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框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目標素養1.明確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理解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2.結合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說明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重大意義3.列舉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各族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4.以“社會主義為什么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為議題,探究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道理知識概覽一、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標志著
新民主主義革命
的結束、
社會主義革命
的開始。
2.過渡時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是一個
過渡
時期。
3.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
工業化
,并逐步實現國家對
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
的社會主義改造。
4.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1)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
主導性
因素。
(2)國家積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
社會主義改造
。
(3)
個體農業
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
(4)國際形勢有利于中國加快向
社會主義陣營
的轉變。5.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1)標志:1956年,
生產資料私有制
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
社會主義社會
。
(2)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勝利的意義。在中國建立起
社會主義
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
最深刻最偉大
的社會變革,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
堅實基礎
。
微點撥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不等于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此時,社會主義制度尚未建立。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我國才真正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制度。可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這兩個革命階段前后相承。二、在艱辛探索中前進1.歷史課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如何在中國
建設社會主義
、如何
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
,是嶄新的歷史課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2.黨的八大(1)最重要貢獻:對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社會的
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
作出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主要矛盾:
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3)主要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
生產力
,盡快把我國由落后的
農業國
變為先進的
工業國
。
3.歷史飛躍——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1)成就。(2)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
,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3)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
寶貴經驗
、
理論準備
和
物質基礎
。
微思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我們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提示: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全國人民的艱苦奮斗;“一五”計劃的實行等。在艱辛探索中前進重難歸納舊中國是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革命條件特殊而復雜。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人民,經過艱苦實踐,正確回答了中國革命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實施了黨的建設偉大工程,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最后奪取全國勝利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近代以來無數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愿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又領導人民不失時機地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使中國這個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東方大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和按勞分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投入到嶄新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之中。在黨和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下,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不僅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而且積累了在中國這樣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思想包含關于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建設以及黨的建設等方面的一系列獨創性理論成果,為新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重要理論準備。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由鄧小平主持起草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決議》。決議指出: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于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強調,“在中國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先例”“不論發生過什么波折和曲折……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鑒、更好前進”。請你說一說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艱辛探索中的前進性。提示: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不斷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時代內容,把中華民族精神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典例剖析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談話中指出:歷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總結和吸取歷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為鑒、更好前進。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過程中遭受了嚴重挫折,原因可能有(
)①沒有照搬蘇聯模式②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中國水土不服③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估計不足④在當時中國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先例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思維建模:審設問事件:探索中的挫折;角度:原因審材料教訓;挫折析選項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過程中遭受了嚴重挫折,原因可能是在當時中國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先例,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估計不足,③④正確;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我們是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不能說水土不服,另外,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在建設前期照搬了蘇聯模式,①②錯誤定答案B學以致用馬克思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并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下列選項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有(
)①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②新民主主義革命為社會主義革命作了必要準備③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改革開放打下堅實基礎④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解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①錯誤;根據題目中馬克思的表述,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新民主主義革命為社會主義革命做了必要準備”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改革開放打下堅實基礎”均體現了該思想,②③正確;④表述不能體現題目中的思想,排除。1.歷史猶如一面鏡子,記錄了社會發展的軌跡。下列詞語中能夠記錄“三大改造”時期特征的有(
)①“社會主義”“合作化”
②“公私合營”“過渡時期”
③“開國大典”“站起來”
④“一化三改”“共產國際”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這個過渡時期的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一內容概括說來,就是“一化三改”,①②符合“三大改造”時期的特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站起來的偉大飛躍,③與題意不符;“共產國際”與“三大改造”無關,排除④。2.鄧小平指出,完成社會主義改造“不但根本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變了世界的形勢”,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和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鄧小平的觀點表明社會主義改造(
)①對生產力的發展直接起到了促進作用②使我國由落后的農業國成為先進的工業國③使社會生產力從舊的生產關系的束縛中解放出來④將資本主義工商業收歸國有,壯大了國家實力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C解析:題目中,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不但根本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也改變了世界的形勢”,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和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這說明了社會主義改造使社會生產力從舊的生產關系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對生產力的發展直接起到了促進作用,
①③正確;②夸大了社會主義改造的作用,排除;④是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具體做法,與題意不符。3.關于黨的八大的認識,正確的有(
)①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②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③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④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答案:A解析:黨的八大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務作出了規定,為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①②符合題意;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③說法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方向,④說法錯誤。4.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的講話中指出:“在中國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沒有先例,猶如攀登一座人跡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荊斬棘、開通道路。”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理解正確的有(
)①社會主義建設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必須根據自身國情選擇合適道路②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探索,有利于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歷了嚴重曲折,是因為沒有吸收借鑒蘇聯的經驗④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沒有任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對抗性沖突和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解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展開,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國在這個探索過程當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和物質基礎,①②正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歷了嚴重曲折,不是因為沒有吸收借鑒蘇聯的經驗,③錯誤;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仍然存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對抗性沖突和矛盾,④錯誤。5.閱讀材料,完成問題。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探索復興之路,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進行了可歌可泣的斗爭,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嘗試,但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關于農村土地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地標建筑施工項目合同提前終止
- 拆除舊房合同范本
- 2025資產抵押合同協議書
- 《2025重型機械租賃合同》
- 2025建筑排水施工合同范本
- 第03講 分式(3考點+13題型)2025年中考數學一輪復習講練測(廣東專用)
- 信息工程建設合同范本
- 魚類增養殖技術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松北校區)
- 2025標準短期房屋租賃合同模板
- 《現代設計史》復習資料大全
- DBJ33T 1320-2024 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技術管理標準
- 腰椎骨折健康宣教
- GB/T 23862-2024文物包裝與運輸規范
- 九年級化學上冊(滬教版2024)新教材解讀課件
- 2024屆四川省自貢市富順縣數學三下期末統考試題含解析
- 醫院醫共體理事會章程
- 液化氣供應站承包經營合同書
- 工程公司考勤制度
- 幼兒園傳染病分析及預防總結
- 危重患者的液體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