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考歷史中考題及答案_第1頁
廣東中考歷史中考題及答案_第2頁
廣東中考歷史中考題及答案_第3頁
廣東中考歷史中考題及答案_第4頁
廣東中考歷史中考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廣東省中學畢業生學業考試歷史試題一、單項挑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道題3分,共75分;)1.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覺” 之海南新石器時代遺存, 距今約6000年;同一時期,生活在我國黃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2.春秋戰國時期,學派紛呈;其主見能表達題 2所示內容的學派是( )層面 日常規范個人 用禮儀規章來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錯誤家族 父母健在時,要對他們表示敬重和熱愛政府 君主遵守禮儀規章,臣民就聽從他呼喚題2表A.墨家 B.儒家C.道家 D.法家3.第一手史料接近或直接在歷史大事發生時所產生和記錄的原始資料;以下用于討論三國歷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歷史劇《三國》C.司馬光《資治通鑒》B.羅貫中《三國演義》D.諸葛亮《出師表》4.“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特有文化氣派;以下能表達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①玄奘到天竺學習佛學 ②葉蕃與唐朝“和同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訪者來唐朝學習 ④馬可波羅來中國經商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5.貨幣是經濟進展的見證之一;關于題 5圖貨幣演化的說法比較恰當的是( )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化C.在金屬貨幣流通中顯現紙幣B.由手工制作進展為機器制造D.在流通中紙幣多于金屬貨幣6.這一機構的辦事特點是“勤、速、密” ,且“只供傳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 ,決策權同皇帝掌握;該機構是( )A.錦衣衛 B.軍機處C.中書省 D.六部7.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以下史實與推論之間的規律關系正確選項( )選項 史實 推論A 明末宋應星撰寫《天工開物》 成為世界醫藥學重要文獻B明朝修筑故宮是東西方建筑藝術的結晶C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臺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D清朝實施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是中國近代社會落伍于世界的重要緣由之一8.據載,清政府的官員都不知道俄國人要求的領土有多大,興安嶺離烏蘇里江有多遠,仍有哪些內容在《尼布楚條約》中尚未確定;材料中“俄國人要求的領土”位于我國( )A.東北 B.西北C.東南 D.西南9.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經受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第一次是對“華夷之辯”觀念的突破,其次次是對“道” 、“器”觀念的突破,第三次就是對傳統文化束縛的突破;以下與“第三次突破”直接相關的是( )A.師夷長技以制夷 B.提倡實業救國C.物況天擇,適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學10.題10圖所示近代某一戰爭形勢示意圖;以下表述中與這場戰爭相關的是( )A.促成了國共兩黨合作C.實現了孫中山的抱負B.繁重打擊了北洋軍閥D.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務11.讀題11表,指出北京高校校名及辦學地點變化的緣由是()辦學地點時間學校名稱1912年北京高校北平1937年暫時高校(北京高校與清華高校、南開高校共同組成)長沙1938年國立西南聯合高校昆明1946年北京高校北平題11表A.外來入侵 B.政權更迭C.國共合作 D.軍閥割據12.1945年9月,毛澤東會客時說:“我們的目標是‘ 和平民主’ ,這與蔣介石準備正相反;不過,他愿意談,我就談;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來的客人, 客隨主便嘛!”據此判定,這次會客是在( )A.廣州 B.重慶C.西安 D.北平13.到1952年底,這項經濟改革成功地把 43%的中國耕地重新安排給 60%的農村人口,農夫成為土地的主人;據此判定,這項改革是( )A.土地改革 B.社會主義改造C.人民公社化14.1954年,中國、印度、緬甸再次重申: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假如這些原就不僅適用于各國之間,而且適用于一般國際關系之中,它們將形成和平與安全的牢固基礎,而現時存在的懼怕和疑慮,就將信任感所代替”;由此可見,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就()A.在中、印、緬之間達成基本共識C.已被世界各國接受B.排除了中、印、緬之間的沖突D.已寫入《聯合國憲章》15.楹聯可反映肯定的歷史信任;在“萬里長征,后人應識別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當為后事師”中,“前事”指的是()B.大躍進運動A.萬里長征C.文化大革命D.十一屆三中全會16.讀題16表:《香港轉口貿易的主要市場及比率 變化的主要緣由是( )(1971-199年)》;表中中國內地“比率”1971年(比率)1981年(比率)1991年(比率)日本(18.9%)中國內地(19.3%)中國內地(28.7%)新加坡(11.6%)美國(11.5%)美國(20.9%)印尼(9.1%)印尼(10.2%)德國(6%)題16表A.“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C.“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B.改革開放的實施D.中國重返聯合國17.題17圖所示內容表達了( )A.世界各國空前團結C.中國積極參加國際事務B.世界貿易自由化完全實現D.中國現代化建設成就舉世矚目18.馬克思說:“希臘的內部極盛時期是伯里克利時代; 的是( )”希臘“極盛時期”具有深遠影響A.海外貿易 B.文化訓練C.軍事外交 D.民主政治19.英軍統領蓋奇 1774年給倫敦的報告中驚呼:“遍及整個美洲大陸的激情把全部的人聯合在一種共同的事業中??全體人民達到這樣的狂熱程度,以致預備進行瘋狂的嘗試;”報告中“共同的事業”是指()A.保護國家統一B.摧殘封建專制統治C.確立君主立憲制D.推翻英國殖民統治20.18世紀80歲月后,英國工業品產量增長快速, 推動工業革命“連續加速”的動力是( )積存了大量資金,工業革命連續加速;A.畜力、水力 B.改良蒸汽機C.石油 D.電力21.1915年初,俄國軍醫活沃伊洛夫斯基在寫給親人的信中說: “戰爭使我們不斷地貶低人的身份和尊嚴,只留下動物的本能;”對這句話懂得精確的是()A.士兵對戰爭漠不關懷B.士兵不懼怕死亡C.戰爭使士兵丟失了人格和尊嚴D.戰爭使士兵斗志昂揚22.題22表是蘇聯第一個五年方案時期的一組數據;由此可見( )農業產值(%)規定指標數國民收入(%)應增50生鐵產量(萬噸)應增1021700實際完成數增加60下降14616題22表A.實際完成數額與預期相差甚遠C.工業產品質量好、種類多B.農業、輕工業、重工業比例失調D.從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23.1941年6月,英國首相丘吉爾說:“過去25年來,沒有誰比我更完全地反對共產主義?? 攻擊蘇聯,只不過是妄想攻擊不列顛島的前奏;因此,蘇聯的危難就是我們的危難,也是美國的危難;”這反映出( )A.丘吉爾不再反對共產主義C.蘇聯存亡事關英美的命運B.英美已結成反法西斯同盟D.蘇聯欲拉攏英美抵擋德國24.通過讓出部分國家主權,進行國家間的聯合,達成區域和平,促進人類文明進步,是一項重大嘗試;二戰后,這一“嘗試”的典型事例是( )A.北約 B.華約C.獨立國家聯合體 D.歐洲聯盟25.蘇聯解體后,國際關系中“敵、我、友”界限變得比較模糊,非此即彼、 “你死我活”的“冷戰”規律逐步失效;以下表述與此觀點相符的是( )A.超級大國美國獨霸世界C.競爭合作、妥協共處趨勢增強B.各國之間政治分歧已經消逝D.多極化國際格局形成二、綜合題(本大題共 2小題,26小題13分,27小題12分,共25分;)26.(13分)近代以來,莘莘學子求新知于世界,學成歸來,報效祖國;閱讀以下材料,回答疑題:材料一 從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 120名官費留同學,踏上美國的土地;耶魯高校校長波特致清廷的親筆信中稱: “貴國派遣的青年同學,各門學科都有極佳的成果??他們的道德,也無不美麗高尚,足以為貴國增光;他們雖然年少,卻都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關系祖國榮譽,因此謹言慎行; ”——錢鋼、胡勁草《大清留美幼童記》材料二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學習西方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理論與解決中國遭愛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入侵壓迫的實際結合起來,創立了新的學說;——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溝通史》材料三 見題26圖題26圖(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大清王朝派幼童赴美留學的目的;概括波特校長稱贊中國留同學的理由; (不得照抄原文)(3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新的學說”名稱;該學說第一成為哪一場革命運動的指導思想?這場革命運動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5分)(3)有學者認為,20世紀歷代留同學回國后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都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依據材料三,談談你對該觀點的懂得; (3分)(4)綜上所述,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 概括歸國學子在哪些層面作出了奉獻? (2分)27.在區域文明進展進程中,各國實力此消彼長,先進國家影響龐大,其引發的區域變化值得深思;閱讀以下材料,回答疑題:材料一 1853年,美國佩里將軍的艦隊陳兵東京灣,日本無力抵擋它們;十年前,美國人在鴉片戰爭中,對中國也曾這樣耀武揚威??與中國截然相反不同的是, 19世紀60歲月,日本宣告了一個快速改革和西方化時代的到來;——(美)史茲·墨菲(亞洲史)材料二1889年,明治政府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憲法核心內容見題27圖;材料三 1894年,朝鮮爆發農夫起義,引發日清戰爭;戰爭的成功,使日本國民對大中華文化固有的“稱贊”、“崇敬”心理開頭崩潰,隱匿在內心的劣等感, 快速向“差別”、“藐視”的意識逆轉;一種新型的近代清國觀開頭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優越感快速轉變成時代思潮的主流;從今,日本對鄰國開頭不行一世了;日清戰爭重組了東亞國際關系,歐美列強在東亞的強權秩序被減弱,東亞國際關系體系不愿意地接受了新生強國日本;清國失去了對朝鮮的獨占權和國土臺灣;國內內亂蜂起,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宗澤亞《明治維新的國度》(1)依據材料一,概括 19世紀中期中日兩國的相同困境;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 19世紀60歲月日本“快速改革”的重要歷史大事; (2分)(2)依據題27圖,指出《大日本帝國憲法》對日本“西方化時代到來”有何重要意義?(3分)(3)依據所學學問,說出“日清戰爭”又稱什么戰爭?依據材料三指出這場戰爭使日本國民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同時,給東亞國際關系帶來了什么變化?( 5分)(4)從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歷史事實中,你得到什么熟悉?( 2分)參考答案一、挑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道題3分,共75分)111213題號12345678910答案CBDACBDADBABA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CBCDDBCACDD二、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26小題13分,27小題12分,共25分)26.(1)自強求求富( 1分)成果優異;道德高尚;保護國家尊嚴( 2分)(2)三民主義(1分)推翻清朝統治,終止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創立中華民國( 3分)(3)留同學是創立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力氣;為新中國政權建設作出奉獻;推動新中國科技事業的進展( 3分)(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