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師必備:臨床疾病實驗室檢查及結果分析_第1頁
檢驗師必備:臨床疾病實驗室檢查及結果分析_第2頁
檢驗師必備:臨床疾病實驗室檢查及結果分析_第3頁
檢驗師必備:臨床疾病實驗室檢查及結果分析_第4頁
檢驗師必備:臨床疾病實驗室檢查及結果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疾病實驗室檢查及結果分析

中華檢驗醫學網

檢驗醫學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動脈血管慢性病變所致的肺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進而使右心肥厚、擴大,甚至發生右心衰竭的心臟病。患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隨著年齡增長而患病率增高。急性發作以冬、春季多見。臨床表現為心悸、氣急、紫紺,病情加重時,可見頸靜脈怒張、肝腫大、浮腫、腹水等。

檢驗項目:血常規,血氣分析,腎功能,肝功能,血鉀、鈉、氯、鈣、鎂,痰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

1、慢性肺原性心臟病

結果分析:

(1)合并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

(2)肝功能檢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可升高。

(3)肺心病肺功能失代償期可出現低氧血癥或合并高碳酸血癥,當PaO2<8.0kPa(60mmHg)、PaCO2>6.6kPa(50mmHg),表示有呼吸衰竭。

1、慢性肺原性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簡稱慢支)是指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作的慢性過程為特征。病情若緩慢進展,常并發阻塞性肺氣腫,甚至肺動脈高壓、肺原性心臟病。它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尤以老年人多見。

檢驗項目: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痰涂片、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慢性支氣管炎結果分析:

(1)慢支急性發作期或并發肺部感染時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

(2)喘息型嗜酸性粒細胞可增多。

(3)痰涂片可見大量中性粒細胞、膿細胞或嗜酸性粒細胞及革蘭陽性球菌或陰性桿菌。

(4)痰培養可見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甲型鏈球菌及奈瑟球菌等。慢性支氣管炎由于某些細菌感染、腫瘤、結締組織病等原因,而引起分布在頜下、頸下、腋下及腹股溝等處的淺表淋巴結明顯腫大,并有不同程度的壓痛,稱為淋巴結腫大。

檢驗項目:血常規,便隱血試驗,嗜異性凝集試驗,布氏桿菌凝集試驗,補體測定,舊結核菌素試驗。淋巴結腫大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提示為各種細菌感染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2)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降低,提示可能為惡性組織細胞病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3)血涂片出現原始或幼稚白細胞,提示為白血病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出現異型淋巴細胞,提示可能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4)嗜酸粒細胞百分比增高,提示為變態反應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淋巴結腫大(5)便隱血試驗陽性,提示可能為消化道腫瘤淋巴結轉移。

(6)嗜異性凝集試驗陽性,提示可能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7)布氏桿菌凝集試驗陽性,提示為布魯菌病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8)補體測定:補體C3、C4均升高,提示可能為各種傳染病、急性炎癥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9)舊結核菌素試驗陽性提示為結核病引起的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腫大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一種以過敏原或非過敏因素引起的氣道變應性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征的疾病。易感者對此類炎癥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氣道阻塞癥狀。臨床上表現為反復發作性伴有哮鳴音的呼氣性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可自行或治療后緩解。若長期反復發作可使氣道(包括膠原纖維、平滑肌)重建,導致氣道增厚與狹窄,成為阻塞性肺氣腫。全球約有1.6億患者,各地患病率約1%~5%不等,我國患病率接近1%,半數在12歲以前發病,成人男、女患病率大致相同。約20%的患者有家族史。檢驗項目: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痰涂片、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免疫球蛋白。4、支氣管哮喘

結果分析:

(1)如并發感染可有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高。(2)急性發作時可有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3)痰涂片鏡檢可見大量白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及夏科雷登晶體。

(4)痰培養可培養出致病菌。

(5)外源性哮喘免疫球蛋白IgE增高。

4、支氣管哮喘

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是急性呼吸衰竭的一種類型。是由于肺外或肺內的嚴重疾病過程引起肺臟血管與組織間液體運行功能紊亂、肺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肺間質及肺泡水腫,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肺泡壁萎縮。這些改變使通氣/血流比例失常,肺靜動脈分流增大,導致嚴重低氧血癥和極度呼吸困難。因其臨床類似嬰兒呼吸窘迫征,而它們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不盡相同,故用“成人”,以示區別。ARDS起病急驟,發展迅猛,如不及早診治,其病死率高達50%以上(25%~90%),常死于多臟器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

檢驗項目: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血鉀、鈉、氯化物,血氣分析。

結果分析:動脈血氧分壓(PaO2)<8.0kPa(60mmHg),早、中期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4.67kPa(35mmHg)或正常,肺泡氣與動脈血氧分壓差(PA-aDO2)吸空氣時>4.0kPa(30mmHg),吸純氧時>13.3kPa(100mmHg)。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呼吸衰竭系呼吸功能嚴重障礙,除引起呼吸衰竭的原發癥狀外,主要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的多臟器功能紊亂的表現。如呼吸困難、紫紺、精神錯亂、狂躁、昏迷、抽搐、多汗、血壓升高及腎功能衰竭等。檢驗項目選擇:血常規,紅細胞壓積,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氣分析。

結果分析:

(1)紅細胞計數增多,當動脈血氧飽和度低于85%時,可在血流量較大的口唇、指甲出現紫紺。(2)尿常規檢查:尿蛋白陽性,尿中出現紅細胞和管型,提示為腎功能衰竭。

6、呼吸衰竭

(3)血氣分析:氧分壓稍有下降,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動脈血氧分壓(PaO2)小于8kPa可作為呼吸功能衰竭的診斷指標;血紅蛋白減少,SaO2低于正常,血氧含量仍可在正常范圍;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6.65kPa可作為呼吸功能衰竭診斷指標;酸堿度(pH)低于7.35提示為失代償性酸中毒,高于7.45提示為失代償性堿中毒;標準碳酸氫根(SB)下降,提示為代謝性酸中毒,升高,提示為代謝性堿中毒;實際碳酸氫根(AB)>標準碳酸氫根(SB)時,表示有CO2潴留;二氧化碳結合力(CO2CP)降低,提示為代謝性酸中毒或呼吸性堿中毒時,升高,提示為代謝性堿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

6、呼吸衰竭

月經開始的年齡是11-14歲,也有早于11歲,或遲過17歲才開始的。月經的周期為24-35天。最初幾年可能不太規則,以后就漸漸趨于正常。疾病、緊張、過度的體力勞動都可能造成無月經狀態,稱閉經。

檢驗項目:血雌激素測定,卵泡刺激素測定,黃體生成素測定,甲狀腺功能檢查。7、閉經

結果分析:

(1)血雌激素測定、卵泡刺激素測定及黃體生成素測定:均降低,提示可能為垂體或下丘腦性閉經;雌激素測定降低,卵泡刺激素測定及黃體生成素測定值升高,提示為卵巢性閉經。

(2)甲狀腺功能檢查:血清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血清總甲狀腺素、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及血清游離甲狀腺素測定均升高,提示為甲狀腺功能亢進引起的閉經;以上各值均降低,提示為甲狀腺功能尖減退引起的閉經。

7、閉經

關節痛是指關節周圍腫脹、潮紅、發熱和運動受限。它往往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多種疾病的臨床表現。常見于風濕性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結核性關節炎、痛風、系統性紅斑狼瘡及關節外傷等。

檢驗項目:血常規,尿常規,血沉,抗“O”試驗,類風濕因子測定,24h尿酸,血尿酸,乳酸脫氫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免疫球蛋白測定。8、關節痛

結果分析:(1)白細胞計數增高,提示可能為某些感染及類風濕性關節。(2)尿常規檢查:尿蛋白陽性,鏡檢尿中紅細胞及白細胞增多,提示可能為紅斑狼瘡等。

(3)血沉測定:血沉增快,提示可能為風濕熱、骨關節結核、結締組織病等。(4)抗“O”試驗:陽性,提示為風濕熱、結節性紅斑狼瘡等。(5)類風濕因子測定:陽性,提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等。(6)24h尿尿酸及血尿酸測定:升高,提示為痛風。(7)乳酸脫氫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測定:升高,提示可能為多發性肌炎。(8)免疫球蛋白測定:免疫球蛋白A、G、M升高,提示可能為結締組織病臟層和壁層胸膜之間為一潛在的胸膜腔,在生理狀態下,人體的胸膜內僅有微量液體起潤滑作用。病理情況下,腔內液體增多,形成積液,稱胸腔積液,也稱胸水。

檢驗項目:血常規,血小板計數,血沉,尿常規,血、尿淀粉酶測定,血膽固醇測定,胸水檢查。9、胸腔積液

結果分析:

(1)血沉在結締組織病、感染性、腫瘤性胸水時增快。

(2)尿常規、血膽固醇測定,有利于腎病綜合征的判定。(3)血、尿淀粉酶測定,對急性胰腺炎有確診意義。(4)胸水檢查:①胸水中的pH值測定,對鑒別診斷有一定意義。癌性胸水pH值多在7.40左右;結核性胸水pH值多為7.30~7.35;而膿胸、類風濕惡性循環胸水,pH值多在7.20以下。②化膿菌感染的胸水中有大量的白細胞、膿細胞,涂片或培養可確定感染菌。③胸水中有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提示為過敏或寄生蟲感染。④多次檢查胸水,可找到瘤細胞,提示為腫瘤引起的胸水。⑤紅細胞增高,提示為創傷、腫瘤或肺梗塞。⑥結締組織病胸水中,抗核抗體、類風濕因子、狼瘡細胞可陽性,總補體降低。⑦膿胸及類風濕惡性循環關節炎胸水中葡萄糖定量常低于1.1mmol/L。⑧胰腺炎胸水中的淀粉酶含量,常高于血清水平。24h尿量大于2.5L稱為多尿。生理性多尿可見于飲水過多、精神緊張、失眠等;病理性多尿可見于糖尿病、尿崩癥、腎臟疾病等。

檢驗項目:尿常規,尿糖,血糖,血電解質測定,血抗利尿激素測定。10、多尿

結果分析:

(1)尿常規檢查:尿比重降低,提示可能為尿崩癥引起的多尿。

(2)尿糖及血糖測定:尿糖陽性,血糖升高,提示為糖尿病引起的多尿。

(3)血電解質測定:血鈣增高,提示可能為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引起的多尿;血鉀降低,提示為低血鉀疾病引起的多尿。

(4)血抗利尿激素測定:降低,提示為尿崩癥性多尿。10、多尿腹脹常為多種疾病的首發癥狀。正常人胃腸道內存在100-150毫升氣體,分布于胃與結腸部位,當胃腸道存在過量的氣體時,即稱為腹脹。臨床上常見于腸炎、痢疾、肝病、胰腺炎及消化道腫瘤等。

檢驗項目:血常規,便常規、培養,肝功能,血鉀、鈉、氯,血、尿淀粉酶測定,乙型肝炎抗原抗體測定,甲胎蛋白。

11、腹脹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提示可能為急性或慢性胃腸炎。

(2)便常規檢查有大量白細胞和紅細胞,提示為腸炎或細菌性痢疾。

(3)肝功能檢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及麝香草酚濁度試驗值均升高,提示為急性和慢性肝炎、肝硬化;膽紅素脂升高,提示為各種肝膽疾病。

(4)血、尿淀粉酶測定二者均升高,提示為急性胰腺炎。11、腹脹

心悸是自覺心跳快而強,并伴有心前區不適感。臨床上常見于各種心律失常、甲狀腺功能亢進、低血糖、貧血、各種器質性心血管疾病及心血管神經官能癥等。

檢驗項目:血常規,血糖,心肌酶譜,尿3-甲-4羥苦杏仁酸測定,甲狀腺功能檢查。

12、心悸

結果分析:

(1)紅細胞計數低于3×1012/L、血紅蛋白低于70g/L,提示可能為各種貧血性疾病。

(2)血糖降低,提示為低血糖癥。

(3)尿3-甲-4羥苦杏仁酸測定值升高,提示可能為嗜鉻細胞瘤。

(4)心肌酶譜測定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升高,提示可能為心肌梗死。

12、心悸

昏迷即意識喪失,是腦功能的嚴重障礙,引起高級神經中樞的極度抑制狀態。表現為意識喪失、運動、感覺及反射障礙、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消失。病變多波及雙側大腦半球或腦干。

檢驗項目:血常規,血小板計數,尿常規(包括尿糖),尿酮體試驗,血糖,肝功能,腎功能,膽堿酯酶,血氨(必要時),一氧化碳定性,血鉀、鈉、氯化物,血氣分析,腦脊液常規、生化、細胞學檢查、細菌學檢查(必要時)。13、昏迷

結果分析:

(1)白細胞顯著增多,中性粒細胞百分數增高,常提示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2)血糖增高、尿酮體試驗陽性,常提示有內分泌系統疾患。

(3)血糖低于1.68~1.96mmol/L,提示有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4)血糖超過33.6mmol/L、尿糖強陽性、尿酮體陰性或弱陽性、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顯著升高,提示為高滲性非酮癥高血糖。13、昏迷

呼吸困難是指病人有吸氣時氧氣不足或呼氣時明顯費力、延長而緩慢的感覺,表現為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的改變。

檢驗項目:血常規,嗜酸粒細胞計數,紅細胞壓積,肝功能,腎功能,血電解質,血氣分析,免疫球蛋白測定,血清補體測定,類風濕因子測定,自身抗體測定,查紅斑狼瘡細胞。

14、呼吸困難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升高,提示為細菌感染性疾病。

(2)嗜酸粒細胞計數升高,提示為哮喘等過敏性疾病。

(3)免疫球蛋白IgM升高,提示為支氣管哮喘。

(4)抗核抗體、類風濕因子陽性、血清補體降低,提示為結締組織疾病。14、呼吸困難

嘔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時,血液自口腔吐出,可混有食物殘渣,血色暗紅或呈現咖啡色,多伴有惡心及上腹部不適,常同時排出黑色柏油樣糞便。臨床上主要見于食管疾病、胃疾病、十二指腸疾病、肝臟疾病、膽道及胰腺疾病等。

檢驗項目:血常規,便常規、隱血試驗,肝功能,蛋白電泳,腎功能,乙型肝炎抗原抗體測定。

15、嘔血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稍高或正常、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數降低,提示可能為肝硬化。

(2)肝功能檢查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及麝香草酚濁度試驗數值升高,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小于1,提示為肝硬化;如膽紅素升高,提示為肝硬化或膽道出血。15、嘔血

胸痛是指胸部疼痛而言,為臨床常見癥狀之一,可由某些理化因素刺激肋間神經、膈神經、脊神經后根和迷走神經分布的支氣管、心臟及主動脈的神經末梢而引起。

檢驗項目:血常規,血沉,痰涂片及培養,肝功能,血清心肌酶譜,乙型肝炎抗原抗體測定,甲胎蛋白,血、尿淀粉酶測定。16、胸痛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提示為各類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膿胸等。

(2)白細胞計數升高,白細胞分類有幼稚細胞,提示為白血病。

(3)痰涂片找到癌細胞,提示可能為支氣管癌。

(4)肝功能檢查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提示為肝炎。

(5)血、尿淀粉酶測定值升高,提示為急性胰腺炎。

(6)心肌酶譜測定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升高,提示可能為心肌梗死。咯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的出血經口腔咯出。臨床常見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炎、高血壓心臟病等。

檢驗項目:血常規,腎功能,血電解質,便常規,便潛血試驗,痰涂片找結核菌、癌細胞及痰培養。

17、咯血

結果分析:

(1)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提示可能為肺膿腫、大葉性肺炎、或葡萄球菌敗血癥。(2)痰涂片找結核菌陽性,提示可能為肺結核。

(3)痰涂片找到癌細胞可為肺癌。

(4)痰培養可查到致病菌。17、咯血厭食是指食欲減退或消失。主要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所致,也可由于局部或全身病變的影響,使胃腸張力減退,從而影響神經中樞而致厭食。

檢驗項目: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乙型肝炎抗原抗體檢查,甲狀腺功能檢查。18、厭食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數增高,提示為各種感染性疾病。

(2)尿常規檢查尿中可見紅細胞及白細胞、尿蛋白陽性,提示可能為腎炎或腎功能不全。

(3)便常規檢查便中可見大量紅細胞及白細胞,提示可能為腸炎或細菌性痢疾。

(4)肝功能檢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升高,提示可能為各種急、慢性肝病。

(5)甲狀腺功能檢查血清總三碘甲狀腺原氨酸、血清總甲狀腺素、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及血清游離甲狀腺素降低,提示可能為甲狀腺功能減退。

18、厭食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恥骨以上的部位發生的脹痛、絞痛、隱痛及燒灼疼痛,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按照起病的急緩程度可以分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其病因可略分兩類:一類是由于腹內臟器病變所致;另一類是由于腹外臟器病變或全身性病變所致。

檢驗項目:血常規,血小板計數,出、凝血時間,尿常規(包括尿糖),尿酮體試驗,尿淀粉酶,便常規,便潛血試驗,血淀粉酶,血糖,肝功能,腎功能,血電解質,黃疸指數。19、腹痛

結果分析:

(1)白細胞總數升高,提示可能為急性腸炎、急性腸梗阻、急性胰腺炎等。

(2)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均升高,可能為胃及十二指腸穿孔、急性膽道感染、急性闌尾炎等。

(3)紅細胞、血紅蛋白進行性下降,可能為肝脾破裂、宮外孕等。

(4)便常規鏡檢,可見多數白細胞及紅細胞,提示為急性腸炎;如見蛔蟲卵,提示為膽道蛔蟲病。

(5)尿常規鏡檢可見多數紅細胞,提示可能為泌尿系結石。

(6)血淀粉酶輕度升高,提示可能為胃及十二指腸穿孔。

(7)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明顯升高,提示為急性胰腺炎。

(8)血黃疸指數升高,可能為急性膽道感染。19、腹痛

惡心是嘔吐的前驅反射動作,通過這一動作可使胃內容物返流,經食管自口腔吐出,此現象稱為嘔吐。臨床上常見于消化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內分泌與代謝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婦產科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檢驗項目:血常規,尿常規(包括尿糖),尿酮體試驗,尿妊娠試驗,便常規、潛血,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胰多肽試驗,血電解質,心肌酶譜,血、尿淀粉酶,乙型肝炎抗原抗體檢查,血培養,腦脊液常規、培養。20、惡心、嘔吐

結果分析:

(1)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數增高,提示為各種急、慢性炎癥。

(2)尿常規檢查可見尿中出現大量白細胞及紅細胞,提示可能為腎盂腎炎。

(3)尿常規檢查可見尿中出現大量紅細胞,提示可能為腎或輸尿管結石。

(4)血糖升高,尿糖及尿酮體陽性,提示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5)便常規檢查可見便中出現大量白細胞及紅細胞,提示為急性胃腸炎;如伴有膿細胞提示為細菌性痢疾。

(6)肝功能檢查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升高,提示可能有各種肝臟損害;如伴有膽紅素升高,提示可能為急性膽囊炎、膽石癥、急性肝炎。

(7)血及尿淀粉酶升高,提示為急性胰腺炎。

(8)腎功能檢查:血尿素氮、肌酐均升高,提示可能為腎功能不全。

(9)心肌酶譜測定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升高,提示可能為心肌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