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說專題訓練----王筠小說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滾燙的冰雕(節選)王筠大雪遮蓋了一切,散兵坑、塹壕、塹壕里的人,所有的一切都被厚厚的積雪包裹著,歐陽云逸和他最后的部隊遭受著前所未有的磨難。刀削斧砍一樣的寒風從陣地上掠過,刺穿了戰士們單薄的衣褲,使他們饑寒交迫的身體慢慢變得麻木,變得僵硬。他們的頭上雪花席卷,狂風飛舞,漆黑如墨般的蒼穹籠罩著冰凍的大地。沒有一個人要求下山,沒有一個人要去躲避冰雪寒風,他們都在等待著美國人的到來。極度的嚴寒摧殘著大家的身體和意志,更折磨著他們饑餓的神經。部隊沒有一點可以果腹可以提供熱量的食物,饑餓和寒冷把他們推到了承受力的邊緣。“都找……找吃的東……西,看看還……有沒……有。”歐陽云逸僵硬的喊聲在凄厲的風雪中回蕩著,一瞬間就飄散而去,消失得無影無蹤。戰士們緩慢而又機械地摸索著自己的挎包、口袋,他們翻找過無數次了,他們都知道自己的身上不可能再有任何吃的東西。不少人一邊摸索著自己的挎包,一邊抓起身邊的積雪往嘴里送,吞咽積雪也能讓他們饑餓的神經得到暫時的滿足。歐陽云逸也再一次翻了翻自己的帆布挎包。挎包里裝著他的洗臉毛巾、牙刷、牙膏、本子、筆、喝水的缸子,還有一個手絹包裹著的包包,那是鴨綠江中國一側的江土,是他過江的時候帶上的。挎包里沒有任何可以充饑或是能夠提供熱量的食物,歐陽云逸知道這一點。但是他凍僵了的手還是在里面摸索著,他摸索了半天,最后拿出了那管牙膏。牙膏還有大半管,歐陽云逸一直用得很節省。他有一個習慣,不吃飯喝水可以,不刷牙洗臉不行,從國內帶來的牙膏在他這里是一種十分珍貴的東西,現在他把這個牙膏拿了出來。歐陽云逸的手指頭已經完全僵硬了,他不得不用牙齒咬掉牙膏上面的蓋子。牙膏也凍住了,好不容易擠出了一截,歐陽云逸把這一截牙膏吃進了嘴里。牙膏已經有些干硬,但并沒有完全凍結,歐陽云逸慢慢咬嚼著,一股辛辣的味道充滿了他的口腔。他把這管牙膏遞給身旁的戰士,戰士咬了一截,然后又把它傳給了下面的戰士。一個傳一個,歐陽云逸的半管牙膏被大家吃光了,每個人都吧嗒著嘴,每個人的嘴里都散發著濃重的辛辣的味道。雪下得好像小了些,但是刺骨的寒風卻更加猛烈。歐陽云逸害怕部隊睡著了,他知道在這樣嚴寒的夜晚,一旦睡著就再也起不來了。他喊叫著,要大家站起來,活動活動手腳,或者抱在一起互相取暖。戰士們艱難地站起來了,他們立在刀子般的寒風中,三五個人抱在了一起。歐陽云逸竭盡了氣力喊道:“堅持……同志們,堅持住,我們要像鋼釘一樣釘在這個陣地上,絕不讓美國鬼子從山下跑掉!堅持啊,同志們,天……就要亮了……”歐陽云逸大聲地喊叫著,他的聲音響在每一個戰士的耳邊,伴隨著一陣又一陣猛烈的寒風傳到了很遠很遠的地方。大家相互抱了一會兒又重新蹲在塹壕之中,畢竟塹壕里面的寒風要比外面小一些,他們一個挨著一個,擠得緊緊的,似乎都覺得這樣能夠給他們帶來些許的溫暖。一個戰士擠在歐陽云逸的身旁,暗夜中他的臉上是一片神往的表情:“說來說去還是我們江南好,沒有這么……冷。”歐陽云逸緊緊摟著他的肩膀:“打走了美國……鬼子就……回去,回到我們的……江南。我們……江南,油菜黃,稻花香,八月桂花遍地開……”他們的目光極力望向前方的黑暗,透過寒風呼嘯雪花飛舞的黑漆漆的夜幕,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江南,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黃得耀眼,沉甸甸的稻谷壓彎了枝頭,而桂花的芬芳漫天彌漫著,從他們山清水秀的江南一直飄散到腳下的長津湖畔,飄到了他們的身旁。他們都張大了鼻孔和嘴巴,深深地、貪婪地呼吸著……風停雪住,蒼白無力的日頭慢慢升起到群山上以后,史密斯的部隊開始往1071.1高地運動。高地上靜悄悄的,寒冷的陽光灑在雪原上,視野之中是一片陰森森的銀白。沒有槍聲,沒有喊聲,大地上一片安詳。師長史密斯有點莫名其妙,因為這種安靜過于反常。史密斯命令他的陸戰隊員加倍小心,占領山頭上的陣地。美國人終于小心翼翼爬上了山頭,他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積雪覆蓋的塹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國軍人僵硬的身體,他們一個挨著一個趴在自己的戰斗位置上,有百十號人,都持槍而待,槍口全都指向下面的道路,那是陸戰1師將要經過的地方。這些中國人的衣著都非常單薄,沒有大衣,多數人還戴著單帽,穿著單鞋。冰雪在他們的臉上凝結成了寒霜,每個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掛著密集的細小的冰凌,微風拂過,錚錚有聲。陣地上的中國人好像都睡著了,聽任美國人來到他們的身旁而無動于衷,他們就那樣趴臥著,每個人的武器都已凍結在自己的手中,而每個人臉上又是那樣地神態安詳。史密斯微微并攏的手指在鋼盔的邊沿上碰了碰,對著靜靜趴臥在陣地上的中國人行了個莊重的軍禮,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軍禮。陸戰隊排起了長長的隊列,他們一路路一隊隊從1071.1高地的下面通過,每個人都把并攏的手指放在鋼盔或是兜頭大衣的帽檐上,向沉睡在山頭上的中國人,向他們的對手致意。(選自《解放軍報》2021年10月21日)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對極寒天氣的描寫突出了志愿軍戰士遭受的困境,為后面志愿軍戰士被凍成冰雕作了鋪墊。B.志愿軍戰士面臨饑餓和寒冷帶來的死亡考驗,沒有一個人脫逃,這充分說明了志愿軍戰士們保家衛國的信念極強。C.小說運用了細節描寫,如歐陽云逸的書包里有用手絹包著的中國江土,這表明了志愿軍戰士對土地的深厚情懷。D.小說用“美國海軍陸戰隊”“長津湖”等詞語指向了“抗美援朝”的特定時代,將讀者的思緒拉回到烽火歲月。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什么表達效果?請簡要分析。3.小說結尾對志愿軍戰士成為冰雕進行了刻畫,其用意何在?請結合作品簡要說明。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告別王筠吳鐵錘最后一次見到曹連長的同鄉楊根思,是在這一天的早上。太陽剛剛升起,遠遠近近積雪的群山沐浴在燦爛的朝霞之中,蔥蘢的樹木,深色的谷地以及冰封的長津湖面都輝映看一抹淡淡的粉紅,看上去竟是分外的妖嬈。初升的旭日在把光明與溫暖帶到這個狹長半島的同時,也把一個經過了徹夜激戰的寧靜的清晨帶到了長津湖。楊根思就是披著一身的霞光來到吳鐵錘面前的。吳鐵錘還在山腳下的巖縫中睡覺,李大個把他叫起來,告訴他楊根思連長來了。吳鐵錘睡眼惺忪,從土黃色的翻毛皮大衣里探出半個腦袋,看到楊根思頭戴著包裹著棉布片子的大蓋帽,身著單薄的棉軍衣,褲筒和單膠鞋里鼓鼓囊囊的,顯然是塞進了過多的棉花。旭日的霞光從他背后射過來,使得背光而立的楊根思輪廓分明,散射著一圈耀眼的虛光。吳鐵錘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坐起身來:“楊連長?”楊根思笑了笑:“我要上去了,過來看看曹連長,順便跟你討點經驗。”吳鐵錘揮了揮胳膊:“胡扯嘛,我哪有什么經驗?戰斗英雄不是拿我說笑話吧?”楊根思認真地說:“你們同美國佬交過手,美國鬼子是什么戰術,你不能保守啊營長。”“保什么守嘛!”吳鐵錘倒不好意思了,“美國鬼子那一套你還不知道?就是坦克加大炮,白天還有飛機,火力猛唄,除此之外沒什么東西。”“美國鬼子有什么短處沒有?”楊根思想了想向道。“短處嗎?”吳鐵錘把狗皮帽子摘下來,抓撓著密密的頭發茬子說,“我看這個美國人有點怕死,面對面刺刀見紅,他就稀湯拉水了。”吳鐵錘的“稀湯拉水”是句土話,楊根思一時沒有聽懂,但那個意思他是明白的,美國人怕死,吳鐵錘的這句話他記住了。“吳營長還有什么竅門?再說說,多給我說說。”楊根思非常謙虛的樣子。吳鐵錘說:“你別吳營長吳營長的,營長不干了,副的。”楊根思沉默了一下說:“聽說你犯了錯誤,不知道是什么錯誤撤了你。”“殺牛。”吳鐵錘悶聲悶氣地回答道。“呦,”楊根思有點驚訝,“那是不能殺,有群眾紀律的。我們連開始也有人要殺,我就沒有同意。”“還是你有覺悟,戰斗英雄模范嘛!”吳鐵錘的語氣里帶著明顯的諷刺味道。楊根思沒有聽出來,依然很認真地說:“毛主席說愛護朝鮮人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頭牛就是家里的一口人,當然比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要重要。”“我聽你這個話怎么和我們歐陽教導員差不多呢?”吳鐵錘有點不高興,“不殺牛吃什么?大家餓得屁都沒有,拿什么打下碣隅里飛機場?”楊根思一時沒有說話。“你們還打掉了美國佬的重型坦克?”過了一會楊根思又問道。“瞎貓碰上死耗子,”吳鐵錘說,“我們孫二愣子干掉的。你要想打坦克,我把孫二愣子給你找來。”“那倒不必了,”楊根思忙說,“我們守高地,坦克上不來的。”吳鐵錘看了看他.心里咕嘟著,死腦筋,美國人的重型坦克哪里不能去?不預備些打坦克的木頭棍子炸藥包,要是坦克上去了,你不是洋鬼子看戲——傻了眼?吳鐵錘與楊根思的交往不多,在他的印象中,這個人有點呆板,和他的泰興老鄉曹連長差不多。不過楊根思打起仗來不怕死,不然怎么當得上全國戰斗英雄模范代表呢?回到營部的歐陽云逸看到了楊根思,很熱情地和他打了招呼,要他到石頭縫里坐一坐避避寒風。楊根思說他不坐了,他去看看曹連長,告個別,回去就要帶著部隊上陣地了。歐陽云逸的臉色黯淡下來。吳鐵錘看了看楊根思,想了一下還是說:“曹連長犧牲了。”“哦?”楊根思有一點小小的意外,但是也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驚奇。也許在他想來,打仗死人是常有的事。停頓了一下,他才又問道:“人呢?”“在下碣隅里飛機場外面。”吳鐵錘說。楊根思面有不快,對吳鐵錘說:“你們應該把他帶下來的,找個地方。”他看了看歐陽云逸,然后又說,“把他帶下來,找個地方。”吳鐵錘神色黯然:“怎么帶啊?我一個營300多人5個連長指導員都在鐵絲網下面睡著呢!我都想把他們帶回來,怎么帶?”戰斗竟如此殘酷,超出了楊根思的想象。他抬起頭來看了看遠方,遠處的山巒上群峰疊翠,白雪皚皚。戰役打響的當夜下了一場大雪,厚厚的積雪掩埋了一切,楊根思知道他的同鄉曹連長、他許許多多的一起走過了鴨綠江的戰友們此刻正蓋著厚厚的雪被子睡在那里,不知道冷,不知道餓了。楊根思走了。他對吳鐵錘和歐陽云逸說,本來是想跟同鄉曹連長告別一下,說一說家里面的事情,現在不用了。他擺了擺手,然后就迎著霞光走去了。太陽又升高了一些,朝霞的色彩也在隨同著旭日的上升而不停變幻,淡淡的紅色光暈漸隱漸退,天空和大地愈加的明亮。楊根思走在霞光之中,身體四周虛光散射,歐陽云逸感覺到楊根思好像整個的燃燒起來了。吳鐵錘本來還有一句話,美國鬼子火力太猛,不能硬碰硬。他這句話還沒有來得及說,楊根思已經走遠了。(節選自小說《長津湖》,有刪改)4.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A.小說的標題,一語雙關,楊根思來的目的是同曹連長告別,吳鐵錘他們也是最后一次見到楊根思。B.小說開頭對楊根思穿著的描寫,表明了我軍將士們作戰條件艱苦,凸顯了將士們不怕困難的形象。C.楊根思得知曹連長犧牲的消息后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驚奇,此時的他只有視死如歸的勇氣,沒有悲傷。D.小說結尾暗示了楊根思部隊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將會遇到猛烈攻擊,為楊根思的壯烈犧牲埋下伏筆。5.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楊根思的形象特征。6.小說開頭和結尾處都有對太陽和霞光的描繪,這樣的環境描寫有何作用?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嶺上無戰事王筠接連下了幾場大雨,洪水沖毀了道路,沖壞了陣地上的工事。遠山近崗飛瀑流掛,一派云遮霧罩。山下的敵人沒動靜,除偵察機偶爾從云縫匆匆一過,炮不鳴,槍不響,“黑老鵠”和“油挑子”也沒來搗蛋。稍一放晴,下邊的給養送上來了。因大雨阻隔,陣地上快要斷糧。山上修了儲水池,還弄了不少汽油桶,幾場大雨后,蓄水設備裝得滿滿當當。李八里沒想到王翠蘭跟著上來。“你咋么來了?也不打個招呼!”這是李八里見到王翠蘭的第一句話。王翠蘭卻笑了:“給你說你能讓俺來?”黑云嶺經常遭敵人炮擊轟炸,流血死亡是家常便飯。山下的營地雖說有“油挑子”光顧,但與黑云嶺比,安全系數大得多。上來了不能馬上把她攆回去,李八里不高興也高興,自從告別山下營地,告別馬先生、喇叭小劉他們,又是好幾天了。王翠蘭說:“俺前些日子做夢,又夢到你掛彩。你說我咋么光做這樣的夢呢?”李八里說:“啥么好夢不做,就做瞎夢,瞎做夢!”“唉,”王翠蘭輕輕嘆了一口氣,“整天為你提心吊膽的……你說這個仗,啥么時候能打完呢?”“打完?早著呢!”李八里說,“不把美國鬼子全部趕到大海里去,戰斗結束不了。”王翠蘭說:“你說這些美國佬,好好的不擱美國家里待著,偏偏大老遠跑朝鮮來,不來朝鮮,俺們也不會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李八里嗔道:“都擱家里抱小雞怪好,天下太平,還用打仗?還要部隊干啥么?”王翠蘭拿胳膊拐兒搗他一下,笑著說道:“說著玩的,你又認真……只要你沒事情,俺咋么都好說。”“我能有啥么事情?啥么事都沒有!”照明的油是柴油,煙氣大油煙味重。昏黃的燈光飄忽不定,山洞里忽明忽暗。遠處的火把將近處的景物照亮一片,不大的洞口接納著微弱的天光。戰士們知道營長的老婆上來了,都離得遠遠的,盡量留出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坐了一會兒,王翠蘭扒著李八里的衣服領子朝里邊看。李八里側著頭說:“看啥么呢?又沒生蛆。”王翠蘭說:“蛆沒有,虱子還能沒有?”確實有虱子,大虱子小蟣子都有,衣縫間,毛發里,隨便一翻就一串串的。天氣好沒有敵情的時候,戰士們就坐在太陽底下脫光衣服,把縫隙翻出來,大拇指對著大拇指,擠得虱子啪啪響。大家還開玩笑說是“革命蟲”。王翠蘭說消滅虱子最簡便的辦法就是將臟衣服放在開水里煮。李八里說:“哪有條件煮虱子?缺鍋少灶的,就一個鍋還得做飯燒水……”王翠蘭很嚴肅地說:“你不要不當回事,滅虱子是治療隊工作,你當營長的不支持?”李八里說:“不是不支持,沒有條件!你看看,要啥沒啥,咋么燒開水?”王翠蘭說:“你這不是有汽油桶嗎?剛才我見那邊擺著十幾個。”李八里說:“就那點水,還得留著打仗用……煮虱子,虧你想得出來!”“你這個人……我讓你窩囊!”王翠蘭動手來解李八里的衣服扣子。李八里躲避著說:“唉,唉,動手動腳的,叫戰士笑話。”這時孟正平走了過來。王翠蘭對他說:“教導員你來了正好,李營長不配合治療隊工作,你看咋么弄吧。”孟正平詢問王翠蘭一個問題:為什么送給養還帶來一袋松針?王翠蘭說:“治療夜盲眼啊!用松樹葉子燒水喝,能緩解癥狀。咋么?你這里沒有夜盲眼?”“有,不少呢。”孟正平說,“支持,肯定支持!為了部隊戰斗力嘛,哪個不支持?”孟正平也不管李八里同意不同意,就安排戰士們照著王醫生吩咐去落實。幾只汽油桶架上了松枝樹干,爐火熊熊,熱氣蒸騰,一件件土黃色的軍服在鐵皮大桶內翻卷。炊事班的鍋也燒上了松針水,綠色的汁液散發著特別的味道。王翠蘭捏著李八里鼻子給灌下一碗綠湯水。李八里嘗過美國咖啡,覺得這個松針綠湯水比美國人的咖啡還難喝。天氣不陰不晴,云層很低,不是敵機活動的時候。五六只大鐵桶架在洞口附近燃燒,蒸騰的熱氣讓潮濕的山洞變得溫暖。王翠蘭說:“不打仗多好,喇叭劉吹他的喇叭,馬先生教他的書……打仗,啥么都給打毀了啊!”李八里說:“光想過太平日子!美國鬼子眼瞅著打到家門口了,不跟他干上這一仗咋么能行?把他揍得滿地找牙,以后再見你就客氣了。太平,得用鮮血和生命來保衛啊……不過打仗也有打仗的好處,要是不來朝鮮我能碰到你啊?”王翠蘭輕輕搗了李八里一胳膊拐,兩個人偷偷地笑了。這歡笑驅散了他倆思念逝去戰友的不快。故人已去,活著的還要戰斗。王翠蘭說:“這仗什么時候是個頭呢?總不能擱朝鮮打上一輩子的仗吧?”李八里說:“當然不會。打不動了和平就會到來。”王翠蘭一直覺得喇叭劉沒有死。他咋么能死呢?在老家皖北靈璧,但凡碰上吹吹打打的喇叭班子,就會有喇叭小劉活靈活現的模樣,李八里也是如此。八個月以后,王翠蘭在朝鮮元山五老里生下一對雙胞胎,一男一女,龍鳳呈祥。五老里是她跟李八里結婚的地方,她還記得洞房花燭夜敵機“油挑子”來搗亂。王翠蘭給兩孩子起名:李援朝、李抗美。(選自2020年9月9日《解放軍報》,有刪改)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頭描寫黑云嶺陣地大雨后飛瀑流掛、云遮霧罩的景象,既為人物活動提供了真實的背景,又為后文夫妻戰地重逢渲染了氣氛。B.王翠蘭是營長李八里的新婚妻子,她關心丈夫安危,痛恨美國入侵,盼望著抗美援朝戰爭早日結束,是一個向往和平生活的女戰士。C.孟正平詢問王翠蘭后,吩咐戰士燒開水去虱,安排炊事班煮松針水,這熱火朝天的煮沸場景描寫,給小說增添了一抹溫馨生活氣息。D.小說沒有描寫敵我雙方生死博殺的殘酷畫面,而是聚焦戰爭間隙的生活場景,作者之所以這樣寫,是想表達其內心的反戰厭戰情緒。8.請簡要分析小說末尾一段的作用。9.這篇小說在構思上有“以小見大”的特點,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冰雕連①風停雪住,曙光再次降臨在朝鮮的長津湖。蒼白無力的日頭慢慢升起到群山上以后,里茲伯格②的部隊開始往黃草嶺1081高地運動。高地上靜悄悄的,寒冷的陽光灑在雪原上,視野之中是一片陰森森的銀白。沒有槍聲,沒有喊聲,也沒有黃蜂般飛舞的手榴彈彈雨,大地上一片安詳。里茲伯格團長有點莫名其妙,因為這種安詳過于反常,中國人的無聲無息也叫他摸不著頭腦。以基本的常識而言,中國人不可能不向1081高地這個最后的關隘派出阻擊部隊,他心里想也許有不同尋常的事情要發生。里茲伯格命令他的陸戰隊員加倍小心,占領山頭上的陣地。美國人終于小心翼翼爬上了山頭,他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積雪覆蓋的塹壕之中是一具具中國軍人僵硬的身體,他們一個挨著一個趴在自己的戰斗位置上,有百十號人,都據槍而待,槍口全都指向下面的道路,那是陸戰隊將要經過的地方。這些中國人的衣著都非常單薄,沒有大衣,多數人還戴著單帽、穿著單鞋。冰雪在他們的臉上凝結成了寒霜,每個人的眉毛胡子上都掛著密集的細小的冰凌,微風拂過,錚錚有聲。陣地上的中國人好像都睡著了,聽任美國人來到身旁而無動于衷,他們就那樣趴臥著,每個人的武器都已凍結在自己的手中,而每個人臉上又是那樣神態安詳。里茲伯格聽到陸戰隊的報告以后也爬上了1081高地,他為同一幕景象所震撼。這就是與他們鏖戰了二十多天的中國軍隊,就是層層包圍著他們、一波又一波不斷向他們進攻的中國人,就是這些人,他們寧愿凍死也決不放棄自己的陣地。這是些什么人啊?他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他們為什么如此頑強,為什么具備著這樣非同尋常的意志力?里茲伯格搖了搖頭,雖然他不能完全理解這些人,但是他知道他們都是些無畏的勇士,是真正的軍人。里茲伯格微微并攏的手指在鋼盔的邊沿上碰了碰,對著靜靜趴臥在陣地上的中國人行了個莊重的軍禮——美國海軍陸戰部隊的軍禮。里茲伯格對他的陸戰隊員們說:“讓他們待在這里吧,不要打擾他們。”陸戰隊排起了長長的隊列,他們一路路一隊隊從1081高地的下面通過,每個人都把并攏的手指放在鋼盔或是兜頭大衣的帽檐上,向沉睡在山頭上的中國人,向他們的對手致意。吳鐵錘一路緊趕,夕陽西下時趕到了黃草嶺1081高地。他沒有想到這個高地是他這支部隊最后的歸宿,也沒有想到竟然會以這種方式來跟自己的老搭檔歐陽云逸告別。百十號凍僵的人都從塹壕里抬了出來,抬到了平緩的坡地上。他們的身體彎曲著,保持著據槍射擊的姿勢,彎也彎不平,扳也扳不直,槍支抱在他們的懷中,凍結在他們的手上,拽也拽不下來。每個人的臉上都凝結著寒霜,頭發和眉毛胡子上密布著晶瑩細小的冰粒,在夕陽昏黃余暉的照射下晶瑩剔透。吳鐵錘看到了歐陽云逸,他好像完全睡著了,閉著眼睛,睡得很踏實、很安詳。他的手上戴著藍色的毛線手套,肩膀上背著他的帆布挎包,他的眼鏡片凍裂了,眼鏡架掉落在胸口上。吳鐵錘把他的眼鏡拿起來,解開歐陽云逸的挎包,用毛巾將凍裂的鏡片擦了又擦,然后重新把它戴在了歐陽云逸的鼻梁上面。吳鐵錘看著面前睡熟的歐陽云逸,他還從來沒有這樣仔細看過他。白天黑天,晴天雨天,不論酷暑還是嚴寒,他跟這個人形影不離朝夕相處。多少年了?好像還是抗戰的時候,在蘇北,在他的老家吳家集,這個人帶著他參加了新四軍的抗日支隊,他們一起打鬼子,打走了日本鬼子,他們從蘇北北上魯南打國民黨,他們打了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等許許多多的大仗,然后過長江,打上海,最后跨過鴨綠江來到這個冰天雪地的朝鮮半島打美國鬼子陸戰1師。這么多年了,他從沒有想到過會同這個人分開,哪怕是在這個長津湖畔最殘酷、最惡劣的環境中,他也從來沒有想過。可是現在,這個他非常熟悉和非常敬重的人卻在極度的嚴寒之中徹底睡了過去,他睡在自己的陣地上,沒有離開自己的戰斗崗位。吳鐵錘知道這個人再也不會醒來了。[注]①摘自王筠長篇小說《長津湖》,該書是第一部描寫朝鮮戰爭中長津湖戰役的文學作品。②里茲伯格,美軍軍官,真實人物。下文的我軍指揮員吳鐵錘與歐陽云逸為虛構人物。10.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開頭兩段的環境描寫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引出了下文里茲伯格的猜測。B.在面對冰雕連之時,小說對里茲伯格與吳鐵錘都進行了心理描寫、動作描寫、肖像描寫等。C.最后一段吳鐵錘回憶他和歐陽云逸從抗戰到解放戰爭經歷過的歷次戰役,拓展了小說時空。D.小說通過寫冰雕連在凍死的情況下依然保持著戰斗姿態,表現了我志愿軍堅不可摧的意志。11.小說從中美兩國軍人的視角對冰雕連進行了描寫,二者有哪些方面的不同?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12.有人評論《長津湖》“以‘非虛構’式的客觀性完成極富現場感的歷史真實”,請據節選部分簡要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答案】C“這表明了志愿軍戰士對土地的深厚情懷”錯誤,根據后面歐陽云逸與戰士們關于江南的對話可以得出,這里體現的應是志愿軍戰士深厚的家國情懷。2.①畫橫線的句子是志愿軍戰士想象祖國江南美好風景、豐收在望的情景。②這些暖色調的描繪與現實中長津湖畔風雪交加、極度寒冷的自然環境形成對比,從而贊揚了志愿軍戰士不畏嚴寒的犧牲精神。③這是志愿軍赴朝參戰忍受極度寒冷的天氣,具有犧牲精神的思想基礎,也揭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主題。3.①對志愿軍戰士成為冰雕,至死保持戰斗姿態的景象刻畫,高度贊揚了志愿軍戰士為了戰斗勝利的堅毅隱忍與犧牲精神。②推動情節發展,戰士們的冰雕形象令敵人十分震驚,難以想象,讓敵人忍不住脫帽致敬,贏得了對手的尊重,揭示志愿軍是不可戰勝的軍隊。③對戰士們在雪地一動不動地潛伏,凍成冰雕的群像的靜態描繪,與戰爭的激烈形成對比,讓觀眾有了熱火戰場之外的震撼,從而表達出對志愿軍大無畏犧牲精神的景仰之情。4.C“沒有悲傷”說法錯誤。聽說曹營長犧牲后,“楊根思有一點小小的意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