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女大學生自我成長咨詢案例——社會性別同一性問題干預,社會心理學論文內容摘要:社會性別是社會、歷史和語言等文化建構的產物,女性的性別角色建構遭到性別文化的普遍性影響,也在個體微觀生態系統中呈現出獨特的成長途徑。本文通過一例發生在高校心理咨詢室中的女大學生咨詢案例,主要運用女性主義心理治療理論,分析了該案主抑郁焦慮情緒背后的社會性別同一性的窘境,展示了咨詢師運用整合式咨詢方式協助其社會性別同一性發展的成長經過,最后強調了心理咨詢師對社會性別文化的敏感度與勝任力能夠更好地建立療愈性的咨訪關系,達成心理咨詢目的。本文關鍵詞語:社會性別;同一性;女性主義心理咨詢;大學生;ThePredicamentofGenderIdentific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FeministPsychotherapy:ACaseReportofSelf-growthofaFemaleCollegeStudentQIANJieZHAOXudongInstituteofPhilosophyPsychology,SchoolofHumanities,TongjiUniversitySchoolofInternationalRelationsandPublicAffairs,Fudan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TongjiUniversityAbstract:Genderistheproductofculturalconstructionrelatedwithsociety,history,languageandsoforth.Theprocessoftheconstructionoffemalegenderidentificationisnotonlyinfluencedbytheuniversalimpactofgenderculturebutalsopresentsauniquegrowthpathinthemicro-ecosystemofeachindividual.Throughacounselingcaseofafemalestudentfromacollegecounselingcenter,thisarticlemainlyappliesthefeministpsychotherapytheoryontheconceptualizationofthepredicamentofgenderidentificationunderthesymptomsofdepressionandanxietyoftheclient,demonstratesthathowthecounselorassiststheclientwiththedevelopmentofgenderidentificationbyusingintegrativecounselingtechniques,and,lastly,emphasizesthatthesensitivityandcompetencyofthegendercultureofthecounselorcanbetterestablishatherapeuticrelationshiptoachievethegoalofpsychologicalcounseling.1前言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2003)對文化的定義,文化即指信念體系與價值取向,其從心理層面和組織層面對風俗、規范、行為、社會互動產生影響。女性主義心理學以為社會性別是社會、歷史和語言等文化建構的產物,由于個體的生存狀態多樣化(民族、地域、社會經濟狀態等)和經歷體驗多樣化(感悟覺、記憶、情緒、心靈等),因而社會性別角色具有文化多元性特點(朱艷麗,2020)。宋建麗(2020)提出女性性別身份及其獨特的社會生存狀況應當成為理論研究者及實務工作者關注的重點。就個體而言,女性的性別角色建構遭到社會性別文化的普遍性影響,也在個體微觀生態系統中呈現出獨特的成長途徑。在尊重心理臨床評估的審慎態度前提下,面對女性咨客的心理咨詢/治療師可借鑒女性主義心理治療理論,采用去疾病化的人文主義治療立場,有效支持女性來訪者的社會性別同一性發展與自我認同。本文通過一例發生在高校心理咨詢室中的女大學生的自我成長咨詢案例,分析了該案主抑郁焦慮情緒背后的社會性別角色同一性的窘境,展示了咨詢師運用整合式咨詢方式協助其發展社會性別同一性的經過,最后強調了心理咨詢師對社會性別文化的敏感度與勝任力能夠更好地建立療愈性的咨訪關系。2案例介紹2.1一般情況W,女,18歲,大一,北方大城市長大,求學于南方某知名高校。小W是在入學三周多主動來到大學咨詢室,主訴是:感到孤單,易焦慮,稱天天都要給媽媽打十幾個,需要她給意見,一到課堂上就手心發汗,心跳很快,胸悶。觸發焦慮的扳機點主要包括人際交往、課堂表現和體重體形。三周以來,體重未有明顯減輕,但臨床上有入睡困難、睡眠易醒,人際交往減少等明顯焦慮抑郁情緒,還經常感覺室友有針對她的敵意。初始咨詢目的是改善和室友的關系,改善低落情緒。2.2背景資料小W是家里的獨生女兒,自幼與父母共同生活在北方大城市。父母均為本科學歷,工作穩定,父親是公務員,在職場上較成功;母親是會計,對工作有眾多抱怨。父母感情較好,家庭關系和諧。小W稱自幼主要由母親照顧,家庭溝通話題主要限于生活和學習,父母不允許她參加班級工作和社會活動。生活規律學校-家兩點一線,只和父母有偶然的外出旅游。來異地求學是高考失誤的結果。上大學后,父母就不太管了,但她天天都想跟母親通話,匯報大小事情。在高中有2個好朋友都是女生,上初中后就盡量避免與男生接觸,由于媽媽不允許,怕我分心。否認煙酒癖好及精神活性物質使用史。既往無重大疾病史。2.3初始咨詢咨詢師對她的初始印象:皮膚白皙,身材高挑而瘦弱,含胸,嗓音略帶沙啞。穿著打扮和身體特征偏中性,短發、戴黑色亞克力鏡框眼鏡、褲裝。禮貌友好,動作舉止拘束刻板。愿意傾訴、速度較快,與咨詢師有較多眼神接觸。溝通內容中關于自我的表示出帶有較多評論性,并且多以我媽媽講我開始。咨詢師覺察到有被尊敬、被信任的積極情緒體驗,同時也有緊張和壓迫感。2.4咨詢評估、目的及干涉方案咨詢師根據初始訪談評估,將小W的問題界定為適應性障礙、社交恐懼,以及由于與父母人格分化程度低導致的依靠性人格傾向。咨詢目的設定為提高自尊,促進自主性,加深自我理解。針對適應性障礙,咨詢師主要運用認知行為、系統式悖論干涉、傾聽共情等基本咨詢技巧,加強其對現實環境的感悟、加深其對以往行為形式的了解、鼓勵其嘗試新的方式來適應新的環境;針對社交恐懼,咨詢師主要運用精神動力式的詮釋和自由聯想等方式,啟發小W對社交恐懼異常感覺和狀態的理解;針對依靠性人格傾向,咨詢師通過嚴格咨詢次數設置、在咨詢中保持中立與節制,以及通過循環提問方式加強小W與父母的人格分化程度,協助小W逐步樹立獨立自主的自信心。2.5咨詢基本經過2.5.1第一階段:聯合與悖論干涉(第1學期共8次)咨詢初期,小W與咨詢師很快建立正向移情性關系,外表的抑郁情緒與焦慮很快緩解。通過小W的傾訴,咨詢師協助小W了解到,她對南方環境的不適應、與父母分離、以及在陌生環境中經常以自我為中心的考慮方式,是她在新環境中難以自立的主要原因。這些自由的共享,讓小W感遭到咨詢師對她來自哪里的情境背景的接納與理解。同時,咨詢師運用認知行為療法,讓小W了解到事件與情緒反響之間的自動形式,逐步意識到她自我批評和自我標簽的行為傾向會加重她的負性情緒循環和無力感。比方,當她感覺到情緒低落,就會以為自個的情緒低落是不對的,接著會自動化地責備自個像林黛玉似的,容易觸景生情、悲悲戚戚,是個弱女子,進而加重她的低落情緒。除此之外,在行為層面上,咨詢師運用悖論式干涉,給小W布置家庭作業,要求她接下來的周一、三、五扮演林黛玉,周二、四、六扮演薛寶釵,周日放假。通過這一悖論式干涉,一方面松動了小W對做林黛玉不好的價值定勢,減輕了她自我評判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用存心故意扮演來激發她的自主性與創造性,使得小W不再陷于無助無力的感受之中。再比方,針對室友存心故意打開窗戶讓冷風吹到我這一抑郁情緒扳機事件,給小W布置家庭作業,周一、三、五自個主動開窗吹冷風,并運用動力學方式方法嘗試將小W以為室友開窗有敵意詮釋為小W對室友的關注、對友誼的渴望以及對新環境的不安。第一學期8次咨詢里,小W降低了對新環境的不適,提高了對負性自動思維形式的意識,減少了對室友投射的敵意。這種進步反映在咨詢室之外,小W與母親的焦慮性聯絡明顯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溝通日常生活中她感到喜悅與知足的小事件,并在她母親在意的一些個人事務上給予建議。針對適應性問題的干涉結束。2.5.2第二階段:探尋求索與積極賦能(第2、3學期共12次)第一階段針對外表情緒和適應困難的干涉有了明顯效果,第二學期她主動提出希望繼續咨詢,討論她的社交恐懼。她覺得自個在社交場合十分不自信,跟同學關系也感到緊張不自在,與同性處于競爭關系,與異性則是緊張,程度高到回避交往。在小W的配合下,咨詢師開場與小W對其成長經歷中與現在狀況相關的情境進行梳理,以加深小W對自個依靠性強、人際交往焦慮特點的建構性理解。小W以為,在大學社會交往中,以何種性別角色與別人交往,是她真正感到困惑的問題。她一方面認同自個女性的身份,但另一方面又對傳統意義上的女性化行為感到別扭。比方,一方面渴望自個能夠嘗試長發、長裙、配飾等具有典型女性性別身份象征的符號,另一方面又為這樣的愿望感到羞澀和內疚。她渴望與異性戀愛,但又有莫名的恐懼。在這個階段,咨詢師與小W進行精神動力式的探尋求索,鼓勵小W對這些情緒感受保持好奇,通過自由聯想幫助小W回憶起不少壓抑在心里多年的困惑和夢境,促進她的自我理解;另一方面,通過女性主義賦能的干涉方式,協助其逐步意識到自個的身體權與自主權。例如,在大二期間,小W在咨詢室里反復提到一位她頗為愛慕的男教師,咨詢師積極地將其詮釋為小W對男性有了評價和興趣,是成長的積極表現,支持肯定小W繼續觀察和考慮這種感受。又例如,咨詢師利用自個作為被認同的理想化母親的位置,對小W的性心理發展進行及時當下的價值確認,比方當小W第一次嘗試化裝、穿長裙、帶耳環等,咨詢師會在咨詢中敏銳地觀察到并通過親切、好奇,甚至一些贊揚的口氣表示出支持性的態度:小W,今天我留意到你穿裙子了。再例如,針對小W希望在社團中擔當領導者的愿望,咨詢師也通過確定且堅定的語氣,表示出關注與支持,在賦能的同時與小W一同探尋求索她與性別自卑相關的話題與經歷體驗。小W成功競選社團社長,在經歷了不少挫折與失敗后逐步走出社交恐懼的心理陰影,并萌發申請第四學期海外游學的新愿望。強烈的愿望也伴隨著強烈的焦慮和不安,小W以為出于安全和經濟因素,爸媽不會同意的,面試也不會成功。咨詢師表示對父母真實意見的好奇,通過循環提問的方式加強小W與父母人格的分化。同時,咨詢師協助小W將介入面試和掌控面試結果進行認知區分,降低其自動化的焦慮。在咨詢進行的第三個學期快結束的時候,小W成功講服父母支持海外游學,并順利通過面試,獲得游學資格。2.5.3第三階段:瞭望與自然結案(第5、6、7、8學期共8次)第四學期,小W成功游學半年,期間與咨詢師郵件溝通3次,主題分別是適應新環境、旅行、結束回國。每次郵件都在開始充滿焦慮,但結尾逐步落在積極的自我賦能。咨詢師通過理解、接納的口氣給予小W確認與支持,見證她的成長。咨詢師見證者的位置對小W來講是足夠好的。小W游學回來后,要求學期開場和學期末見咨詢師一次,希望能夠通過咨詢師的瞭望,來共享她的成果,雙方同意咨詢頻率定為每學期2次。小W講,這也是為以防萬一,由于她仍然擔憂那個原先無力的自個忽然把她吞沒,需要確保咨詢師能在必需時來救我。咨詢師的回應是詮釋你可能需要一個見證者,來見證來之不易的成長,更貼切的講,是為她的社會性別身份的傷口愈合做見證。小W對待這樣每學期兩次的會面特別認真,會把一個學期(或者一個假期)中所有重要的事情提早梳理好,共享之后除了等待咨詢師確實認與反應,表示不再需要任何指導。畢業時,她特意穿著學士服來找咨詢師合影。合影中,小W長發過肩,微微側目,身體語言開場傳遞出溫順婀娜的女性魅力。小W在畢業以后的第一年沒有聯絡咨詢師,在第二年的老師節發過一次郵件問候。至此沒有聯絡。3案例概念化女性主義心理治療關注女性的性別身份及其獨特的社會生存環境、多元身份認同、多種多樣的權利層級關系,目的在于促進性別平等,反對將心理失調看作是僅屬于個體本身的心理特征,以為要結合社會情境來看待問題(宋建麗,2020)。從外表上這是一個因異地求學、與父母分離而觸發的分離焦慮。然而,在與咨詢師建立了正性的移情關系之后,小W開場主動探尋求索自個焦慮情緒背后的深層心理原因,發現與性別自卑和挫敗感有嚴密關系。在家庭的權利層級中,小W作為女性和孩子,在她的核心家庭中處于權利的邊緣。小W內化的母親形象是一位充滿性魅力的女性,與她關系親密但充滿優越感。小W舉例講,媽媽會在周末偶然帶她去批發市場買衣服,但她從來不需要自個挑選,而是媽媽指揮她去試穿特定的衣服,并且經常被媽媽評價穿上也不好看媽媽還經常評論她的身材,不如媽媽,將來嫁人難。媽媽會時常給小W做身體推拿,告訴她哪里發育的不夠,沒有女人味。在與母親既親近又充滿貶低的矛盾關系中,小W通過認同母親來維系依戀關系并壓抑攻擊。然而,認同母親同時也意味著小W認同自我攻擊,她對自個的性魅力充滿否認與失望,是一種創傷性體驗。上大學之后,父母與小W在生活空間上的分離,小W有時機感受的嚴重恐慌正反映了他們在她的心理空間中占據的位置與分量。女兒異地求學所標志的獨立生活能力的事實可以能讓小W的父母意識到她的變化。大一寒假過年期間,父親帶小W出入各種社交聚會,希望小W能夠多些社會經歷,快點長大。但小W一方面對自個的性魅力極度缺乏自信心和積極體驗,另一方面又被要求進入成年社會去運用自個的社會性別身份去交往。父親的這一舉動加劇了這位年輕女孩的焦慮,并造成小W在第二學期返校后迫不及待地開場繼續咨詢,并且明確了咨詢目的是社交恐懼。一方面,小W的社交恐懼是內心與母親關系矛盾的外化。小W與母親的既親密又充滿競爭的關系內攝到她自個的社會性別同一性上,造成了她既想留長發又覺得別扭的自我矛盾;將與母親的內在客體關系投射到她在大學中與同性同學的關系上,就變成她想與同性同學既渴望被照顧又充滿嫉妒的矛盾。例如,她抱怨室友存心故意開窗讓她吹冷風,是在無意識中渴望室友像母親般照料她。她不愿主動解決與室友的不合,是無意識中渴望在內心能夠繼續以此為理由指責她,以獲得競爭中的優越地位,實現對母親的認同。另一方面,小W的社交恐懼也與她和父親的關系密切相關。在小W對幼年成長的回憶中,她對父親的感受是遙遠且模糊的,與父親或家族中的男性無一親近。由于我是女孩,總是媽媽帶著我。無論是家庭中還是家庭之外,父親的地位都比母親高。她內化的男性客體是對她的能力與價值缺乏自信心且缺乏支持的,但在物質生活上的供養又傳遞出對她的等待,使得她的情感還停留在對理想化父母的依戀之中,唯一擅于的是以乖巧順從的孩子身份和出色的學習成績去扮演父母理想化的女兒,而認同性地忽略(壓抑)她自個作為獨立個體的欲望與感受。小W將與父親的疏離而渴望親近的矛盾內攝在自個身上,變成對代表父權的權利既渴望又充滿恐懼的矛盾,比方對競選社長的矛盾心情,以及在課堂上發言的矛盾心情;將與父親的內在客體關系投射在與異性的關系中,就變成對同輩異性無感,而對師長產生愛慕。在剛開場的咨詢中,對咨詢師投射的是理想化的母親與父親的形象,因而表現出親近與服從,無意識表示出的是被理想化客體完全接納的愿望,而從客體關系治療的角度,咨詢師試圖通過提供足夠好的客體來孕育小W自我成長的可能,同時與認同被理想化保持覺察。女性主義心理治療強調尊重女性的經歷體驗,建立平等的治療關系,并成認所有合適于問題的治療方式方法,倡導多元方式方法論。咨詢師通過悖論式干涉解構小W對林黛玉的被動設定,將其重構為自我表演的主動選擇;以開放式提問引導等待被表揚的小W在咨詢室里自由表示出,尤其是表示出自我欣賞的部分;同時,對小W因自我感模糊、界線感不強所表現出的對咨詢師的移情性依靠比方要求給予評價和指導,咨詢師以深切的共情回應,比方固然這個事情你想去嘗試,但你對自個的選擇還是有些沒把握,這種對自個不敢確信的感覺還挺糟糕的。除此之外,女性咨詢師在做同性咨客個案時,還需要留意在咨詢室里產生的色情性反移情比方咨詢師對咨客產生嫉妒或同性性夢幻想象,咨詢師需要允許自個去體會和理解這種嫉妒感的來源與對象。當這種嫉妒感是與女性咨客自我呈現出的性魅力相關時,咨詢師能夠將這種嫉妒的感覺作為女來訪者成長的證據,用欣賞的視角鏡映給來訪者。在美國女性主義精神分析家伯奇(Burch,1996)看來,這種干涉方式對協助女性咨客修通與自個母親之間糾纏的關系尤其重要。荷蘭女精神分析家伊基弗洛伊德(2020)直接將母女之間的競爭關系稱為厄勒克拉特情結。從俄狄浦斯情結的角度,弒父而父不死,孩子才能夠放心而不帶內疚地長大。4討論心理咨詢師對社會性別文化的文化勝任力是建立療愈性的咨訪關系、進而協助來訪者達成改變的關鍵因素(Kivlihanetal.,2021;趙旭東,錢捷,2021)。美國創悲傷理學家朱迪思赫爾曼(Herman,1992,2021)曾指出,成認精神創傷的存在是創傷患者復原的第一步,心理治療師的療愈作用關鍵是發揮見證者的作用。小W因本身生理性別而經過文化環境體驗到的長期的價值能力貶低、情感壓抑而造成的過度警惕與禁閉畏縮,正符合赫爾曼所歸納的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異常感覺和狀態學描繪敘述。從歷史的角度看,女性作為制度性弱勢群體的地位與角色是在人類歷史中長期存在的。因而,小W個體的社會性別同一性窘境同時也是當下社會性別文化本身窘境的顯現與印證。文化敏感度是近年來心理學領域中強調的研究者及實踐者應具備的核心職業能力之一(Sandeen,Moore,Swanda,2021)。這不僅僅是一種心理咨詢理論上的科學要求和技術上的能力要求,更是一種職業上的道德要求(Christopheretal.,2020)。咨詢師在共情小W的社會性別角色同一性的困惑與創傷時,除了需要從小W的個體生活經歷體驗層面上去探尋求索她的創傷性體驗,還需要更深層地探尋求索與共情小W所處的當下的社會性別文化環境對她帶來的挑戰。下面簡單概括當下社會性別文化環境給小W帶來的三種挑戰:第一,女性性別異化。白婧(2020)指出,性別異化主要是指女性的生存狀態和自個的意識、本性、本質相背離,失去了作為社會個人的獨立和完好,被強烈的無意義感和破碎感所充斥。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直接導致一個家庭只要一個孩子的事實,而面對強大的傳宗接代的傳統家文化觀念,在很多中國家庭中,女孩就在心理層面上成為男孩的替身。小W父母所在大城市的公務員家庭一般奉行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在現實層面上接受女孩作為唯一的孩子,但同時在無意識層面上,可能會在這唯一的孩子身上尋找家族男性繼承者的影子。固然小W的父母未曾用語言直接表示出希望你是個男孩的愿望,但從小W的中性化著裝、打扮以及行為舉止,能夠窺見小W接收到并認同了父母的無意識表示出。父母對小W成長經過中主要以權威型教養形式控制為主,造成了她脫離權威依靠之后才真正開場體驗到的真實的無意義感和破碎感。第二,女性自我客體化。女性自我客體化指女性從他者的角度把自個的身體看作物體,持續監視、評價自個的身體,并與社會理想體型比照產生差距,便構成了身體羞恥、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鄭盼盼,呂振勇,Todd,2021)。小W除了要面對母親通過對她女性身體特征的評論和貶低所施行的客體化,還要面對如楊蕾和徐華女(2021)所談到的群眾媒體對女性性客體化文化傳播,比方節食和顏值即正義。第三,多元社會的文化沖突加劇女性性別同一性受挫感。縱向而言,女性需要面對人生不同時期社會價值對女性性別身份的要求,從嬰兒、女童、女孩、女人、母親、祖母等等不同時期都對應著復雜多元的人際間要求;橫向而言,不同地域的審美標準對女性的社會等待也有差異,比方北方文化欣賞女性直爽,南方文化欣賞女性內斂。小W需要同時應對性別異化、自我客體化和多元文化沖突的三大挑戰。咨詢師需要意識到在小W的社交恐懼背后復雜的社會文化壓力,并共情她嘗試整合的努力。5小結這是一例大學咨詢中心咨詢師協助一位女大學生從應對入學適應性障礙逐步走向深層社會性別同一性建構的自我成長式咨詢案例。心理咨詢持續四年時間跨越三個階段,來訪者從嚴重的社交恐懼并伴有抑郁情緒,發展為競選大學社團社長、順利游學海外,并且在競爭異常劇烈的專業跨校考取研究生資格,順利升學。咨詢師應當十分關注社會性別文化情境下的女性性別同一性挑戰在特定來訪者身上呈現的一般性及特殊性挑戰,帶有文化敏感性地去詮釋與共情個體獨特的發展性議題,并在咨詢經過中保持對咨詢師職業角色的觀察與反思。以下為參考文獻[]白婧.(2020).主義異化理論的新維度:性別異化.學術溝通,(11),17-21.[]宋建麗.(2020).女性主義心理學的邏輯演進及其對心理治療的意義.婦女研究論叢,(1),53-58.doi:10.3969/j.issn.1004-2563.2020.01.008[]楊蕾,徐華女.(2021).客體化媒體信息對女性自我客體化和身體羞恥感的影響.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4(5),788-794.doi::10.16128/ki.1005-3611.2021.05.005[]伊基弗洛伊德.(2020).厄勒克特拉vs俄狄浦斯:母女關系的悲劇.(藺秀云譯).廣西:漓江出版社.[]趙旭東,錢捷.(2021).心理治療的普遍性機制與文化多樣性.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9(10),721-725.doi:10.3969/j.issn.1000-6729.2021.10.001[]鄭盼盼,呂振勇,Todd,J.(2021).自我客體化對女性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其機制.心理科學進展,23(1),93-100.doi:10.3724/SP.J.1042.2021.00093[]朱迪思赫爾曼.(2021).創傷與復原(施宏達等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朱艷麗.(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實戰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敬老院臥床專業護理培訓
- 寧夏醫科大學《文學與動畫編劇》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懷化職業技術學院《電機學與電力拖動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無錫科技職業學院《中醫統計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深圳職業技術大學《建筑概論人居環境科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桓臺第一中學2025年高考適應性測試試卷(生物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天津市紅橋區2025屆高三沖刺模考物理試題含解析
- 四川省德陽市什邡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寧夏警官職業學院《西班牙語》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信息化運維服務服務質量保障方案
- 外科學教學課件:頸、腰椎退行性疾病
- 2024年03月湖南省韶山思政教育實踐中心2024年招考5名合同聘用制教師筆試近6年高頻考題難、易錯點薈萃答案帶詳解附后
- 2023年魯迅美術學院附屬中學(魯美附中)中考招生語文數學英語試卷
- 天耀中華合唱簡譜大劇院版
- 強制執行股東分紅申請書
- 酒店前廳部溝通技巧
- 車隊事故分析報告總結
- 藥品追溯系統培訓課件模板
- 工業園區的消防安全管理課件
- 2024信息安全意識培訓ppt課件完整版含內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