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必修3二章第一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新人教)_第1頁
課件必修3二章第一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新人教)_第2頁
課件必修3二章第一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新人教)_第3頁
課件必修3二章第一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新人教)_第4頁
課件必修3二章第一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國西北地區為例(新人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干旱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區的范圍:

以西,昆侖山—

—古長城一線以北;大致包括新疆、

、甘肅北部和

大部。即位于非季風區年平均降水量在

以下的我國西北內陸干旱半干旱地區。大興安嶺阿爾金山寧夏內蒙古400毫米二.西北地區的區域差異分區降水及干濕地區主要自然景觀農業活動東部地區降水在以上的

業西部地區降水在以下的

和戈壁山地降水和

豐富區發展

業半干旱區草原畜牧干旱和極端干旱區沙漠融水冰雪綠洲農牧干旱的具體成因三、荒漠化1.概念:發生在

地區及一些

地區的土地退化。2.影響因素:

等自然因素與

的經濟活動相互作用的產物。

3.表現:

退化、草地退化、

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

荒漠化和次生鹽漬化。干旱、半干旱半濕潤氣候變異人類過度耕地林地石質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干旱的自然特征原因多樣,干旱本身就包含荒漠化的潛在威脅。據此完成1~2題。1.西北地區的地形特點是(

)A.以山地、盆地為主,三山夾兩盆

B.東部是高原,西部高山與盆地相間分布

C.賀蘭山是最高大的山脈,南北走向且位于中部

D.內蒙古高原跨半干旱、干旱區,橫貫本區東西解析:西北地區的地形分為兩部分,東部是遼闊坦蕩的內蒙古高原,西部是高大的山系和巨大的內陸盆地,山脈和盆地相間分布。賀蘭山的高度遠不及天山和昆侖山等,內蒙古高原僅分布在本區的東部。答案:B2.關于西北地區自然條件對荒漠化影響的敘述,正確的

是A.多雨年促進了土地荒漠化的進程

B.山地丘陵區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風沙活動

C.大風日數多且集中,為風沙活動提供了條件

D.氣候因素對于荒漠化的發展起決定作用解析:西北干旱地區平地覆蓋著深厚的疏松沙質沉積物、大風日數多且集中等為風沙活動提供了條件。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風沙活動,對荒漠化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類活動。答案:C四.干旱對生態環境脆弱性的決定作用(1)干旱導致

貧乏,河流欠發育,

作用微弱,物

理風化和

作用顯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2)干旱導致

稀少,土壤發育差,多疏松的

沉積物。(3)

干旱季節大風日數多,為風沙活動創造了條件。地表水流水風力植被沙質冬春1.西北地區干旱氣候的形成與荒漠化的內在聯系我國西北地區由于受海陸位置及地形影響,干旱成為最顯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以草原、荒漠為主的

景觀特色。(2)荒漠化的內在聯系2.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著荒漠化的潛在威脅;氣候異常使脆弱的生態環境失衡,是導致

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

荒漠化這一過程的發展,并且常常起決定性的作用,

分析如下:三、荒漠化的人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為原因(1)

對生態環境壓力加大。(2)人類活動不當,對資源使用過度和利用不合理。2.主要表現:過度

、過度放牧、過度

、水資源的利用不當等。人口激增樵采開墾1.土地荒漠化是指因風沙侵蝕和水土流失等原因導致土

地生產力的下降和喪失。據此回答(1)~(2)題。(1)可能發生荒漠化的地區包括①干旱地區②半干旱地區③半濕潤地區④熱帶

地區⑤草原牧區⑥高山地區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結合題干中對土地荒漠化的概念的分析判斷。答案:D(2)與荒漠化形成有關的因素包括(

)①植被破壞②氣候變異③海平面上升④酸雨影

響⑤風沙侵蝕⑥水土流失⑦過度開發

A.①②⑤⑥⑦B.②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⑦D.①②④⑤⑥解析:海平面上升會淹沒沿海低地,酸雨會使江河湖水及土壤酸化,除此以外的其他各項都可能導致荒漠化。答案:A四、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產力

,影響西北

地區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威脅當地甚至其他地區

人們的生存環境。2.防治內容日漸喪失

潛在荒漠化的威脅

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預防扭轉3.防治原則4.防治措施維護

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堿、治沙相結合生態平衡合理利用利用

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筑防護林體系調節

用地之間的關系采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

問題控制

增長水資源生物農、林、牧人口能源2.(2010·北京模擬)甘肅省民勤縣

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石羊河

流經民勤盆地(如右圖)。建國以

來其上游地區修建許多水庫,幾

乎攔截全部河水。隨著人口增長、

耕地擴大,民勤縣地表水驟減,地下水位急劇下降,

導致胡楊、沙棗林等植被大面積死亡。肆虐的風沙,荒

廢的田園,讓民勤人深刻地意識到,“決不能富一陣子,

后悔一輩子”。據此完成(1)~(3)題。(1)民勤縣出現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氣候變暖

B.土地荒漠化

C.旱澇災害

D.水土流失(2)民勤綠洲面臨消失的主要人為原因是(

)A.過度用水

B.沙漠廣布

C.過度放牧

D.氣候干旱(3)綜合治理和保護民勤環境的合理措施有(

)①放棄全部耕地②合理調水③加強能源建設④

恢復自然植被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第(1)題,由材料可知,民勤縣出現了荒漠化問題。第(2)題,由材料可知,河流上游地區過度引水,導致下游出現綠洲消失的現象。第(3)題,合理分配河流的水量,恢復植被是治理該區域環境問題的有效措施。答案:(1)B

(2)A

(3)D(2009·寧夏高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一般而言,單位土地面積上植物的葉片總面積越大,生長速度和蒸騰量越大。如圖所示區域50多年來,年年植樹,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蓋率不到1%。(1)根據干濕地區的劃分,圖示區域屬于

區。導

致該區域降水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2)在該區域進行生態建設,如果有①植樹造林、②種草、③自然恢復三種措施,你傾向于哪一種?請說明理由。[課堂筆記]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第(1)題,根據經緯度位置和年降水量的分布可知該地位于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該地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第(2)題,進行區域生態建設應因地制宜,該地氣候干旱,降水稀少,進行植樹造林顯然是不可行的,因為當地不能滿足樹木對水分的要求,而種草和自然恢復更符合當地的生態特征。[答案]

(1)干旱、半干旱距海較遠(2)選②或③理由:該區域自然植被為草原和荒漠,森林生態耗水量遠大于草原(森林單位土地面積上的葉片總面積與生長速度大于草本植物),過量植樹,會加重區域旱情。種草或自然恢復,較植樹造林更符合自然規律,且投入較少。

(2009·江蘇高考)[雙選]下圖是我國西部某地區略圖,圖中左上方所示為當地鐵路沿線的草方格沙障。讀圖回答(1)~(2)題。(1)P地與Q地相比,P地(

)A.年大風日數少B.年降水量多

C.年降雪日數少

D.沙塵暴日數多(2)在鐵路沿線設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態功能是(

)A.截留水分

B.改變氣候類型

C.削弱風力

D.改變植被類型[課堂筆記]

(1)P、Q分別位于賀蘭山東西兩側。與Q地相比,P地由于賀蘭山的阻擋,受冬季風影響較弱,年大風日數較少;由于距海相對較近,加之地形的抬升作用,年降水量較多;Q地位于沙漠地區,氣候更加干旱,在冬季風的影響下,沙塵暴日數多。(2)草方格沙障是利用作物秸稈固沙的工程措施,改變地表狀況增加摩擦力從而削弱風力,干草也可以截留水分。[答案]

(1)AB

(2)AC沙柳根系發達,生命力強,枝條叢生不怕沙壓,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北地區。但沙柳必須每隔3~5年平茬才能長得更好,否則就會死亡。讀圖,回答1~2題。1.種植沙柳,改善環境,主要是因為沙柳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