲測壓平頭針擴張鞘導管中心靜脈插管適應征大量、長時間靜脈輸液;病人外周靜脈無法使用;需要進行中心靜脈壓監測;病人需要全胃腸外營養(TPN);病人要輸入多種不能混合的藥物或同時輸入多種液體;需要進行多點靜脈輸液的病人;病人有可能取血樣或輸血;病人需要臨時進行血液透析;輸入高滲液體或刺激性較大的液體(如化療藥)。CVC禁忌癥持續休克、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時易引起靜脈淤血,組織缺氧致靜脈壓增高,回心血量增多,如用中心靜脈輸液可增加心臟負擔。嚴重的出凝血障礙如白血病,易造成出血及感染。穿刺靜脈近心端:上腔靜脈、無名靜脈和鎖骨下靜脈梗塞或損傷者。大面積燒傷合并感染高燒時,避免引起敗血癥。穿刺部位炎癥、皮膚感染;胸廓畸形。嚴重肺氣腫,劇烈咳嗽及極度衰竭的慎用。不合作或燥動病人。穿刺部位的選擇(1)穿刺部位優點缺點頸內靜脈血管較粗,易于定位和穿刺;到腔靜脈的距離短而且直(右側);并發癥少。病人不舒適;覆蓋較困難;穿刺點易被污染;氣切病人不合適;離頸動脈近。頸外靜脈易于定位,可視。插管和覆蓋困難;并發癥較多;氣切病人不合適;病人不舒適。鎖骨下靜脈大血管,流量大;容易覆蓋穿刺部位;對病人限制少;感染可能性小。與肺尖近,易于造成氣胸;靠近鎖骨下動脈;止血困難。中心靜脈導管置管方法方式直接穿刺法(外套管法):到位率較低,容易透壁。此法現多用于動脈。間接穿刺法(導絲導入法):更精確、創傷小,現行方法。在此基礎上——隧道法:血管外導管部分非原位固定,增加皮下埋藏部分。如長期血透或化療。皮下埋藏法(PORT):也叫“皮下藥盒”及“皮下輸液港”注射口固定在前胸或腹部的皮下。PICC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CVC的延長直接穿刺法根據病人的年齡選用適當型號的外套管針(成人16~14G、兒童20~18G)選點直接穿刺,鋼針斜面向上,一般為單腔。見回靜脈血后整體向前推進2~3mm;然后推進外套管,撤出針芯;將注射器聯接上外套管,邊回抽靜脈血邊緩慢地旋轉向前送入套管。(如果抽不出回血,可邊緩慢后撤邊回抽,以調整導管尖端位置。確定在靜脈腔后再慢慢旋轉套管向前送入。)鋼絲導入法ARROW

根據病人的個體情況,選擇相應粗細及腔數(多腔成人7-14F,兒童4-8F)。應用配套的金屬穿刺針及相應型號的導引鋼絲和導管,穿刺方法同前。當確定鋼針進入靜脈后,將導引鋼絲沿鋼針送入,一般超出針尖5-10cm;撤出穿刺針,可選擴張器擴張后,將導管沿鋼絲送入,到位后撤出導絲,封管。(注意:針尖斜面朝向心腔;鋼針未撤出時,不可單一回撤導絲)穿刺步驟(1~4)1234藍空針注射器接穿刺針,穿刺靜脈。負壓進針見回血,穿刺成功。由蘭空針尾端插入壓力探針;連接監護儀,依據壓力判斷動、靜脈從藍空針注射器尾部置入導絲。留置導絲,一并退出穿刺針和注射器。穿刺步驟(5~8)5678刀片刀口朝外,挑開穿刺點皮膚。通過導絲放置擴張鞘。導管順導絲旋轉置入退出導絲,封管固定。中心靜脈鄰近位置解剖圖

*頸內靜脈穿刺術

*鎖骨下靜脈穿刺術

*股靜脈穿刺術

右頸內靜脈右鎖骨下靜脈上腔靜脈CVC置管路徑鎖骨下穿刺頸內靜脈穿刺股靜脈穿刺外周靜脈穿刺頸外靜脈穿刺人體重要的血管

血管

長度

管徑

-----------------------------------------------上腔靜脈

4.2-6.6cm

20mm

無名靜脈

2.5cm

19mm

鎖骨下靜脈

6cm

19mm

腋靜脈

13

cm

16mm

貴要靜脈

24cm

8mm

頭靜脈

38cm

6mm

肘正中靜脈

6cm

6mm鎖骨下靜脈穿刺鎖骨下靜脈,是腋靜脈的延續,起于第一肋骨的外側緣,成人長約6cm。前面是鎖骨的內側緣,在鎖骨中點稍內位于鎖骨與第一肋骨之間略向上向內呈弓形而稍向內下,向前跨過前斜角肌于胸鎖關節處與頸內靜脈匯合為無名靜脈,再與對側無名靜脈匯合成上腔靜脈。穿刺進路有鎖骨下路和鎖骨上路兩種,及左、右鎖骨下靜脈選擇。因右側無胸導管,且右側胸膜頂部較左側低。首選右側。進行穿刺留管。鎖骨下靜脈穿刺:鎖骨下路

穿刺點選擇如選右鎖骨下靜脈穿刺。穿刺點位于鎖骨與第一肋骨相交處,即鎖骨中1/3段與外1/3交界處,鎖骨下緣1~2cm處,也可由鎖骨中點附近進行穿刺。如選左鎖骨下靜脈穿刺,穿刺點可較右側稍偏內,可于左側鎖骨內1/3~1/4處,沿鎖骨下緣進針。鎖骨下靜脈穿刺:鎖骨下路

優點:

1(穿刺部位為鎖骨下方胸壁,該處較為平坦,可以進行滿意的消毒準備。為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方式。

2(穿刺導管易于固定,敷料不跨越關節,易于清潔和更換;同時不影響頸部和上肢的活動。對患者較舒適,利于置管后護理。。

3(只要操作者受過一定訓練,了解解剖關系,行下路進行鎖骨下穿刺是相對安全的。缺點:

1(穿刺過深時,有誤傷鎖骨下動脈的危險,且誤傷后不易壓迫止血,容易形成皮下組織內血腫,甚至形成假性動脈瘤。

2(穿刺時針干與胸壁皮膚夾角過大,有穿破胸膜和肺組織的可能。平臥,最好取頭低足高位(Trendelenburg’sposition)床腳抬高約15~25度,以提高靜脈壓使靜脈充盈。同時保證靜脈內的壓力高于大氣壓,從而避免穿刺時發生空氣栓塞的危險,但對重癥患者不宜勉強。在兩肩胛骨之間直放一小枕,使雙肩下垂,鎖骨中段抬高,借此使鎖骨下靜脈與肺尖分開。患者面部轉向穿刺者對側,但頭部略偏向術者,借以減小鎖骨下靜脈與頸內靜脈的夾角,使導管易于向中心方向送入,而不致誤入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穿刺:鎖骨下路體位:

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有條件應在手術室進行。局部皮膚常規消毒后,鋪手術巾。局部麻醉后,可用注射器細針做試探性穿刺。使針頭與皮膚呈30°~45°角向內向上穿刺,針頭保持朝向胸骨上窩方向,緊靠鎖骨內下緣徐徐推進,這樣可避免穿破胸膜及肺組織,進針時抽動針筒使管內形成負壓,一般進針4cm可抽到回血(深度與患者的體形有關)。如果以此方向進針已達4~5cm時仍不見回血時,不要再向前推進,以免誤傷鎖骨下動脈。應慢慢向后撤針并邊退邊抽回血,說明已穿透鎖骨下靜脈。在撤針過程中仍無回血,可將針尖撤至皮下后改變進針方向,使針尖指向甲狀軟骨,以同樣的方法徐徐進針。鎖骨下靜脈穿刺:鎖骨下路穿刺步驟a試穿確定位置后,換用標準導針,穿刺方向與試穿相同,一旦進入鎖骨下靜脈,即可抽得大量回血,此時再輕輕推進0.1~0.2cm,使導針的斜面完全進入靜脈腔內,并保持斜面向心,以便導管或導絲推進。如非ARROW藍空針,需要求患者吸氣后屏息,取下注射器,一手封堵并固定導針,以免發生氣栓或失血。沿導針送入導管或導絲至上腔靜脈位,如導絲導入法,退出導針,將導管引入中心靜脈后再退出導絲。鎖骨下靜脈穿刺:鎖骨下路穿刺步驟b連接注射器,確認回血通暢,說明管端位于靜脈內,用2~3cc生理鹽水以脈沖式沖管,再將導管與輸液器連接或肝素封管。妥善固定導管,敷貼覆蓋穿刺部位。導管放置后需常規行X線檢查,以確定導管尖端進入上腔靜脈為宜。經驗深度:左側不宜超過15cm,右側不宜超過12cm。不使用10ml以下針筒。鎖骨下靜脈穿刺:鎖骨下路穿刺步驟c體位同鎖骨下路。穿刺點選擇:在胸鎖乳突肌的鎖骨頭的外側緣,鎖骨上緣約1.0cm處進針。以選擇右側穿刺為宜,因在左側穿刺容易損傷胸導管。

鎖骨下靜脈穿刺:鎖骨上路體位:

進針方法:穿刺針與身體正中線呈45°角,與冠狀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呈15°角,針尖指向胸鎖關節,緩慢向前推進,且邊進針邊保持負壓。一般進針2~3cm左右即可進入鎖骨下靜脈,直到有暗紅色回血為止(或其他檢測方法)。然后導針由原來的方向變為水平,以使導針與靜脈的走向一致。以下步驟同下路。鎖骨下靜脈穿刺:鎖骨上路穿刺步驟

鎖骨下靜脈穿刺:鎖骨上路

優點:

1(在穿刺過程中針尖前進的方向實際上是遠離鎖骨下動脈和胸膜腔的方向前進。所以較鎖骨下路安全,且不需經過肋間隙,送管時阻力小。2(用外套管針穿刺時可直接將套管送入靜脈,不需要用鋼絲導入,到位率較高。3(也可以經此路徑放置Swan-Ganz導管和肺動脈導管,或放置心內膜起搏器。很少發生導管誤入頸內靜脈的情況。缺點:

但由于進針點位于鎖骨上窩,導管不易固定。頸內靜脈穿刺頸內靜脈起于顱底,全程均被胸鎖乳突肌覆蓋。上部位于胸鎖乳突肌的前緣內側,中部位于胸鎖乳突肌鎖骨頭前緣的下面和頸總動脈的后外側,下行至胸鎖關節處與鎖骨下靜脈匯合成無名靜脈。再下與對側的無名靜脈匯合成上腔靜脈進入右心房。根據頸內靜脈與胸鎖乳突肌的關系,頸內靜脈穿刺的進針點和方向可分為前路、中路、后路三種。右側頸內靜脈穿刺置管更為方便。因右頸內靜脈至無名靜脈入上腔靜脈幾乎為一直線,且右側無胸導管、胸膜頂部較左側低。副神經胸鎖乳突肌頸動脈竇頸內靜脈頸總動脈頸攀上根鎖骨迷走神經鎖骨下動脈臂叢隔神經頸橫動脈甲狀腺上動脈前斜角肌咬肌鎖骨上神經頸內靜脈穿刺:

前路穿刺法體位:

病人仰臥,頭低位,右肩部墊起,頭后仰使頸部充分伸展,面部略轉向對側。穿刺點及進針:

操作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在中線旁開3cm,于胸鎖乳突肌的中點前緣相當于甲狀軟骨上緣水平觸及頸總動脈搏動,并向內側推開頸總動脈,在頸總動脈外緣約0.5cm處進針,針干與皮膚呈30°~40°角,針尖指向同側乳頭或鎖骨的中、內1/3交界處。此路徑進針造成氣胸的機會不多,但易誤入頸總動脈。頸內靜脈穿刺:

中路穿刺法體位:

同前路穿刺點與進針:

鎖骨與胸鎖乳突肌的鎖骨頭和胸骨頭所形成的三角區的頂點,頸內靜脈正好位于此三角形的中心位置,該點距鎖骨上緣約3~5cm,進針時針干與皮膚呈30°角,與中線平行直接指向足端。如果穿刺未成功,將針尖退至皮下,再向外傾斜10°左右,指向胸鎖乳突肌鎖骨頭的內側后緣,常能成功。一般選用中路穿刺。因為可直接觸及頸總動脈,以避開頸總動脈,誤傷動脈的機會較少。另外此處頸內靜脈較淺,穿刺成功率高。頸內靜脈穿刺:

后路穿刺法體位:

同前路,頭部轉向對側。穿刺點與進針:

在胸鎖乳突肌的后外緣中,下1/3的交點或在鎖骨上緣3~5cm處作為進針點。在此處頸內靜脈位于胸鎖乳突肌的下面略偏外側,針干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鎖乳突肌的深部指向鎖骨上窩方向。但針尖不宜過分向內側深入,以免損傷頸總動脈。股靜脈穿刺穿刺點位于腹股溝韌帶下方2~3厘米,股動脈搏動的內側1厘米,針與皮膚呈45°角,對準對側耳進針。血管較粗,易定位。急救優勢。此點不易護理,限制病人運動,已形成血栓和感染,穿刺易誤傷動脈及神經。其他選擇肱靜脈臍靜脈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穿刺部位的選擇(2)穿刺部位優點缺點股靜脈血管較粗,易于定位和穿刺;急救時有優勢。限制病人運動,易于形成血栓和感染;可能穿入股動脈;覆蓋困難。肱靜脈易于穿刺,急救時有優勢。形成靜脈炎風險增加;導管尖端隨病人上肢運動。臍靜脈易于定位,穿刺穿刺快;可以容納較粗的導管。并發癥多。貴要靜脈降低胸部并發癥風險;上臂抬起90度時,導管直接進入中心靜脈。形成靜脈炎風險增加;導管尖端隨病人上肢運動。頭靜脈易于穿刺;降低胸部并發癥風險。形成靜脈炎風險增加;導管尖端隨病人上肢運動。穿刺方法穿刺點-頸內靜脈方式一:在胸鎖乳突肌與頸外靜脈交點上緣進針,針頭指向骶尾,向前對準胸骨上切跡,針軸與矢狀面及水平面呈45°角,在2.5~3厘米左右的深度內應能進入頸內靜脈。方式二:在胸鎖乳突肌三角頂點進針,與乳突肌鎖骨頭內側緣平行穿刺,針尖對準乳頭,針軸與額平面呈45~60°角。

穿刺點-鎖骨下靜脈在鎖骨中、內1/3段交界處下方1厘米處定點,注射器和穿刺針與額面平行,穿刺針指向內側稍上方,緊貼在鎖骨后,對準胸骨柄上切跡進針,深度為3~5厘米。

鎖骨下靜脈頸內靜脈鎖骨穿刺點-股靜脈腹股溝韌帶縫匠肌恥骨結節股管股神經股動脈股靜脈內轉長肌穿刺點位于腹股溝韌帶下方2~3厘米,股動脈搏動的內側1厘米,針與皮膚呈45°角,對準對側耳進針。規格各腔狀況死腔容量(毫升)流速(毫升/小時)7F/16cm2Prox(14Ga)Distal(18Ga)0.530.32563014607F/16cm2Prox(16Ga)Distal(16Ga)0.380.40364037707F/16cm3Prox(18Ga)Med(18Ga)Distal(16Ga)0.370.350.391900180033807F/20cm2Prox(16Ga)Distal(16Ga)0.450.47300037007F/20cm2Prox(18Ga)Distal(14Ga)0.430.60219055907F/20cm3Prox(18Ga)Med(18Ga)Distal(16Ga)0.390.390.441590151031107F/30cm3Prox(18Ga)Med(18Ga)Prox(16Ga)0.440.400.49109099323208F/16cm8F/20cm8.5F/16cm8.5F/20cm12F/16cm12F/20cm2Prox(14Ga)Distal(14Ga)2Prox(14Ga)Distal(14Ga)4Prox(18Ga)Med2(18Ga)Med1(14Ga)Distal(16Ga)4Prox(18Ga)Med2(18Ga)Med1(14Ga)Distal(16Ga)2Prox(12Ga)Distal(12Ga)2Prox(12Ga)Distal(12Ga)0.730.680.790.750.380.360.470.390.410.360.540.401.4857706200446054901840160054103180158014305080273023700174001980015500部分流速抱怨狀況導絲打折:探針回理對準J頭輕柔角度導管受阻:擴張角度旋轉導絲異位出血多寡:途徑手法嚴格的無菌操作及認真的護理,在預防導管感染中起重要作用!中心靜脈導管的護理護理常規2-1:使用10cc以上注射器。x光檢查.插管成功后,常規做放射線檢查,以明確導管尖端的位置。脈沖沖管.

每次輸液/抽血等處置后,用肝素生理鹽水2~3毫升以“脈沖法”沖洗導管內腔。正壓封管.每日輸液畢用0.4%構椽酸鈉或10-1000u/ml肝素溶液6-8毫升封管,注意邊注射邊退針使導管全程均注有抗凝劑。護理常規2-2:取血要求.取血樣時應緩慢抽取以免溶血,按正壓接頭要求或更換肝素帽。導管固定.

穿刺/換藥后一定要將導管體外部分牢固固定。導管不小心滑出不可回送。正確記錄。每天出入液量、每分鐘輸液速度。導管堵塞輸液不暢時,先吸出血塊或“負壓法”吸注抗凝劑,不可用力加壓沖導管,防止血塊栓塞,更不可用導絲通管使血凝塊直接進入血循環。護理原則:嚴格按照無菌術操作。保持輸液器械的無菌性。至少72小時更換一次輸液器械,如是輸入血液,應24小時更換一次;穿刺點每天消毒換藥,并觀察穿刺點有無紅/腫/滲液。盡量使用肝素帽,或正壓接頭。每周至少更換一次,避免漏氣及感染。覆蓋物的使用理想的敷料應該具有如下特點:安全舒適,易于使用,透氣性能良好,防水防菌,價格便宜;更換敷料時嚴格無菌操作,皮膚消毒區域應大于使用的敷料大小;更換敷料時讓病人頭偏向另一側,以減少感染機會;定期更換敷料,建議每24小時至少一次;每天檢查穿刺點情況,發現紅斑、觸痛、滲出或導管位置不正常及時更換敷料。中心靜脈插管并發癥急性并發癥空氣栓塞心包填塞導管斷裂形成栓子穿刺進入動脈心律失常神經損傷導管位置放置錯誤氣胸、血胸留置期并發癥導管相關性感染導管相關性血栓形成胸腔積液、血管損傷急性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1)并發癥表現處理預防空氣栓塞原因不明的突然缺氧或心血管障礙;肺部水泡音,肺高壓,呼吸困難;中心靜脈、肺動脈壓力升高,胸痛,CO降低,低血壓;病人出現煩躁、意識淡漠或昏迷等精神癥狀。檢查導管是否有破裂或漏氣;使病人處于頭低腳高的左側仰臥位,并給予100%的氧氣;心外按摩使氣栓離開肺動脈瓣;右心室抽氣。插管前教育病人合作,在插管或換管過程中避免深呼吸、咳嗽,必要時給予鎮靜藥;采用防止氣栓形成的穿刺方式;穿刺過程保持病人頭低腳高的仰臥位;插管前檢查導管是否破損,并排空導管內的氣體;撥管后用紗布覆蓋穿刺點24~72小時。急性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2)并發癥表現處理預防心包填塞胸部或上腹部疼痛;心音遙遠,外周供血不足,ECG異常;呼吸困難,氣短,可能出現呼吸性堿中毒;病人出現煩躁、意識淡漠或昏迷等精神癥狀;胸部X線證據。病人進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心包引流。避免采用過硬或尖端銳利的導管;采用尖端經過柔軟化處理的導絲;避免導管插入過深;盡可能從右側插管;確保導管固定。導管斷裂形成栓子穿刺點液體滲漏;心肺表現,如氣短;ECG異常;導管功能不正常。撥除導管;用帶鉤的導管、骨籃、內鏡或手術方法去除栓子。插管失敗時,將導管連同導絲同時撥出;用10cc以上注射器清除導管內血栓。急性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3)并發癥表現處理預防穿刺進入動脈注射器內的回血呈現鮮紅色;顯示動脈波形回血有搏動;皮下血腫形成。立即撥出穿刺針,并在穿刺點加壓5~10分鐘;加壓包扎;監測生命體征。熟悉穿刺部位的解剖學結構;穿刺過程中可以進入壓力測量。心律失常與心律失常相關的心肺癥狀和體征;ECG和脈搏異常。回撥中心靜脈導管,使其尖端離開右心房/室,處于上腔靜脈遠離右心房1/3處;必要時使用人工起搏。使用帶刻度的導絲;術前估計插管長度,插管后X線確認;有束支傳導阻滯的病人,插管時準備好人工起搏設備。超聲儀器神經損傷呼吸困難,聲音嘶啞,末稍感覺異常;瞳孔收縮,眼瞼部分下垂,眼球內陷。對癥治療,理療。熟悉穿刺部位的解剖學結構;對不熟練的術者應有人指導。急性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4)并發癥表現處理預防導管位置放置錯誤輸液時耳或頸部有疼痛感;中心靜脈壓不正常;穿刺點有液體漏出;可能導致心律失常。改變病人體位;加快輸液速度;重置導管。術后X線確認導管尖端在正確位置;固定好導管,防止留置過程中移位。氣胸血胸呼吸時疼痛,胸壁運動幅度變小;呼吸音減弱;呼吸困難;心律失常;缺氧,嚴重時休克;X線表現。給氧;胸腔引流;如果插管過程中出現,立即停止插管;按治療氣胸、血胸的方式處理。指導不熟練的操作者操作;對于COPD或正壓通氣等高風險的病人,避免采用鎖骨下方式穿刺。留置期并發癥的處理和預防(1)并發癥表現處理預防導管相關性感染局部皮膚紅斑、觸痛,有滲出物;滲出物、導管或血細菌培養細菌培養陽性;無明顯原因的發熱、寒戰、頭痛、惡心、高通氣等;嚴重時出現休克。對可疑病例行導管細菌培養,陽性者更換導管;直接更換導管;使用感染菌敏感的抗菌素治療;根據個案情況具體處理。嚴格無菌操作技術;無菌紗布或敷料覆蓋穿刺部位,并按時更換;及時撥除導管;使用抗感染導管;有效固定導管;注意輸液器材和液體未受污染。導管相關栓塞導管不通暢;穿刺部位水腫;栓塞癥狀,如疼痛、水腫、皮膚顏色和溫度改變等。撥除導管;使用抗凝劑和溶栓劑治療;受影響部位保溫。避免使用過硬的導管和導絲;稀釋刺激性液體;及時撥除導管;肝素封管。留置期并發癥的處理和預防(2)并發癥表現處理預防胸腔積液血管損傷胸腔積液有關癥狀,如胸痛、缺氧、X線見縱隔變寬等。停止給液體;給氧;X線確認診斷;撥除導管;胸腔或縱隔引流。盡可能使用帶有柔軟尖端的導管;盡可能從右側穿刺;穿刺過程不要使用暴力。ARROW血透導管的優點:管身融入一根鋼絲“You-Bend”設計——自由彎曲的導管從而方便血透病人的活動。獨特的藍色柔軟尖端

尖端設計獨具匠心:一體成型的蘭色尖端部分為特殊制造的極柔軟設計,在血管中可以防止導管尖端損傷血管內壁。并形成特殊的逐漸變細的楔形結構,這個特點一方面利于沿導絲穿過皮膚、皮下組織、血管壁,另一方面也會與導絲右良好的密合,不會在穿透過程中造成尖端返折、撕裂。

可有效的減小對血管更多的傷害,保護穿刺點

14Fr.內腔10Ga.流量更高,>400ml/min短延長管更小、可旋轉固定翼預先彎曲導管更多一個固定翼

ARROW血透導管的優點:止血夾——分別用紅色和蘭色標識用以區分導管近遠端,標志進血及出血。特有的大口徑三腔導管可用于給藥及測壓等。規格各腔狀況死腔容量(毫升)流速(毫升/小時)

12F/16cm

Prox(12Ga)1.323700

Distal(12Ga)1.31740012F/20cm

Prox(12Ga)1.4019800

Distal(12Ga)1.4815500ARROW血透導管流量表:管腔流量完全滿足血液透析的要求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定義是什么?導管相關性感染,應有臨床和病源學方面的證據。臨床的表現,主要指1)穿刺部位2cm以內的范圍內,有紅、腫、觸痛或膿性分泌物,或者2)體溫高于38度或低于36度,白細胞計數高于12000或低于4000,心率和呼吸加快等。可參考美國FDA網站:/cder/guidance/3385dft.htm#P220_22538。有關導管相關性菌血癥及皮膚感染等判斷公式,可從美國醫學公式學會的網上下載:/ch26.html。插管感染潛在感染,導管壁細菌培養結果陽性插管局部皮膚發紅,有滲出物插管病人發熱、寒戰插管病人休克發生率約為總插管數的3.8-12%*發生率約為插管感染的10-20%*中心靜脈插管技術的發明,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然而同時它也帶來了插管感染的問題。*1990年Corona等報告導管相關性感染的發生機制皮膚表面的菌落是最直接、最多見的感染來源。皮膚上的細菌由于毛細運動沿置入口向下移動,在導管表面復制、形成菌膜,然后釋放入血。還可能經由被污染的輸注液體等感染。約5-25%的導管再取出時發現有菌落生長。導管相關性感染的致病菌1990年亞特蘭大第三屆國際院內感染會議上,DennisMaki醫生指出,導管相關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抗凝血酶葡萄球菌,腸球菌和念珠菌其它常見的致病菌有:

大腸桿菌 綠膿桿菌 白色表皮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 肺炎桿菌治療導管相關性感染最好的方法就是——

預防ARROWgard+Blue導管

——專為降低院內感染而設計的藍色導管ARROWgard+Blue采用了兩種對常見致病菌有很好效果的藥物,以達到可靠的抗菌目的,即:磺胺嘧啶銀和洗必泰洗必泰和磺胺嘧啶銀有良好的相加作用:洗必泰改變細菌細胞膜的穿透性,使銀離子能夠進入細菌內與DNA結合,抑制細菌DNA的復制。洗必泰和磺胺嘧啶銀不是抗菌素,在臨床上長時間的使用,并未發現引起耐藥菌株的出現。恰當的抗菌藥物選取先進的藥物結合方式ARROWgard+Blue導管壁內的抗菌藥物以分子形式與導管材質緊密結合,能夠長時間以緩釋的方式釋放,因此抗菌效果持久、可靠。內腔內腔導管壁以分子形式結合的磺胺嘧啶銀和洗必泰,抗菌效果更持久、可靠以藥膜形式固定的抗菌素,其持續作用時間較短藥物的緩釋曲線在每10厘米長的ARROWgard+Blue導管壁內,含有磺胺嘧啶銀(AgSD)69670微克,洗必泰(CHA)75063微克。插管的第一天,AgSD釋放22%,CHA釋放37%;插管的第二天,AgSD釋放22%,CHA釋放8%;以后每天,AgSD釋放1%-4%,CHA釋放2%-4%;顯著的抗菌效果ARROWgard+

Blue抗感染導管優良的設計,使其能夠達到顯著的抗菌效果*:減少50%的細菌生長率減少80%的導管相關性感染普通導管ARROWgard+Blue抗感染導管細菌生長率導管相關性感染*MakiDG,etal.AnIntMed.August15,1997抗菌劑與抗菌素的區別是什么?有否判斷標準?

抗菌劑(antiseptics)和抗菌素(antibiotics)是兩種不同的抗菌物質。前者主要通過物理化學手段抑菌殺菌,后者主要通過生物化學手段,因此前者極難產生細菌耐藥性。常見的抗菌劑有酒精、碘化合物、洗必泰、酒石酸等等。具體哪些藥物屬于抗菌劑,請參閱國家藥碘或美國FDA的規定導管中添加的磺胺嘧啶分子,是否會導致病人過敏?

導管中添加的藥物劑量很小,而且以緩釋方式釋放,只在局部起作用,基本沒有全身作用。從1990年至今,每年銷售的300-400萬條抗感染導管,只在2000年以前在日本發現13例病人出現了可能與導管藥物相關的過敏反應(并未排除其它原因),美國及其它國家和地區(包括臺灣和東南亞)至今未發現過敏反應。請參見美國FDA網站:http:///cdrh/chlorhex.html。也可提供Farber等在1992年的綜述。之后產品經過改進。使用抗感染導管就可以不使用抗菌素嗎?拿什么證明是抗感染的?

使用抗感染導管是預防感染,真正發生嚴重感染的時候則應使用抗菌素,這兩者并不矛盾。有大量的臨床研究可以證明抗感染效果。參考文獻:MakiDG,StolzSM,WheelerS,MermelLA.AnIntMed.August15,1997.ModakSM,SAMPATHBA.ComplicationsinSurgery.June1992:23-29.CoronaMLetal.MayoClinicalProcedure.1990;65:979-986.PittetD.JAMA.December1994;272(no.23):1820.PittetD,TararaD,WenzelRP.JAMA.1994;271:1598-1601.VeenstraDL,SaintS,SahaS,LumleyT,SullivanSD.JAMA.1999;281:261-267.VeenstraDL,SaintS,SullivanSD.JAMA.1999;282:554-560.AGB+導管的留置時間?比普通導管長?在美國分別放置多長時間?

AGB+導管在體內30天仍有良好的抗菌效果,而普通導管在3-7天以后菌群生長就會較多出現(ref1:CollinGR,CriticalCareMedicine.Vol.25,No.1(Suppl),p.A84,Jan.1997.//ref2:CollinGR,Chest.Vol.115,p.1632-1640,June1999Issue)。美國普通CVC平均放置4-5天,抗感染平均放置12天。化療藥物會引起導管破裂及粘連,為什么?CVC是否可以用于輸注抗腫瘤藥物?

高濃度酒精和某些有機溶劑會對聚脲氨酯材料造成損害,因此不建議使用酒精處理穿刺部位,但化療藥物中有機溶劑的濃度并不至于影響導管,FDA也從未對此提出任何警告。事實上,中心靜脈導管是輸注抗腫瘤藥物的常用手段。但是,很多藥物如阿毒素等可能因pH值不同導致在管腔內的沉積,從而影響導管的正常功能。因此每次輸入藥物后用足量生理鹽水沖洗是非常必要的。造成導管破裂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由于鎖骨和第一肋對導管的所謂“修剪征”(pinchedoffsign)。傳統鎖骨下靜脈的穿刺方法,導管在進入鎖骨下靜脈前要從鎖骨下緣和第一肋上緣之間穿過,鎖骨和第一肋隨上肢運動使導管不斷受到擠壓而彎折,最終斷裂。因此最好選用頸內靜脈穿刺,或進行鎖骨下靜脈穿刺時,穿刺點向腋窩方向偏移。一旦發生導管斷裂,可以采用套圈(Loopsnares)、取輸尿管結石的套籃(Dormiabaskets)、以及帶勾的導絲和導管(hookedguidewiresandcatheters)等方法,或是采用胸外科手術的方法。請自行查閱參考有關的文獻報告。PORTVascularAccessSystem皮下輸液組-----血管通路系統(皮下植入式血管通道系統)動脈

靜脈>TRANSFUSIONPORT

CHEOMPORT<“輸液港”或“化療泵”---滿足您建立血管通路的需求---IVCVCPICCTUNNELCVCPORT

作手冊

I、介紹

1、適應征2、禁忌征3、潛在并發癥4、結構套件5、組裝II、植入技術說明

1、植入前的準備2、植入皮下輸液組說明3、流量控制III、術后護理

1、輸注區的準備2、輸注操作3、系統沖洗4、取血樣5、清除阻塞6、資料記錄7、產品規格1、適應征

——適用于需要反復用藥、輸液、營養治療以及使用血制品和取血樣的病人。——多種藥物同時輸入治療的病人(建議選擇雙腔系統)2、禁忌征

——懷疑對PORT材料過敏的病人——有感染、敗血病、菌血癥或腹膜炎的病人——身體不適的病人3、潛在并發癥排斥反應空氣栓塞敗血癥肺炎導管阻塞血腫血栓癥血胸導管脫節靜脈破裂導管打折心肌梗塞4、構件套件

(1)一個PORT(泵頭):高分子塑料及鈦合金兩種,外形迷你便于固定,分單泵、雙泵(單、雙腔);大面積硅膠封閉層,便于反復穿刺。(2)一條不透X光的導管:聚脲氨脂系列化學性穩定,順應耐壓,壁薄腔大,有藍色柔軟尖端(靜脈泵),能降低損傷;另有硅膠系列。(3)專用注射針頭:無切跡(non-coringneedle)設計,避免切割封閉硅膠;另有“L”型NEEDLE,便于固定。(4)皮下隧道組:靜脈泵配,動脈泵不配。注:導管與泵頭:組合型、預置型。供選定。PORT(泵頭)不透X光的導管皮下隧道組:專用注射針頭5、組裝注:組裝型需要組裝預置型出廠前已聯接好II植入技術說明1、植入前的準備告示:不要用有齒或尖銳的器械夾卡硅膠導管,小心固定。根據病人情況可在局麻或全麻下操作,操作描述如下:充盈排氣:預置型-用無切跡(non-coring)針經硅膠密封層刺入盒底,以100IU/ml的肝素鹽水沖洗導管盒及導管;組裝型-系統,先行試接導管到藥盒接頭(outlettube)上,如上為導管沖洗排氣。2、植入導輸液系統A:選擇帶經皮穿刺鞘的套裝。警示:將導管導入上腔靜脈時,避免導管離鎖骨與第一肋夾角太近,這種放置會導致導管折曲,甚至修剪征。B:在選擇的靜脈穿刺點,穿刺鎖骨下靜脈。C:順直“J”導絲,經穿刺針送入,并推導絲入血管5-10cm。(如圖1)(圖1)E:選好輸液藥盒植入的位置(如圖2),向縫合線一側為它在表皮下造一個輸液藥盒埋藏袋。F:用隧道針,由輸液藥盒埋藏袋向穿刺點造一個隧道(如圖3),將導管接上,經皮下隧道拉出。(圖2)(圖3)G:測量從輸液盒埋藏處到中心靜脈的距離,確定送入導管的長度并預留。(如圖4)H:以擰轉運動將可撕裂鞘和擴張器裝在導絲上,并推入靜脈約一半。I:退出擴張器和導絲,留下可撕裂鞘。(如圖4)J:經可撕開鞘推進導管到中心靜脈位置。K:從血管中逐步退這個鞘并且同時抓住鞘的兩端,從導管上撕開,當撕開鞘和退出時要使導管不動。(如圖5)(圖5)L:透視下核對導管位置,修剪末端長度。M:將經隧道引出的導管,與導管盒埋藏袋里輸藥盒聯接。

輸藥盒與導管的聯接:

注意:在導管與輸藥盒聯接前,要先練習以習慣。

注意:應用手裝配導管,不要用鑷或鉗。

a、再次用帶無切跡(non-coring)針和10cc注射器、以100IU/ml的肝素鹽水沖洗輸藥盒,灌滿輸藥盒,排除里面的全部空氣。

b、修剪導管長度時應考慮身體運動方便且充分松馳。

c、前移導管鎖,將導管套上輸藥盒導管鎖的插頭(outlettube),送過突起,回滑導管鎖,鎖緊導管。

d、裝配回滑導管鎖時,應到聽到“啪嗒”聲(snap)聲。注意:動脈輸藥盒上設計有縫線珠子,當安全固定動脈導管時,小心不要勒得太緊,以免封閉導管。

N:確定病人松馳運動下,導管盒放于埋藏袋中,位置埋于皮下約1cm,以便觸診確定輸注入口。O:確定導管不扭曲又不打結。P:用4個不可吸收線,將導管盒固定于筋膜上。Q:用帶無切跡(non-coring)針的10cc注射器將100IU/ml的肝素鹽水沖洗輸藥系統,正壓推針時一手壓住密封層,防止帶起輸藥盒。R:縫合埋藏袋和導管插入點的切口。(如圖6)S:在切口處行無菌處理。(圖6)3、流量核對

注意:當調整流量時,壓力不要超過40PSI,以免毀壞導管。這也是一再要求使用10ML以上空針的原因,避免小空針壓強過大,對導管造成傷害。(PORT輸液導管并非專用高壓注射導管)1、輸注前的準備A:從中心向周邊,圍繞輸藥盒周圍抗菌素擦洗,嚴格無菌操作。B:如有必要,可于皮下局麻。III術后護理2、輸注操作A:采無菌保護,觸診輸藥盒硅膠密封層位置。(如圖7)(圖7)B:選用無切跡針(non-coring)輸注針,接外輸液管路。C:預注后,輸注針垂直于輸藥盒硅膠密封層,并緩慢推針以觸到輸藥盒基底。(如圖8)(圖8)D:開始輸注,若發現皮下有任何滲漏,要檢查滲漏的位置。注意:ARROW建議每48小時更換IV導管。E:每次輸注后,要用10ml或更大的空針,按規定劑量“脈沖式”沖洗,并以5ml肝素鹽水沖洗(10-100IU/ml)正壓封管。退針時一手壓下輸液盒,一手拔下輸液針。3、系統沖洗

每次輸注后,按規定劑量“脈沖式”(如圖9)沖洗導管要求選用10ml或更大的空針作沖洗或注射操作,小空針的使用可能產生超過40PSI的壓力。并以5ml肝素鹽水沖洗(10-100IU/ml)正壓封管。退針時一手壓下輸液盒,一手拔下輸液針。PORT,至少每月一次,用5ml(100IU/ml)的肝素鹽水沖洗,以維持其通暢。(圖9)4、取血樣A:用帶有無切跡(non-coring)針的輸注套來取血樣。B:用注射器或真空收集裝置,取3ml血并拋棄。C:抽血樣所需的量,取血樣時應緩慢抽取以免溶血。D:即刻用20ml生理鹽水“脈沖式”沖洗導管。E:用5ml肝素鹽水沖洗并從導管盒退針,同時正壓封管,以免血液逆流。退針時一手壓下輸液盒,一手拔下輸液針。5、清除阻塞如果輸注或注射時出現阻力,立即停止操作,這個阻力可能是導管阻塞造成的。不要用強力來疏通阻塞的導管,有將栓子送入血管的危險,同時它產生的高壓可致使導管某處暴裂。如果懷疑是阻塞,按下列步驟操作:A:檢查無切跡(non-coring)針外部固定是否良好;B:確定無切跡(non-coring)針經導管盒硅膠膈扎入,證明其針尖觸及導管盒底部,通道開放正常。C:引導病人改變位置,排除導管尖端抵到血管壁的可能。D:檢查注射針。用鹽水沖洗以確定其暢通,發現問題請換用新的針。E:懷疑導管栓塞時,可用10ml注射器負壓抽吸,這將逐步清除小的栓塞。F:以上不成功,可考慮通過X線進一步確定導管位置,和輔助靜脈造影確定栓塞位置。G:如果確定血栓,根據醫院要求使用纖維蛋白溶解酶負壓溶栓,如尿激酶。同時考慮結晶栓塞的可能。6、資料紀錄病人姓名XXX醫院XXXX-----------------產品型號XX聯系電話XXXXXXX-----------------產品編碼XX醫生XXX-----------------植入日期XXXX

XX

咨詢電話XXXXXXX-----------------植入位置XX護士XXX-----------------所選血管XXXX護理電話XXXXXXX中心靜脈穿刺技術熱稀釋漂浮導管臨時起搏導管肺動脈楔壓導管肺動脈漂浮造影導管PORT……ARROW熱稀釋漂浮導管成人7F7.5F5腔小兒5F嬰兒4FPAC不同途徑進入右心房深度插管途徑右側頸內肘前靜脈股靜脈導管深度(CM)15~20左:60右:5070插管步驟(一)插管前準備工作準備好壓力傳感器,沖洗加壓器,并連接好

打開包裝,取出Swan-Ganz導管,把肺動脈,中心靜脈管腔注兩肝素水,并用液體氣泡法檢查氣囊的完整性

插管步驟(二)經皮做中心靜脈穿刺,放置好皮鞘管插管步驟(三)在沖洗中心靜脈和肺動脈腔時,令導管尖端向下,在測試小壺中多充些水

插管步驟(四)球囊充氣,檢查有無氣泡冒出

將棕黃色端(PA)連接至壓力傳導組上,監測壓力信號插管步驟(五)握住導管兩端,把導管保護套向下拉,使得導管的尖端縮回到無菌保護套里

插管步驟(六)取下導管上端的小壺,并把兩壓力腔接好壓力傳感器

插管步驟(七)按照飄浮導管的自然彎曲度理順導管

導管尖端送入深靜脈的方向為心尖方向,左上45°角。一邊向下插入導管,一邊把無菌保護套攢起來

插管步驟(八)導管進入右心房后就把球囊充氣,球囊將攜帶導管隨血流漂入右心室,最后嵌入肺小動脈內。在此過程中,球囊一方面是為了使導管能漂起來,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導管尖端對心內膜的刺激,避免引發心律失常

插管步驟(九)將“鎖”放在“I”位置,松開氣囊,固定好

心輸出量(CO)測定成人7F導管,用10ml與體溫相差15℃以上測量用鹽水

心排量儀與白色接頭連接,并將溫度探頭放入被測鹽水中,以輸入指示劑溫度信號

心排量儀上顯示出被測溫度,并顯示“ready”即可推鹽水

向蘭色導管中推被測鹽水10ml,在4秒內推完

心排量儀上顯示出心排量曲線和心排量值

K因子:矯正系數Edwards

9510/A9520/ACOM-ICOM-IIHP78231-C/D78552-A/B78534-A/B/CM1012ASpaceLabs90404NihonKodenLifescope-12EagleSorenson(Abbott)41235OXY-3330041245SpectramedSP1435SP1445SP1465Kontron7210MarquetteTranscopeSiemens404-1960/9611280/1281SC6000SC7000SC9000PPGRM-300RM-301Elecath600050004000MennenHorizon2000Horizon3000Horizon9000Horizon9000WS03950MicrosoloSoloEdwards9500Kone560565Sorenson(Abbott)4121241234溫度1o24o1o24o1o24oArrow10cc0.5410.6010.8350.9279229117Fr5cc0.2500.2730.7720.843441437110cm3cc0.1340.1560.6890.802260260配不同的心輸出量模塊時的矯正系數球囊導管臨時起博導管當病人心跳發生:早博過緩紊亂經鞘放入電極導管,并通過X線透視下或借助漂浮球囊在心腔內預定位置進行放電,喚起心肌細胞發放電流回歸正常節律。延伸產品ARROW鞘的種類ARROW鞘的種類靜脈鞘動脈鞘鋼絲加強鞘(SAF)抗感染鞘常見使用科室心內科(導管室、CCU)放射科(介入治療室、導管室、造影室)麻醉科急診ARROW靜脈鞘特點管身與接頭連接處采用皺褶式設計,使管身無論向任何方向彎折時都能保持內部通暢接頭設計可以與ARROW無菌保護套快速連接ARROW動脈鞘聚脲氨酯管身,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打折性能管身具有專利親水設計,放置時更順滑帶有一體化側臂尾端三葉瓣膜,可以有效防止血液流出ARROW鋼絲加強鞘管身經鋼絲加強處理,具有極其優秀的抗打折性能,可以通過彎曲的硬化動脈尖端楔型設計,放置時更順利可以在X線下清晰顯影HemoSonic100

經食道超聲

血流動力監測儀HemoSonic100經食道超聲血流動力監測儀HemoSonic100是目前唯一能夠進行實時血流動力監測的儀器,用來監測所有有風險的病人——不會給這些病人帶來更多風險!HemoSonic100經食道超聲血流動力監測儀的意義:經食道無創技術實時的連續監測,對突變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做出即時反應,提供非常卓越的精確度,全面的血流動力指標,可以反映前負荷、后負荷、心肌收縮力及心輸出量等參數操作簡便、快速,無需專業技術培訓,為臨床醫生快速準確的診斷和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了有效的方法HemoSonic100經食道超聲血流動力監測儀的特點探頭上使用兩組超聲陣列,多普勒超聲測量血流速度,M型超聲測量降主動脈直徑并起到定位的作用在實際臨床工作中,醫務人員最關心的是心輸出量的變化趨勢,而非其絕對數值。因此,優秀的血流動力學監測儀器,其連續測量的血流動力學參數之間必須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即應當有很高的精確度。就這點而言,HemoSonic100“比金標準Swan-Ganz導管更加精確”(Boulnois醫生)。容量監測儀

piccoPiCCO…容量監測儀PiCCO采用成熟的熱稀釋方法測量單次的心輸出量(CO),并通過分析動脈壓力波型曲線下面積與CO存在的一定關系,來獲得連續的心輸出量(PCCO)。優點:創傷小,無需使用右心導管;定量測量血管外肺水;參數更具直觀性;減少ICU停留時間及費用;使用簡便;可以在嬰幼兒中使用。Centralvenouscatheter?jugular?subclavian?femoralPiCCOplus

setupCentralvenouscatheterInjectatetemperaturesensorhousingPV4046(includedinPV8115)Arterialthermodilutioncatheter(e.g.PV2015L20)InjectatetemperaturesensorcablePULSIONdisposablepressuretransducerPCCIAP13.0316.28

TB37.0AP14011792(CVP)5SVRI2762PCCI3.24HR78SVI42SVV5%dPmx1140(GEDI)625

TemperatureinterfacecablePC80150InterfacecableforpressuresignalPMK-206AUX-AdaptercablePC81200PMK–XXXConnectioncabletobedsidemonitor(e.g.PV8115)PC80109應用Picco技術需要哪些耗材?PULSIOCATH動脈熱稀釋導管

專門實際用于容量、血流動力監測,創傷小使用Seldinger穿刺技術(導絲穿刺技術)提供用于兒童和成人的型號可以在病人體內保留10天以上溫度感受三通壓力傳感器中心靜脈導管PCCO值容量值ITBV,GEDV,ITTVEVLW麻醉科小兒科燒傷科ICUCCU呼吸內科心輸出量的測量熱稀釋測量心輸出量(CO)一般根據Stewart-Hamilton方法測量。進行熱稀釋測量時,要用盡可能快的速度在靜脈內注射已知容積的冷溶液(溫度至少應比血液溫度低10oC),被記錄到的溫度降低變化由冷指示劑流經的容積和流量決定。熱稀釋曲線作為結果被繪制出。PiCCO

plus系統在動脈內(通常在股動脈內)檢測冷指示劑。心輸出量(CO)由下列熱稀釋公式計算得出:CO=[(Tb–Ti)·Vi·K]/[Tb·dt] (1)Tb: 注射冷溶液前的血液溫度Ti: 注射溶液的溫度Vi: 注射容積Tb·dt: 熱稀釋曲線下面積K: 校正常數,根據不同的個體重量、不同的血液和注射溶液溫度得出容積的測量間斷的容積特定的容積,可以通過心輸出量與熱稀釋曲線上的特定時間變化相乘得出。PULSION公司的PiCCO

plus系統通過熱稀釋曲線上的平均傳輸時間(MTt)和指數下降時間(DSt)進行計算。注射再循環lnc(I)e-1AtDStMTt

At =出現時間MTt =平均傳輸時間DSt =指數下降時間注射再循環lnc(I)e-1AtDStMTt某種指示劑的稀釋曲線圖示及感興趣的特定時間

MTt容積CO和MTt的乘積所代表的容積,就是相應指示劑流經的容積,即注射點和測量點之間的全部容積。這個容積常常表示為“針到針容積”。DSt容積CO和DSt的乘積所代表的容積,就是指示劑進行稀釋混合的一系列腔室中最大的腔室。RAEDV:右心房舒張末期容積 LAEDV:左心房舒張末期容積RVEDV:右心室舒張末期容積 LVEDV: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PBV:肺血容積 EVLW:血管外肺水RAEDV RVEDV PBV LAEDV LVEDVEVLW靜脈注射EVLW動脈熱稀釋導管指示劑在心肺系統的混合腔室圖示通過經肺熱稀釋法獲得的參數經肺心輸出量(CO)

胸腔內血容積(ITBV)

全心舒張末期容積(GEDV)血管外肺水(EVLW)肺血管通透性指數(PVPI)心功能指數(CFI)全心射血分數(GEF)脈搏輪廓分析測量原理

在心臟收縮期,血液被射入主動脈。同時,血液從主動脈流入外周血管系統。然而,在射血期間,流入主動脈的血液總量比流入外周血管系統的血液總量多。因此,主動脈的容積增加。在隨后的舒張期,大部分剩余的血液排入外周血管。這個過程與主動脈根據射出容積進行擴張和收縮的能力有關。這種容積的變化及隨后產生的壓力變化被稱為主動脈的順應性功能。脈搏輪廓分析的校正為了獲得校正因子“cal”和病人個體的順應性功能C(p),需要利用熱稀釋法進行心輸出量的測量。PiCCO

plus系統利用經肺熱稀釋法測量得到的心輸出量進行校正。經肺熱稀釋心輸出量的測量,是在中心靜脈注射至少比血液溫度低10C以上的指示劑,而不使用肺動脈導管。熱稀釋曲線被動脈熱稀釋導管記錄,這個導管也用于動脈壓的監測。通過脈搏輪廓分析獲得的參數脈搏輪廓心輸出量(PCCO)

動脈壓(AP)

每搏輸出量變異(SVV)

脈壓變異(PPV)

全身血管阻力(SVR)

左心室收縮力指數(dP/dtmax)正常值范圍

臨床經驗得到的數值可能與下表有所不同。

參數正常范圍單位CI3.5-5.0l/min/m2CFI4.5-6.5l/minITBI850-1000ml/m2GEDI680-800ml/m2GEF25-35%ELWI3.0-7.0ml/kgPVPI1.0-3.0-HR60-90l/minSVI40-60ml/m2SVV10%PPV10%APsys90-130mmHgApdia60-90mmHgMAP70-90mmHgdPmx1200-2000mmHg/sSVRI1200-2000dyn·s·cm-5·m2CVP2-10mmHgArrow

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

前茂企業產品部IV治療的歷史回顧17世紀

Wren爵士采用羽毛管1733年StephenHales玻璃管插入母馬IJV測壓1905年

Bleichroder首先用于人體1929年Forssman對急救給藥意義1945年Meyes發明了塑料管1952年法國Aubanian報告了經鎖下靜脈插管1958年開始PICC實驗1962年

Wilson介紹監測CVP1968年美國Dudrick等首先CVC應用于長期TPN支持治療。1966年Hermosura

Colleagues首先報告IJV90年代

PICC技術蓬勃發展

現狀19世紀50年代以后,IV得到發展,并形成了中心靜脈置管術,其監測、介入治療及建立有效輸液給藥途徑的方法,已廣泛應用于各臨床科室,逐步成為醫生的基本技能之一。而PICC上世紀九十年代已傳入我國,但未引起重視,直至y2k經由護理界的推廣才得以傳播,逐漸成為IV主要手段之一,并成為提高護理水平的一個方面。在IV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使形成了今天多路并進的局面.如:靜脈留置針、中線導管、CVC、PICC、PORT……

合理選用器材IVs小于等于48小時Midlines48小時-4星期短期導管1星期-4星期PICCs5天-1年長期導管6星期-+++2星期-+++植入式化療泵臨床護理人員的職責保證藥物及輸注液體的安全選擇合適的輸液通路選擇最佳輸液導管取決于輸注液體的滲透壓輸入液體的PH值輸入液體的化學特性輸液治療的留置時間及目的IV時效的理解和解釋穿刺部位的耐受與安全:刺激體質人體表菌落分布特性:外周軀干產品材質的化學穩定性:醫用塑料硅橡膠聚脲氨脂產品的特殊設計:導管尖端抗感染藥膜抗感染分子穿刺技術及輔料等護理中問題及其他(由于不確定的因素,通常借鑒廠家推薦的綜合模擬安全時效。)

美國NIH.gov建議時間

/vads/geninfo.htmlCVC的問題1頸內靜脈不舒適、覆蓋困難;穿刺點易被感染;氣切病人不合適;離頸動脈近。鎖骨下靜脈近肺尖,血、氣胸風險;靠近鎖骨下動脈;生理位置,止血困難。感染問題股靜脈限制運動;易于形成血栓和感染;誤穿股動脈;覆蓋困難。恥骨結節股管股神經股動脈股靜脈內轉長肌腹股溝韌帶縫匠肌CVC的問題2導管相關性感染及發生機制:皮膚表面的菌落是最直接、最多見的感染來源。皮膚上的細菌由于毛細運動沿置入口向下移動,在導管表面復制、形成菌膜,然后釋放入血。還可能經由被污染的輸注液體等感染。約5-25%的導管再取出時發現有菌落生長。實驗資料指出,每1g組織內的致病菌數一般需超過106個才引起感染。但局部有異物、損傷、血腫或壞死組織等時,抗感染的能力即大為削弱,每1g組織內有100個致病菌即能發生感染。感染的病理生理插管感染潛在感染,導管壁細菌培養結果陽性插管局部皮膚發紅,有滲出物插管病人發熱、寒戰插管病人休克發生率約為總插管數的3.8-12%*發生率約為插管感染的10-20%*CVC技術的發明和發展,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然而同時它也帶來了插管感染的問題。*1990年Corona等報告預防感染1,導管抗感染:cuff浸潤納米鍍藥膜分子結構2,穿刺點遠離細菌集中區域:

IV

中線導管PICC2007-1-16Gomy151靜脈炎分類輸液對于外周血管所造成的損傷刺激性藥物和高滲液體會增加病人的輸液痛苦造成外周血管內皮的損傷,引起靜脈炎發生反復穿刺、長期化療刺激,造成局部組織壞死粘稠液體會造成輸液速度不穩定讓藥物直接迅速的進入循環,已經越來越重要。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VenousCatheters經外周

置入中心靜脈

導管

溯本求源

PICC作為CVC的延伸中心靜脈導管:輸液、測壓(CVP)、抽血等三大用途。PICC是一種經過外周靜脈插入到中心靜脈的導管,它簡化了中心靜脈穿刺的過程和降低了中心靜脈穿刺的風險,穿刺點遠離導管相關性感染高發部位,導管尖端位于腔徑大、血流快的中心靜脈,延長了導管的留置時間。產品外部結構種類結構PICC產品按導管整體結構一體化設計分體式設計按導管尖端封閉式開放式材質理化特性對比材質理化特性聚脲胺酯硅膠硬度硬度適中,熱敏性材質室溫下較硬,體內變軟較軟強度較大強度,同等外徑的條件下內徑較大,既滿足流量又確保安全。Eg:4Fr重力輸液速度850cc/hr強度較小4Fr…550cc/hr耐壓性優秀,耐壓性較穩定不耐壓使用應注意防破裂化學性質不可長期接觸碘酒、酒精等乙醇類制劑,易使材質老化-產品外部結構種類內容PICC產品按導管整體包裝豪華包裝簡單包裝按配件外鞘導入鋼絲導入報告內容PICC的應用范圍ARROWPICC導管結構操作過程護理要點常見問題小結PICC適應癥需要間斷的、不規則的液體治療需要經常測量中心靜脈壓力的病人需要經常、間斷進行血液理化分析需要中、長期保持靜脈通道的病人多種藥物同時輸入治療的病人頸、胸部手術的病人需要輸入高滲、刺激性藥物的病人PICC禁忌癥1、嚴重出血性疾病2、有靜脈血栓形成史3、有血管外科史或外傷4、外周靜脈不能確認PICC的優勢相對其他靜脈導管,留置時間更長相對于CVC穿刺的并發癥更少感染的風險更小聚脲胺酯材質強度大,適合血管內長期留置

便于完成測壓、抽血、多種液體輸入的目的醫療費用更節省病人更舒適ARROWPICC導管結構蘭色柔軟尖端厘米刻度無菌保護套水止卡片透明延長管固定翼聚脲胺酯管身操作過程-術前準備解釋了解簽字

穿刺點的選擇測量器械準備PICC置管術簽字同意單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床號:

住院號:

科室:

過敏史:

告之內容:

您的親屬因患:

,需要長期靜脈輸液,

經醫生決定需進行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術,現將此操作的必要性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告之如下:

經外周穿刺中心靜脈導管(PICC)是進行長期靜脈輸液的最理想的安全工具之一,它是通過外周靜脈(如:肘正中靜脈、頭靜脈、貴要靜脈等)將導管送入上腔靜脈,并可長期留置,免除患者多次穿刺,輸注高滲、刺激性較強的藥物以及化療痛苦,并能節省部分住院費用。

進行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時可能出現以下的并發癥及意外:

一.出血,包括穿刺部位的滲血及血管損傷引起的出血;

二.周圍組織、包括血管、神經及肌肉的損傷;

三.插管失敗或導管未能進入預期位置;

四.穿刺及今后的輸液過程中出現導管堵塞,經處理不能復通;

五.感染及靜脈炎,包括插管部位及遠離部位甚至全身性的感染;

六.穿刺及今后的輸液過程中出現導管斷裂,導致遠離部位的阻塞;

七.其他無法預料的并發癥及意外;

八.本項操作:費用未醫保。

以上并發癥及意外嚴重時,均可能需要拔除導管,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病人家屬陳述:

本人已經認真閱讀了以上內容,同時經

醫師以通俗的語言詳細解釋了;

1.對我的家屬進行經外周穿刺中心靜脈導管置管的必要性,2、進行該項手術的風險和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合并癥、損傷及其他不良后果。本人已經了解經外周穿刺放置中心靜脈導管的目的、術前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