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一輪復習6 偉大的抗日戰爭課時作業附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年高考一輪復習6 偉大的抗日戰爭課時作業附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年高考一輪復習6 偉大的抗日戰爭課時作業附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年高考一輪復習6 偉大的抗日戰爭課時作業附答案解析_第4頁
2023年高考一輪復習6 偉大的抗日戰爭課時作業附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時作業6偉大的抗日戰爭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1.[2022·貴陽市高三一模]下圖為發表于1931年的漫畫《東北事件》。該漫畫()A.描繪了列強共同控制東三省的狀況B.揭示了國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失敗C.體現了國聯解決中日沖突的努力D.昭示了日本全面侵略中國的野心2.[2022·廣東汕頭高三階段練習]下表可用于說明()1935~1936年成立的救國團體年份救國團體名稱1935上海各大學學生救國聯合會;上海婦女界救國聯合會;上海中學學生救國聯合會;上海文化界救國會。1936上海小學校教職員救國聯合會;上海各大學教授救國會;北京文化界救國會;上海各界救國聯合會;上海電影界救國會;上海職業界救國會;國難教育社;廣西全省學生救國會;上海美亞織綢廠工人救國會;廣西文化界救國會;南寧婦女救國會;武漢婦女救國會;上海學生救國聯合會;中國學生救國聯合會;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抗日戰爭時期重要資料統計集》A.日軍正加緊準備侵略上海B.學生成為抗日戰爭的主力C.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D.團結抗日的條件日趨成熟3.[2022·濱州市高三期末]1935年,中共中央通過共青團號召廣大青年:“把反日救國運動擴大起來!到工人中去,到商民中去,到軍隊中去!”該號召旨在()A.配合紅軍戰略轉移B.壯大聯合抗日力量C.培養革命骨干力量D.促成國共兩黨合作4.[2022·許昌市高三聯考]1937年8月中國共產黨洛川會議正式將“減租減息”作為解決農民土地問題的基本政策;1938年3月國民黨通過《戰時土地政策案》,提出地租額不得超過地價百分之七的戰時土地政策大綱。這些做法()A.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滿足了農民的迫切要求C.推動了國共的二次合作D.順應了社會矛盾的變化5.[2022·肇慶市高三模擬]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1937年9月,《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及蔣介石談話的發表,標志著國共兩黨正式開始第二次合作。兩次國共合作的實現,其突出特點是()A.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獨立B.國際力量決定國共實現合作C.蘇俄積極幫助國民黨改組D.共產黨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6.[2022·益陽市高三模擬]抗日戰爭爆發后,國共兩黨都開辟了敵后根據地,1943年隨著日軍“大掃蕩”,國民黨的敵后根據地幾乎全部喪失,中國共產黨的敵后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導致兩者不同結局的主要原因是()A.國民黨缺乏根據地建設經驗B.中國共產黨堅持了持久戰策略C.兩黨的抗戰路線和方針迥異D.日軍以打擊國民黨根據地為主7.[2022·哈爾濱三中高三期末]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說:“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武漢失守這一時期內,國民黨政府對日作戰是比較努力的……一時出現了生氣蓬勃的新氣象。”此處“新氣象”主要是指()A.正面戰場取得了軍事勝利B.推動全國抗戰局面形成C.迫使日軍調整了侵華策略D.戰略反攻階段已經到來8.[2022·北京房山區高三期末]下列是取材于同一時期的兩幅漫畫。對此解釋合理的是()A.國共合作的實現保障了國民大革命的勝利B.打土豪分田地極大調動了農民革命積極性C.抗日戰爭激發了中華民族的民族團結意識D.國統區形成了以反美蔣為中心的愛國運動9.[2022·河南鄭州市高三階段練習]1938年,針對有些人不贊成“基本的游擊戰,但不放松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的方針,毛澤東指出,中國能夠堅持到底,根本在于“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該論斷的主要目的在于()A.堅決回擊國民黨破壞抗戰的陰謀B.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逐步建立C.提振國人抗戰勝利的信心與勇氣D.粉碎國民黨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10.[2022·柳州市高三模擬]1937年,由于新學制的實行,沈陽市所有中學堂一律改為職業性中學,在高等學校中,普通文化課和基礎科學課程分量大幅減少,實業類課程占到全部課程的一半以上,女子學校僅開設烹飪、縫紉、紡織相關課程,這一改變()A.服務于日本侵華的總體政策B.體現實行實業救國的緊迫性C.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需求D.有利于實現文化的快速普及11.[2022·四川綿陽市高三二模]下圖是1941年美術家古元在延安創作的木刻畫圖《逃亡地主又歸來》,該圖意在說明邊區()A.封建勢力卷土重來B.土地革命深入人心C.貫徹落實統戰政策D.階級矛盾得以消除12.[2022·成都市高三模擬]1940年秋,延安縣中區五鄉在基層設立民主選舉征糧委員會,27個代表中有窮漢,有富有者,也有地主紳士,其中中共黨員只占9人。過去,鄉上在征糧時估計全鄉收獲量只有1600石,代表會議卻估計為2600石。該委員會()A.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農民的利益B.維護了國共聯合抗戰的局面C.為土地革命的開展提供了保障D.體現了群眾路線的巨大作用13.[2022·呂梁市高三模擬]統一戰線思想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之一,是中國共產黨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成為中國14年抗戰最終取得勝利根本保障的是()A.革命統一戰線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愛國統一戰線D.人民民主統一戰線14.[2022·滁州市高三聯考]毛澤東在中共七大提出“由農村轉變到城市,由游擊戰轉變到正規戰,由減租減息轉變到耕者有其田,這些都是民主革命階段中因形勢變化而產生的。不能設想我們黨永遠沒有大城市,沒有工業,不掌握經濟,沒有正規軍隊,還能存在下去。所以,我們一定要解決這些問題。”這一論述()A.推動黨的工作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B.奠定了抗日戰爭勝利的理論基礎C.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戰后的奮斗方向D.順應了中國人民和平建國的愿望15.[2022·西寧市高三模擬]1945年4月,毛澤東指出,共產黨人必須積極地幫助各少數民族為實現“中國民族自求解放和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而奮斗。這一指示()A.推動著民族地區的土地革命立即開展B.消除了思想界在新三民主義上的分歧C.打破了國民黨政權對敵后根據地的封鎖D.奠定了中國特色民族國家的認識基礎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6題28分,第17題12分,共40分)16.[2022·南充市聯考](2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4年,為了扭轉太平洋戰場的不利局勢,打通從中國東北到越南的大陸交通線,日寇調集50萬兵力,并且陸海空配合,實施“一號作戰計劃”,集中向河南、湖南和廣西發動進攻,開始了侵華以來在中國戰場上最大規模的進攻。當年4月日軍占領鄭州,5月許昌、洛陽相繼失守,6月中旬長沙淪陷,隨后日軍向中南重鎮湖南省衡陽市進犯。6月23日,日本調集10多萬兵力對衡陽大舉進攻,衡陽1.7萬守軍奮起反擊,打響了震驚中外的“衡陽保衛戰”。至8月8日,衡陽在外無援兵,內無彈藥的情況下落入敵手,我方守軍犧牲1萬6千余眾,最后僅存1200余人。會戰歷時47天,共擊斃日軍約2萬人,傷近6萬人。衡陽保衛戰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中國軍隊正面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日軍慘勝,國軍以少戰多重創日本軍,打破了日本大本營原計劃7天之內打通湘桂線直抵滇緬的黃粱美夢,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摘編自全國政協《湖南會戰》編寫組《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湖南四大會戰》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衡陽保衛戰的歷史背景。(10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衡陽保衛戰的積極影響。(18分)17.[2022·黃石市聯考](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抗戰口號材料1935年,在“八一宣言”中,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口號。七七事變后的第二天,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提出了“不讓日本占領中國!”“為保衛國土流血!”的口號。1938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的一次演講中,提出“兵民是勝利之本”的口號,這是《論持久戰》中的著名觀點。1939年2月,抗日根據地面臨嚴重的經濟困難局面,毛澤東在延安生產動員大會上,提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口號。1939年9月,面對國民黨制造的一系列反共摩擦,毛澤東提出“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三大口號。1945年7月,太行各界舉行紀念“七一、七七”慶祝大會,群眾高呼“擁護毛主席,成立聯合政府,支援前線”口號。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任選三個口號,自擬主題,寫一篇歷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課時作業61.解析:材料中漫畫揭示的面對日本的侵華,國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轉而求助國聯,但是國聯縱容日本侵略,揭示了國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失敗,B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列強共同控制東三省的情況,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國聯對日本侵略的縱容,非解決,排除C項;此時日本是局部侵華,排除D項。答案:B2.解析:材料體現的是在民族危機日益加深的情況下,各種救國組織相繼成立,說明團結抗日的條件日趨成熟,D項正確;材料與日軍加緊侵略上海的說法無關,排除A項;學生并未成為抗日戰爭的主力,排除B項;國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排除C項。答案:D3.解析:根據“把反日救國運動擴大起來!到工人中去,到商民中去,到軍隊中去!”可得出中共號召團結工人、商民、軍隊等,團結抗戰,壯大聯合抗日力量,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抗戰,而不是長征,排除A項;C項不是材料中強調抗戰的主旨,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國民黨,排除D項。答案:B4.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抗日戰爭時期,為了現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產黨通過了團結開明地主的土地政策,減輕了地主對農民的封建剝削,而國民黨也在共產黨的影響下出臺了限制地主剝削的土地政策,這些做法是基于華北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而進行的,D項正確;國共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土地政策減輕了地主對農民的封建剝削,并未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A項;并未滿足農民對擁有土地的迫切要求,排除B項;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時間始于1937年9月,國民黨通過《戰時土地政策案》是1938年3月,排除C項。答案:D5.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國共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軍閥的統治,第二次國共合作的目的是為抗擊日本侵略者,因此二者的突出特點是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獨立,A項正確;國共合作是國內社會矛盾導致的,國際力量不起決定作用,排除B項;CD兩項只與第一次國共合作有關,排除。答案:A6.解析:從材料可以看出,國共兩黨的敵后根據地命運不同,這主要是因為中共推行全面持久的抗戰路線,發動人民群眾。而國民黨則是片面抗戰路線。反映出兩黨的抗戰路線和方針迥異,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C項正確;AD兩項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D兩項;B項只涉及中共的這一方面,不全面,排除B項。答案:C7.解析:材料“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武漢失守這一時期內”反映的是抗日戰爭防御階段,這一時期國民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抗日,推動全國抗戰局面形成,B項正確;材料與正面戰場取得軍事勝利無關,排除A項;抗日相持階段后,日軍開始調整侵華策略,排除C項;戰略反攻階段是在1945年,排除D項。答案:B8.解析:漫畫《民眾紛紛走后方》和《軍民齊心共協力》反映了抗戰時期民眾態度的變化,從逃避戰爭變為主動支援抗戰,這說明了抗日戰爭激發了中華民族的民族團結意識,C項正確;漫畫反映的是抗戰時期,不是國民革命時期,排除A項;漫畫反映的是民眾對抗戰的態度變化,無法體現土地政策情況,而且打土豪分田地是國共十年內戰時期中共的土地政策,排除B項;漫畫反映的是民眾從逃避戰爭變為主動支援抗戰,“軍民齊心共協力”明顯反映的不是反美蔣的愛國運動,排除D項。答案:C9.解析:毛澤東認為只要全面依靠人民就能獲得持久抗戰的力量,由此可知他是在提振國人抗戰勝利的信心和勇氣,C項正確;毛澤東是在提出自己的論斷,提振國人士氣,此時國民黨還沒有實行破壞抗戰的陰謀,排除A項;1937年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已經建立,排除B項;國民黨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是在1945年解放戰爭爆發以后,排除D項。答案:C10.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日本在東北時期的授課課程體現了日本在推行奴化教育,服務于日本侵華的總體政策,A項正確;材料不是實業救國,而是日本在占領區推行的教育政策,排除B項;材料與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無關,排除C項;日本推行奴化教育,不利于中國自身文化的發展,排除D項。答案:A11.解析:根據“1941年”“《逃亡地主又歸來》”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41年處在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經建立,《逃亡地主又歸來》反映的是逃亡地主歸來,共抗敵軍,貫徹落實統戰政策,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封建勢力卷土重來,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土地革命深入人心,排除B項;階級矛盾不可能消除,排除D項。答案:C12.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延安縣部分地區通過民主選舉征糧委員會,調動了民眾的積極性,減少了征糧的困難。這正是黨的群眾路線取得成功的表現,D項正確;A項“最大限度”存在用詞不當的問題,排除;材料并未體現維護國共聯合抗戰的內容,排除B項;開展土地革命是在國共十年對峙時期,排除C項。答案:D13.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戰,B項正確;ACD三項與材料無關,不屬于根本原因,排除。答案:B14.解析:中共七大于1945年4月至6月召開。大會總結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20多年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與統一,為迎接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材料提及大城市、工業、軍隊、土地,為抗戰結束后中國人民指明了奮斗方向,故C項正確;黨的工作重心在1949年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由農村轉向城市,故A項錯誤;B項與材料無直接關系,排除;中國人民和平建國的愿望出現在抗戰勝利后,故D項錯誤。答案:C15.解析:毛澤東這一指示于抗戰勝利前夕提出,旨在闡述抗戰勝利后中國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國家,從材料可知,他主張建立一個各民族平等的國家,這為后來中國共產黨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打下了基礎,故選D項;材料與土地革命無關,排除A項;B項的“消除”“分歧”錯誤,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國民黨政權對敵后根據地的封鎖,排除C項。答案:D16.解析:(1)背景:根據材料“1944年,為了扭轉太平洋戰場的不利局勢,打通從中國東北到越南的大陸交通線”和所學知識可知,可從同盟國軍隊在反法西斯戰場的連續反攻、日軍企圖打通大陸交通線等角度進行作答。(2)積極影響:根據材料“日軍慘勝,國軍以少戰多重創日本軍,打破了日本大本營原計劃7天之內打通湘桂線直抵滇緬的黃粱美夢”和所學知識可知,可從重大鼓舞全國人民共同反擊侵略者的決心、配合太平洋戰場上的盟軍攻勢、積極配合敵后戰場的抗日斗爭、贏得世界的關注和尊重、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等角度進行分析。答案:(1)背景:①同盟國軍隊在反法西斯戰場的連續反攻;②日軍企圖打通大陸交通線。(2)積極影響:①重創了日軍,大大鼓舞了全國人民共同反擊侵略者的決心;②打亂了日軍的侵略計劃,配合了太平洋戰場上的盟軍攻勢;③積極配合了敵后戰場的抗日斗爭;④贏得世界的關注和尊重,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17.解析:根據“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可得出主題為抗日戰爭是全民族抗戰。論述時,可結合相關的史實進行概括說明,如1935年“華北事變”后,面對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口號,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抗日救亡運動掀起高潮。中共中央提出的這一口號,表達了抗戰的決心,激發了民族意識。針對國民黨的片面抗戰,1938年中國共產黨提出“兵民是勝利之本”的口號,體現了全面抗戰路線,激發了民眾參軍、抗戰的熱情,為抗戰勝利指明了方向。抗戰期間的標語口號凝聚了民族力量,激發了民族意識,各民族團結抗戰,促進了抗戰的勝利。示例二主題:堅持與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抗戰勝利的保障。1935年“華北事變”后,面對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口號,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抗日救亡運動掀起高潮。針對國民黨消極抗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