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輪哲學復習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_第1頁
高三一輪哲學復習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_第2頁
高三一輪哲學復習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_第3頁
高三一輪哲學復習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_第4頁
高三一輪哲學復習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課: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聯系發展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矛盾的表現形式是矛盾運動的結果是聯系的根本內容是發展的根本動力兩大基本特征或總特征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矛盾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考點一、唯物辯證法考點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1、矛盾含義: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對立和統一關系的哲學范疇,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2: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同一性和斗爭性(1)矛盾的對立屬性:斗爭性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體現著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

◆(2)矛盾的統一屬性:同一性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②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原理內容】(1)同一性以差別和斗爭為前提:沒有斗爭,就沒有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貫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發展。(2)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為同一性所制約:沒有同一性,就沒有矛盾的統一體的存在,事物同樣不能存在和發展。【方法論】要求我們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要求我們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兩點論和兩分法。

學會感激——凡事感激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激蔑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該獨立;凡事感激,學會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長人。

典型案例分析1、“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矛盾雙方相互依賴;2、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符合對立統一規律。任何事物都是對立的兩個方面相互聯系共存于一個統一體之中。3、苦盡甘來、樂極生悲、因禍得福、吃一塹,長一智。——矛盾雙方相互轉化(相互貫通,一定條件下);4、教學相長——矛盾雙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5、一勞永逸

這是違背對立統一規律的形容詞。不能把勞和逸割裂開來。正確的應該是有勞有逸,勞逸結合。6、物極必反;7、否極泰來;8、樂極生悲;9、因禍得福;10、滿招損,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矛盾雙方的相互轉化。11、吃一塹,長一智;12、失敗是成功之母:13、塞翁失馬,焉知非福;14、居安思危——要從矛盾雙方相互轉化方面來看問題,要善于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15.“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考點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內容】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②矛盾貫穿于每以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每一事物從產生到滅亡都存在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即時時有矛盾。【方法論】①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

②用一分為二觀點看問題(堅持兩分法、兩點論,反對片面性、一點論)。典型案例分析1、兼聽則明,偏信則暗;2、金無足赤,人無完人;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堅持兩分法,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反對一點論。4、諱疾忌醫—回避和掩蓋矛盾,否認矛盾的客觀存在。2、矛盾的特殊性:(1)含義: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原理內容】第一,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這些不同的矛盾構成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區分不同事物的依據)第二,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矛盾,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發展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第三,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論】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反對一刀切、一風吹。

典型案例分析1、人與人不同,花有百樣紅;2、蘿卜白菜,各有所愛;3、八仙過海,各顯神通;4、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矛盾的特殊性。5、張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為馬——抹殺不同矛盾的不同特點,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質。3、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內容】(1)相互區別

①普遍性:即共性(一般),是指各種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點、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質”;

②特殊性:即個性(個別),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點、特性,或叫“特殊本質”。(2)相互聯結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②特殊性包含著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沒有的。[注意]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不同于整體與部分的關系。(3)相互轉化:在一定場合為普遍性的東西,在另一個場合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場合為特殊性的東西,在另一場合則是普遍性。【方法論】①要將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統一起來,認識事物既要從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導下研究特殊性,學會科學的工作方法;(特殊——普遍——特殊)

②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哲學基礎,也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哲學依據;③只看到事物的普遍性而否認特殊性,則看不到事物之間的差別;只看到事物的特殊性而否認普遍性,則看不到事物之間的聯系。蘋果水蜜桃菠蘿水果共性個性寓于寓于共性:含果酸,糖類,多汁。。。個性離不開共性

典型案例分析1、見微知著;2、一葉知秋,一燕知春;3、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4.萬變不離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離開矛盾的普遍性。5、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6、白馬非馬——割裂事物共性與個性的關系,以矛盾特殊性來否認矛盾的普遍性。考點四: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義(1)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2)次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雖然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但其對事物發展不是可有可無的,次要的矛盾的解決有利于主要矛盾的順利解決。2、【原理內容】(1)相互排斥、相互對立;(2)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方法論】(1)在認識復雜事物發展過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著重把握(解決)主要矛盾(重點論);(2)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兩點論),恰當處理次要矛盾。

典型案例分析1、畫龍點睛;2、提綱挈領;3、綱舉目張;4、牽牛要牽牛鼻子;5、射人先射馬——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6、統籌兼顧;7、好花還需綠葉扶;8、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9、舍本求末;本末倒置;10、丟了西瓜撿芝麻——辦事情抓不住重點,顛倒了主次矛盾的關系。11、十個指頭按跳蚤;隔靴搔癢;12、揚湯止沸——沒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沒有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考點五: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1、矛盾主次方面的含義(1)矛盾主要方面: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對事物性質起決定作用的一方;(2)矛盾次要方面:處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對事物的性質不起決定作用的一方。2、矛盾主(次)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內容】(1)相互排斥、相互對立;(2)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方法論】(1)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著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抓主流(重點論);(2)又要看到矛盾次要方面,重視支流(兩點論)。看到矛盾主要方面:主流

支流

成績

不足

好壞

優劣

挑戰與機遇

方向

性質

本質

主體

1、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問題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2、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看問題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認清事物的性質,就會得出錯誤的結論。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前提不同在復雜事物的許多對矛盾中同一矛盾的矛盾雙方中作用不同對復雜事物的發展方向起決定作用對某一事物的性質起決定作用方法論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解題指導兩者都是矛盾特殊性的具體體現①主次矛盾側重于辦事情,常表述為“抓重點”、“抓中心”、“抓關鍵”、“突出任務”、“核心問題”、“放在首要地位”等;②矛盾主次方面側重于看問題,常表述為“抓主流”、“辨方向”、“識大局”(分析形勢)、“判斷性質”、“占主體”等詞語。兩點論重點論含義聯系★認識復雜事物發展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認識某一矛盾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兩點論是有重點的兩點論,而不是均衡論;★重點論是兩點中的重點論,而不是一點論。★認識復雜事物發展要看到主、次矛盾★認識某一矛盾要看到矛盾的主、次方面考點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1、是什么?2、為什么?3、怎樣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即如何把握矛盾特殊性)?

(1)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這是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前提。(2)要具體分析不同事物的矛盾特點。(3)要具體分析事物在不同階段的矛盾特點,在運動中把握事物及其矛盾。(4)要具體分析事物矛盾的不同側面,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5)在復雜事物中,要具體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拓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和一切從實際出發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區別含義…………哲學依據物質決定意識(唯物論)矛盾具有特殊性(辯證法)側重點強調主觀符合客觀,反對主觀主義強調矛盾特殊性,反對“一刀切”聯系(1)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主觀與客觀做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2)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前提和基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從實際出發的深刻表現。【堅持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含義基本屬性特征普遍性特殊性辨證關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世界觀方法論承認矛盾;一分為二堅持共性和個性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結合矛盾分析方法矛盾轉化律;對立統一律1、(09江蘇27)“5.12”汶川大地震后,溫家寶總理在看望北川中學高三學生時,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多難興邦”四個大字。“多難興邦”一詞蘊含的哲理是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②事物的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③矛盾雙方相互貫通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點撥:“多難”可以“興邦”體現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貫通,相互轉化,但并不體現矛盾雙方的相互依賴,①錯誤;③正確;“多難興邦”也體現了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但并沒有體現事物發展量變和質變的關系,故③錯誤;④正確。B2、(09安徽9)中醫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取類比象”的思維方法:一是“取類”,把長期實踐中積累的經驗集中起來,發現事物之間的相類性,“觀其所聚,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二是“比象”,在對“類”有了認識之后,“因而伸之,觸類而長之”。中醫“取類比象”的思維方法包含的哲理是A.把握主要矛盾才能抓住問題關鍵B.從整體著眼才能把握局部的性質C.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相互依存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點撥:中醫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取類比象”,“取類”就是抓住了矛盾的共性,“比象”是指在一般指導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主旨考查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D3、(09福建35)“小崗村的歷史是改革開放的歷史,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的縮影”。從中同學們可以領悟到哲學道理是A.事物發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C.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D.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點撥:“小崗村改革”是矛盾的特殊性,“中國改革開放”是普遍性,中國的改革開放通過小崗村的改革展現出來,“小崗村是中國農村改革的縮影”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B4、(09天津4)絲瓜俯視南瓜說:“我的藤蔓很長,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陽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陽徐徐落下。”南瓜說:“我的果實很重,無法爬到高處。但我依托著泥土,感到踏實和溫暖;也能觀察到身邊細微的變化。”下列說法中與該寓言寓意一致的是A.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B.尺有所短,寸有所長C.金無足赤,人無完人D.一葉障目,不見泰山B5、(08江蘇)右邊的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A.要堅持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B.要堅持運動的觀點C.要堅持全面的觀點D.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c6.北極熊變瘦了,科學家說,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進入北極熊體內使其體型縮小;全球氣候變暖,海洋冰面減少,北極熊要花費更多的能量獵食,這樣就限制了它的生長。下列選項中與“北極熊減肥”現象所蘊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水集魚聚,術茂鳥集②對癥下藥,量體裁衣 ③上律天時,下襲水土④物我一體,心物一體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點撥:“北極熊減肥”現象體現的是根據氣候變化,主動作出調整,以適應環境,求得生存。體現了聯系的有條件性。①③符合。②體現的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④體現的是意識的能動作用。A7.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類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們奮斗的價值目標。下列選項與此相符合的是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費孝通)④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點撥:試題以求真、向善、塑美的價值追求立意,以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為載體,考查考生調動和運用生活與哲學相關知識的能力,引導考生積極求真、向善、塑美,提高精神修養。①側重求真,②側重向善,③側重塑美,④體現矛盾的對立統一。A8.“竹竿效應”源于對果農收摘果實的觀察,果農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樹上的果實,只有竹竿最長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應”蘊含了應將關鍵因素作為“竹竿”,“竹竿”有多長,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①主要矛盾對事物的發展起決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②矛盾雙方是相互依賴相互聯結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處理矛盾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約的,要學會處理好關系全局的決定因素④量變和質變是對立統一的,要學會有效促進事物從量變到質變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點撥:本題考查學生對主次矛盾關系、整天和部分關系、量變和質變關系的理解,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難度較大。竹竿效應說明,要將竹竿提高水平的關鍵因素,這就體現了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的觀點一重點論的觀點,體現了抓好關鍵部分以提高整體水平的觀點,因此,①③正確。②項強調了兩點論,與題干不符。題干材料說明了主次矛盾的關系、整體和部分的關系而非量變和質變的關系,所以④不能入選。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竹竿效應的內涵。B9.孔子對不同問“孝”的人回答不同。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上述問答表明①“孝”的內涵不具有共性②“不孝”的表現大體相同③“孝”的要求要體現個性④“孝”的方式應因人而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題思路】“孝”要因人而異,這是具體文圖具體分析的典型體現,不同的回答體現了一個共同的主體“孝”——共性,顧排除①②,選DD11.“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我國城鎮生活垃圾年產量過億噸,歷年的垃圾堆存量達60億噸;城鎮垃圾年產生總量每過八九年就翻一番;全國660多座城市中,有200余座處于垃圾包圍之中。其實,垃圾是害也是寶,關鍵在于如何處置。北京地球村環境文化中心實行“綠袋子工程”,將垃圾分類處理,實現了變廢為寶,較好地處理了垃圾污染問題。(1)上述材料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什么道理?(2)結合上述材料和(1)的結論,從哲學的角度,說明我們如何變廢為寶。(1)上述材料體現了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相互依賴、相互貫通,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2)①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雙方的轉化是有條件的。條件不同,轉化的結果也不同。②因此,我們要使垃圾變廢為寶,必須努力創造條件,促進矛盾雙方的轉化。具體而言,我們既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資源節約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又要遵循客觀規律,加強科技創新,對垃圾進行科學分類處理,從而實現廢物不廢、變廢為寶。12.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特別是互聯網、手機等新興信息傳播媒體的迅速興起,為未成年人的學習和娛樂開辟了新的途徑,網絡已成為促進未成年人成長的重要因素。同時,網絡也是把“雙刃劍”,若放松必要的管理,網絡就會產生負面影響。

(1)網絡是把“雙刃劍”體現了什么哲理?

(2)運用相關哲理,分析說明我們應當如何正確對待網絡。(1)網絡是把“雙刃劍”表明,矛盾是對了統一的,要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兩點論和兩分法。

(2)①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因此我們必須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敢于承認矛盾,并認真對待和解決矛盾。

②網絡是把“雙刃劍”,在給人類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負面影響。如果對網絡管理不當,就會產生消極后果,尤其會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③對待網絡,我們應充分利用其利,同時加大對網絡市場規范管理的力度,爭取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13.中美經歷了昔日的對立與隔絕,20世紀70年代,兩國領導人打破堅冰實現兩國建交,雙方通過對話、交流、合作,發展成利益攸關方、建設性合作者。面對21世紀人類重大機遇和挑戰,同舟共濟、合作共贏是中美關系新航程的顯著特色。2009年11月中旬,奧巴馬首次訪華,雙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用矛盾分析法簡要說明你對中美關系變化發展的看法。(1)矛盾是對立統一的;矛盾又是普遍存在的,事事有矛盾,時時有矛盾。中美雙方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體。中美既存在利益差別和分歧,也存在共同利益,中美關系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5分)(2)中美關系的發展歷程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5分)(3)矛盾有主次方面之分。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看待中美關系,要分清主流與支流。中美建交以來,共同利益不斷擴大,對話與合作始終是中美關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對抗與沖突是次要方面。加強合作是中美關系發展的必然趨勢。(5分)(4)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中美要正視阻礙雙方關系發展的障礙,創造條件,促進中美關系健康發展。(5分)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第九課小結:堅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3、怎樣靈活運用矛盾分析方法?(1)與學科內知識的滲透①與《生活與哲學》其他知識的滲透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物質與意識之間;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之間;實踐的客觀性和能動性之間;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之間;貢獻與索取之間……。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關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