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箏曲《鬧元宵》_第1頁
淺談箏曲《鬧元宵》_第2頁
淺談箏曲《鬧元宵》_第3頁
淺談箏曲《鬧元宵》_第4頁
淺談箏曲《鬧元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段:小學音樂淺談箏曲《鬧元宵》內容摘要:箏,是我國流傳廣泛、歷史久遠的彈撥樂器之一。早在戰國以前,箏就流行于當時的秦地,據《史記·李斯列傳》記載,李斯諫秦始皇書日:“夫擊甕叩缶,彈箏博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笨梢?,箏很早就在宮廷和民間流傳,被稱為“秦箏”。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擴大,古箏的傳播范圍已遍及祖國各地甚至遠揚海外。在傳承發展過程中,它打破了所在地域的界限及范圍,向中原及更南方發展,由于地域環境和歷史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以及彈箏人的傳承和創造,不同流傳地區的傳統箏曲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色彩,也就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箏風格流派。從地域特征上有南北兩大派,從具體風格特征上有“茫茫九派流中國”之說。隨著秦箏流入河南后,和當地民間音樂“鄭衛之音”融合后發展成為后來有名的中州古調。河南箏派和當地民間音樂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沒有民間音樂這塊富饒的土地就沒有河南箏派的形成。河南箏曲主要依托于“河南曲子”,是河南當地的一種民間說唱音樂。清朝中葉時期,這一形式在河南南陽十分興旺,又稱之為“南陽鼓子曲”——即“大調曲子”。用弦索樂器伴奏,箏是其中主要的伴奏樂器之一。后來大調曲子的音韻旋律多用古箏獨立彈奏,漸漸地脫離說唱并發展變化為古箏獨奏的形式。現存的河南箏派的代表性曲目中幾乎都是河南曲子的“板頭曲”如《蘇武牧羊》和“牌子曲”如《雙疊翠》,其中板頭曲居多。早年的板頭曲旋律較為簡單,一般依附于說唱音樂,在開場之前彈奏,可以說它既有前奏曲和開場曲的含義,又起到活動手指、調整琴弦的作用。板頭曲是為開場做鋪墊并渲染氣氛的純器樂曲,如《高山流水》《小飛舞》《陳杏元落院》《上樓》《下樓》《打雁》等,板頭曲在中州古調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河南箏樂的發展傳承離不開古箏演奏家對古箏藝術的追求及付出的心血。建國后,正是有以魏子猷,曹東扶,王省吾.任清芝為代表的老一輩演奏家在發揚河南箏樂各個方面的不懈努力,才讓更多人了解和繼承河南箏樂,同時,創作出《新開板》王省吾(1956年)、《幸福渠》任清芝(1953年)、《鬧元宵》曹東扶編曲(1956年)等一批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河南箏曲,為河南箏樂擴展了更多的創編曲目。河南箏派在全國越來越有影響力,1987年河南省古箏學會成立。河南箏曲屬北派風格,河南箏,“奮逸響”,如同河南方言一樣,陰陽頓挫,高亢明朗,粗狂豪爽。河南箏曲在風格上以淳樸見長、內在慷慨激昂為特色。只有深入學習河南箏派古箏藝術,才能很好掌握河南箏派的音樂風格特色。古箏獨奏曲《鬧元宵》,由一代宗師曹東扶先生創作于1956年。那一年的元宵佳節,曹東扶先生置身于河南南陽人民歡慶節日時鑼鼓喧天、熱鬧非凡的氣氛之中,內心充滿了喜悅、激動之情,遂創作了傳世名曲《鬧元宵》。一、河南箏曲《鬧元宵》的整體解析1、箏曲《鬧元宵》的地位、價值、意義提到河南箏派,就提到曹東扶老先生。曹東扶(1898—1970),中國著名古箏演奏家,河南鄧州市白落鄉曹營村人,出身于貧寒的曲藝家庭。中國九大古箏流派之河南箏的奠基人,河南曹派大調曲子的創始人。他作為河南派的創始人,對河南古箏藝術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而箏曲《鬧元宵》就是他創作的現代箏曲的精品之一。此曲作于1956年。新中國成立前,河南箏曲基本上都是由大調曲子和板頭曲組成的,這些曲子的技法極具表現力,旋律激昂。但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改變,河南箏樂并沒有停止在歷史長河中。解放后,新的歷史環境帶給了他新的活力,河南箏開始進入創作時期,而箏曲《鬧元宵》就是在這舉國歡慶、人民歡樂的氣氛中創作出來的。箏曲《鬧元宵》是以河南民間活動為題材而創作的,在曲風、技法上很好地繼承了河南箏原有的風格特色,并且將時代精神、現代因素與之有機結合。在演奏技法上不再是單一的“右手作音、左手作韻”,而是將左手解放出來加入到旋律或伴奏中。在整個技巧上進行了大膽地創新和改革。這首樂曲既將河南傳統箏的藝術技巧顯露無疑,又把元宵之夜河南人民敲鑼打鼓、喜慶佳節的熱鬧場景,描寫得生動形象,如身臨其境。2、箏曲《鬧元宵》的音樂素材戲曲、說唱音樂是箏樂的“母體”,箏樂是從前者中分化出來的。箏樂的風格特征明顯受當地戲曲、說唱音樂的影響。河南戲曲種類繁多,主要有豫劇、曲劇、鼓子曲、懷梆、落腔、道情戲、四平調、柳琴戲、墜劇、豫南花鼓戲、二夾弦等。其中豫劇、鼓子曲、曲劇是河南地方戲曲重要的劇種。其音樂熱烈激昂,旋律輕快,表現在河南箏上,使得古箏也有這些音響特征?!遏[元宵》就是曹東扶先生以河南大調曲子(南陽鼓子曲)為基礎,融合越劇、曲劇、豫劇等戲曲音樂,以河南民間活動為題材內容,用新的創作思維創編而成的一首箏曲。大調曲子,原稱“鼓子曲”,最初流行于開封,后傳入南陽,獲得極大的發展。其唱腔豐富優美,雅中有俗,俗中見雅。當時正值新中國成立,元宵佳節,曹東扶先生看到這一派喜氣洋洋,人民興高采烈,歡度佳節的場景受到感染,創作了這首箏曲,既有傳統韻味、又富有時代精神。3、箏曲《鬧元宵》的曲式結構樂曲《鬧元宵》的結構為帶引子的復三部曲式。此曲圖示如下:引子A樂段間奏B樂段間奏C樂段①②③①②③①樂句:8+88+8+88+8+88+8+86+6+65125調性:G——D——G——G——引子:節奏自由,旋律清新明朗。一開始就是力度較強的兩到三個長音刮奏和雙托、雙劈交替出現,緊接大指長搖。進而是左右手交替大撮,由慢及快再慢。整體一氣呵成,元宵佳節時歡樂的的氣氛一下子爆發出來,令人精神振奮。第一段:優美如歌的慢板,54拍/分鐘。分三層次,每個樂句為8小節,體現出傳統八板的特征。旋律模仿了河南民間吹打樂,滑音如同嗩吶演奏。剛開始,旋律平穩流暢、優美,好像是過節時人們愉悅地暢談現下美好的生活;之后,大跳音頻繁出現,音樂活躍起來,好像人們的情緒也高漲起來。全段韻味十足。間奏:共8小節,作者用獨特的左手擊弦方式配合右手多彩的演奏技巧,模仿鑼鼓的演奏?!白笫骤層沂止摹毙蜗笊鷦颖普妗R鱿乱粯范?。第二段:歡快的小快板,112拍/分鐘。這是全曲的主要部分,同樣分三個層次:八板—六板—非方整性,突破傳統八板模式。一開始就在D調離調演奏,較第一段相比,情緒更加活躍,推動樂曲進一步發展。此段落融匯河南戲曲音樂,使樂曲風格活潑詼諧,表現了元宵佳節各種歡騰熱烈的場面。第三段:熱烈歡騰地,174拍/分鐘。此時,音樂情緒達到了極致,樂曲被推向高潮,與引子交相呼應。整體節奏呈動力性,展現了人們滿懷激情,憧憬著更加美好未來。二、河南箏曲《鬧元宵》的音樂風格與表現河南箏派的左右手技法的使用是極富表現力,能使箏曲集抒情、歌唱、敘事為一體,也是河南箏派能在眾多流派中占據一方的最顯著特點。曹東扶老先生的當代音樂作品,從素材、主題和風格等方面來看,既保留了傳統箏樂淳樸深厚的文化積淀,又融入了新時期的精神文化。《鬧元宵》中按、顫、滑融為一體的技法;獨特的長搖;拂、剔的大膽創新,為河南箏派帶來了新的時代。將河南人激昂粗、生性豪邁的性格,用箏樂表現得淋淋盡致。《鬧元宵》引子部分在演奏時一開始的刮奏要強勁有力,緊接大指長搖,要搖得均勻持久清脆明亮,配上左手的顫、滑音,使引子一氣呵成,一下子就將音樂的主題“鬧”字突顯出來。之后的雙手大撮交替,體現出人們爭先恐后、絡繹不絕地參加元宵活動的場景?!遏[元宵》第一樂段的速度較慢,優美如歌地,顧名思義,就是要像唱歌一樣彈奏。右手的“夾彈”技法,運指有力,無名指扎樁穩定,指尖要有爆發力,將河南音樂的陰陽頓挫體現出來,顫、滑音要把握準確到位且清晰明朗。這一樂段的旋律是模仿河南民間吹打樂(如“嗩吶”),在演奏時想象成是嗩吶在吹奏。整個旋律先是較為平穩悠揚,如同人們在游玩、交談;之后出現五度以上的跳音,音樂開始活躍起來,間奏是一段模仿鑼鼓的旋律,右手運用托抹勾、倒剔正打等技法表現鼓的節奏;左手低音單音模仿銅樂器的色彩,節奏一致,形象生動?!遏[元宵》第二樂段比第一樂段更加歡快,是全曲的主體,音樂開始一步步走向高潮。連續數個上滑音要做到連接輕巧自然,避免下滑音,富有彈性;其中的“游搖”技法邊搖邊揉。整個旋律要活躍起來,仿佛是元宵活動到了最激動的時刻,人們愉悅地參與到活動中,推動樂曲進一步發展《鬧元宵》第三樂段的速度突快,主題更為鮮明,與開頭交相呼應,旋律越來越激烈,最后一個刮奏把音樂推向更高潮。猶如奔騰不息的黃河水沖向著更遠方,展現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這首作品在演奏上要突出“俏”、“妙”、“巧”、“鬧”,這樣才能使樂曲生動、鮮活起來?!扒巍笔鞘侵复饲恼w音樂風格要俏皮活潑;“妙”是指此曲要強調河南箏極富中州韻醇正曼妙之特點;“巧”是指用指要瀟灑工巧;“鬧”是指音樂情緒要高漲,以烘托出熱鬧、熱情的喜慶場面。藝術一定要變化創新,才會能延續下去。河南箏響應歷史的號召,大膽創新,吸收融入新時代元素,在繼承傳統音樂的基礎上,創編出以《鬧元宵》為代表的大量音樂作品。這些曲子在風格和曲風上保留了河南原有的韻律,與時代元素有機結合,堅持了河南箏樂優美如歌的旋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