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揭陽市紀達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廣東省揭陽市紀達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廣東省揭陽市紀達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廣東省揭陽市紀達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廣東省揭陽市紀達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聯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省揭陽市紀達中學2022年高一歷史聯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十二銅表法》規定:“如果在夜里行竊的人被人當場殺死,則這種殺人的行為被認為是合法的。”上述規定所反映的實質是(

)A.羅馬法十分嚴酷野蠻

B.極力維護奴隸主私有財產C.保護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D.重視良好道德的培養參考答案:B2.下圖是1912-1921年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面粉業生產能力變化示意圖,據圖指出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勝利,掃除了一些發展資本主義的障礙B.民國政府頒布了若干發展經濟的政策C.中國資產階級受利潤的驅使,積極興辦企業D.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參考答案:答案:D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圖示反映的是1912年—1921年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此時正值一戰爆發,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故D項正確;A、B、C三項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一戰結束后列強卷土重來,民族工業又迅速衰落下去。3.假如你是晚清時期的一名維新派,你會選擇什么武器來宣傳政治綱領和開展政治斗爭:A、電影

B、電視

C、報紙

D、互聯網參考答案:C略4.閱讀“1972-1985年中美進出口貿易額統計表”,從中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年份美國對華出口(百萬美元)中國對美出口(百萬美元)1972年6O321975年3041561980年375510591985年38553840A.兩國貿易中中國始終處于順差

B.改革開放打開中美交往的大門C.經貿發展得益于中美正式建交

D.中美關系緩和推動了經貿往來參考答案: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據材料“1972-1985年中美進出口貿易額統計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國貿易中美國始終處于順差,故A錯誤。1972年到1975年,中國沒有改革開放,故B錯誤。中美正式建交,在1979年,故C排除。1972年后中美關系緩和推動了經貿往來,故D正確??键c: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開創外交新局面·中美關系5.商鞅變法中實行“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措施的最主要意義是A.從法律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強了秦國的經濟實力C.打破了原來的土地疆界D.擴大了農民的占田份額參考答案:A6.表明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事件是

)A.開國大典的舉行

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共八大的召開參考答案:C7.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記載:“金寶廬舍,轉瞬灰燼,惟有田者,巋然而獨無恙。故上自紳富,下至委巷工賈胥吏之儔,贏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痹摤F象產生的影響是A.有利于手工業的擴大再生產B.推動自然經濟的進一步解體C.有利于傳統經濟政策的松動D.阻礙中國社會的進步和轉型參考答案:D材料中說明無論官員還是工商業者都從事買田置業,這明顯不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阻礙了傳統經濟向近代經濟的轉型,D正確;A與材料反映信息相反;B和C是外商企業刺激。8.在談到明朝內閣的作用時,有學者指出:“內閣成員犯不著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實上他們也沒有這個權力。沒有宰相的權力和地位,卻要承擔宰相的罪責,去充當皇帝的擋箭牌、替罪羊,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會去做的事情?!边@意在說明內閣的設立A.加強了對百官的監察B.不利于政府機構間的協調與督察C.彌補了明太祖廢丞相帶來的弊端D.直接導致了皇權削弱參考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犯不著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去充當皇帝的擋箭牌、替罪羊”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的意思是:內閣官員沒有實權,卻往往成為其他官員攻擊的對象。內閣無實權,不能監察百官,也不能彌補廢丞相后皇權過于集中的弊端,因此AC表述不符合史實,故排除;內閣的設置加強了君主專制,D項說法本身錯誤,故排除;綜上可知,內閣的設置不利于政府機構間的協調,故選B。9.假如你是古羅馬的一位執政法官,當你遇到以下的案子時,你認為不合法的是A.一個奴隸為他的主人工作了20年后,要求主人給予他自由,他們的主人卻不答應B.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兒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C.某平民將自己財產的大部分贈予他人,只留小部分給兒子D.一個擁有100個奴隸的羅馬貴族,在急需勞動力的收割季節,到市場上去賣了20個奴隸,賺取了一大筆錢參考答案:B某自由民要求他女兒在家從父、出嫁從夫、老來從子這是古代中國封建社會的三綱五常,故B項是不合法的;ACD三項都符合羅馬法。故選B。10.近些年來,日本安倍內閣一直推進“戰略性外交”、“俯瞰地球儀外交”,注重全球視野,在強化日美同盟的同時,強化日歐合作、推動日美歐間的協調、拉攏東南亞的一系列戰略動作引人注目。這從本質上反映了當下日本A.積極改善與世界各國的關系B.致力于提升自身國際政治話語權C.擺脫了雅爾塔體系的束縛D.順應全球化趨勢,推動地區發展參考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注重全球視野,旨在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選項B正確;材料僅提及日本與歐美、東南亞國家的關系,未體現出世界各國,選項A錯誤;日本至今仍未擺脫雅爾塔體系的束縛,選項C與史實不符,排除;選項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1.陶片放逐法的創立者為(

)A、梭倫

B、庇西特拉圖

C、克利斯提尼

D、伯利克里參考答案:C12.周積明在《最初的世紀》中寫道:“甲午戰后,中國鐵路事業格局為之一變……至1911年,共建鐵路8200公里,其中中國向外國貸款修建和自籌修建的鐵路占54%?!背霈F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戰后鐵路事業發展迅速B.列強對華的侵略方式發生變化C.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D.鐵路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方式參考答案:考點:H3:交通工具的進步.分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交通工具的進步.考查近代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及其原因.考查學生抓住關鍵信息、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由材料“甲午戰后,中國鐵路事業格局為之一變…至1911年…中國向外國貸款修建和自籌修建的鐵路占54%”可知,甲午戰后中國的鐵路事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其中中國向外國貸款修建和民眾自籌資金修建鐵路的比例高達54%,反映了中國交通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及修建鐵路的籌措資金的方式出現多樣化.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故C項正確.A項所述為上述現象的表現而非原因,應排除.B項所述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旨,應排除.D項在材料中無體現,應排除.故選C.13.“hold住”“神馬都是浮云”“土豪”等網絡熱詞作為一種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虛擬世界和現實生活中,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表達方式。這表明A.網絡已主導了大眾文化消費

B.人們在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C.大眾傳媒的商業性影響越來越大

D.大眾文化的日益庸俗化參考答案:B大眾傳媒的發展。本題考查調用所學知識、分析探討問題的能力,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網絡熱詞的出現就是人們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故B項正確;網絡并沒有主導了大眾文化消費,故A項錯誤;題干中沒有體現商業性,故C項排除;D項表述明顯錯誤,排除。14.西塞羅曾說:“如果人們之間的協調性能得到維護,那么人類便可以像神一樣的生活。”古代羅馬用以維護人們之間協調性的重要工具是A.命令B.宗教C.法律D.道德參考答案:C【詳解】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調整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糾紛,緩解社會矛盾。特別是在羅馬帝國時期,羅馬法律制度滲透到國家各個角落,穩固了帝國的統治。故答案為C項。皇帝的法令是羅馬法的組成部分,羅馬國家沒有以命令方式來治理社會,排除A項;古代羅馬不是以宗教和道德來維護人們之間的協調性,排除B、D項。15.圖l和圖2是鴉片戰爭時期中英戰艦對比圖,這從一個側面突出反映了(

A.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的差距

B.華夏文明與歐洲文明的差距

C.農耕文明與工業文明的差距

D.儒學文化與基督教文化的差距參考答案:C16.北宋時,“狀元登第,雖將兵數十萬,恢復幽薊,凱歌而還,獻捷太廟,其榮亦不可及矣。”這主要反映當時統治者A.渴望收復幽云地區B.以崇武抑文為國策C.委派文官主持軍務D.以輕武重文為國策參考答案:D17.觀察下列圖表.指出1895——1900年我國出現這種經濟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寬了對設廠的限制

B.列強經濟侵略的放松C.資產階級政治地位的空前提高 D.提倡國貨、抵制洋貨運動的推動參考答案:A18.根據羅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以現金或現物進行交易;須有五個證人和一名司秤在場,他們皆應是羅馬公民;物件的轉移必須在當事人雙方在場時當面進行;在進行轉讓儀式時,必須經過某種正式的手勢和言語的闡述。這些條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該法()A.強調保護私有財產B.極力維護貴族的特權C.有利于調解貿易糾紛D.體現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參考答案:考點:4D:羅馬法.分析:本題考查學生以材料的正確解讀和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了解羅馬法在公民法和萬民法的區別和特點.解答:題干材料強調的物品交易成功須具備條件,是否有足夠人員在場,以及正式的手勢和言語的闡述的,反映的是羅馬法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點,D項正確;AC項具有較強迷惑性,然從“這些條件缺一不可”分析,AC是從表面錯誤的理解,與材料的主旨不符,故排除;材料沒有強調物品交易的身份問題,故B項排除.故選D.19.某學者評價古羅馬某部法律時指出,“幾乎所有殘存的文本看起來都具有土生土長的特點,這同留傳下來的傳統說法相一致;平民們所尋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開法律?!睋送茢噙@部法律①應為《十二銅表法》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③是羅馬習慣法的匯編④有利于保護平民利益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參考答案:C本題主要考查羅馬法,旨在考查正確解讀材料并再認再現相關所學的能力。由題目中的信息“古羅馬......平民們所尋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開法律”可知此應為古羅馬廣大平民對貴族壟斷立法權并隨意曲解法律以欺壓民眾的不滿,要求制定成文法來保障自身權益的史實即《十二銅表法》的制定。故①④兩項的表述正確;題目中的信息“同留傳下來的傳統說法相一致”體現了《十二銅表法》是以往羅馬習慣法的匯編的特點,故第③項的表述正確;《十二銅表法》制定于公元前449年,屬于公民法,故排除第②項。本題應選C項。20.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遠洋航行,甩開了橫亙東西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辟了歐洲與亞洲貿易交通的新孔道,終結了歐洲與東方陸路隔絕的狀態。其所產生的影響是。A.重新聯結傳統商路B.國際勞動分工格局形成C.世界市場最終形成D.推動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參考答案:D根據材料“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遠洋航行”“甩開了橫亙東西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辟了歐洲與亞洲貿易交通的新孔道”“終結了歐洲與東方陸路隔絕的狀態”,可以得出新航路開辟產生的影響是推動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故答案選D項。A、B項材料沒有體現,排除;推動世界市場最終形成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后,故C項排除。21.古希臘的伯里克利將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頂峰,當時的很多做法值得今天借鑒。下列屬于伯里克利的做法的有:①制定“陶片放逐法”②除十將軍以外,執政官和幾乎所有其他各級官職向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開放,并都以抽簽的方式產生③民主政治的主要機構“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和由民眾組成的“陪審法庭”擁有最充分的權力④國家為擔任公職和參加城邦政治活動的公民發放津貼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參考答案:B22.乾隆皇帝對英商送給他的時鐘不屑一顧,說中國小民無此物者甚眾,但從來沒有誤了早晨起來下地,也從來沒有誤了晚上回家睡覺。對此現象,下列評價確切的是A.乾隆帝為維護國家尊嚴,痛斥侵略者的野心B.乾隆帝認為中國農民勤勞自覺,不需要鬧鐘C.是小農經濟下的一種天朝上國的心態的流露D.乾隆帝為維護天朝體制,擔心小農玩物喪志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內容反映的是在清末時期中國清政府的最高統治者一種盲目自大的心態。A項與史實不符合,因為此時英國尚未來侵略中國,B項內容與材料內容一致,不評價內容,D項說法本身錯誤,故答案選擇C項??键c:古代中國的經濟·資本主義萌芽與“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重農抑商”23.下列事件中對工業革命具有決定意義的是(

)。A、珍妮機的使用

B、改良蒸汽機的使用C、大機器代替手工勞作

D.大工廠制確立參考答案:B24.平遙是著名的“晉商”發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國第一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票號在平遙誕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國很多省份先后設立分支機構。19世紀40年代,它的業務更進一步擴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從上述材料中我們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明清時期商品經濟有了新的發展

B.晉商活動范圍廣泛C.山西是近代中國的經濟中心D.匯兌事業在中國開始發展參考答案:C本題考查學生對商幫的理解。從材料的信息來看,這主要反映了晉商在清朝的發展。C項是錯誤的;從山西是近代中國的經濟中心材料并沒有反映。其它是對的。所以選C。25.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說:“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兩個“制”分別是指()A.宗法制和郡縣制B.分封制和郡縣制C.分封制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D.宗法制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參考答案:考點:12:西周的分封制;18:郡縣制.分析:本題考查分封制和郡縣制,分封制作為一種國家制度,它屬于上層建筑,主要是解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奴隸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矛盾,奴隸主階級內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但次要矛盾有時也居主導地位.分封制作為我國奴隸社會的上層建筑是建立在井田制這一經濟基礎上的.解答:西周的分封制在后期隨著諸侯勢力強大,出現諸侯之間強國兼并弱國的形勢,周天子的權威受到削弱,故“周之失,在于制”,秦朝實行暴政,導致秦的迅速滅亡,但秦的郡縣制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制度,故B項正確;AC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B.26.下表是華商工礦企業部分經濟統計數據表,表中數據的變化主要表明

A.民族工業獲得了較快發展B.工業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C.工業各行業產量持續增長D.民族工業受制于官僚資本參考答案:A【詳解】根據統計數據表,1934—1936年華商四項工礦企業生產能力都有明顯增長,結合所學可知,在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前期,民族工業有了較快的發展,A項正確;當時輕重工業都有所發展,但工業結構并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B項錯誤;只有三年四個行業的統計,不能得出各行業產量的“持續增長”,C項錯誤;材料沒有對比和分析民族工業和官僚資本的關系,D項錯誤?!军c睛】1927到1936年,南京國民政府統治前期,民族工業有了較快發展。27.羅馬帝國瓦解了,但羅馬人卻把他們的文明留給了歐洲人。這主要是指(

)A.給予自由民和奴隸以公民權

B.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惡C.是近現代西方法律的先驅

D.建立了相對民主的政治制度參考答案:C28.“從世界史的觀點來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網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睂Α靶碌摹⒉煌愋汀钡恼_理解是(

)A、確立了現代政黨制度

B、實現了民族的獨立C、確立了議會主權的原則

D、開刨了現代政體的新形式參考答案:D略29.歷史典故“烽火戲諸侯”中,諸侯因義務所在,蜂擁而至勤王。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王位世襲制參考答案:B30.下圖漫畫載于2018年3月9日美國報刊漫畫家協會網站,題目是《自筑壁壘》。它從深層次說明了A.中美兩國的核心利益矛盾突出B.推動全球化發展進程任重道遠C.當今世界單極格局仍不可動搖D.貿易保護主義讓美國陷入孤立參考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從漫畫中可以看出美國為了保護本國經濟,筑起了與他國貿易的圍墻。這指的是美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從漫畫時間2018年可以看出,此時處于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中,美國的做法說明推動全球化發展進程任重道遠,故本題答案選B項。材料中沒有涉及中美兩盾,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單極的世界格局,排除C項;材料沒有反映“美國陷入孤立”,排除D項。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小農的經濟行為,絕非西方社會一般人心目中那樣懶惰、愚昧或沒有理性。事實上,他是一個在“傳統農業”(在投入現代的機械動力和化肥以前)的范疇內,有進取精神對資源能作最適度運用的人。傳統農業可能是貧乏的,但效率很高……小農作為“經濟人”,毫不遜色于任何資本主義企業家。——西奧多·W·舒爾茨《改造傳統農業》材料二今農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百畝之收不過百石?!耪叨惷癫贿^什一……至秦則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賣買。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守毭癯R屡qR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漢書·食貨志》材料三在農業方面,景蘇與羅倫首先于50年代作出創新性的研究——他們用口述資料證明,19世紀90年代,山東一些地區有相當數量的“經營地主”,用雇傭勞動力經營農場。隨后,李文治說明17、18世紀中,伴隨商業性農業的發展,許多小農因“力農致富”而成為“庶民地主”。最近,一些學者更用明清檔案館所收藏的清代刑科題本中的資料,進一步充實了農業中雇傭關系發展的證據。(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古代的什么經濟形態?這一經濟形態有哪些特點?(2)材料二反映小農經濟存在什么問題?(3)材料三體現了山東農村中出現了怎樣的生產方式?出現這一生產方式的原因是什么?

參考答案:(1)經濟形態:小農經濟(或自然經濟)。特點:精耕細作;以家庭為基本生產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很少進行交易;以種植業為主、家庭飼養業為輔等。(2)在小農經濟條件下,農業單位產量較低,農民賦稅負擔沉重,土地兼并嚴重,農民生活困苦,這從本質上反映了小農經濟的脆弱性。(3)生產方式:使用雇傭勞動力經營農場(或資本主義萌芽在農村出現)。原因: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加強,農產品商品化的發展等?!驹斀狻浚?)經濟形態:根據材料“小農的經濟行為”概括得出。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從耕作方式、經營方式、與市場的聯系等方面概括。(2)根據材料“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過百畝”“至秦則不然”“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钡刃畔?,從產量、稅收、土地兼并等角度概括。(3)生產方式:根據材料“用雇傭勞動力經營農場”得出在當地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原因:根據材料“伴隨商業性農業的發展”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生產力的發展、農業的進步、商業的發展等方面概括。32.閱讀下列材料家訓宗規倫理以儒家思想為主體,通過家國意識同構,旨在實現社會和諧,體現了民族傳統道德思想與規范。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材料二約之二:吾族務要恪遵祖訓,以倫理為紀綱,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婦和順;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處,須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強莫欺弱;卑幼者不許冒犯長上,富貴者宜憐窮困。循規蹈矩,宗族稱孝,鄉黨稱弟(悌)?!纹澣吨袊幕v·訓約十四條》材料三宣圣諭。圣諭曰:“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贝肆履颂娓呋实郏ㄖ煸埃┣M做人的道理,件件當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惡人。愿我一族長幼會集祠(堂)中,敬聽宣讀,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過即改,共為盛世良民,貽子孫無窮福澤?!鳌痘⒍沾奘献遄V·族約》請回答:(1)據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有關仁的政治主張。(2)歷代許多家訓體現了以仁為核心的儒家倫理。據材料二,歸納儒家倫理的主要內容。(3)儒家的倫理思想深刻影響中國社會。據材料三,指出明代統治者與民眾對儒家倫理所持的態度及其各自的做法。(4)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儒家倫理在中國歷史上所起的積極作用。參考答案:(1)根本:孝悌。政治主張: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實施仁政。(2)主要內容:家庭和睦;宗族團結;鄉里和諧。(3)態度:尊崇儒家倫理。做法:統治者提倡;民眾遵守。(4)積極作用:維系家庭家族和睦;維護政治、社會穩定;傳承民族道德,影響思想文化發展。(1)材料一中文字“孝弟(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說明仁的根本是孝悌,即倫理道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代有關仁的表述眾多,其中以孔子的仁愛和以德治國,孟子的“仁政”最為著名。

(2)從材料二文字中可以直接概括出儒家倫理的主要內容是:“夫婦和順;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體現家庭和睦;“即同宗相處,須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強莫欺弱;卑幼者不許冒犯長上,富貴者宜憐窮困。”體現宗族團結;“循規蹈矩,宗族稱孝,鄉黨稱弟(悌).”體現鄉里和諧。

(3)從材料中文字““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闭f明統治者借助儒家倫理道德來鞏固統治,顯然統治者非常贊成儒家倫理道德的約束作用;而對廣大民眾而言只能是遵守倫理道德了。

(4)綜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能夠看出儒家倫理道德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重要影響,其積極作用具體表現在:材料一,二文字內容說明儒家倫理道德思想維系家庭家族和睦;材料三文字內容說明儒家思想維護政治、社會穩定;結合所學可知儒家思想還傳承民族道德,影響思想文化發展。33.人類政治文明的演進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人絕大多數的族群都認同自己是漢人,漢人的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