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生產論_第1頁
第四章生產論_第2頁
第四章生產論_第3頁
第四章生產論_第4頁
第四章生產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觀經濟學第四章生產論目錄生產論概述(1、2)一短期生產分析(3)二長期生產分析(4-7)三本

要邊際產量分析方法——短期生產的決策區間等產量曲線分析法——最優生產要素組合生產理論

短期生產理論

長期生產理論一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兩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無差異曲線、邊際替代率遞減預算線等產量線、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等成本線邊際產量、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報酬遞減邊際效用、總效用、邊際效用遞減比較效用理論生產理論基數效用論序數效用論短期生產理論長期生產理論邊際效用分析法無差異曲線分析法邊際產量分析法等產量曲線分析法效用理論與生產理論分析方法的比較第一節生產論概述二、生產函數

三、短期與長期生產的劃分一、廠商第一節生產論概述一、廠商能夠做出統一生產決策的單個經濟單位。個人企業合伙制企業公司制企業目標:利潤最大化利潤最大化總收入總成本產品銷售量(Q)產品價格(P)要素雇傭量(Q)要素價格(P)(1)廠商的一般和長期目標:利潤最大化2廠商的目標廠商其他目標其他目標信息不完全條件下廠商的目標:銷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場銷售份額最大化公司制企業里廠商的目標:自身利益最大化其原因是公司制企業的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存在著委托代理關系8Thetextdemonstrateshowyourowntextwilllookwhenyoureplacetheplaceholdertext.產品勞動(L)企業家才能(E)土地(N)資本(K)第一節生產論概述二、生產函數第一節生產論概述二、生產函數生產要素L-勞動N-土地K-資本E-企業家才能生產投入量產出關系產品生產函數10—在一定時期內,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與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生產函數生產量=f(影響產量的各因素)Q=f(L,K,N,E)假設不變Q=f(L,K)表示一種商品的生產量和該商品的所投入的生產要素之間存在一一對應的關系。勞動(L)、資本(K)、土地(N)、企業家才能(E)工資w勞動L利息r資本K地租土地N利潤企業家才能E素要產生實物形態(使用價值)投入和產出的兩種形態價值形態

(價值)三種具體的生產函數生

數固定替代

比例固定投入

比例柯布—道格

拉斯完全替代品的無差異曲線完全互補品的無差異曲線生產函數的具體形式

固定替代比例生產函數1—指在每一產量水平上任何兩種生產要素之間的替代比例都是固定的生產函數。KLQ1OQ2Q3Q→產量,L→勞動,K→資本,a,b>0123246L:K=2:1生產函數的斜率為-a/b生產函數的具體形式

固定投入比例生產函數2—指在每一產量水平上任何兩種生產要素投入量之間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產函數。Q→產量,L→勞動,K→資本,a,b>0Q1Q2KLORu,v>0,表示固定的勞動和資本的生產技術系數Q=Min(L/u,K/v)一個蘿卜一個坑技術系數指為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所需要的各種生產要素的配合比例Q=Min(aL,bK)或比較基數效用論固定比例生產函數下,產量取決于較小比值的那一要素。產量的增加,必須有L、K按規定比例同時增加,若其中之一數量不變,單獨增加另一要素量,則產量不變。Q=Min(L/u,K/v)生產函數的具體形式

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3A為規模參數,A>0(C-D生產函數),由美國數學家柯布和經濟學家道格拉斯于1982年根據歷史統計資料提出的。α表示勞動貢獻在總產量中所占份額β表示資本貢獻在總產量中所占份額

α+β

=1資本不變,勞動單獨增加1%,產量將增加1%的3/4,即0.75%;勞動不變,資本增加1%,產量將增加1%的1/4,即0.25%。勞動和資本對總量的貢獻比例為3:1。

α+β

=1另外,根據α+β

還可以判斷規模報酬情況。α+β

=1,規模報酬不變α+β

>1,規模報酬遞增α+β

<1,規模報酬遞減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經濟含義第一節生產論概述三、短期與長期生產的劃分經濟學上的意義生產者來不及調整全部生產要素的數量,至少有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固定不變的時間周期。短期生產者可以調整全部生產要素的數量的時間周期。長期是指時間的長與短嗎?第二節短期生產分析短期生產函數一邊際報酬遞減規律三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二短期生產的三個階段四第二節短期生產分析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勞動可變Q=f(L,K)=f(L)資本可變Q=f(L,K)=f(K)一、短期生產函數二、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指與一定的可變要素勞動(資本)的投入量相對應的最大產量。總產量TotalProduct,簡稱TP勞動的總產量資本的總產量L|KQOTP指平均每一單位可變要素勞動(資本)的投入量所生產的產量。平均產量AverageProductL|KQOAP平均產量指增加一單位可變要素勞動(資本)的投入量所增加的產量。邊際產量MarginalProduct邊際產量L|KQOMPTP、AP、MP勞動投入量(L)勞動的總產量(TP)勞動的平均產量(AP)勞動的邊際產量(MP)1333284531244415351726170716-1813-3TP、AP、MP1020151234567QLTPL05MPL12345670Q858APL-3邊際報酬遞減規律三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在連續等量地把某一種可變生產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種或幾種數量不變的生產要素上去的過程中,當這種可變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時,增加該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增的;當這種可變要素的投入量連續增加并超過這個特定值時,增加該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減的。27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的原因隨著可變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變要素投入量與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間的比例在發生變化。在可變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階段,相對于固定要素來說,可變要素投入過少,因此,隨著可變要素投入量的增加,生產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的組合比,其邊際產量遞增,當可變要素與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當時,邊際產量達到最大。如果再繼續增加可變要素投入量,生產要素的投入量之比就越來越偏離最佳的組合比,于是邊際產量就出現遞減趨勢或者說是因為對于任何一種產品的生產來說,可變要素投入量和不變要素投入量之間都存在一個最佳的組合比例。

原因-4-3-2-10123456012345678MP邊際報酬遞減規律(MP)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內容及原因思考:當?L趨于0時LQOTP?L?TPMP是TP的導數值。MP值是TP曲線上點的切線的斜率。由于MP曲線是先遞增再遞減的,因此,TP曲線也應該是先遞增再遞減。MP的零點值是TP的最大值MP的最大值是TP的拐點。TP★MP1TP★MP1MP=TP點的切線的斜率TPMPL|KQOMP>0TP遞增TP遞減MP<0TP最大MP=0TP★AP2AP是TP曲線上任一點與坐標原點的線段的斜率。AP最大時,TP有一條從原點出發的最陡的切線。L|KQOAPTPAP=TP點的線段的斜率MP★AP3L|KQOAPMPMP和AP相交于AP的最高點MP>AP,AP遞增MP<AP,AP遞減假定班級的原來平均成績為80分(AP),現轉入一名新生的成績為85分(MP),那么整個班的平均成績會提高,相反,如果新轉入的同學的成績低于80分,則平均成績會下降習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只要總產量減少,邊際產量一定為負B.只要MP減少,總產量一定減少C.MP曲線必定在最高處與AP曲線相交D.只要MP減少,AP也一定減少LOQCTPDAPMPL1L2L3MP>APAPMP<APAPMP<0TPⅠⅡⅢ短期生產的三個階段四第I階段:報酬遞增階段。TP上升;AP上升并達到最大值;MP上升到最大值,且MP大于AP。L與K不是最佳比例,廠商不會停止生產,會擴大到下一階段第Ⅲ階段:負報酬階段。TP下降;AP繼續下降;MP為負值。L與K也不是最佳比例,廠商會減少生產到上一個階段。第Ⅱ階段:報酬遞減階段。

TP上升;MP為正值。是生產者進行短期生產的決策區間。這一階段起于MP與AP交點處,即AP的最高點;終止于MP與橫軸的交點處,即MP的零點處。五、短期生產的合理區域第三節長期生產分析1長期生產函數23456等產量線等成本線生產者均衡生產擴展線規模報酬38第三節長期生產分析一、長期生產函數兩種可變生產要素的函數勞動可變Q=f(L,K)資本可變

長期中,所有的要素都是可變的。通常以兩種可變要素的生產函數來研究長期生產問題。第三節長期生產分析二、等產量線—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生產同一產量的兩種生產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組合的軌跡。生產函數QKLO線上任何一點,L、K組合不同,但產量卻相同。與無差異曲線的比較?KLQ1Q2Q3O等產量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線,斜率是負的。為實現同樣的產量,增加一種要素,必須減少另一種要素。在同一個平面上可以有無數條等產量曲線。同一條曲線代表相同的產量,不同的曲線代表不同的產量。離遠點越遠,產量越大。等產量曲線凸向原點。可由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解釋,詳見后一個知識點。等產量曲線不能相交。A=B,A=C推出C=B,但實際上C>BKLOACB01等產量曲線Q上A和B商品組合的產量都一樣。KLQOK1K2ABL1L202從A到B生產者減少了對資本K的投入,增加了對勞動L的投入。03所以,K和L之間存在某種替代關系。用邊際技術替代率來表示邊際技術替代率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在維持產量水平不變的前提下,增加一單位某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時所減少的另一種要素的投入數量,被稱為邊際技術替代率。定義公式NOTE:加負號是為了使得結果為正,便于比較。圖解KLQ=f(L,K)OABΔKΔLKLQ=f(L,K)OB等產量曲線上某一點的邊際技術替代率就是等產量曲線在該點的斜率的絕對值。邊際技術替代率和邊際產量的關系當用勞動投入去代替資本投入時,在維持產量水平不變的前提下,由增加勞動投入量所帶來的總產量的增加量和由減少資本所帶來的總產量的減少量必定相等:|MPL?ΔL|=|MPK?ΔK|邊際技術替代率可以表示為兩要素的邊際產量之比。增加勞動投入帶來的產量的增加減少資本投入帶來的產量的減少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在維持產量不變的前提下,當一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不斷增加時,每一單位的這種生產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種生產要素的數量是遞減的。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

不變遞減KLQ=f(L,K)Oabcde13245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律KLQ=f(K,L)O等產量曲線凸向原點邊際技術替代率是等產量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邊際技術替代率是遞減的等產量曲線斜率的絕對值遞減第三節長期生產分析三、等成本線—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產要素價格條件下,生產者可以購買到的兩種生產要素的各種不同數量組合的軌跡。return(利息)Wages(工資)OKL等成本線的斜率.EAK1L1CB等成本線方程以C表示既定成本支出;勞動L的價格為w;資本K的價格為r。w不變同比例變變不變同比例變r不變同比例變不變變同比例變C變不變不變不變同比例變圖形斜率不變不變變變不變橫截距變變變不變不變縱截距變變不變變不變等成本線的變動平移旋轉旋轉平移不變習題:等成本線向外平行移動表明()。A.總產量減少B.總成本增加C.生產要素價格提高D.產量增加第三節長期生產分析四、生產者均衡(最優的生產要素組合)分析工具生產函數(等產量曲線)成本方程(等成本曲線)分析思路最大產量法(成本既定,產量最大)最小成本法(產量既定,成本最小)既定成本條件下的產量最大化Q1Q2Q3abBAELOKQ3可不可以?→不可以,雖然Q3帶來的產量最大,但是超出了給定的成本線,生產不出。Q1可不可以?→不可以,雖然Q1可以生產,但是它的產量不是最大的。例如:a點和b點,它們的成本和E點一樣(位于相同的成本線),但產量卻小很多(Q1<Q2)。Q2K1L1EBALOKQ2可不可以?→Q2上的E點可以。因為:E點正好位于成本線上,可以生產而且恰好把成本用完;E點在既定的成本下能達到產量最大化。生產者均衡的條件為了實現既定成本條件下的最大產量,廠商必須選擇最優的生產要素組合,使得兩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等于兩要素的價格之比。在生產過程中,廠商需要用一單位的資本去交換的勞動的數量。在要素市場上用1單位的資本去交換得到的勞動的數量。Q1Q2aBAK1L1ELOK在生產過程中,廠商在減少1單位的資本投入量時,只需增加0.25單位的勞動投入量,就可以維持原有的產量水平。在要素市場上,廠商在不改變成本總支出的情況下,減少1單位的資本購買就可以增加1單位的勞動購買。廠商因為在生產中多得到了0.75單位的勞動投入量而使總產量增加,所以廠商會不斷的用勞動去替代資本,即a→E。Q1Q2bBAK1L1ELOK在生產過程中,廠商在減少1單位的勞動投入量時,只需增加0.25單位的資本投入量,就可以維持原有的產量水平。在要素市場上,廠商在不改變成本總支出的情況下,減少1單位的勞動購買就可以增加1單位的資本購買。廠商因為在生產中多得到了0.75單位的資本投入量而使總產量增加,所以廠商會不斷的用資本去替代勞動,即b→E。既定產量條件下的成本最小化C1C2C3abBAK1L1ELOK如何分析?利潤=收益–成本生產者均衡和邊際產量廠商可以通過對兩要素投入量的不斷調整,使得最后一單位的成本支出無論用來購買哪一種生產要素所獲得的邊際產量都相等,從而實現生產者均衡。

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廠商可以得到最優生產要素組合利潤=收益–成本當利潤最大時,一階導數為0,可得到:由利潤最大化得到最優生產要素組合由利潤最大化得到最優生產要素組合生產者均衡的條件為:生產者均衡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