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酶學電子教案_第1頁
診斷酶學電子教案_第2頁
診斷酶學電子教案_第3頁
診斷酶學電子教案_第4頁
診斷酶學電子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診斷酶學一、概述

什么是酶?

一類由活細胞產生,催化效率高、特異性強的生物催化劑。為什么學習有關酶的知識?(一)診斷酶學的發展簡史

20世紀初臨床就開始測定體液中的酶1908年測尿AMY活力——診斷急性胰腺炎30年代ALP用于診斷骨骼疾病診斷酶學的真正發展從50年代用分光光度法建立了連續監測酶活性方法開始70年代開始起,逐步將注意力集中到同工酶測定上,又隨免疫學和技術方法的開展,用抗原抗體反應有可能直接測定微量的酶蛋白。(二)廣泛利用酶診斷的原因

1.測定酶活力的方法靈敏度、準確性較好;2.酶活力的變化早于臨床體征或其他診斷指標(三)診斷酶學的作用:

各種疾病的診斷、預后和隨訪觀察

二、血清酶的分類

(一)血清(漿)特異酶:在血清(漿)中發揮催化作用的酶類,有明確的生理功能,含量高于其他組織。(二)非特異的血漿酶:在血中不起任何生理作用,濃度明顯低于組織和細胞中含量。Ⅰ.外分泌酶:血清中來源于外分泌腺的酶。Ⅱ.細胞酶:存在于機體各種組織細胞中進行物質代謝的酶類。三、血清酶變化的病理生理機制

(一)細胞酶的釋放Ⅰ.細胞內外酶濃度的差異Ⅱ.酶在細胞內定位與存在形式Ⅲ.酶蛋白分子量的大小(二)酶在細胞外間隙的分布和運送細胞中的酶經過三種途徑進入血液:直接進入血液;既和組織間隙也和血液直接相接觸;大部分進入組織液,經淋巴系統入血。(三)血中酶的清除一般以血中酶的半壽期代表酶從血中清除快慢。(四)酶合成異常對于血漿特異酶,細胞內酶合成下降是引起血中酶變化的重要因素。(五)其它

抑制劑和活化劑四、血清酶的生理變異

(一)性別(二)年齡(三)進食(四)運動(五)妊娠與分娩五、測定方法、標本處理等對測定結果的影響

(一)酶測定方法及條件固定時間法連續監測法平衡法免疫學方法

1、固定時間法(兩點法)測定反應開始后某一時間內(t1到t2)產物或底物濃度的總變化量來求取酶反應初速度的方法。特點:需加終止劑;應做預試驗確定線性時間;比色計或分光光度計無需保溫裝置。2、連續監測法(動力學法或速率法)連續測定(每15s-20min監測一次)酶反應過程中某一反應產物或底物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來求出酶反應初速度的方法。特點:結果準確;無需終止反應;儀器必須有保溫裝置;產物或底物應是可直接測定的化合物。

3、平衡法(終點法)通過測定酶反應開始至反應達到平衡時產物或底物濃度總變化量來求出酶活力的方法。特點:無需終止反應;反應時間長,影響因素多;適合零級反應期很短的酶促反應。酶單位:反映在某一特定條件下使酶促反應達到某一速度所需要的酶量。慣用單位國際單位(IU):每分鐘能催化1微摩爾底物的酶量為1個國際單位。Katal單位:在確定的最適反應條件下每秒鐘催化一個摩爾底物變化所需要的酶量。(二)標本的采集、處理與貯存1.體外溶血2.一般采用血清標本3.酶蛋白不穩定,易失活六、疾病時血清酶活力改變的機制

(一)酶合成異常1.合成減少:肝功能損傷2.合成增多:惡性腫瘤(二)酶從損傷細胞中釋放增加疾病時大多數血清酶增高的主要機理。主要原因:缺氧能量供應缺乏酶的分子量越小,從細胞內釋出的速度越快。(三)缺血(四)炎癥(五)壞死(六)腫瘤七、血清酶的選擇原則:

可靠、可行的測定方法特異性、靈敏度高——明確診斷和早期診斷八、血清酶測定在臨床診斷中應用

Ⅰ.肝細胞損傷的酶類

1.轉氨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

(1)分布特點AST含量多少順序:心臟、肝、骨骼肌、腎ALT含量多少順序:肝、腎、心、骨骼肌(2)在各類肝細胞疾病中的變化ALT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AST主要存在于線粒體中;病毒性肝炎:ALTAST重癥肝炎:ALTAST肝硬化:ALT輕度增高,AST增高程度常超過ALT2.谷氨酸脫氫酶(GLDH)分布:肝細胞含量最豐富

臨床意義:肝小葉中央區壞死指標(四氯化碳中毒,轉氨酶/GLDH)酒精性肝損傷診斷3.山梨醇脫氫酶(SDH)含量主要反映肝膽系統的病變特異性好,靈敏度和陽性率較差4.膽堿酯酶(ChE)

由肝臟合成分泌入血,是肝臟合成蛋白質功能的指標

肝病時,ChE合成下降,血清ChEⅡ.膽道梗阻的酶類

1.堿性磷酸酶(ALP)

阻塞性黃疸病人血清ALP活性升高

完全梗阻》不完全梗阻肝外阻塞》肝內阻塞癌性梗阻》良性梗阻2.-谷氨酰轉肽酶(-GT)膽管梗阻的指標,靈敏度及陽性率優于ALP3.5'-核苷酸酶(5'-NT)Ⅲ.肝纖維化的酶——單氨氧化酶(MAO)Ⅳ.心肌梗死的血清酶

⒈AST、LDH和CK的比較

分布特異性AST分布廣泛,心肌含量最高不高CK存在于骨骼肌、心肌、腦中較高LDH分布廣泛不高⒉AST、LDH、CK同工酶

①AST同工酶c-AST——細胞質m-AST——線粒體

②LDH同工酶(1)類型(2)正常與疾病時的特點正常血清:LDH2>LDH1>LDH3>LDH4>LDH5

心梗:LDH1>LDH2>LDH3>LDH4>LDH5

③CK同工酶(1).類型肌酸激酶(CK)亞基及其同工酶

(2).CK-MB對診斷心梗的特異性高CK亞基CK同工酶主要的組織部位MMM骨骼肌BMB心肌BB腦和結腸MtMtMt肌肉、腦和結腸⒊急性心梗后三者變化情況

升高時間達峰時間持續時間CK-MB發病后4-8h發病后24h48hAST其次其次

LDH最晚較晚5-6天Ⅴ.胰腺疾病的血清酶

——-淀粉酶(AMY)急性胰腺炎:2-12小時AMY明顯12-72小時達到高峰持續3-4天,一周內恢復Ⅵ.骨骼疾病的血清酶

——堿性磷酸酶(ALP)1.分布:骨骼、肝、腎等2.ALP熱滅活試驗Ⅶ.前列腺疾病的血清酶

——酸性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