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 2717-2003 醬油衛生標準》相較于其前版《GB 2717-1996》,在多個方面進行了調整與更新,以更好地適應行業發展和保障消費者健康。具體變更內容包括:

  1. 指標項目調整:新標準增加了對醬油中三氯丙醇(3-MCPD)的限量要求,這是一種可能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體現了對食品安全更為嚴格的關注。

  2. 微生物指標更新:對微生物指標進行了細化和嚴格化,例如對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的具體限值進行了調整,旨在提高產品的微生物安全水平。

  3. 污染物限量:明確了鉛、砷等重金屬的最高允許限量,這些規定更加嚴格,旨在減少食品中污染物對人體健康的潛在風險。

  4. 食品添加劑管理:根據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發展情況,更新了允許使用的添加劑種類及其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確保添加劑使用的安全性。

  5. 檢測方法改進:引入了更科學、更精確的檢測方法,用于測定醬油中的各項指標,提高了檢測的準確性和效率。

  6. 標簽標識要求:加強了產品標簽標識的規定,要求明確標注產品類型、成分、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增強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

  7. 適用范圍界定:對醬油的定義和分類進行了清晰界定,區分了釀造醬油和配制醬油,使得標準的適用范圍更加明確,便于管理和執行。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 2717-2018
  • 2003-09-24 頒布
  • 2004-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 2717-2003醬油衛生標準_第1頁
GB 2717-2003醬油衛生標準_第2頁
GB 2717-2003醬油衛生標準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 2717-2003醬油衛生標準-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67.040C5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2717—2003代替GB2717—1996醬油衛生標準Hygienicstandardforsoysauce2003-09-24發布2004-05-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發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2717—2003本標準全文強制,本標準代替GB2717一1996《醬油衛生標準》本標準與GB2717—1996相比主要修改如下-按照(B/T1.1一2000對標準文本格式進行修改;對原標準的結構進行了修改,增加了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要求、包裝、標識、存及運輸要求;-參照GB18186—2000《釀造醬油》和SB10336—2000《配制醬油》,增加了釀造醬油和配制醬油的定義。本標準自實施之日起,GB2717—1996同時廢止。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提出并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國內貿易局、北京食品釀造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丁秀英、胡克強、鐘冠山、朱、白曉光、梁進、張正。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Bn3-1977、GB2717—1981、GB2717-1996.

GB2717—2003醬標標準油生生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醬油的指標要求、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要求、包裝、標識、賠存及運輸的要求和檢驗方法。本標準適用于釀造醬油和配制醬油、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T4789.22食品衛生微生物學檢驗味品檢驗GB/T5009.39醬油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GB8953醬油廠衛生規范SB10338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醬油以富含蛋白質的豆類和富含淀粉的谷類及其副產品為主要原料.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熱成并經浸濾提取的調味汁液。醬油按生產工藝分為釀造醬油和配制醬油,按食用方法分為離調醬油和餐桌醬油3.2釀造醬油以大豆和(或)脫脂大豆、小麥和(或)麩皮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體調味品。3.3配制醬油以釀造醬油為主體,與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配制而成的液體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