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開發海水中鹵素資源》,不下載就后悔_第1頁
第二章《開發海水中鹵素資源》,不下載就后悔_第2頁
第二章《開發海水中鹵素資源》,不下載就后悔_第3頁
第二章《開發海水中鹵素資源》,不下載就后悔_第4頁
第二章《開發海水中鹵素資源》,不下載就后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開發海水中的鹵素資源以食鹽為原料的第二章開發海水中的鹵素資源圖一:鹽田圖二:掃鹽圖三:將鹽裝入簸箕圖四:成堆的粗鹽圖五:待售的粗鹽為什么要用結晶的方法而不干脆把海水曬干呢?結晶完的海水叫鹵水,鹵水中還含有什么成份呢?海水在濃縮過程中析出鹽的種類和質量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查看課本25頁中資料庫“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回答問題:海水中的鹽類都以離子形式存在,其中除水以外含量最多的元素依次是:Cl、Na、Mg、S、Ca、K、Br看課本24頁中表2.1,得出結論:從海水中提取食鹽,必須控制海水的密度為:1.21g/mL—1.26g/mL粗鹽中除氯化鈉外,還含有其他一些鹽類和難溶性物質,必須經過粗鹽提純大部分食鹽用于化工生產,中國現代化工之母——氯堿工業粗鹽中含有一些雜質,遠不能達到電解要求,必須制備化工用的純食鹽粗鹽中的成分:Na+Cl-Mg2+SO42-Ca2+Mg(OH)2BaSO4CaCO3NaOHBaCl2Na2CO3H2ONa+Cl-H+OH-為確保雜質除凈,所加試劑必須過量,過量的Ba2+可以用CO32-除去,最后用鹽酸(HCl)調節pH值,除CO32-

。用鹽酸之前先過濾。加試劑的順序:加BaCl2

必須在Na2CO3

之前,加鹽酸要放在最后加入試劑2()加入試劑1()Mg2+SO42-Ca2+}剩余雜質}剩余雜質稍過量BaCl2Mg2+Ca2+Ba2+稍過量NaOHCa2+Ba2+OH-}除雜要求:不引入新雜質;為保證雜質除盡,所加試劑需稍過量,新引入雜質需在后面加入試劑中除去。粗鹽提純稍過量Na2CO3加入試劑3()剩余雜質}OH-CO32-加入試劑4()適量HCl調整溶液的pH=7過濾除去沉淀加入試劑3()稍過量NaOHSO42-Ca2+OH-稍過量BaCl2剩余雜質Ca2+OH-Ba2+}稍過量Na2CO3剩余雜質}OH-CO32-加入試劑4()適量HCl調整溶液的pH=7過濾除去沉淀除雜要求:不引入新雜質;為保證雜質除盡,所加試劑需稍過量,新引入雜質需在后面加入試劑中除去。粗鹽提純加入試劑1()加入試劑2()Mg2+SO42-Ca2+}剩余雜質}電解飽和食鹽水反應原理

陰極:陽極:總反應:2H2O+2NaCl=H2↑

+Cl2↑

+2NaOH電解陰極產物:H2和NaOH(無色酚酞變紅)陽極產物:Cl2(濕潤的淀粉KI試紙變藍)陰極(鐵):與電源的負極相連陽極(炭):與電源的正極相連陰極產物:H2和NaOH(無色酚酞變紅)陽極產物:Cl2(淀粉KI變藍)此反應也是工業制取氯氣的反應方程式反應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通電電解飽和食鹽水氯氣第二章開發海水中的鹵素資源物理性質顏色狀態氣味密度熔沸點溶解度看聞測如何掌握一、氯氣(Cl2)收集氯氣的方法:用向上排空氣法、排飽和食鹽水法不能用排水集氣法黃綠色氣體有刺激性氣味有毒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常溫常壓1∶2)Cl2(g)Cl2(l)Cl2(s)-34.6℃-101℃易液化:(一)氯氣的物理性質

1915年4月22日下午5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兩軍對峙的比利時伊珀爾戰場。趁著順風,德軍一聲令下開啟了大約6000只預先埋伏的壓縮氯氣鋼瓶。剎那間在68千米寬的正面形成2米高的黃綠色氣體幕墻滾滾向前推進,縱深到達10-15公里,對手毫無防范,致使5千多人死亡,一萬五千多人中毒致傷。一位戰地記者進行了如此描述:“他們已經死亡,兩手伸展著好像要揮去上方的死神。尸體遍野,他們極度痛苦的肺在喘息,滿嘴都是黃色液體。”這就是戰爭史上的第一次化學戰,從此,化學戰作為最邪惡的戰爭被寫入了人類戰爭的史冊。這種氣體就是我們研究的氯氣。歷史事件Cl222易斷裂易得電子分子結構不穩定原子結構不穩定化學性質活潑,氧化性強

結構決定性質ClCl-氯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有

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易

電子形成8電子穩定結構而顯示

價,故氯氣有強的性。(“氧化”或“還原”)

結構決定性質7得一個-1氧化+e-(二)氯氣的化學性質1.與金屬反應2Na+Cl22NaCl點燃劇烈燃燒,發出黃光,生成白色固體劇烈燃燒,產生棕黃色的煙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產生大量紅棕色的煙

2Fe+3Cl22FeCl3

注意:不生成FeCl2氯化銅溶于水后,溶液呈藍綠色。濃溶液綠色,稀溶液藍色Cu+Cl2CuCl2點燃2.下列物質不能直接由單質化合制得的是()思考1.如何制得FeCl2?用鐵和稀鹽酸反應制得。A:NaClB:FeCl2C:FeCl3C:CuCl2BH2+Cl22HCl(二)氯氣的化學性質2.與非金屬反應點燃安靜地燃燒,發出蒼白色的火焰,瓶口有白霧,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H2和O2混合點燃會發生爆炸,H2和Cl2混合點燃會發生爆炸嗎?會!可燃性氣體在點燃或加熱前必須驗純!注意思考H2+Cl22HCl光照爆炸,瓶口有白霧

金屬鈉和銅,非金屬氫氣都可以在氯氣中燃燒,這三個反應有何相同的現象?想一想

燃燒是否一定要有氧氣的參與?什么叫燃燒?可燃物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燃燒。問題討論

2P+3Cl22PCl3(液)點燃

一般生成PCl3和PCl5的混和物,形成白煙形成白霧白色煙霧若P過量,則主要生成PCl3,若Cl2過量,主要生成PCl5Cl2+PCl3PCl5(固)結論

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參加,許多氧化劑(如:O2、

Cl2、F2、CO2等)都能支持某些物質的燃燒。任何發光發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都叫做燃燒。2HClO2HCl+O2↑

(二)氯氣的化學性質3、與水反應次氯酸的性質:光照3、強氧化性1、弱酸性2、不穩定易分解弱電解質酸性比碳酸還弱可用于自來水的殺菌、消毒,可用做漂白劑。Cl2+H2OHCl+HClOCl2、H2O、HClOH2OH+、Cl-新制氯水與久置氯水的區別H+、Cl-、ClO-OH-(少量)(二)氯氣的化學性質4、與堿反應2NaOH+Cl2=NaClO+NaCl+H2O2OH-+Cl2=ClO-+Cl-+H2O漂白粉和漂粉精制備: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氯氣+堿氯化物+次氯酸鹽+水(三)氯氣的制法1、原理:

MnO2+4HCl(濃)→MnCl2+Cl2↑

+2H2O2、裝置發生裝置:固+液加熱型收集裝置尾氣吸收裝置:NaOH溶液吸收向上排氣法排飽和食鹽水法實驗室制氯氣干燥裝置制氣裝置除雜裝置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干燥裝置制氣裝置除雜裝置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實驗室里也常用下列方法制取氯氣KClO3+6HCl(濃)→KCl+3Cl2↑+3H2O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注意:上述反應中均使用濃鹽酸,用稀鹽酸不能制得氯氣。工業制氯氣常用電解飽和食鹽水的方法2NaCl+2H2O→2NaOH+Cl2↑+H2↑通電通常的檢驗方法是:用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置于集氣瓶口視其是否變藍色怎樣檢驗氯氣?原理:Cl2+2KI→I2+2KCl單質碘遇到淀粉變藍制氣→除雜→干燥→收集→尾氣處理添加一個盛有品紅試液的集氣瓶,觀察氯氣通過后是否褪色二、次氯酸和漂粉精次氯酸(HClO)是一種不穩定的弱酸,容易分解放出氧氣。當氯水受到日光照射時,次氯酸的分解速率加快。2HClO2HCl+O2↑

光照氯氣和消石灰反應生成的是混合物其成分含有:Ca(ClO)2、CaCl2、H2O、Ca(OH)2、Cl2其中有效成分是:Ca(ClO)2日常Ca(ClO)2+CO2+H2O==CaCO3↓+2HClO工業Ca(ClO)2+2HCl==CaCl2+2HClO漂白原理:(原理:強酸制取弱酸)復習:氯水的成分和性質(1)氯水的成分氯水是氯氣的水溶液,通常情況下為淺黃綠色溶液,氯水中只有部分Cl2與水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新制的氯水中含Cl2、H2O、HClO等分子和H+、Cl-、ClO-、OH-等離子

Cl2+H2OHCl+HClO(2)氯水的性質氯水具有多種物質的性質:Cl2、HClO具有強氧化性,HCl具有強酸性,HClO具有弱酸性……氯水的性質比較復雜,有可能存在多種成分同時作用于一種物質.在一般情況下,認為是溶液中氯分子的性質.若為鹽酸或次氯酸的性質,主要有下面幾種情況:①作為鹽酸的性質:當與弱酸的鹽或硝酸銀溶液作用時,主要作為鹽酸性質,例如:氯水與Na2CO3溶液反應:氯水與AgNO3溶液反應:

2HCl+Na2CO3→2NaCl+CO2↑+2HClOHCl+AgNO3→AgCl↓+HNO3

Cl2+H2OHCl+HClOCl2+H2OHCl+HClO總方程式:Cl2+H2O+AgNO3→

AgCl↓+HClO+HNO3

注意:不是形成AgClO,因HClO是弱酸,且次氯酸的鹽類溶于水,不能生成沉淀.

②作為次氯酸的性質:當氯水用于漂白(與有機化合物色素作用)、消毒、殺菌,溶液的保存和溶液酸性的變化等.利用的化學性質是強氧化性和不穩定性.③作為Cl2的性質:例如:Cl2+2KI→2KCl+I2化學現象中的煙、霧、氣的區別(1)煙:大量細小固體顆粒分散在氣體中的現象.例:Cu在Cl2中燃燒生成(CuCl2)棕黃色煙.(2)霧:大量細小液滴分散在氣體中.例如HCl氣體在空氣中遇水蒸氣生成的霧(鹽酸小液滴).(3)煙霧:大量細小固體顆粒與大量細小液滴同時分散在氣體中的現象.例如:磷在氯氣中燃燒生成PCl3、PCl5的混合物的現象.(4)氣:是指氣態物質.若氣體無色,則肉眼看不到,若有色才能觀察到.氯化氫和鹽酸第二章開發海水中的鹵素資源氯化氫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約為相同條件下空氣的1.26倍,極易溶于水,0℃時1體積水大約能溶解500體積的氯化氫。氯化氫氣體揮發在空氣中能與空氣中少量的水蒸氣作用形成白霧。一、氯化氫(HCl)(一)氯化氫的物理性質噴泉實驗專題研究經典回放高考熱點、考點1.噴泉形成的原因、條件,及裝置改進。2.判斷能否形成噴泉。3.有關噴泉的計算。3.能進行噴泉實驗的基本操作。學習目標:1.理解噴泉形成的原因、條件,及噴泉裝置的的含義,并能對噴泉裝置進行改進。2.能判斷噴泉能否發生。試一試我能行1.噴泉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哪些情況能形成噴泉?談談你的看法。3.燒瓶內放有氯化氫氣體如何進行噴泉實驗?該方法適于何種氣體,試舉例。4.燒瓶內放有二氧化碳氣體如何進行噴泉實驗?該方法適于何種氣體,試舉例。5.燒瓶內放有氯氣如何進行噴泉實驗?6.燒瓶內放有

乙烯氣體能否進行噴泉實驗?勇于創新討論與分析:試試看你做實驗能否成功第一組用氯化氫做噴泉實驗第二組用二氧化碳做噴泉實驗第三組用氯氣做噴泉實驗

第四組用氨氣做噴泉實驗思考:以上噴泉的形成有何共同點?是容器內氣體通過溶解或反應,使容器內的壓強減小,使與之相通的外界壓強大大于容器內的壓強,從而引發形成噴泉。思考:1.燒瓶內放有氧氣能做噴泉實驗嗎?如能,將如何操作?請設計噴泉裝置?2.課后思考還有那些氣體能進行噴泉試驗?以下更精彩探索一如圖所示.甲學生在燒瓶中充滿O2并在反匙燃燒匙中加入一種白色固體物質,欲做O2的噴泉實驗.實驗開始后,用凸透鏡將日光聚焦于反匙燃燒匙中的固體.燃燒匙內出現一陣火光和白煙。等一會兒,打開橡皮管上的止水夾.甲分析認為,應看到到有美麗的噴泉發生.結果實驗成功.請問他在反匙燃燒匙中加入了什么物質?探索其它能形成噴泉的方法和裝置探索二(2002年全國理科綜合題)如果只提供如右圖所示的裝置,能否形成噴泉,如能,請說明引發噴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索三

某學生積極思考產生噴泉的其它辦法并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在右圖的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反應后可能產生噴泉的是:A.銅和稀鹽酸B.碳酸氫鈉和氫氧化鈉溶液C.碳酸鈣和稀硫酸D.碳酸氫銨與稀鹽酸探索四請思考:實驗探索三的噴泉是如何形成的?是通過增加與容器相通的外界壓強,引發形成噴泉.問題一:要產生噴泉,關鍵是什么?問題二:如何使容器內外產生較大的壓強差?要使容器內外產生較大的壓強差1.減小容器內的壓強2.增大容器外的壓強送你錦囊妙計(5)增大與容器相通外部壓強。一、形成噴泉的組合:(1)NH3、HCl、、NO2等易溶于水或易與水反應的組合能形成噴泉實驗。(2)CO2等酸性氣體與氫氧化鈉等強堿溶液能形成噴泉實驗。(3)O2、N2、H2等不溶于水的氣體,設計一定的實驗條件將其反應掉,也能形成噴泉。(4)有機氣體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形成噴泉。(1995年全國高考題)在下圖裝置中,燒瓶中充滿干燥氣體a,將滴管中的液體b擠入燒瓶內,輕輕振蕩燒瓶,然后打開彈簧夾f,燒杯中的液體b呈噴泉狀噴出,最終幾乎充滿燒瓶。則a和b分別是

練一練,你的能力有提高思考一B思考二:(2009年全國高考標準測試題)如圖,燒瓶中收集了一瓶乙烯,請你根據噴泉原理和乙烯化學性質,在右圖基礎上設計一個方案,使它產生噴泉,力求使水充滿整個燒瓶。(簡述原理與操作)思考三:(2011年北京春季高考題)A是一種白色晶體,它與濃氫氧化鈉溶液共熱,放出無色氣體B。用圓底燒瓶收集干燥的B。按右下圖裝置儀器,擠壓滴管的膠頭時,可以得到藍色噴泉;A與濃硫酸反應,放出無色氣體C。用圓底燒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右下圖裝置儀器,擠壓滴管的膠頭時,可以得到紅色噴泉。(1)A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2)可用于除去B中水分的干燥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氣體B的方法是____。(3)收集氣體C的方法是______。思考四:(2007年上海高考題)同溫同壓下.兩個等體積的干燥圓底燒瓶中分別充滿(1)NH3,(2)NO2,分別進行噴泉實驗,如圖所示,經充分反應后,瓶內液體的物質的量濃度為()A(1)>(2)B.(1)<(2)C.(1)=(2)D.不能確定想一想:將氣體換成氯化氫、或含空氣20%的氨氣其結果將怎樣呢?要產生噴泉有那些方法?

1.減小容器內的壓強2.增大容器外的壓強歸納想一想噴泉原理在生活中有沒有實際應用?請提出合理化建議

根據噴泉的形成原理,如果在徐州高級中學南校區的校園里修建噴泉水池,你認為利用形成噴泉的哪個原理更合適?如何實現呢?謝謝同學們的合作懇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再見探索一如圖所示.甲學生在燒瓶中充滿O2并在反匙燃燒匙中加入一種白色固體物質,欲做O2的噴泉實驗.實驗開始后,用凸透鏡將日光聚焦于反匙燃燒匙中的固體.燃燒匙內出現一陣火光和白煙。等一會兒,打開橡皮管上的止水夾.甲理論分析認為,應看到到有美麗的噴泉發生.結果實驗成功.請問他在反匙燃燒匙中加入了什么物質?探索其它能形成噴泉的方法和裝置(2002年全國理科綜合題)如果只提供如右圖所示的裝置,能否形成噴泉,如能,請說明引發噴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索二太棒了噴泉實驗1.為什么燒杯中的溶液會噴入燒瓶?答:外界壓強比燒瓶內的壓強大,所以把燒杯中的溶液壓入了燒瓶。2.為什么燒瓶內與外界會產生很大的壓強差,燒瓶中的HCl呢?答:幾乎全部HCl都溶于了擠入燒瓶中的幾滴水中。使燒瓶內的壓強迅速減少。3.從該實驗可以得出HCl的溶解度如何?答:HCl氣體極易溶于水。噴泉實驗的條件1.氣體在液體中溶解度較大2.容器內外產生較大壓強差氯化氫的熱穩定性良好,即使在1000℃也只微量分解。氯化氫不能使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與活潑金屬也難反應。(二)氯化氫的化學性質實驗室中制取氯化氫可用固體氯化鈉跟濃硫酸反應,在微熱時有反應:(三)氯化氫的制法加熱到500℃以上又有反應:強熱2NaCl+H2SO4(濃)→Na2SO4+2HCl↑高沸點酸制取低沸點酸NaCl+H2SO4(濃)→NaHSO4+HCl↑微熱

工業上常用氯氣在氫氣中燃燒的方法來制取氯化氫氣體,氯氣在氫氣中燃燒時,有毒的氯氣被過量的氫氣所包圍,使氯氣充分反應。在生產上,往往采取使用一種過量的原料而使有害的或價格較昂貴的原料充分反應。氯化氫的水溶液叫氫氯酸,俗稱鹽酸二、鹽酸濃鹽酸稀鹽酸工業鹽酸顏色狀態氣味揮發性濃度密度濃鹽酸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和酸味的液體,具有揮發性,有腐蝕性。無色無色黃色液體液體液體刺激性空氣中形成白霧36%-37%1.19克/毫升(一)鹽酸的物理性質1、鹽酸與指示劑的反應鹽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鹽酸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二)鹽酸的化學性質指示劑及其顯色紫色石蕊試液酸性中性堿性紅色無色紫色藍色無色紅色無色酚酞試液2、鹽酸與金屬的反應鹽酸+活潑金屬==鹽+氫氣2HCl+Zn→ZnCl2+H2↑2HCl+Mg→2HCl+Fe→MgCl2+H2↑FeCl2+H2↑

3、鹽酸與金屬氧化物的反應生銹的鐵釘與鹽酸反應現象鐵銹溶解,一段時間后,鐵釘表面產生氣泡。反應方程式263Fe2O3+HClFeCl3+H2O鹽酸與氧化銅反應現象氧化銅溶解,溶液變成藍色反應方程式CuO+2HCl=CuCl2+H2O鹽酸+金屬氧化物→鹽+水鹽酸與氧化鐵反應4、鹽酸與堿的反應(1)將鹽酸滴在已經遇氫氧化鈉變紅的酚酞試液中現象:紅色變成無色反應方程式:(2)不溶于水的氫氧化銅與鹽酸反應現象:固體溶解,溶液變成藍色反應方程式:鹽酸+堿→鹽+水NaOH+HCl=NaCl+H2OCu(OH)2+2HCl=CuCl2+2H2O5、鹽酸和硝酸銀等某些鹽的反應現象:生成白色沉淀反應方程式:結論:可用硝酸銀(加入稀硝酸)檢驗鹽酸或電離產生氯離子的物質。HCl+AgNO3=AgCl+HNO31.濃鹽酸長期露置在空氣中,其質量會

,濃度會

,這是因為濃鹽酸具有

性。減小降低揮發問題2.寫出下列反應對應的離子方程式:A.CaO+2HCl=CaCl2+H2

O

B.H2SO4+Mg(OH)2=MgSO4+2H2O

C.NaCl+AgNO3=AgCl↓+NaNO3

D.CaCO3+2HCl=CaCl2+CO2↑

+H2O

CaO+2H+=Ca2+

+H2

O

2H+

+Mg(OH)2=Mg2+

+2H2OCl-+Ag

+

=AgCl↓

CaCO3+2H+=Ca2+

+CO2↑

+H2O 問題:已知物質的密度ρg/cm3、摩爾質量Mg/mol,求1mol該物質的體積V?V=M

g/mol

ρg/cm30℃、101kPa1mol固液氣態物質體積對比7.2cm310cm318.3cm318cm353.6cm3物質狀態1mol物質質量(g)密度(g/L)體積(L)H2O2CO2氣氣氣2.01632.0044.010.08991.4291.97722.422.422.3結論:1.在相同條件下,1mol氣體所占的體積比1mol固體或液體所占的體積大得多2.在相同條件下,1mol固體或液體的體積各不相同,而1mol氣體的體積卻幾乎完全相同固體物質1mol鐵1mol鋁1mol鉛6.02×個原子56克6.02×個原子26.98克6.02×個原子207.2克7.1cm310cm318.3cm3液體物質1mol水1mol硫酸6.02×個分子98克6.02×個原子18克18.0cm354.1cm3在通常情況下,相同質量的氣態物質的體積要比它在固態或液態時的體積大1000倍左右!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要比固體和液體中粒子之間的平均距離大得多。0℃1molH2O(18mL)100℃1molH2O(g)(3.06×104mL)(體積擴大1700倍)微粒數越多,則體積越大粒子本身大小粒子間的距離氣體體積

氣體分子在不斷的運動著,他們傾向于充滿空間的任何角落。氣體體積實際是指氣體分子所能達到的空間,它遠大于氣體分子本身體積的總和。

氣體的體積總是和溫度、壓強聯系在一起的,受熱易膨脹,加壓易收縮。一般來說,氣體分子的直徑約0.4nm,而分子之間的距離則約為4nm,即分子之間的距離約是分子直徑的10倍。固體變液體,又變為氣體,分子間距離的變化。

氣體體積大小由什么因素決定?

H2

CO2氣體同溫同壓下:1、分子數目2、分子本身大小3、分子間距離結論:同溫同壓下1mol氣體的體積約相等其中:標準狀況下1mol氣體的體積約為22.4L相等忽略相等1mol氣體摩爾體積定義:在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氣體所占的體積都約為22.4L,這個體積叫做氣體摩爾體積。用Vm

表示。

單位:升/摩

L/molVm=Vn注意:1、氣體不同溫度和壓強下摩爾體積不同2、0℃,101Kpa下,此時氣體的摩爾體積約為22.4L/mol.(標準狀況)3、氣體摩爾體積只是針對氣體(包括混合氣體).4、氣體的體積,在同溫同壓下只與氣體的微粒數目有關而與氣體分子的種類無關討論:有人說:“非標準狀況下,1mol氣體的體積一定不是22.4L。”這一說法對嗎?為什么?一、對下列說法做出判斷:

1、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物質的體積都約為22.4L

×2、1mol氣體的體積約為22.4L×練一練3、1mol氫氣和1mol氮氣體積相等×4、標準狀況下,以任意比混合的氫氣氮氣混合氣體共1mol其體積約為22.4L5、22.4L氣體所含分子數一定大于11.2L氣體所含分子數×在標準狀況下,(1)0.5摩氧氣占有的體積是多少?(2)44.8升氫氣的物質的量是多少?(3)14克CO的體積是多少?(4)33.6升氮氣中含有氮分子數是多少?(1)11.2升(2)2摩(3)11.2升(4)9.03×1023練一練11.21、標準狀況下,4.48LH2的質量是

g。0.42、標準狀況下,3.01×1023個O2所占體積約為

L。3、標準狀況下,1個氫氣分子的體積是

L。22.4/6.02×10-234、標準狀況下,1molH2和1molO2混合后的體積是

L。44.8練習題四:

A.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都是22.4升

B.1mol氫氣的質量是2克,體積是22.4L

C.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物質所占的體積都約是22.4升

D.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氣體所占的體積都約是22.4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0.1mol3.2g練習題五:

在標準狀況下,跟4.4g二氧化碳體積相等的氧氣的物質的量為(),質量為()。練習題六

在同溫同壓下,相同質量的下列氣體中體積最大的是()A.氫氣B.氨氣C.氧氣D.二氧化硫A真正的對手是自己真正的追求是進步鹵族元素第二章開發海水中的鹵素資源一、鹵素單質的物理性質鹵素在自然界都以化合態存在,它們的單質可由人工制得。下表中列出了鹵族元素單質的主要物理性質。從表中可以看出,鹵素的物理性質有較大差別。在常溫下,氟、氯是氣體,溴是液體,碘是固體。它們的顏色由淡黃綠色到紫黑色,逐漸變深。氟、氯、溴、碘在常壓下的沸點和熔點也依次逐漸升高。

溴是深紅棕色的液體,很容易揮發,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比水重。應密閉保存。如果把溴存放在試劑瓶里,需要在瓶中加一些水,以減少揮發(水封法)。溴的物理性質溴的用途:工業:制造燃料的抗爆劑AgBr可做膠卷的感光材料農業:含溴殺蟲劑醫藥:NaBr,KI用做鎮靜劑碘是紫黑色的固體碘被加熱時,不經熔化就直接變成紫色蒸氣,這種固態物質不經液態而直接變成氣態的現象,叫做升華。碘蒸氣遇冷,重新凝聚成固體(凝華)。碘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比水重碘的物理性質溴和碘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小,但卻比較容易溶解在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機溶劑中。醫療上用的碘酒,就是溶有碘的酒精溶液。氯、溴、碘在不同條件下的顏色溴、碘的提取1、反應原理非金屬活動性: Cl2>Br2>I2氧化性:Cl2>Br2>I22、工業提取Br2提取粗鹽后的母液→通入Cl2→鼓入熱空氣或水蒸氣→揮發出Br2蒸氣→冷凝得粗溴→精制得純溴3、工業提取I2海帶粉碎→加水浸泡→通入Cl2→過濾→提純→I2晶體

溴是海水中重要的非金屬元素,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因此,溴也稱“海洋元素”利用混合物中一種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里溶解性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這種方法叫做萃取。分液漏斗分為球型、梨型等多種樣式,球型分液漏斗的頸較長,多用于制氣裝置中滴加液體的儀器,梨型分液漏斗的頸比較短,常用做萃取操作的儀器。最外層都有7個電子相同點:不同點:核電核數逐漸增大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二、鹵族元素的原子結構FClBrI氟

碘根據鹵素的原子結構,試推測氟、氯、溴、碘在化學性質上應表現出的相似性與遞變性原子結構決定性質相同點:不同點:最外層都有7個eF2、Cl2、Br2、I2的化學性質相似,都有氧化性核電荷數逐漸增大電子層數逐漸增多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得電子的能力逐漸減弱,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漸減弱根據鹵素的原子結構,試推測氟、氯、溴、碘在化學性質上應表現出的相似性與遞變性。氯原子的最外電子層上有7個電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1個電子,形成8個電子的穩定結構,因此,化學性質很活潑。氟、溴、碘與氯相似,它們的原子最外電子層上也有7個電子,它們的化學性質(如與氫氣、水的反應)應與氯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它們的核外電子層數各不同,這就使得它們的原子核對外層電子的引力不同。原子半徑小的,最外層電子受核的引力較強,其得電子的能力也較強,即氧化性較強。反之,原子半徑大的,最外層電子受核的引力較弱,其得電子的能力也較弱,即氧化性較弱。因此,隨著氟、氯、溴、碘原子的核外電子層數依次增多,它們在化學性質上應表現出氧化性逐漸減弱的趨勢。F2

冷暗處爆炸 H2+F2→2HFHF很穩定Cl2

光照或點燃 H2+Cl2=====2HClHCl穩定Br2

高溫 H2+Br2=====2HBrHBr較不穩定I2

高溫、持H2+I2====2HI HI很不穩定續加熱500℃光照或點燃三、鹵素的化學性質1、鹵素與氫氣的反應結論:FClBrI隨著核電荷數的增多,原子半徑的增大,它們與氫氣反應的劇烈程度逐漸減弱,生成的氫化物的穩定性也逐漸降低根據Cl2與水的反應,寫出溴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預測其它鹵素與水反應程度的強弱。2、鹵素與水的反應鹵素與水的化學反應方程式2F2+2H2O→4HF+O2

(特例)反應越來越難以發生Cl2+H2OHCl+HClOBr2+H2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