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19531.3-2004 地震臺站觀測環境技術要求 第3部分:地殼形變觀測》這一標準詳細規定了地殼形變觀測的地震臺站應滿足的環境技術條件,以確保觀測數據的質量和可靠性。然而,您提供的對比對象不完整,我無法直接指出與某一特定標準相比的具體變更內容。如果您能提供另一個相關標準的詳細信息或版本號,如《GB/T XXXX-XXXX》,我將能夠更具體地分析兩個標準之間的差異和更新要點。

不過,一般來說,當一個標準更新時,可能涉及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1. 技術指標的調整:新標準可能會根據科技進步和實際觀測需求,對地殼形變觀測的精度、穩定性、監測頻率等技術參數提出新的要求。
  2. 觀測方法與設備的更新: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新標準可能會推薦或要求使用更先進的觀測儀器和方法,以提高觀測效率和數據質量。
  3. 環境保護與干擾源控制:為了減少外部環境因素對觀測結果的影響,新標準可能會加強對觀測環境周圍干擾源(如人為活動、電磁波等)的管理規定。
  4. 數據處理與質量控制:在數據處理流程、質量控制標準和數據分析方法上,新標準可能會引入新的規范,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可比性。
  5. 安全與維護要求:考慮到操作安全和長期運行的需要,新標準可能會增加關于設備安裝、維護、以及應急響應措施的指導。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4-06-21 頒布
  • 2004-09-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19531.3-2004地震臺站觀測環境技術要求第3部分:地殼形變觀測_第1頁
GB/T 19531.3-2004地震臺站觀測環境技術要求第3部分:地殼形變觀測_第2頁
GB/T 19531.3-2004地震臺站觀測環境技術要求第3部分:地殼形變觀測_第3頁
GB/T 19531.3-2004地震臺站觀測環境技術要求第3部分:地殼形變觀測_第4頁
GB/T 19531.3-2004地震臺站觀測環境技術要求第3部分:地殼形變觀測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19531.3-2004地震臺站觀測環境技術要求第3部分:地殼形變觀測-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91.120.25P1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9531.3-2004地震臺站觀測環境技術要求第3部分:地殼形變觀測Technicalrequirementfortheobservationalenvironmentofseismicstations-Part3:Crustaldeformationobservation2004-06-21發布2004-09-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19531.3一2004次前言引言1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4地震臺站地殼形變觀測環境的技術指標5干擾源距地震臺站地殼形變觀測儀器的最小距離附錄A(規范性附錄)地傾斜觀測環境綜合干擾的測試方法附錄B(規范性附錄)洞室地應變觀測環境綜合干擾的測試方法附錄C(規范性附錄)鉆孔地應變(地傾斜)觀測環境綜合干擾的測試方法附錄D(規范性附錄)重重力觀測環境綜合干擾的測試方法………附錄E(規范性附錄)跨斷層形變觀測環境的綜合干擾測試方法

GB/T19531.3-2004GB/T19531《地震臺站觀測環境技術要求》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第1部分:測震;-第2部分:電磁觀測:第3部分:地殼形變觀測;第4部分:地下流體觀測本部分為GB/T19531的第3部分。本部分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附錄E為規范性附錄本部分由中國地震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國地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25)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中國地震局地殼應力研究所福建省地震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正媛、陳志遙、陳德福、王曉權、陳聚忠、邱澤華、蘇愷之、吳云、劉序伊

GB/T19531.3一2004我國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國家,也是蒙受地震災害最為深重的國家之一。減輕地震災害,是保障社會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措施地地震臺站是獲取多種學科觀測數據的基地,而確保這些數據的質量和連續性是減輕地震災害最基礎的工作。制定(B/T19531的目的是向社會各方提供保護地震臺站觀測環境的技術依據和規范地震臺站選·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本部分編制的技術思路為:從對地殼形變觀測可能構成影響的來源和影響程度兩方面,科學界定環境對地殼形變觀測的影響因素與作用效果。按典型的干擾源對地傾斜、地應變、重力和跨斷層形變觀測造成影響的不同效果,提出干擾影響量的最大允許數值指標;針對干擾源和干擾作用方式,給出能滿足指標要求的距地震臺站地殼形變觀測儀器的最小距離,通過附錄中提供的測試方法,規范檢測干擾源對地殼形變觀測的影響。本部分規定的技術要求依據下列結果:30多年來我國地殼形變觀測獲得的大量地傾斜、地應變、重力以及跨斷層形變的觀測資料與研究成果;圍繞荷載變化、水文地質環境變化等干擾源,開展的“長江三峽大壩庫首區蓄水載荷引起庫盆沉降形變特征”、"萄縣臺、銀川臺附近農機井抽水對地傾斜、地應變、重力觀測影響”等九個專項試驗.用繞振動干擾源、電磁騷擾源等.開展的"大型飛機場對重力觀測影響”“電磁環境對GPS觀測影響”等四個專項試驗;“海潮負荷影響及其計算"和“關于應變和傾斜觀測到荷載干擾源最小距離的理論分析”等理論研究和模擬類比計算研究。

GB/T19531.3-2004地震臺站觀測環境技術要求第3部分:地殼形變觀測1范圍本部分規定了地震臺站地殼形變(地傾斜、地應變、重力、跨斷層形變)觀測環境的技術指標、干擾源距地震臺站地殼形變觀測儀器的最小距離和相應的測試與計算方法,本部分適用于地震臺站地殼形變觀測的選址、觀測環境保護與管理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GB/T1953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勒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部分。GB/T919—2002公路等級代碼GB/T12897—1991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芝加哥.1944.國際民航公約附件14——機場關于機場的設計和設備的規范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部分31地傾斜觀測」Crustaltiltobservation在洞室或鉆孔內觀測地平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及其隨時間的變化。32地應變觀測Crustalstrainobservation在洞室或鉆孔內觀測地應變及其隨時間的相對變化33重力觀測gravityobservation觀測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及其隨時間的變化。34跨斷層形變觀測Cross-faultcrustaldeformationobservation觀測斷層兩側固定點位間垂直方向相對位移和水平方向相對位移3.5地殼形變觀測環境environmentforcrustaldeformationobservation對地殼形變測量特定場地空間構成直接、間接影響的各種自然與人為因素的總和3.6地殼形變觀測干擾interferencestocrustaldeformationob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