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烏藥葉-藥材詳解課件模板-性味_第1頁
中藥學-烏藥葉-藥材詳解課件模板-性味_第2頁
中藥學-烏藥葉-藥材詳解課件模板-性味_第3頁
中藥學-烏藥葉-藥材詳解課件模板-性味_第4頁
中藥學-烏藥葉-藥材詳解課件模板-性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烏藥葉中醫藥用價值詳解中醫藥用價值詳解:烏藥葉>>>名稱:烏藥葉別名:蒡箕茶中醫藥用價值詳解:烏藥葉原始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開寶本草》:烏藥,其葉及根,嫩時可采作茶片引自:《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中醫藥用價值詳解:烏藥葉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烏藥的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nderaaggregata(Sims.)Kosterm.[L.strychnifolia(Sieb.etZucc.)F.-Vill.]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中醫藥用價值詳解:烏藥葉原始形態:烏藥,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4-5m。根木質,膨大粗壯,略成念珠狀。樹皮灰綠色。小枝幼時密被銹色短柔毛,老時平滑無毛;莖枝堅韌,不易斷。叫互生,革質,橢圓形至廣倒卵形,長3-8cm,寬1.5-5cm,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除中脈外,均光滑無中醫藥用價值詳解:烏藥葉原始形態:毛,下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長柔毛,后變光滑,葉脈3條,基出,極明顯;葉柄短,有短柔毛。傘形花序腋生,幾無總梗;小花梗長1.5-3mm,被毛,簇生多數小花;花單性,雌雄異株,黃綠色;花被6片,大小幾相等,廣橢圓形,雄花有雄蕊9枚,排成3輪,最內一輪的基部有腺體,花藥2室;雌花有退化雄中醫藥用價值詳解:烏藥葉原始形態:蕊多枚,子房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核果近球形,初綠色,成熟后變黑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中醫藥用價值詳解:烏藥葉生態環境:生于向陽山坡灌木林中或林緣以及山麓、曠野等地。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西、四川等地。中醫藥用價值詳解:烏藥葉性味:辛;溫。中醫藥用價值詳解:烏藥葉歸經:脾;腎經。中醫藥用價值詳解:烏藥葉功能主治:溫中理氣;消腫止痛。主脘腹冷痛;小便頻數;風濕痹痛;跌打傷痛;燙傷。中醫藥用價值詳解:烏藥葉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患處。中醫藥用價值詳解:烏藥葉相關疾病癥狀:補中、補中益氣、跌打傷、跌打傷痛、脘腹冷痛、溫中、溫中理氣、小便頻數、下氣。中醫藥用價值詳解:烏藥葉各家論述:1.《本草拾遺》:炙研煎飲代茗,補中益氣,止小便滑數。2.《本草蒙筌》:下氣。3.《醫林纂要》:溫中燥脾,消食殺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