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道疏浚程施工質量控措施要點(1施工測量與標志設立1施工前應對勘測單位提供的測量控制點、水準點進行查對復核,對丟失的控制點、水準點應當補齊。放樣測站點高程精度,不得低于五等水準測量精度的要求。2疏浚放樣的精度;疏浚放樣的精度序號
項目
平面位置誤差(m)岸邊
±0.51
疏浚開挖邊線水下
±1.0
各種管線安裝挖槽中心線疏浚機械定位
±0.5±1.0±1.03挖槽設計位置應以明顯標志顯示,標志可采用標桿、浮標或燈標。縱向標志應設在挖槽中心線和設計上開口邊線上槽向標志應設在挖槽起訖點施工分界線及彎道處。平直河段每隔50100m設立一組橫向標志,彎道處應適當加密。4在湖泊以及開闊水域施工時,各組標志應以不同形狀的標牌相間設置。為便于夜間區分標志同組標志上應安裝顏色相同的單面發光燈相鄰組標志的燈光,應以不同的顏色區別。水下卸泥區應設置浮標燈標或岸標等標志指示卸泥范圍和卸泥順序。在挖泥區通往卸泥區、避風錨地的航道上,應設置臨時性航標,指示航行路線。在水道狹窄、航行條件差、船舶轉向特別困難時,應在轉向區增設轉向標志。在施工船舶避風水域內應設置泊位標并在岸上埋設帶纜樁或在水上設置系纜浮筒,以利船舶緊急停泊。7在施工作業區內必須設置水尺,并應符合下列規定:①水尺間距應視水面比降地形條件水位變化及開挖質量要求而定當水面比降小于110000時宜每公里設置一組水面比降不小于110000時,宜每0.5m置一組。水尺應設置在便于觀測、水流平穩、波浪影響最小和不易被船艇碰撞的地方,必要時應加設保護樁和避浪設備。水尺零點宜與挖槽設計底高程一致,施工水尺應滿足五等水準精度要求。施工區遠離水尺所在地,當挖泥船操作人員不能清楚地觀察水尺讀數時,應在水尺附近設置水位讀數標志由專人負責定時懸掛水位信號或采用其他通訊方式通報水位。(2排泥管線架設排泥管線應平坦順直,彎度力求平緩,避免死彎;出泥管口伸出圍堰坡腳以外的長度,不宜小于5m,并應高出排泥面0.5m上。排泥管接頭應緊固嚴密,整個管線和接頭不得漏泥漏水。發現泄漏,應及時修補或更換。排泥管支架必須牢固可靠,不得傾斜和搖動;水陸排泥管連接應采用柔性接頭,以適應水位的變化。排泥管線盡量避免穿越公路、鐵路或大堤。必須穿越時,應按有關部門規定實施。水上浮筒排泥管線應力求平順,為避免死彎,可視水流及風浪條件,每隔適當距離拋設一只浮筒錨當絞吸式挖泥船直接由浮筒排泥管卸泥時其浮筒末端可采用打樁或拋錨等措施加以固定,但須防止錨纜埋死。(3)水下排泥管(潛管)1當排泥管線跨越通航道或受氣候等條件限制不能使用水上浮筒管線進行疏?;虼垫傋鳂I時,可采用潛管。潛管直在水流平穩、河槽穩定、河床橫向變化平緩的水域內敷設。潛管敷設前,必須對潛管進行加壓檢驗,各處均達到無漏氣、漏水要求時,方可用于敷設。潛管的敷設和拆除應符合下列規定:敷設前,應對預定敷設潛管的水域進行水深、流速和地形測量,根據地形圖布置潛管,確定端點站位置。潛管節間的連接,宜采用柔性接頭,即鋼管與橡膠管沿管線方向相間設置并用法蘭連接。潛管的起止端宜設置端點(浮體)站,配備充排氣、水設施、錨纜和管道封閉閘閥等,以操縱潛管下沉或上浮。潛管沉放完畢,應在其兩端設置明顯標志,嚴禁過往船舶在潛管作業區拋錨或拖錨航行。跨越航道的潛管,如因敷設潛管不能保證通航水深時,可采用挖槽設置,但必須同時滿足潛管可以起浮的要求。拆除潛管,應由端點站向管內充氣,使其逐節緩緩起浮。待潛管全部起浮后,拖運至水流平穩的水域內妥為置放。潛管在敷設、運用或拆除期間有礙通航時,應向當地港航監督部門提出臨時性封航申請,經批準后實施。4潛管操作運行時應符合下列規定:①挖泥船開機前應先打開端點排氣閥放氣,以防潛管起浮。開機時必須先以低速吹清水,確認正常后,再開始吹泥。排泥或吹填過程中,凡需停機時,必須先吹清水,沖去潛管中的泥砂,直到排泥管口出現清水時為止,以防潛管堵塞。在潛管注水下沉或充氣上浮時,均應緩慢進行。(4挖泥船及輔助船舶的選擇1挖泥船的選擇應考慮下列因素:施工作業區的地形、水深、水文、氣象、土質等自然條件。挖泥船類型及其性能,如吃水、挖深、挖寬、排水、排距、生產效率、卸泥方式及抗風浪能力等。泥土處理方式。船舶調遣方式及可能性。工程量、工期、質量標準等。2輔助船舶的選擇應考慮下列因素:拖輪:拖輪的類型及功率,應根據被拖船舶的數量、船舶尺寸、編隊方式、噸位和通過航道等級等條件選定。供應船:油駁、淡水船的數量和供應能力應大于施工船舶的消耗量,并根據供應條件確定周轉貯量。泥駁:選配泥駁應考慮卸泥方式及土質等因素,其數量應與挖泥船的生產能力相適應。吹泥船、拋錨船、生活船、測量船、起重船、修理船、交通船、架纜船等,按實際需要配備。(5挖泥船定位與拋錨1采用定位樁施工的絞吸式挖泥船,在駛近挖槽起點2030m時,航速應減至極慢,待船停穩后,應先測量水深,然后放下一個定位樁,并在船首拋設二個邊錨,逐步將船位調整到挖槽中心線起點上。船在行進中嚴禁落樁。絞吸式挖泥船的橫移地錨必須牢固。逆流向施工時,橫移地錨的超前角不宜大于30,落后角不宜大于°抓斗、鏈斗、鏟揚式挖泥船分別由錨纜、斗橋和定位樁定位。當挖泥船駛進挖槽時,其航速應減至極慢,順流開挖時先拋尾錨,逆流開挖時先拋首錨,無強風強流時,可將斗橋、鏟斗或抓斗下放至泥面,輔助船舶定位。4斗式挖泥船施工拋錨時,應按下列規定執行:①主錨:應拋在挖槽中心線上。泥層厚薄不均勻時,宜偏于泥層較厚的一側;水流方向不正時,宜偏于主流一邊。錨纜應盡可能放長,必要時可設置架纜船。尾錨:順流施工時必須拋設;逆流施工時可不拋設。邊錨:逆流施工時,拋在挖泥船側前方;順流施工時,拋在挖泥船側后方。挖泥船拋錨時,宜先拋上風錨,后拋下風錨;收錨時,應先收下風錨,后收上風錨。施工地段的所有水下錨位均應系上浮標。(6挖泥船的施工方法1各類挖泥船開挖的方向宜按下列原則選擇:絞吸式挖泥船:當流速小于0.5ms時,宜采用順流開挖;當流速不小于0.5m/s時,宜采用逆流開挖。鏈斗式挖泥船宜采用逆流開挖。抓斗、鏟揚式挖泥船宜采用順流開挖。2挖泥船遇到下列情況,應按下列規定分層或分條開挖:①泥層厚度超過挖泥船一次最大挖泥厚度時,應分層開挖,上層宜厚,下層宜薄。水面以上的土體高度不宜大于否則應采取措施降低其高度以策安全。當挖槽斷面方量較大,又確有需要提前發揮工程效益時,可分層或分條開挖,即先挖子槽使河道先通后暢。當高潮位水深大于挖泥船最大挖深而低潮位水深又小于挖泥船吃水時,可通過預測潮位具體安排施工時間和程序即利用高潮位先挖上層利用低潮位再挖下層,以保證設計挖深,減少停工時間和防止船舶擱淺。⑤當設計挖槽寬度大于挖泥船的最大挖寬時,應分條開挖。絞吸式挖泥船分條開挖時,為保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排泥距離,宜從距排泥區遠的一側開始,依次由遠到近分條開挖,條與條之間應重疊一個寬度,以免形成欠挖土埂。3絞吸式挖泥船應根據土質情況采用相應型式的絞刀,并結合其他施工條件,選擇最佳挖泥厚度、絞刀轉速、橫移速度和前移距,以期達到最高工效和較好的工程質量。絞吸式挖泥船一次切削厚度,對比較堅硬的粘性土,應按絞刀切削能力通過試驗確定;對砂性土,宜取絞刀頭直徑的1.2~1.5倍;當土質比較松軟時,可取絞刀直徑的2倍。絞吸式挖泥船在停產和施工期非換樁操作瞬間,嚴禁將兩根定位極同時插入河床。挖泥船的工作條件,應根據船舶使用說明書和設備狀況確定,一般可參照下表規定執行。當實際工作條件指標大于表列數值之一時,應停止施工。挖泥船工作條件限制度船舶類型
風(級)內河沿海
浪高()
流速(m/s)
霧級)絞吸式
500m3/h以上200-500m3/h200m3/h以下
655
///
///
1.61.51.2
///6挖泥船在汛期施工時,應制定汛期施工和渡汛安全措施。(7質量控制1挖槽寬度控制:挖泥船作業必須嚴格按照開挖標志進行定位和施工應經常校核和調整船位。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施工圖紙了解開挖的精度掌握船舶的橫移速度和擺動慣性,選擇合理的對標位置和挖寬。操作人員對開挖標志有疑問或發現有錯誤時及時向施工技術人員或測量人員反映,由測量人員進行復核或校正。挖槽斷面邊坡宜按階梯形開挖,并掌握下超上欠,超欠平衡的原則。2挖槽深度控制:施工前必須正確記錄測量人員所設置的水位標尺讀數嚴格按照水位標尺進行挖槽深度控制。施工前應檢查校正挖泥船上的挖深指示尺使絞刀頭或泥斗最低點至水面的垂直距離與挖深指示尺讀數一致深指示尺的零點可定在挖泥船的實際吃水線上當挖泥船上的荷載以及水位發生變化時應及時計算出挖深改正值并調正絞刀頭或泥斗的下放深度。③對挖槽已挖部分要隨即進行水深測量發現欠挖超過允許值時應及時退船處理。3土方量計算:①采用平均斷面積法計算土方量時應根據挖槽的實測橫斷面圖求出斷面面積并計算相鄰兩斷面面積平均值乘以斷面間距即得相鄰兩斷面間的土方量。每一斷面面積計算后均應校核計算一次,兩次計算值的誤差應在以內,否則應重新計算。②采用平均深度法計算土方量時應根據開挖前后實測的地形圖計算挖槽內的平均開挖深度乘以挖槽平面面積即為挖槽土方量用此法計算挖槽土方量時,應以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