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天津市高考歷史試卷_第1頁
2015年天津市高考歷史試卷_第2頁
2015年天津市高考歷史試卷_第3頁
2015年天津市高考歷史試卷_第4頁
2015年天津市高考歷史試卷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年天津市高考歷史試卷一、選擇題1.(4分)“其制兩柄上彎,高可三尺…其所盛種粒,各下通足竅,仍旁挾兩轅,可容一牛,用一人牽,傍一人執耬,且行且搖,種乃自下。”這段話描述的農具是()A. B. C. D.2.(4分)秦漢時期設立了朝議制度,凡遇軍國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議”于群臣,議定的結果,通常由宰相領銜上奏,最后必須經皇帝裁決,方能施行。這一制度()A.表明軍國大事最終由朝臣議定 B.反映了皇權與相權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監督皇權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決策時集思廣益3.(4分)維多里諾是14~15世紀意大利的教育家。他奉行“身心發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發展學生個性,重視騎馬、劍術、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養。他還要求學生研讀古羅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視之為道德教育重要內容。這反映出()A.人文主義的教育理念 B.宗教制約著教育發展 C.教育擺脫了宗教束縛 D.文藝復興尚未影響教育領域4.(4分)茶葉于1650年前后引進英國時,是一種貴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價6至10英鎊,相當于一個男仆年工資2倍左右。然而一個世紀后,飲茶逐漸在英國城鄉各階層中普及,茶葉成為英國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費品。引起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中國茶葉產量大增 B.英國頒布《航海條例》 C.世界貿易較大發展 D.英國工業革命開始5.(4分)天津開埠后,直隸順德府(今河北邢臺)農民開始在農閑時結伙赴陜甘蒙等地販運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紀初,收購的皮毛除大量轉運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順德加工成皮襖、皮褥等向國內銷售。在皮毛運銷和加工業帶動下,從事非農業生產的人越來越多。這一現象主要表明()A.中國內地農村經濟市場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外國資本主義全面沖擊中國傳統經濟 D.中國農村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6.(4分)歷史學家金沖及論述說,孫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號,但國民黨當政后并沒有實行這一政策。20世紀30年代時,中國廣大農村仍然是半數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總數的10%的地主富農手中。中國共產黨發動土地革命,使數百萬無地少地農民獲得土地,其實質是()A.調動農民參加革命的積極性 B.消滅封建土地所有制 C.鞏固根據地紅色政權 D.推動根據地農業發展7.(4分)圖為美國特種部隊游騎兵75團的徽章?;照孪路接袊窀锩姟扒嗵彀兹铡眻D案和“緬甸之星”標志,這一設計最能體現的史實是()A.美國支持國民黨軍隊打內戰 B.美國多次發動侵略戰爭 C.二戰期間中美合作抗日 D.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8.(4分)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泰達)是20世紀80年代國務院批準建立的首批國家級開發區之一。在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工業園區投資環境評價中,天津開發區已連續多年位居前列。當初其設立的主要目的是()A.服務于天津自由貿易區的建設 B.推動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 C.引進外資,生產高新技術產品或出口產品 D.加強天津對內地的輻射作用9.(4分)美國有一位企業家哈默博士,年輕時曾與列寧領導的蘇俄交往,進行貿易活動;年老時應鄧小平邀請,來中國投資設公司。哈默之所以能這樣做,在于()A.蘇俄、中國都實行開放政策 B.蘇俄、中國都與美國保持友好關系 C.蘇俄、中國都愿意發展資本主義 D.哈默敢于沖破美國政府的阻撓10.(4分)對比兩幅圖片,可以看出近三十年來()①市場經濟體制影響加深②東西方文化融為一體③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增強④國際性交流范圍擴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4分)一戰爆發后,遠離歐洲的日本對德宣戰。在對德通牒和宣戰詔書中,日本聲稱是為了“永保東亞和平”及“維護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發表演說,強調日本參戰是對德國鼓動干涉還遼的復仇戰。這些行為()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意在掩蓋參戰意圖 C.維護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D.力圖保護東亞和平二、非選擇題12.(22分)古代中國和古代羅馬相距遙遠,然而兩者的歷史發展可做一些比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歷史時期古代中國古代羅馬①公元前5世紀~前4世紀秦國商鞅變法(前356年)羅馬制定《十二銅表法》(前451年)②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統一中國(前221年)羅馬統一意大利(前270年左右)③公元前2世紀~公元2世紀西漢、東漢王朝強盛時期(前202年~公元184年)羅馬強盛時期(前201年~公元192年)④公元3世紀漢末混亂、三國鼎立(184~280年)西晉統一王朝(280~316年)羅馬“三世紀危機”(192~284年)羅馬帝國中興(284~336年)⑤公元4世紀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中原東晉南遷(317~420年)北方十六國時期(308~439年)羅馬帝國首都東遷(330年)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羅馬帝國東西分裂(395年)⑥公元5~6世紀南北朝對峙(420~589年)隋朝再次統一中國(589年)西羅馬帝國滅亡(476年)歐洲日耳曼人小國林立﹣﹣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1)依據材料,概括①至⑤各個時期古代中國和古代羅馬的歷史特征。(2)比較①至⑤時期兩國歷史發展的特征,你發現了什么現象?再比較其歷史軌跡及變化節奏,你又有哪些發現?在此基礎上,你有何進一步的理論認識?(3)第⑥時期中國和歐洲的歷史走向有何不同?試從制度層面分析中國出現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13.(1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34年,清廷官員至英國使臣律勞卑廣州住處商談貿易問題,雙方在各自應處的座位、方向、次序等問題上發生了嚴重分歧。中方要求將自己的座位安排在會見大廳的北面(上席),英國則堅持將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廳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兩者爭執不下,商談未能進行。﹣﹣摘編自王開璽《隔膜、沖突與趨同﹣﹣清代外交禮儀之爭透析》(1)材料一中,中英雙方爭執的內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員怎樣的心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使臣所持態度的國內背景。材料二1901年,雖經李鴻章討價還價,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團的禮儀要求,將外國使臣覲見清帝的禮儀說帖,作為《辛丑條約》的附件十九。其中規定:外國使臣遞交國書時,清帝須派高于王公規格的轎子往來使館迎送,同時派軍隊保護;清帝款宴各國使臣應在皇宮大殿內舉行,并躬親入座。﹣﹣摘編自王開璽《隔膜、沖突與趨同﹣﹣清代外交禮儀之爭透析》(2)材料反映了中國怎樣的外交地位?試從國際背景分析其原因。材料三二戰結束后,接受日本投降簽字國家的順序是美、中、英、蘇、澳、加、法、荷等。1946年5月,在審判日本戰犯的遠東國際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以美、英、蘇、中、法為序,經過中國法官(梅汝璈)的積極斗爭,最終法官席次依照日本投降書上受降簽字的次序排列。必須認識到,在國際場合爭席位、爭排場,實際上關系到國家的地位和尊嚴。﹣﹣摘自梅汝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3)材料三中,梅汝璈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斗爭的依據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加以分析。(4)綜上,你認為有哪些因素可影響國家外交地位的變化?14.(1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孔子極力倡導仁人君子之道。從理想人格的意義講,孔子所謂的仁人君子不僅應關切個人自我道德品格修養,具備忠信、孝悌、克己、禮讓、好學、知勇、仁恕等諸美德,而且更應懷抱經世濟民的情懷,“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修已以安人”,“修已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論》材料二君子之為學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撥亂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勢之何以流極而至于此,則思起而有以救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