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 3095-1996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是對《GB 3095-1982》的修訂和更新,旨在適應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護需求的變化。主要變更內容包括:
-
污染物項目增多:1996版標準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多項監測指標,如增加了對可吸入顆粒物(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等污染物的具體限值規定,反映了對空氣污染更全面的監控需求。
-
濃度限值調整:針對部分已有的污染物,如總懸浮顆粒物(TSP)、二氧化硫等,新標準對其最大允許濃度進行了重新設定,部分污染物的限值相比1982年版有所降低,體現了對空氣質量要求的提高。
-
分級體系變化:1996版標準引入了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的概念,將區域劃分為三類,即一類區、二類區和三類區,每類區域有不同的空氣質量要求,這比1982年版單一標準更為科學合理,能夠根據不同區域的功能需求制定相應標準。
-
監測方法改進:新標準對污染物的監測方法進行了規范和更新,引入了更準確、靈敏的分析技術,提高了監測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
健康保護考慮:1996版標準在制定過程中更加注重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評估,部分污染物限值的設定參考了國際先進標準和科學研究成果,強調了環境保護與公眾健康的緊密聯系。
-
執行與監督加強:新標準對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數據處理、信息發布以及不達標情況下的應對措施等均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增強了標準的可操作性和執行力度。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
- 1996-01-18 頒布
- 1996-10-01 實施



文檔簡介
ICS13.040.20Z5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Ambientairgualitystandard1996-01-18發布1996-10-01實施發布國
CB3095—199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為改替環境空氣質量,防止生態破壞,創造清沽適宜的環境,保護人體健康,特制訂本標準。本標準從1996年10月1日起實施,同時代替GB3095-82。本標準在下列內容和章節有改變一標準名稱;-3.1~3.14(增加了14種術譜的定義)-4.1~4.2(調整了分區和分級的有關內容)-5(補充和調整了污染物項目、取值時間和濃度限值)-7(增加了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本標準由國家環境保護局科技標準司提出。本標準由圍家環境保護局負責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3095-199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代替GB3095-82Ambientairqualitystandard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分、標準分級、污染物項目、取值時間及濃度限值,采樣與分析方法及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本標準適用于全國范圍的環境空氣質量評價2引用標準GB/T15262環境空氣二氧化硫的測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GB8970空氣質量二氧化硫的測定四氯汞鹽-鹽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GB/T15432環境空氣總懸浮顆粒物測定重量法GB6921大氣飄塵濃度測定方法GB/T15436環境空氣氮氧化物的測定Saltzman法GB/T15435,環境空氣二氧化氮的測定Saltzman法GB/T15437環境空氣臭氧的測定靛藍二磺酸鈉分光光度法GB/T15438環境空氣臭氧的測定紫外光度法GB9801空氣質量一氧化碳的測定非分散紅外法GB8971空氣質量飄塵中苯并a花的測定乙酰化濾紙層析熒光分光光度法GB/T15439環境空氣苯并[a花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法GB/T15264環境空氣鉛的測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5434環境空氣瘋化物質量濃度的測定濾膜氟離子選擇電極法GB/T15433環境空氣氟化物的測定石灰濾紙氟離子選擇電極法3定義3.1!總懸浮顆粒物(TSP)能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0gm的顆粒物3.2可吸入顆粒物(PM.o)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rm的顆粒物。3.3氮氧化物(以NO,計)空氣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3.4鉛(Pb)存在于總懸浮顆粒物中的鉛及其化合物。3.5苯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