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們為什么來到學校2011年3月一,什么是“學生時代”?人在一生中獲取教養最多的時期人在一生中獲取教養最多的地方。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年代,性格、學養形成的年代,尋找終生友情的年代。教育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明天,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成為文明的人。我們來學習是我們的精神需要。我們有為這個社會服務的責任。我們不否認個人奮斗的價值,但我們必須要認識個人對社會承擔的責任在這一階段,要有自己的夢想學校,是個可以做夢的地方要有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職業方向二、青年應當有什么樣的精神選擇?拒絕平庸“想大問題,做小事情”要始終有“黎明”的感覺我們讀書是為了達到理想的境界:做一個品格高尚、精神明亮的人。獨立的精神——社會責任感自由的思想——創造人格高貴的氣質——教養風度平等的意識——公民道德三、正確理解讀書的作用:閱讀改變人的精神世界,“打好精神的底子”一個人的閱讀積累決定了他的未來“人就是他吃下去的東西”“熱愛”是作為一個人的最高稟賦興趣是最重要的動力廣泛地閱讀,從中領悟到樂趣閱讀,是基本能力,不止是一個學科的任務為什么要閱讀經典著作?在有限的閱讀時間內,只有讀經典最“合算”什么是經典?一個歷史時期語文與人文的最高成就,它能給我們最多的經驗與啟示。經典常讀常新致師大附中2005屆語文老師的一封信老師們:你們好!我是2005屆的一名畢業生,我叫巫懷宇。半年時光飛逝,轉眼已是十一月,回想當初,忽然記起一個作文題,叫《幸福的高三》。幸福的高三。如果這句話成立,那么我覺得我最幸福的莫過于高三讀了許多我渴望一讀的書。依然記得一模期間讀完《尋找家園》,二模期間讀完《陽光碎片》,三模期間讀完《精神自治》,五一放假買了兩本書——《守望的距離》《西方文學十五講》,又在四模之前讀完了……我高三期間買的書的扉頁上都有這樣一行字:“此書于2005年×月×日購于××書店,距高考還有××天。”
好書之于高三,如同星光之于暗夜,泉水之于荒原。還有《春風化雨》,十二月黨人,左拉與左拉們……高三時,我每天讀兩遍《山巒》,直到現在還能背下來。我想我是注定要接受這份火光的照耀的。大地萬物,瑟縮著、啞默著停滯不前,但靈魂卻依然生長;學術界被冰封在象牙塔之下,但就在暗流中,依然有許多低沉長嘆的聲音,許多沙啞咆哮似的悲鳴。我問從前幾位同學,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如果真的有附中精神,那一定是“大語文”。我有一個上海室友,當我跟他講述江蘇高考的形勢后,他異常氣憤;而當我說我懷疑素質教育在南師附中還能堅持幾年時,他卻問我:
“你們的語文老師還會堅持嗎?”“會,他們一定會。”我說。“那你們南師附中就不會徹底滑到應試教育的泥淖。”聽完他的話,我真想好好擁抱他。精神若不飛翔就失去了意義,而世上最可怕的壟斷莫過于對知識的壟斷,猶如焚書,所以,今天我向你們求助。當我走進大學,面對這么大的圖書館真不知如何選擇。一本本去試太浪費時間,而教授們又都不推薦書目。只覺得自己的生命在無端
地浪費,因此我求助于你們。而我的幾位朋友也有同感。我準備建立一個書目推薦鏈,由你們把好書推薦給我,然后我再轉發給他們。一首詩中這樣寫著:“有一次,當我們別離,你曾對我說,不要消逝在黑暗里……”而我相信飛翔是精神的生命,傳播是書籍的本質,有股光明不是太陽的外延,而是本體。祝老師們:桃李滿天下學生巫懷宇(其余簽名略)2005.11.12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教會思考不要太在意結果,而要學會享受過程“在別人思維停滯的時候,你的大腦在前進”
自我控制的能力明顯比一般人強“有所為”——一件事能否做到底“有所不為”——對自己負責,也對所有的人負責四、我們應當有什么樣的學習態度?像兒童一樣睜大眼睛去發現世界“沒有問題”的學習是有問題的開啟思維,學會批判性思維,學會從似是而非的現象中尋找本質“學習的過程就是盡快擺脫教師的過程”五,熱愛的稟賦學會“熱愛生命”,珍惜每一天,學會“忍耐”。世上好多事都是“不得已”要有堅定的生存意識,要認識人的偉大,永遠珍愛生命。讀書,為的是構造我們自己的精神家園。今天你讀什么樣的書,明天你就可能成為什么樣的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是從什么地方獲得的?絕大部分是從閱讀中獲得的。大量的閱讀會改變一個人。從無知到有知,從狹隘到寬容……打好精神的“底色”什么叫“打底子”?我們除了所生活的世界,還有一個世界需要我們認識。這就是通過閱讀認識的世界。高貴的氣質來自教養,教養來自于精神底子,取決于他站在什么樣的精神高地上。我們需要有高貴的文化來熏陶自己。經典是一個歷史時期文明文化、語言、文學的最高成就,即“語文和人文的最高成就”。一部經典名作的精神,其中的人物故事,作者的身世經歷等等,可能會跟隨我們一生。這些經典有可能把我們的記憶和作品一同帶到遙遠的年代,又能引導我們更深刻地觀察當今。這些閱讀經驗讓我們的積累變得豐厚,從而使我們的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閱讀的“眼光”也非同一般。美國中學生必讀的書。
1.莎士比亞:《麥克白》、《哈姆雷特》等
2.美國歷史文獻:《獨立宣言》《美國憲法》和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等
3.馬克·吐溫:《哈克貝里·芬》
4.《圣經》
5.荷馬:史詩《奧德賽》及《伊利亞特》
6.狄更斯:《遠大前程》及《雙城記》
7.柏拉圖:《理想國》
8.斯坦培克:《憤怒的葡萄》
9.霍桑:《紅字》
10.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11.梅威爾:《墨比·狄克》
12.奧威爾:《1984》
13.索洛:《沃爾頓》
14.弗洛斯特:《詩歌》
15.惠特曼:《草葉集》
16.菲茲杰拉德:《偉大的蓋茨比》
17.喬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18.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19.亞里士多德:《政治學》
20.狄勒里:詩作
21.陀思妥也夫斯基:《罪與罰》
22.福克納:各種著作
23.賽林格:《麥田守望者》
24.德·道克威爾:《美國的民主》
25.奧斯丁:《傲慢與偏見》”
26.愛默生:詩文
27.馬基維利:《王子》
28.彌爾頓:《失樂園》
29.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30.維吉爾:《伊尼德》
在閱讀中提高想象力。保持閱讀的好奇心,去探索與發現。每天都能從生活、閱讀中發現一些新的、有趣的、有意思的東西。想象力是我們的生命力,創造力。書籍中的一切往往高于生活。我們在讀書之后會有更多的體驗與思想感悟,因而才會“越讀越覺得自己可憐”,這可能是讀書帶來的唯一的“負面影響”。在一個善于思考的學生來說,他在腦力勞動上所花費的時間,大約有三分之一是用在閱讀教科書上,而三分之二是用在閱讀非必修的書籍上面的。因為,說實在的,思考習慣的養成,在決定性的程度上是取決于非必修的閱讀的。——蘇霍姆林斯基
在閱讀積累中學會整理、整合,發現共同的東西。不斷地嘗試變換思維角度,注意改進自己的思維方法,提高品質。從短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