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學的產生與發展_第1頁
商品學的產生與發展_第2頁
商品學的產生與發展_第3頁
商品學的產生與發展_第4頁
商品學的產生與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

商品學的產生與發展

在中國美國芬蘭美國意大利在國外商品無國界,并且對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無處不在。

如果你身陷孤島,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你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請同學們思考:

如果你的生活條件有所改善,能滿足溫飽的同時,有少量存款,你有哪些需求?如果你的生活條件達到一定水平時,你的生活需求是什么?原始社會的早期階段,人類使用木棒、石塊等簡陋的生產工具,從事采集、狩獵和捕魚,維持最低的生活;第一次大分工在長期的采集過程中,原始人逐漸熟悉一些農作物的種植規律,開始對一些農作物進行專門種植,為氏族生存提供一定的物質保障,原始農業產生;弓箭的發明

原始社會中后期,狩獵工具的升級,狩獵經驗和技術不斷提高,獵捕到的動物越來越多,除食用外,原始人開始飼養剩余動物;主要工具是石器勞動工具

畜牧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第一次大分工后,原始社會存在兩種社會分工分別是:專門從事原始農業專門從事畜牧業原始采集、狩獵、捕魚自然勞作:

時間:原始社會中后期;標志:畜牧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意義:這次大分工,有力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剩余產品的增加,部落之間出現了偶然的物物交換;第一次大分工原始農業中,犁耕(畜力)取代鋤耕(人力)

節省部分勞動力第二次大分工制陶、冶金、鑄造等手工業日益發達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支付工具:貨幣

有目的的商品交換私有制第二次大分工后,原始社會存在三種社會分工分別是:專門從事原始農業專門從事畜牧業原始農業、畜牧業專門從事手工業第二次大分工時間:原始社會末期;標志: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意義:促進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生產規模的擴大,開始出現直接以交換為目的商品,產生貨幣;相鄰氏族或部落進行商品交換交換范圍和規模并不斷擴大,出現海外貿易第三次大分工商人從手工業中分離出來第三次大分工后,原始社會存在四種社會分工分別是:專門從事原始農業專門從事畜牧業原始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專門從事手工業商人第三次大分工時間:原始社會末期;標志:專門從事商品交換的商人階級的出現;意義:商人的出現,縮短了商品買賣的時間,擴大了商品的銷路,又一次推動了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商代規模較大的早期市場原始社會末期——物物交換商代——規模較大的早期市場戰國時期——固定市場形成漢朝——大市場出現唐朝——商業空前繁榮,對外貿易發達唐朝中期——茶作飲料盛行商品學的起源和發展一、我國商品學的發展概況

1、商品學的起源唐朝(公元618-907年)農業、冶煉業、陶瓷業、印刷業和其他手工業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廣州、泉州、揚州等地已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埠《茶經》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葉商品學專著。春秋時代師曠著的《禽經》晉朝戴凱之著的《竹譜》宋朝蔡襄著的《荔枝譜》明朝李時珍完成了《本草綱目》清代王秉之編著的《萬寶全書》等。商品學的萌芽階段2、我國商品學的創立和發展階段1.宋朝以后

宋朝以后,商品學著作開始增多,如蔡襄的《荔枝譜》、韓彥直的《桔錄》,

以及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書籍,都對有關的商品知識做了介紹。其中,《本草綱目》是論述得最為全面和最早的醫藥類商品學專著,也是我國藥物學和植物學的寶貴遺產,并有多種外文譯本在海外流傳。這些書籍對當時的商品交換起過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還屬于商品知識的匯集。3、我國商品學的現狀——商品學的全面質量觀階段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的中心工作轉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商品學得到了迅速發展,商品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出現了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商品學研究的核心——商品質量包含:商品的明確質量與隱含質量,商品的有形質量與無形質量,商品的內在質量與外在質量。商品質量應市商品質量的自然屬性和商品質量的社會屬性的總和。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商品學進入全面質量觀階段二、國外商品學發展概況1、商品學的萌芽階段在9—10世紀間,身居大馬士革的阿拉伯人阿里·阿德·迪米斯基著有《商業之美》一書,該書的副標題是“關于優質商品與劣質商品的鑒別方法及對商品騙子偽貨的識別指南”。這時現存文獻記載中得世界上最早的商業著作。2、商品學的發展階段德國人貝克曼1973年—1800年出版了《商品學導論》貝克曼被譽為商品學的創始人,他所創立的《商品學》被譽為“貝克曼商品學”。1892年,日本人戶田翠香編著《日本商品學》,并規定為學校的教材,1926年上坂酋三編著了《商品學概論》。1936年出現了商品研究機構,哈佛大學戈林女士編著的《購物試驗指導》教科書1946年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了《消費品的標準與標志》教科書,近年來又出版《紡織原料學的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