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我的母親》設計 省賽一等獎_第1頁
《回憶我的母親》設計 省賽一等獎_第2頁
《回憶我的母親》設計 省賽一等獎_第3頁
《回憶我的母親》設計 省賽一等獎_第4頁
《回憶我的母親》設計 省賽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理清寫作思路,學習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的寫法。2.把握人物特點,品味質樸的語言。3.體會作者與母親的深厚感情。教學重難點重點:1.學習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的寫法。2.把握人物特點。難點:多個角度、多種方法寫母親。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由舊知引入新課學習。師:同學們,學習過或聽說過《朱德的扁擔》的故事嗎?生說。(如學生不知道,教師就出示原文或講故事。)師:文章歌頌了朱德同志的哪些品質?生:艱苦樸素、以身作則、熱愛勞動、與戰士同甘共苦、忠誠于革命事業等。【精品課件】師:朱德同志的這些品質的養成,固然與他接受馬列主義,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從事革命實踐分不開,但也同他母親鐘太夫人的教育、影響和熏陶分不開。他母親鐘太夫人一生勤勞、忠厚仁慈、堅韌頑強、愛憎分明、始終如一地支持兒子投身于革命事業。她活了86個春秋,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為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懷念與敬愛之情,于1944年母親逝世后寫下了這篇樸素感人的文章——《回憶我的母親》。板書課題、作者及寫作年月。二、整體感知1.文體知識。本文是一篇回憶錄。回憶錄,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一般運用敘述和描寫的方法,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過去的生活經歷或社會活動。回憶錄要求“三親”原則:親聞,親見,親歷。回憶錄內容要真實可靠,不能虛構。一般采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可以寫一件事的全過程,也可以記錄某些生活片段。以敘述為主,可兼有描寫、抒情和議論。語言表達上追求自然樸素。可參考【知識總匯】2.作者簡介。朱德(1886年-1976),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四川儀隴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儀隴縣一個佃農家庭。1909年初到昆明考進云南陸軍講武堂,同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在云南參加辛亥革命武裝起義。1915年12月參加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戰爭。1917年7月任滇軍旅長,在四川參加反對北洋軍閥段祺瑞的護法戰爭。1921年春任云南陸軍憲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務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等職。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1922年8月為尋求革命真理赴德國,在柏林結識周恩來和其他共產黨人,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德國格丁根市一所大學里留學。1925年7月到蘇聯學習軍事。1927年7月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后,參加領導八一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第九軍軍長。1928年4月率部萬余人上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合;隨即成立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1930年8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在解放戰爭中,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在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在第二、三、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連續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選集》。可參考【知識總匯】【影音資源】3.初步感知。速讀全文,做到:(1)在閱讀時,借助注釋及工具書弄清字詞的音、形、義,為理解課文內容掃清障礙。【精品課件】①給下列加點字注音。佃農(diàn)祖籍(jí)妯娌(zhóulǐ)勉強(qiǎng)遷徙(xǐ)慰勉(wèimiǎn)溺死(nì)衙門(yá)私塾(shú)調料(tiáo)血濺(jiàn)瞞著(mánzhe)②解釋下列詞語。不輟勞作:不停地勞動(耕作)。任勞任怨:任:擔當,經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比喻做事不辭勞苦,不怕別人埋怨。寬厚仁慈:待人寬大厚道,仁愛慈善。為富不仁:為:做,引申為謀求。剝削者為了發財致富,心狠手毒,沒有一點兒仁慈的心腸。節衣縮食:盡量節省。節,減省;縮,縮減。聊敘:敘談。聊,姑且、略;敘,談。(姑且談談)可參考【知識總匯】(2)文章主要寫了哪些內容?(3)文章可分幾個部分?全文共有17段,從哪一段開始回憶往事,到哪一段結束?用準確簡潔的語言概括各部分大意。參考答案:(2)文章主要記敘了母親勤勞一生的事跡,表達了對母親的愛和感謝。(3)文章可分為三個部分,從第2自然段開始回憶,到第13自然段結束。第一部分(1):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引出回憶。第二部分(2-15):回憶母親勤勞的一生,感謝母親。第三部分(16-17):再次表達哀痛,呼應開頭,表達報答決心。三、局部探究通過閱讀與思考,我們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內容及層次結構,下面我們深入閱讀思考。【精品課件】1.研讀課文第一部分。研讀第一部分。提問:這一段寫了幾層意思?每一層的作用是什么?閱讀、思考、交流。答案參考:這一段寫了兩層意思。一是寫母親去世,我很悲痛。交代寫作緣由。二是表達愛母親,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調;“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是文章中心句,點明了全文的寫作中心及記敘線索。播放【課文朗讀】第一段,深入理解開頭部分的作用。可參考【微課堂】《理解中心句和主旨句的意義和作用》2.研讀課文第二部分。閱讀第二部分,文章圍繞“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展開回憶。提問:(1)作者回憶了母親的“勤勞一生”的哪些事跡?(2)從母親的這些事跡中,可以了解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閱讀、思考、交流。播放第二部分重要語段【課文朗讀】,深入理解內容。參考答案(1)沿著“勤勞一生”的線索,將母親的所有事跡在文中標記。如:母親把八個孩子一手養大成人。可是她的時間大半被家務和耕種占去了,母親是個好勞動。母親這樣地整日勞碌著。佃戶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艱苦的,可是由于母親的聰明能干,也勉強過得下去。母親在家庭里極能任勞任怨。相處都很和睦。母親同情貧苦的人。她自己是很節省的。母親管束著我們,不允許我們染上一點。母親沒有灰心,她對窮苦農民的同情和對為富不仁者的反感卻更強烈了。母親沉痛的三言兩語的訴說……逼得母親和父親決心節衣縮食培養出一個讀書人來“支撐門戶”。我母親對我這一舉動不但不反對,還給我許多慰勉。母親回家繼續勞動,一直到最后。依然在家里過著勤苦的農婦生活。母親最大的特點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母親生我前一分鐘還在灶上煮飯。雖到老年,仍然熱愛生產。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說:“外祖母大人因年老關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輟勞作,尤喜紡棉。”……可參考【微教案】《精選事例表現人物》(2)母親是這樣一個人(板書):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和藹無私、堅強不屈、勞動好手、聰明能干、任勞任怨、有同情心、有反抗精神、明大義。(指導學生充分運用課文語言材料,抓住文中的關鍵字、詞、句來解決問題。)可參考【微課堂】《平凡而偉大的母親》3.朗讀第13自然段。思考:這一段追敘強調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參考答案強調“母親最大的特點是一生不曾脫離過勞動”,直到晚年(1944年)“仍不輟勞作,尤喜紡棉”。真可謂“勤勞一生”。母親身上的這種吃苦耐勞的美德,正是中華民族廣大勞動婦女的美德的集中體現。因此,作者對母親的歌頌,也就是對中國千百萬勞動婦女的歌頌。這樣寫的作用:既照應了前文,前后呼應,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播放本段【課文朗讀】,品味樸素、簡潔的語言,體會深情。4.質疑問難。學生就本節課中產生的疑問及未能解答的問題,向全班提出,師生回答,或教師點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四、總結拓展【精品課件】提問: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有哪些獨特的思考?學生自己總結,合作交流。全文按時間順序,緊扣母親的“勤勞一生”選材,多種表達方式結合,寫出了母親的特點,塑造了一個令人敬佩的普通而又偉大的母親形象。拓展:課文開頭“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然后回憶母親的故事,這是采用了倒敘的方式。假如你以《美好的回憶》為題寫一篇敘事散文,請模仿這種方式寫一個開頭段。示例:每當我閑暇之余翻開相冊,第一張映入眼簾的就是我們舞蹈隊跳《喜鵲窩》的照片,這是一個多么美好的集體呀!它讓我懷念起兩年前8月份我們的北京之行。五、布置作業1.完成【試題中心】“基礎測試”部分。2.課外搜集閱讀有關朱德委員長的故事,至少兩個,并談談自己的感受。可參考【試題中心】【悅讀世界】六、板書設計回憶我的母親朱德第一部分:母親去世,引出對母親勤勞一生的回憶第二部分:回憶母親勤勞一生,感謝母親。第三部分:再次表達哀痛,呼應開頭,表達報答決心。我的母親:勤勞儉樸、任勞任怨、寬厚仁慈、勞動好手、聰明能干、和藹無私、堅強不屈、深明大義第二課時一、導入新課師生講朱德的故事,導入新課。二、局部探究帶著對朱老總的更多了解,我們繼續研讀課文。(一)學生個別朗讀或大家齊讀第14、15段。1.思考: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感謝母親的?這兩段結構上有什么特點?閱讀—思考—交流。參考答案從兩個方面來寫:一是感謝母親“教給我與困難斗爭的經驗”,“又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二是“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勵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母親留給兒子的這些,確實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價值,寫出了自己的深切感受,從而對母親發出由衷的感謝之情。(對此要引導學生仔細體味感謝母親的深刻理由。)兩段結構上的特點:兩段首句運用了反復的手法,起到了強調內容,突出對母親感謝之情的作用。2.質疑探究:同學們對14、15段的劃分歸類意見不同,各自推選代表說各自的理由。(提示:可從內容和寫作方法上考慮)學生交流、回答,師生歸納、補充、明確:從內容上看這兩段感謝母親的內容,是對第2到第13段所敘述內容的概括。從文章結構上看,這兩段對文章第二部分有總括收束作用,而與第一部分照應并不緊湊。但第16、17段(第三部分)則與第1段(第一部分)前后照應,聯系緊密,氣脈相承。若把這兩段歸在第三部分,就會使結構上顯得松散,氣脈不暢。從寫法上看,這兩段的議論和抒情正是在前面記敘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與前面記敘的事例內容割裂,記和議的相輔相成作用就會削弱,影響文章內容的準確表達。(二)研讀課文第三部分。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思考:1.品讀“母親現在離我而去了,我將永不能再見她一面了,這個哀痛是無法補救的”這幾句話并分析它的作用?2.如何理解“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創造著中國的歷史”這句話?學生思考,交流,師生明確:1.再次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無限熱愛、深深懷念和對她“離我而去”的萬分悲痛之情。照應開頭,首尾呼應,使全文渾然一體。2.說“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母親是千千萬萬勞動者中普通的一員。而正是具有母親這樣美德的千百萬普通勞動者創造了(已經過去)和創造著(今天和未來)人類歷史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文明。母親是偉大的,勞動人民是偉大的。作者把對母親的熱愛之情,升華到熱愛我們的民族和人民,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的高度;作者把對母親的歌頌之情升華到歌頌勞動人民的感情,從而進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題。這是一個轉折關系的復句,以此對上述這方面的意義進行強調。播放【音頻課文】第三部分,學生傾聽,領會深化。3.文章飽含了作者對母親的哪些感情?參考:有“愛”“敬”“哀”“思念”“懷念”“歌頌”“贊美”“感謝”等等。“愛”是基本感情,是貫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懷著對母親深深的愛,而哀思母親,懷念母親,感謝母親,歌頌母親,唱出一支對母親的深情贊歌。(三)學習寫法,品味語言。思考:1.作者是如何塑造母親形象的?2.文中哪些語句打動了你?說說理由。自主閱讀思考——合作交流。參考1.作者記敘了母親的“勤勞一生”,時間跨度長,選擇材料面寬,寫作方法多樣。(1)選取典型材料,有條理地組織材料,詳略得當、中心明確。(2)多個角度寫母親。將母親的多個側面表現出來,寫出一個“全面”的母親。(3)多種方法寫母親。直接描寫:通過我的見聞,直接描寫母親的言語行動。間接描寫:我的感受體會,家人的襯托,親人的書信。可參考【微教案】《圍繞中心選材》2.本文語言真誠、質樸,塑造了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形象,表達了深厚的母子親情,感動人心。示例(1)“每天天還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身”,這句話很樸素,但細細品讀其中的“每天”“天還沒亮”“第一個起身”,就知道母親多少天、多少年如一日,在黑暗中,第一個起來勞動,操持家務;勤勞、辛苦、厚道的母親就在質樸的語言中呼之欲出了。(2)“雖然自己不富裕,還周濟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她自己是很節省的。”自己的家庭不富裕,生活很不容易,還要在物質和其它方面幫助更窮的親戚,由此看出母親是一個善良、胸懷寬廣的人。而她自己很節省,我們可以體會到母親的“克己、無私”的優秀品質。(3)“母親年老了,但她永遠想念著我,如同我永遠想念著她一樣。”句中兩個“永遠想念”,母子之情感人肺腑。……三、總結拓展本文回憶了母親勤勞的一生,表現了母親勤勞儉樸、寬厚仁慈等優秀品質,抒發了對母親的深深懷念和無比熱愛的感情,表達了盡忠于民族和人民,盡忠于黨來報答母親的決心。可參考【微教案】《文章三美》作者把自己對母親的愛與對人民的愛、對革命事業的忠誠有機地結合起來,這給我們那些啟示?各抒己見。參考:朱老總從愛母親到愛人民,這是從“小愛”到“大愛”的感情的升華,是從“小人物”到“大人物”的超越。偉大人物的愛和忠誠不是僅僅囿于自己的小家之內,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所以才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有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