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氫氣的制備和銅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_第1頁
實驗氫氣的制備和銅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_第2頁
實驗氫氣的制備和銅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驗氫氣的制備和銅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氫氣的發生與安全使用實驗氫氣的制備和銅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的發生與安全使用1過制取純凈的氫氣讓學生學習和練習氣體的發生、收集、凈化和干燥的基本操作;2握通過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方法測定銅的相對原子質量。儀器:試管、啟普發生器、洗氣瓶、干燥管、分析天平、酒精燈、鐵架臺、鐵夾、臺秤。固體藥品:氧化銅、鋅粒、無水氯化鈣。液體藥品:KMnO4(0.1mol/L)、Pb(Ac)2(飽和)、H2SO4(6mol/L)材料:導氣管、橡皮管Zn+H2SO4===ZnSO4+H2↑CuO+H2===Cu+H2O常含有硫、砷等雜質,所以在氣體發生過程中常夾雜有硫化化氫、砷化氫和酸霧可通過高錳酸鉀溶液,醋酸鉛溶液除去。再無水氯化鈣的干燥管進行干燥。H2S+Pb(Ac)2===PbS↓+2HAcAsH3+2KMnO4===K2HAsO4+Mn2O3+H2O準確稱取潔凈干燥的硬質大試管質量→準確稱取試管和氧化銅(加一小藥匙即檢驗氫氣純度(注意檢驗氫氣的方法)→導氣管伸入試管底部并在氧化銅上面(注意不要與氧化銅接觸)→通氫氣排空氣→加熱(注意按固體加熱方法加熱)→反應完畢(黑色氧化銅全部轉化成紅色銅)→撤火繼續通氫氣→試管冷卻至室溫→抽出導管(還應注意不要與銅接觸)→停止發生氫氣→濾紙吸干試管口水珠→準確稱管和銅的質量試管質量:m1--m1)--m1)實驗氫氣的制備和銅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氫氣的發生與安全使用試管+氧化銅質量:m2試管+銅質量:m3銅的質量:m3m1氧化銅的質量:m2m1相對原子質量:CuO+H2===Cu+H2O M 16(mM= m-m CuO+H2===Cu+H2O M 16(mM= m-m

M

-MM

′100%實驗指導1照儀器讓學生了解啟普氣體發生器的構造啟普發生器是由一個葫蘆狀的玻璃容器和球形漏斗組成的。葫蘆狀的容器(由球體有玻璃旋塞的導氣管相連。2普氣體發生器的使用方法(1用方法:①裝配在球形漏斗頸和玻璃旋塞磨口處涂上一層凡士林,插好球形漏斗和玻璃,轉動幾次,使其嚴密。②檢查氣密性開啟玻璃旋塞,從球形漏斗口注入水至充滿半球體,關閉旋塞。管上升到漏斗球體內,停止加水。在水面處做一記號,靜止一會漏氣,需要檢查各連結處,如水面無變化,證明不漏氣,可以使③加試劑在葫蘆狀容器的球體下部放上一些玻璃棉或橡皮墊圈,以避免固體掉實驗氫氣的制備和銅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氫氣的發生與安全使用底部。從氣體出口加入固體藥品(加入固體的量不宜過多,以不超過球體容積④氣體發生打開旋塞,固液接觸,開始反應產生氣體。停止使用,關閉旋塞,分離,停止反應。再使用再打開旋塞即可,非常方便。⑤添加或更換試劑更換或添加固體試劑時,關好導氣管旋塞,酸液壓入半球體,上口,取下導氣管橡皮塞,更換或添加固體試劑。更換酸液時,塞緊,液體出口稍朝上傾斜,然后取下液體出口塞子,將廢酸緩入廢液桶內,塞緊塞子,從球形漏斗加入酸液。⑥實驗完畢,清洗容器實驗結束后,按⑤中方法將酸液倒入回收瓶內。然后取反應完的固體試劑倒入小燒杯中,用水洗凈表面的酸液,放入回,把各部分洗凈,將磨口處都夾一紙條,以免時間長,磨口粘住出來。(2意事項:動啟普發生器時,一手握住葫蘆狀容器頸部,一手托住葫蘆狀容器底部,切勿住球形漏斗,以免葫蘆狀容器落下打碎。普發生器不能加熱,固體必須是顆粒較大或塊狀的。璃旋塞處凡士林應在旋塞孔的兩旁少涂一些,以免凡士林堵住塞孔。磨口處的林涂好后,做到薄而透明,無凡士林從磨口處擠出。液試劑加入量不宜過多。定讓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