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綱要第四章_第1頁
中國近代史綱要第四章_第2頁
中國近代史綱要第四章_第3頁
中國近代史綱要第四章_第4頁
中國近代史綱要第四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主要內容:1.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2.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與中國共產黨誕生3.中國革命的新局面1第一節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一、北洋軍閥的統治1.北洋軍閥及其性質:2清朝末年由袁世凱建立起來的袁世凱3封建的買辦的反動政治武裝集團。袁世凱批準的“二十一條”文書。“二十一條”簽約現場。42.北洋軍閥的統治狀況:形式上的統一軍閥割據軍閥的專制統治和割據、紛爭乃至混戰5帝國主義列強支持下的北洋軍閥6二、新文化運動與思想解放的潮流1.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1919年五四運動以前的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新文化反對封建主義的舊文化的斗爭。7從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1916年9月第二卷第一期改名《新青年》)開始的。8

1917年1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聘請陳獨秀為文科學長。《新青年》編輯部遂移至北京(東城北池子箭桿胡同9號陳獨秀家中)。北京大學和《新青年》雜志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9

1918年1月,《新青年》由陳獨秀個人主編改為同人合編。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劉半農等人都參加到編輯部中來并成為主要撰稿人。于是,以《新青年》為中心,大體上形成了一個新文化陣營。10李大釗

1889-1927

魯迅(1881-1936)

陳獨秀

1880-194211

十月革命后,《新青年》開始宣介馬克思主義。

1923年6月后,該刊成為中共中央理論性的機關刊物,1926年7月出完第5期后停刊。122.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口號

*基本口號:民主和科學

民主,既是指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制度,也是指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思想。

科學,則有廣狹二義:"狹義的是指自然科學而言,廣義是指社會科學而言"。

133.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是切中時弊的。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并沒有因為批判孔學就否定中國的全部傳統文化。14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這股潮流沖決了禁錮人們思想的閘門。而這個閘門一被打開,各種新思潮的涌流就不僅不可避免,而且是無法遏制的了。154.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局限

第一,新文化運動并不能為人們提供一種思想武器去認識中國,去有效地對中國社會進行改造。

16第二,他們離開改造產生封建思想的社會環境的革命實踐,把改造國民性置于優先的地位,是不可能的。第三,他們使用的方法,一般地還是資產階級的方法。他們中有的人形式主義地看問題的方法,影響了這個運動后來的發展。4.五四以前新文化運動的局限

17他們中有的人對資本主義持某種程度的懷疑和保留的態度,因為:

第一,在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矛盾已經比較充分地暴露出來。

18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戰,以極端的形式進一步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第三,中國人學習西方的努力屢遭失敗的事實,更使他們對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可行性產生了極大的疑問。他們中有的人對資本主義持某種程度的懷疑和保留的態度,因為:

19三、十月革命與馬克思主義

在中國的傳播

1.為什么會傳播馬克思主義?

學習西方的努力遭到失敗,中國的先進分子陷于彷徨和苦悶之中。20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

《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頁。21

突出地表現為:促使中國產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在他們的努力下,馬克思主義開始在中國傳播。22

2.傳播過程:中國的先進分子是經過反復的比較、推求,才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的。23

第一,中國舊民主主義運動在政治及思想文化戰線上的一次次失敗,逐步打破了中國先進分子對西方革命思想和建國方案的迷信,促使他們尋找新的革命思想和道路。

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24

第二,中國有許多情況和十月革命前的俄國相同或近似,因此,十月革命的勝利極大地啟發了中國的先進分子。25

“封建主義的壓迫是相同的,經濟和文化落后,這是近似的。兩個國家都落后,中國則更落后。先進的人們,為了使國家復興,不惜艱苦奮斗,尋找真理,這是相同的。”

《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69頁。26第三,十月革命后,蘇俄政府對被壓迫民族所采取的友好、平等的政策,鼓舞和推動著中國先進分子學習俄國和接受馬列主義。

27

第四,十月革命中,俄國布爾什維克黨所采取的新的革命方法的啟示,也推動他們去研究十月革命所遵循的新主義。28

第五,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進一步打破了中國先進分子對歐美民主主義的幻想,更加促使他們把學習的目光轉向蘇俄、轉向馬列主義。

29

2.傳播過程:率先舉起馬克思主義旗幟的,是李大釗。

30四、五四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31五四運動爆發的條件:

1.五四運動的爆發32中國早期產業工人的發展圖195萬人10萬人120萬人階級基礎:工人階級的成長、壯大33李大釗陳獨秀思想基礎: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34時代基礎: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的影響俄國十月革命爆發35直接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會在凡爾賽宮正式開幕(最高會議議場在法國外交部)。參加此會的有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日本、中國等20多個國家。但是,實際操縱會議的是美、英、法、意、日5個國家,特別是美、英、法3個國家。36巴黎和會37

1919年4月26日,巴黎和會對中國山東問題做出了無理的決定。消息傳來,許多中國人,特別是廣大的愛國知識分子曾對巴黎和會所報的熱切期望,一下子破滅了。在此情況下,

5月4日,以“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為基本口號的五四愛國運動,不可遏制地爆發了。38

◆直接斗爭目標:

一是要求北洋軍閥政府拒絕在和約簽字;二是要求懲辦三個親日派官僚(曹汝霖,簽訂二十一條時的外交次長;陸宗輿,簽訂二十一條時的駐日公使;章宗祥,當時的駐日公使)。39

◆運動發展的兩個階段:

5月4日—6月4日。這是以知識分子(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為主體,以愛國學生打先鋒的階段。40

五四運動爆發當天天安門廣場前41五四運動爆發當天游行路線圖42自6月3日起,運動面臨夭折的危險:

北洋政府在北京和其他城市大肆逮捕和鎮壓學生;學生的情緒開始波動,學生隊伍開始分化。43

6月5日—28日。這是以工人階級為主力軍,有廣大的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群眾參加的、全國范圍的革命運動階段。

441919年6月10日上海全市工人罷工4546巴黎和會簽字及中國拒簽報道472.五四運動的歷史特點

第一,五四運動表現了反帝反封建的徹底性。第二,五四運動是一次真正的群眾運動。第三,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

48五四運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義革命的分水嶺49

為了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的革命傳統,1939年3月,陜甘寧邊區的“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50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規定:5月4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青年節。五四運動所倡導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精神仍然被當代青年所推崇。51第二節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傳播與中國共產黨誕生一、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1.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隊伍52

主要有三種類型:首先,是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的精神領袖。如:李大釗、陳獨秀,屬于先驅者和擎旗人其次,是五四愛國運動的左翼骨干。其代表為毛澤東等,是其主體部分。再次,是一部分原中國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時期的活動家。其代表為董必武等。532.早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運動第一,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明確地同第二國際的社會民主主義劃清界限。第二,注意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第三,開始提出知識分子應當同勞動群眾相結合的思想。543.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五四以后的新文化運動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馬克思主義開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發揮指導作用了。馬克思55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1.中國共產黨的早期組織上海陳獨秀1920.8北京李大釗

1920.10武昌董必武、陳潭秋1920秋長沙毛澤東、何淑衡1920秋廣州陳公博、譚平山1920秋濟南王盡美、鄧恩銘1921春巴黎周恩來

1921.3東京周佛海

1921.356

第一,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1920年8月,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公開出版。2.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活動57三次論戰:1919年胡適與李大釗的“問題與主義”的論戰

1920年底,張東遜、梁啟超挑起關于社會主義的論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成員同黃凌霜、區聲白等無政府主義者的論戰58第二,到工人中去進行宣傳和組織工作。各地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創辦了進行馬克思主義啟蒙教育的刊物。創辦了各種形式的工人學校。1920年11月,共產黨早期組織領導的第一個工會——上海機器工會宣告成立。

59

1920年8月上海黨組織創辦的面向工人群眾的宣傳刊物《勞動界》

1920年11月,上海黨組織創辦的《共產黨》月刊60

黨的北京小組建立的長辛店鐵路工人文化補習學校舊址

61第三,進行關于建黨問題的討論和實際組織工作。

在共產黨早期組織的領導下,1920年11月,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宣告成立。

這樣,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階級的先進分子。在中國創建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基本具備了。621.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三、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及其歷史特點63中共一大的召開(1921年7月23日—31日)嘉興南湖畫舫上海市黃陂南路374號(原法租界望志路樹德里106號)64李達代表李漢俊代表張國燾代表劉仁靜代表董必武代表陳潭秋代表陳公博代表毛澤東代表何叔衡代表王盡美代表鄧恩銘代表周佛海代表馬林代表65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館長倪興祥(左二)、副館長張小紅(左一),指著“一大”參與者照片展中那醒目的空白,介紹說:“新發現的尼克爾斯基的照片,即將掛在這里!”

(詳見2007年9月24日

《人民日報》)

66

尼克爾斯基(俄國人,1889——1938)中共一大前后任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代表

672.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特點和意義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綱》68中國共產黨一開始就是一個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為基礎的黨,是一個區別于第二國際舊式社會改良黨的新型工人階級革命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它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69第三節中國革命的新局面一、制定革命綱領,發動工農運動70

1.民主革命綱領的制定

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召開。71中共二大會址:上海南成都路輔德里625號(今成都北路7弄30號,當時為李達寓所)。

72黨的最高綱領: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在當前階段的綱領(最低綱領):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共和國。

(1)黨的二大制定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2)開始采取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的政黨和政治派別沒有采取過、也不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眾路線的方法。732.發動工農群眾開展革命斗爭工人運動:1922年1月香港海員罷工到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罷工,中國掀起了第一個工人運動的高潮。在13個月的時間里,全國發生了大小罷工100余次,參加者在30萬人以上。

74香港海員罷工75

1922年1月12日至3月8日,歷時56天。罷工影響迅速波及到新加坡、上海等港口。港英當局被迫接受了工人提出的9項條件。罷工取得了完全勝利。十幾萬工人高呼:“海員工會萬歲”。76京漢鐵路工人罷工(1923年2月4日-7日)77這次罷工是為爭取工人集會、結社的自由權利而爆發的,它鮮明地提出了“為自由而戰、為人權而戰”的政治口號,標志著“中國職工運動開始了一個新階段——從改良生活的經濟斗爭到爭取自由的政治斗爭的階段”。

《鄧中夏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93—494頁。78湖北省工團聯合會暨京漢鐵路總工會法律顧問施洋京漢工會江岸分會委員長林祥謙壯烈犧牲的中國工運先驅79

盡管1923年“二七”慘案后,全國工人運動暫時轉入低潮,但這個斗爭仍有重大的意義。此后不久,中國共產黨就著手進行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醞釀和準備工作,中國革命即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80

農民運動:1921年9月,經過共產黨人的努力,浙江蕭山縣衙前村成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民協會1922年6月,彭湃在廣東海豐縣赤山約成立農會。次年元旦,海豐總農會宣告成立,全縣范圍的農民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了起來。這種新式的農民運動,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也是不曾有過的。81二、實行國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1.國共合作的形成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82新舊三民主義之比較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舊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中國民族自求解放,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國民的政府國民一律平等平均地權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平均地權、節制資本反對民族壓迫反對滿洲貴族統治83ABCD資產階級的利益三大政策徹底實現人民權利等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新三民主義共產黨民主革命綱領共產黨最高綱領A+BB+CD政治基礎反帝反封建的“三大政策”新三民主義與共產黨革命綱領的比較84

準備:工農運動開始復興。創辦黃埔陸軍軍校,準備了軍事骨干力量。

2.大革命的準備與進行85

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

——孫中山86黃埔軍校

總理

孫中山87校長蔣介石88黨代表廖仲愷89政治部主任周恩來90

準備:1925年5月,以五卅運動為起點,掀起了全國范圍的大革命高潮。

91

進行:廣東戰爭,征討陳炯明、鄧本殷,統一并鞏固了廣東革命根據地。1925年7月1日,在廣州建立國民政府。組建國民革命軍。1926年7月,開始北伐戰爭。

92

1925年至1927年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之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群眾的動員程度更為廣泛,斗爭的規模更加宏偉,革命的社會內涵更加深刻,因此被稱作大革命。933.大革命中的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國共合作的倡導者和統一戰線的組織者。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群眾的主要發動者和組織者。共產黨人幫助和推動國民革命軍的建立,而且在軍隊中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積極提高國民革命軍的素質,增強它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共產黨員在戰斗中更是身先士卒,起著先鋒作用和表率作用。94

在北伐戰爭中,有一支威震敵膽、名揚天下的北伐先鋒部隊——葉挺獨立團。

這是一支由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以共產黨員為骨干的武裝力量,連以上干部全是共產黨員,士兵中也有許多黨員和團員,是北伐軍中政治素質最好、戰斗力最強的部隊。它是周恩來抽調黃埔軍校畢業生中的革命青年和共產黨員為骨干組建的部隊。

圖為汀泗橋戰役中北伐軍繳獲敵人的武器。954.大革命的意義、失敗原因和教訓96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七·一五反革命政變97

1927年4月13日,反動軍隊向游行至上海寶山路的民眾開槍。寶山路慘案中的遇難者。98共產黨人被殺害的瞬間。被捕的革命群眾。9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