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會計學1除草劑丁草胺對高產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樣性的影響講義目錄1.背景介紹2.材料和方法3.結果和分析4.結論第1頁/共26頁介紹1.丁草胺的概況:
丁草胺是亞洲生產和應用最廣泛的除草劑,與乙草胺和草甘膦并稱我國三大除草劑,每年用量超過8000t,且呈持續增加的趨勢。丁草胺主要應用于水稻田,對禾本科雜草有較好的防除效果,但由于使用量大,且直接毒土,不可避免地會在土壤和環境中殘留,破壞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影響水稻產量。丁草胺在環境中的殘留污染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丁草胺隨生產廢水、排灌水及降水的縱向淋溶和橫向擴散會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二是丁草胺會對生態系統中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產生不利影響,從而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三是丁草胺具有致突變性和遺傳毒性,能通過食物鏈和生物富集將毒性逐級傳遞并不斷擴大,最終影響到人類健康。因此,丁草胺在生態環境中的安全性問題已經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深入了解丁草胺的環境生態效應顯得極為重要。第2頁/共26頁2.高產水稻區概況:
云南永勝濤源鄉是保持我國水稻小面積超高產紀錄的特殊生態區,1983年常規稻“桂朝2號”在濤源創下畝產1075.4kg的全國高產紀錄,使我國首次實現單季水稻畝產超噸糧的突破;2001雜交稻“特優175”驗收畝產達1185.5kg,超級稻“Ⅱ優明86”驗收畝產達1196.5kg,雙雙打破印度畝產1184.8kg的世界水稻紀錄;從2004年到2006年,濤源連續三年創造1畝以上面積水稻單產突破1200kg大關的歷史性突破,“協優107”畝產達1287kg。光照、溫度和當地優越的土壤微環境是造成濤源水稻頻頻高產的重要生態因素。濤源特殊生態區常年使用丁草胺作為水稻選擇性芽前除草劑,大量施用的除草劑究竟會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造成多大影響成為研究者關注的焦點。第3頁/共26頁
本試驗采用BIOLOGECO微平板,通過測定土壤微生物對單一碳源的利用能力和利用程度,研究不同濃度丁草胺對高產水稻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樣性的影響。BIOLOG碳素利用法是由美國BIOLOG公司于1989年開發成功的一種用于微生物純種鑒定的研究方法。BIOLOG方法的原理是:微生物在利用碳源的過程中會產生自由電子,自由電子可引起四唑鹽染料發生氧化還原顯色反應,由于微生物對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微生物的種類及其代謝活性,從而達到鑒定純種微生物或比較分析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目的。
ECO微平板是BIOLOG碳素利用法中以碳源利用能力為基礎的描述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的定量分析方法。ECO微平板共96個孔,每32孔為一組重復,包含1個對照孔和31個反應孔。對照孔中加入水和指示劑,反應孔分別加入31種單一碳源和指示劑。將微生物接種到ECO微平板后,各孔中微生物利用碳源底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指示劑變色,然后根據反應孔中顏色變化的吸光值來指示微生物對31種不同碳源的利用情況,得到土壤微生物特有的“代謝指紋”,從而反映微生物群落功能代謝能力的差異。此方法靈敏度高,無需分離培養純種微生物,可最大限度保留微生物群落的原有代謝特征,且操作簡便,數據量大,在研究空間及時間尺度上微生物群落變化方面得到廣泛應用。研究思路:第4頁/共26頁材料和方法
1.供試藥品丁草胺,上海升聯化工有限公司生產,農藥登記號:D20091403,產品標準號:HG3292-2001,施用方法:藥土法。2.土壤含水量測定稱取30-40g(精確到0.01g)新鮮土樣置于培養皿中,放入110℃烘箱烘烤6h,取出稱重;之后重新放回烘箱繼續烘烤,每隔30min重復稱重一次,直至恒重,設置三個重復。土壤含水量計算公式為:其中,m0表示烘干前樣品重,g;m1表示烘干后樣品重,g。第5頁/共26頁3.丁草胺處理試驗設計
丁草胺的合理施用標準為有效成分濃度747-1278g/hm2(GB/T8321.1-2000),折算合0.216-0.370mg/kg干土,本研究取中間濃度0.30mg/kg干土作為100%推薦劑量。稱取相當于500g干重的新鮮土樣,加入超純水使其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在室內模擬條件下,添加以超純水稀釋的丁草胺,使其在土樣中的有效成分濃度分別為50%推薦劑量(0.15mg/kg,簡稱B15)、100%推薦劑量(0.30mg/kg,簡稱B30)和500%推薦劑量(1.5mg/kg,簡稱B150),攪拌均勻,另設不加丁草胺的處理為對照(0mg/kg,簡稱CK),每個處理3個重復。所有處理密封,置于恒溫培養箱(25±1℃)中避光培養,于藥劑處理后的7、15、30、45d取樣測定,每隔2-3d用差減法補充水分以調節含水量。第6頁/共26頁4.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樣性測定方法ECO微平板的測定方法參照Garland(1991),具體步驟為:①0.1mol/L磷酸緩沖液:KH2PO4/K2HPO4,pH7.0,分裝至250mL三角瓶中,每瓶90mL,121℃滅菌備用;②0.85%生理鹽水:NaCl8.5g,蒸餾水1000mL,分裝至玻璃試管,每管9mL,121℃滅菌備用;③稱取相當于10g干土重的處理土樣,加入90mL0.1mol/L磷酸緩沖液中,180r/min振蕩30min,靜置10min;④取土壤浸出液上清1mL,加入9mL0.85%生理鹽水,混勻,梯度稀釋成10-3土壤菌懸液;⑤用移液器接種土壤菌懸液至ECO微平板,每孔150μL,每個樣品三個重復;⑥25℃恒溫培養箱溫育7d,在培養24、48、72、96、120、144、168h后用BIOLOG自動讀板儀讀取590nm波長下的吸光值。
第7頁/共26頁5.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使用SPSS17.0軟件處理,采用單因素(onewayANOVA)方差分析和LSD法進行多重比較(р<0.05)。第8頁/共26頁3.數據處理
微生物代謝活性采用微平板每孔顏色平均變化率(AverageWellColorDevelopment,AWCD)描述,采用Shannon指數(Shannonindex)和Simpson指數(Simpsonindex)表征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樣性(表4-1);使用SPSS17.0軟件處理AWCD值、Shannon指數和Simpson指數計算結果,采用單因素(onewayANOVA)方差分析和LSD法進行多重比較(р<0.05)。第9頁/共26頁結果與分析1.不同處理微生物群落代謝活性分析
第10頁/共26頁圖土壤微生物群落溫育過程中AWCD值的變化
施藥7d,B30的AWCD值明顯高于其它處理,其次為B15。B150和CK差別不明顯,說明中低劑量丁草胺可刺激微生物生長,高濃度丁草胺影響不顯著;各處理均在溫育72-120h期間表現出較強的碳源利用能力。第11頁/共26頁
施藥15d,B30仍然保持最強的代謝活性,B15在溫育96h后降至CK以下,B30在溫育168h時與CK持平,而B150始終保持相對較低的代謝狀況,說明隨著處理時間延長,中低濃度丁草胺對微生物的刺激作用逐漸消退,高濃度則表現出抑制作用;第12頁/共26頁
施藥30d,CK表現出對碳源最強的利用能力,溫育96h時,其AWCD值與B15和B30差異不明顯,但比B150高出40.5%,說明隨著農藥的自然降解,中低濃度丁草胺的刺激作用已不存在,高濃度的抑制作用尚未解除;第13頁/共26頁
施藥45d,所有處理整體代謝活性無明顯差別,隨著溫育時間延長,B150碳源利用能力逐漸增強,說明高濃度丁草胺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正逐漸消除。
第14頁/共26頁
施用丁草胺會改變高產水稻土微生物群落代謝活性,中低濃度對微生物有促生長作用,高濃度有抑制作用,隨著培養時間延長,促進和抑制作用逐漸減緩,直至完全消失。小結:第15頁/共26頁2.不同處理微生物群落多樣性指數分析施藥7d,除B30的Shannon指數明顯偏高外,其余處理與CK均無顯著差異,說明100%推薦劑量可提高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與AWCD值分析結果一致。施藥15d,所有處理Shannon指數與CK均無顯著差異,丁草胺未表現出明顯影響。施藥30d,B150的Shannon指數首先顯著下降。施藥45d,B30也表現出Shannon指數顯著下降,據此趨勢推測,若繼續培養,B15的Shannon指數很可能也會下降。說明施用丁草胺會導致微生物群落可利用碳源種類數顯著下降,施藥濃度越高,發生微生物群落可利用碳源種類數減少所需時間越短。第16頁/共26頁施藥7d,除B30的Simpson指數明顯偏低外,其余處理與CK均無顯著差異,說明100%推薦劑量可提高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與AWCD值和Shannon指數分析結果一致。施藥15d,B150最早出現Simpson指數的明顯升高,與CK達到差異顯著,說明高濃度處理最早引起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集中,可利用碳源種類數減少。施藥30d,B150的Simpson指數進一步提高,比CK高出33.3%,達到差異顯著;而B30和B15與CK雖未達到差異顯著,但其Simpson指數也表現出升高的趨勢,比CK分別高出15.9%和11.6%。施藥45d,B30的Simpson指數與CK達到差異顯著,說明中等濃度處理也引起了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集中。據此趨勢推測,若繼續培養,B15很可能也會引起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集中。施用丁草胺會導致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集中,施藥濃度越高,發生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集中所需時間越短。第17頁/共26頁兩個多樣性指數分析結果均表明,施用丁草胺會對高產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產生不利影響,施藥濃度是導致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集中、可利用碳源種類數減少的直接原因,且施藥濃度越高,發生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減弱所需時間越短。小結:第18頁/共26頁3.不同處理微生物碳源利用特征主成分因子分析施藥7d,主成分因子PC1和主成分因子PC2貢獻率分別為47.14%和32.36%,累計方差貢獻率79.50%;PC1能較好區分CK、B15和B30,PC2能較好區分CK和B15,說明施用丁草胺會造成高產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的差別,B15和B30首先獲得響應,考慮到PC1和PC2貢獻率不同,綜合評價應為B30變化最顯著。第19頁/共26頁施藥15d,主成分因子PC1和主成分因子PC2貢獻率分別為47.71%和32.43%,累計方差貢獻率80.14%;PC1能較好地將三個農藥處理與CK區分開,PC2能較好區分CK、B30和B150,說明隨培養時間延長,高濃度處理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也開始發生改變,但不及中低濃度處理變化明顯。第20頁/共26頁施藥30d,主成分因子PC1和主成分因子PC2貢獻率分別為41.15%和29.92%,累計方差貢獻率71.06%;PC1能較好地將CK與其他三個處理區分開,PC2則只能明顯區分CK和B150,說明丁草胺對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影響仍存在,但中低濃度影響力開始減弱。第21頁/共26頁施藥45d,主成分因子PC1和主成分因子PC2貢獻率分別為41.38%和32.38%,累計方差貢獻率74.21%;PC1和PC2均能夠較好區分CK、B15和B150,而無法區分CK和B30。說明隨著丁草胺的自然降解,農藥對土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的影響逐漸消退。按此趨勢推測,若繼續培養,其它濃度處理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也會逐漸恢復。第22頁/共26頁結論1)施用丁草胺會改變高產水稻土微生物群落代謝活性,中低濃度對微生物有促生長作用,高濃度有抑制作用,隨著培養時間延長,促進和抑制作用逐漸減緩,直至完全消失。2)施用丁草胺會對高產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產生不利影響,施藥濃度是導致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集中、可利用碳源種類數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蒙古醫科大學《普通微生物學實驗(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渭南師范學院《影視色彩》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日語學術寫作與研究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華大學《曲式與作品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麗水學院《計算機控制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興國實驗校2024-2025學年初三接軌考試生物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校考卷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監測試題含解析
- 威海職業學院《工程流體力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建筑公司雇傭勞動合同書范例
- 私車公用協議書范例二零二五年
- 初三任務型閱讀公開課一等獎省優質課大賽獲獎課件
- 公司組織架構圖(可編輯模版)
- 激光跟蹤儀使用手冊
- 貨物采購服務方案
- 初中英語 滬教牛津版 8B U6-1 Reading Head to head 課件
- 圖紙答疑格式
- DB11-T 1322.64-2019 安全生產等級評定技術規范 第64部分:城鎮供水廠
- 2017年最新普速鐵路接觸網運行維修規則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說明科普類10篇閱讀試題(帶答案)
- 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第三章復變函數的積分
- (完整word版)西南財經大學管理學考博真題考點匯總和復習框架總結,推薦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