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課《孟子三章-富貴不能淫》同步練習-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1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富貴不能淫》同步練習-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2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富貴不能淫》同步練習-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3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富貴不能淫》同步練習-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4頁
第23課《孟子三章-富貴不能淫》同步練習-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3《孟子》三章積累運用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A.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B.入則無法家拂(fú)士C.傅說(yuè)舉于版筑之間D.公孫衍(yǎn)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2下列加點字釋義有誤的一項是()A.豈不誠大丈夫哉(誠實)B.是焉得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C.富貴不能淫(惑亂,迷惑。這里是使動用法)D.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3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停頓不當?shù)囊豁検牵ǎ〢.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B.必先/苦其/心志C.此之謂/大丈夫D.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與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句:立天下之正位A.女子之嫁也B.行天下之大道谷C.往之女家D.與民由之5下列說法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兜玫蓝嘀У拦阎酚酶爬ㄐ缘膽?zhàn)例加以證明,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zhàn)爭中所起的不同作用。B.“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閃耀著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輝,成為仁人志士不畏強暴、堅持正義的座右銘。C.遭腐刑而著《史記》的司馬遷、幼年喪父卻發(fā)奮讀書的歐陽修、身殘志堅的張海迪,這三個人的事例不能證明“生于憂患”的道理。D.《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一文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苦難是對人的一種磨煉,我們只有戰(zhàn)勝苦難,才有機會取得成功。6根據(jù)課文內容默寫。(1)孟子在《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闡述了磨難的意義。(2)《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從內外兩方面闡明國家走向滅亡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富貴不能淫》中,孟子對“大丈夫”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決定戰(zhàn)爭勝負的三要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學常識填空。孟子,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期的思想家,是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尊為“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相傳____________是及其弟子_____________、公孫丑等人所作,記錄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論、活動。閱讀理解(一)課內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傅說舉于版筑之間_______________(2)人恒過_______________(3)衡于慮_____________(4)而后喻_______________9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10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對“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的理解。(二)課外閱讀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博愛之謂仁,行而宜①之之謂義,由是而之②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③為仁孑孑④為義其小之也則宜。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選自韓愈《原道》)①宜:合宜,恰切。②之:往。③煦煦:和藹可親的樣子。這里指小恩小惠。④子(jié)子:謹小慎微的樣子。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博愛之謂仁___________________(2)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___________________(3)老子之小仁義____________________12用“/”為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斷兩處)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1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14在韓愈看來,老子所說的“道德”與自己所說的“道德”的含義是否一致?結合選文內容簡要分析。素養(yǎng)升華15綜合性學習。中國是禮儀之邦,禮儀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為弘揚中國的禮儀文化,學校準備舉行以“禮儀文化”為主題的活動,請你參加。(1)為營造濃厚的禮儀文化氛圍,你班準備出一期以“禮儀”為主題的黑板報,請身為宣傳委員的你設計三個板塊名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從括號中選擇恰當?shù)脑~語填入橫線中。你被評為校“禮儀之星”,學校委托你邀請市禮儀專家梁教授來校開展一次講座。見面時,你會說:“梁教授,①__________(久違、久仰)大名!”呈遞邀請函時,你會說:“梁教授,敬請②__________(蒞臨、光臨)指導!”臨別時,梁教授贈書一本,你會說:“您的大作我一定認真③________(閱讀、拜讀)!”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3)聰聰家來客人時,媽媽總喜歡給客人夾菜以表示熱情。這種待客禮節(jié)你贊成嗎?說說你的看法。參考答案1.B解析:“拂”應讀bì。2.A解析:“誠”的意思是“真正,確實”。3.D解析:應為“曾益/其所不能”。4.B解析:B項與例句中的“之”都是結構助詞,譯為“的”。A項中的“之”,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C項中的“之”是動詞,“去,到”。D項中的“之”是代詞,指“正道”5.C解析:這三個人的事例能證明“生于憂患”的道理。6.(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3)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4)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7.軻戰(zhàn)國儒亞圣孟子萬章8.(1)選拔,任用(2)犯錯誤(3)同橫”,梗塞、不順(4)了解、明白9.(一個國家)內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大臣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外部沒有勢力、地位相當?shù)膰液蛠碜試獾牡溁迹@個國家往往容易滅亡。10.示例:憂患和磨難可以使一個人奮發(fā)有為,使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安逸和享樂則會讓一個人不思進取,使一個國家衰敗滅亡。11.(1)叫作,稱作(2)對(3)認為……小,輕視12.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13.(好比)坐在井中看天的人說天小,并不是天真的小。14.不一致。在韓愈看來,老子所說的“道德”是拋開了仁義而言的,只是他一個人的說法;而自己所說的“道德”則包括仁義,是天下人所共同承認的道德。(大意正確即可)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解答此題要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抓住關鍵句子“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去仁與義言之也”。翻譯過來,就是“凡是我說的道德(都)是結合仁和義而言的,是天下的公論。老子說的道德,是離開仁和義而言的”,兩者的區(qū)別自然可知。文言文大意:博愛稱為仁,行動合宜稱為義,從仁義出發(fā)去立身行事稱為道,自己本身就具備、不需要憑借外物稱為德。仁和義是有確定內容的概念,道和德是內容不具體、不明確的名稱。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小人之道,而德有惡德、美德。老子輕視仁義,并不是詆毀仁義,而是由于他的眼界狹小。(好比)坐在井中看天的人說天小,并不是天真的小。他把小恩小惠當成仁,把謹小慎微當成義,那么他輕視仁義是當然的。他所說的道,是把他認為的道當成道,不是我所說的道。他所說的德,是把他認為的德當成德,不是我所說的德。凡是我說的道德,(都)是結合仁和義而言的,是天下的公論。老子說的道德,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