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理療與中藥灌腸在慢性盆腔炎中的應用效果,理療學論文摘要:目的以慢性盆腔炎為例,觀察分析理療與中藥灌腸共同應用的效果。方式方法選取接收的慢性盆腔炎者84例為對象,以整群隨機化方式分設組別。對照組患者采取理療治療,研究組患者采取理療與中藥灌腸共同治療。觀察二者的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80.95%,低于研究組的95.24%,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高于研究組的2.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聯合應用理療與中藥灌腸方式方法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病情,減少治療后并發癥的發生。本文關鍵詞語:慢性盆腔炎;理療;中藥灌腸;慢性盆腔炎是臨床多發且常見癥,指的是女性內生殖器和其四周盆腔腹膜、結締組織的慢性炎癥。通常疾病的發生和感染因素、免疫因素相關,患病后易引發患者出現不孕、腰骶酸痛和下腹墜脹等表現,能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身心健康[1]。由于該疾病具有病程時間長、病情發作反復等特點,為避免長期治療時患者出現耐藥性,降低治療效果,臨床多項選擇擇應用中醫療法進行治療。現探究理療與中藥灌腸共同應用效果。1、資料與方式方法1.1、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我院接收的慢性盆腔炎者84例為對象,此次研究開展已征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以整群隨機化方式分設成2組。在對照組(42例)患者中,年齡35~47歲,均齡(40.21.3)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4年,平均病程(1.70.5)年。研究組(42例)患者中,年齡36~48歲,均齡(41.31.4)歲;病程最短6個月,最長4年,平均病程(1.90.4)年。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經中醫分型證實,41例血瘀證,43例濕熱瘀結證。1.2、臨床表現疼痛拒按或腹部隱痛,神疲憊乏力力,腰骶脹痛,胸悶納呆和低熱起伏,帶下量多,質黏稠,氣臭,色黃,經期階段腹痛加劇,有經期延長或腹痛加劇,大便秘結或稀溏,小便黃赤,舌質暗紅,苔薄黃或黃膩,邊尖瘀斑或淤點,脈弦滑。經B超檢查發現,炎性包塊邊界不清,本質不均暗區,或有輸卵管積水[7]。1.3、納入與排除標準1.3.1、納入標準患者經B超檢查均已確診為慢性盆腔炎;研究所選對象年齡均患者對此次研究開展均知曉同意,已簽字。1.3.2、排除標準嚴重精神功能障礙者;合并其他婦科疾病者;藥物禁忌癥者;臨床資料不完好者;對此次研究開展不配合者。1.4、治療方式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理療治療,研究所應用的電腦中頻治療儀為醫療專用設備,型號為HM/TDP-L1型。先用乙醇或清水對治療部位進行清潔,并用清水對黑色面進行擦拭,隨后,用清水把與電極配套的布套浸濕后把套入電極板擦拭干凈,把電極黑色面貼于有附件增厚、有腰痛或包塊的一側,或者貼于腰骶部與恥區。指導患者行平臥位,用彈力沙袋或綁帶固定,將脈沖調節妥善,或者檢測醫師可按照患者主訴適當調節,定時20min,1次/d,10d為一個療程。持續治療3療程。研究組患者采取理療與中藥灌腸共同治療,理療的開展可參照對照組進行;行中藥灌腸時,選用我院自制方劑,不同證型施行不同方劑。華而不實,血瘀證:組方包括土鱉蟲12g,當歸12g,大血藤20g,川芎12g,土茯苓20g,醋香附12g,敗醬草12g,燀桃仁12g,皂角刺15g,紅花10g,牡丹皮12g,醋莪術10g,蒲公英20g,醋延胡索15g。濕熱瘀結證:醋延胡索20g,金銀花20g,燀桃仁20g,敗醬草20g,酒丹參20g,蒲公英20g,野菊花30g,黃柏20g,川芎30g,紫花地丁20g,炙黃芪20g,醋三棱30g,雞血藤30g,夏枯草20g,醋莪術20g。水煎煮,1劑/d,于月經干凈3d后保存灌腸,控制藥液溫度在39~41℃左右,10d為一個療程。持續治療3療程。經期階段禁止應用。1.5、觀察指標對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情況進行評估:臨床異常感覺和狀態基本消失,經B超檢查發現各指標均顯示正常,為顯效;臨床異常感覺和狀態改善明顯,經對子宮婦檢發現壓痛感減輕,包塊縮小,經B超復查發現,附件縮小顯著,為好轉;相比治療前,臨床異常感覺和狀態無任何變化,甚至有加重趨勢,為無效[2]。比擬觀察對照組和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1.6、統計學方式方法數據分析統計選擇SPSS23.0,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治療效果、并發癥發生率評定用卡方檢驗;患者年齡、病程評定用t檢驗。P0.05指比照有統計學差異。2、結果2.1、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擬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為80.95%,低于研究組的95.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1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擬2.2、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擬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高于研究組的2.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22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擬3、討論慢性盆腔炎是臨床常見婦科疾病,其病癥發生主要是急性盆腔炎未得到徹底治療所致,或者是患者體質低下,導致病程遷移產生。由于該疾病較為頑固,當患者機體抵抗力降低時,易出現反復發作或急性發作情況,以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炎等異常感覺和狀態的發生最為常見,易繼發患者出現痛經、不孕和異位妊娠等異常感覺和狀態表現[3]。由于增生、粘連和包塊為慢性盆腔炎主要病理改變,致病菌一般在粘連和增生的結締組織中,予以患者抗菌藥物口服或靜滴,則無法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因而,針對此病癥者,治療工作的開展關鍵在于使粘連和增生組織松解,才能使藥物療效充分發揮出來。從中醫角度分析,慢性盆腔炎的發生和濕濁侵入有直接關系,導致沖任二脈虛損,阻礙氣血運動,長期瘀積會使局部組織出現增生及粘連情況[4]。所以,在行治療時,主張以清熱消毒和活血化瘀為主,進而能對病菌予以有效抑制。在這里次研究中,筆者選用理療與中藥灌腸方式方法共同治療。由于本研究所選取的慢性盆腔炎患者經中醫證實分為血瘀證、濕熱瘀結證2種,所以,對患者行中藥灌腸治療時,應根據不同證型施行不同藥劑。華而不實,治療血瘀證患者時,藥劑中的紅花、當歸有養血活血和逐瘀止痛成效,川芎能起活血化瘀作用,土茯苓能起到利濕和清熱解毒成效;莪術有消積功堅、破血行氣療效。治療濕熱瘀結證患者時,藥劑中的敗醬草具有祛瘀止痛、清熱解毒成效,延胡索有止痛、活血化瘀療效[5]。除此之外,中藥保存灌腸方式方法的應用能便于藥物與病灶直接接觸,無需經過肝臟代謝,能降低口服用藥對胃黏膜的刺激。加之病變部位鄰近直腸,直腸黏膜血運豐富,促進藥物吸收,軟化粘連組織,吸收水腫,加快組織再生的修復,便于對炎癥有效控制。理療方式方法的應用,其目的在于對組織增生與粘連情況疏散,水腫消除,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有助于血運循環改善,有助于局部血管擴張,使炎癥消退[6]。本研究以我院接收的慢性盆腔炎者84例患者為對象,經對上述闡述的總結歸納得出,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低于研究組,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高于研究組,講明,聯合應用理療與中藥灌腸方式方法進行治療,能起到抗炎消腫作用,有助于雙重吸收作用的加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對患者予以理療與中藥灌腸方式方法共同治療時,應輔以相應的護理干涉配合,旨在加深患者對本身病癥和治療相關知識的把握,以樂觀積極心態面對治療,進而能提高治療療效,降低患者不適感。在開展護理干涉時,護理人員應對灌腸藥液溫度情況正確把握,溶液溫度為38℃。灌腸前囑患者排便,腸道排空有利于藥液吸收[8]。對此,應對灌腸機會與保存時間準確把握,建議選擇在晚上睡眠前灌腸,睡前中藥保存灌腸可有效延長藥物在腸道內保存時間,不但能獲得較好治療效果,而且還能減少疾病復發。另外,灌腸方式方法的開展應選擇在月經干凈后3d進行,經期階段禁止應用,且保存時間應不低于6h,避免因保存時間過短而導致治療效果受影響。總而言之,聯合應用理療與中藥灌腸方式方法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能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病情,減少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故應推廣。以下為參考文獻[1]于雪艷,王巖,王玉錦.中藥湯劑保存灌腸配合微波理療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飲食保健,2021,4(1):3-4.[2]王方召.中藥口服配合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1,4(63):12420-12421.[3]吳春玲,陳如賢,高曉晗,等.穴位注射加溫針灸配合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臨床研究[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21,39(8):705-709.[4]張紀原,李蓉珍.中藥保存灌腸聯合抗生素治療濕熱蘊結型慢性盆腔炎效果觀察[J].中國鄉村醫藥,2021,25(6):32-33.[5]彭經根,楊林芳.中藥灌腸結合雷火灸治療拖延難愈慢性盆腔炎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藥,2021,24(36):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寄養撫養協議書范本
- 信息公司增資協議書
- 酒店接待協議書封面
- 同意退學處理協議書
- 離開神秘組織協議書
- 侍候老人協議書范本
- 土地互讓協議書范本
- 就業協議書蓋章公司
- 樓房拆遷分房協議書
- 修橋安全施工協議書
- 新《醫院財務制度》課件
- 自動扶梯與自動人行道2023版自行檢測規則
- 反假貨幣《外幣美元》知識考試題庫(含答案)
- 重慶大轟炸優秀課件
- 專題01《水銀花開的夜晚》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 外貿客戶報價單中英文格式模板
- 中藥學中藥性味歸經功效歸納
- 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聘任書
- GB/T 13911-1992金屬鍍覆和化學處理表示方法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測定
- 【泉州南音傳承與發展研究(論文7200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