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_第1頁
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_第2頁
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_第3頁
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_第4頁
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

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1第二節運動損傷的原因第三節運動損傷的預防原則第一節運動損傷的概念和分類主要內容第四節各類運動項目中的損傷發病規律及預防措施第二節運動損傷的原因第三節運動損傷的預防原則第一節運2第一節運動損傷的概念和分類一、運動損傷?

人體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所發生的損傷。

運動損傷的發生往往與體育運動項目及技、戰術動作特點密切相關。訓練水平、運動環境和條件等因素有關。

第一節運動損傷的概念和分類一、運動損傷?3二、運動損傷的分類

1、按組織學分類

:常見的運動損傷有肌肉韌帶的捩傷及斷裂,挫傷,四肢、顱骨、脊椎骨折,關節脫位,腦震蕩,內臟破裂等。

二、運動損傷的分類42、按運動損傷的輕重程度分類:

(1)輕度傷:基本不影響工作能力。(2)中度傷:受傷后需要停止工作24小時以上,且需要在門診治療。

(3)重度傷:需要長期住院治療。

2、按運動損傷的輕重程度分類:53、按運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分類:

(1)輕度傷:受傷后仍能進行體育活動或訓練。

(2)中度傷:受傷后需要進行門診治療,不能按訓練計劃進行訓練,需減少患部活動或停止患部練習。

(3)重度傷:完全不能訓練,往往需要住院治療。

3、按運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分類:64、按損傷部位分類:

如頭頸部損傷、腰背部損傷、肩部損傷、肘部損傷、腕部損傷或髖、膝、踝部損傷等。跟腓4、按損傷部位分類:跟腓75、按皮膚和粘膜是否受損分類:

(1)開放性損傷:

傷處皮膚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壞,有傷口與外界相通。如擦傷、刺傷、撕裂傷及開放性骨折等。

5、按皮膚和粘膜是否受損分類:8(2)閉合性損傷:

傷后皮膚或粘膜仍保持完整,無傷口與外界相通。如挫傷、肌肉拉傷、關節韌帶損傷、閉合性骨折、關節脫位等。(2)閉合性損傷:96、按發病的緩急分類(1)急性損傷:瞬間暴力一次作用而致傷,傷后癥狀迅速出現。其特點為發病急、癥狀驟起。如關節扭傷、骨折、脫位、急性滑囊炎、肌肉拉傷等。

6、按發病的緩急分類10(2)慢性損傷:

由于長時間的局部負荷過大,超出了組織所能承受的能力而導致的組織損傷。其特點為發病緩慢、癥狀漸起。如慢性腱鞘炎、疲勞性骨膜炎、髕骨軟骨病、慢性牽拉性骨骺炎等。

(2)慢性損傷:11(3)陳舊傷:

急性損傷后因早期失治或處理不當而導致的組織損傷。特點:病程長,病情綿延。(3)陳舊傷:127、按運動技術與訓練的關系分類:(1)運動技術傷:

與運動項目和技戰術動作密切相關。多數為慢性損傷,如網球肘、跳躍膝、足球踝等。少數為急性傷,如標槍肘,體操、技巧運動中的跟腱斷裂等;7、按運動技術與訓練的關系分類:13(2)非運動技術傷

多為意外傷。如骨折、挫傷、擦傷、關節扭傷等。(2)非運動技術傷14第二節運動損傷的原因基本原因(一)缺乏運動損傷預防常識(二)準備活動不合理

1.不做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不充分2.缺乏專項準備活動3.準備活動的強度和負荷量安排不當4.準備活動距正式運動的時間過長第二節運動損傷的原因基本原因15(三)技術動作錯誤(四)運動量過大

(三)技術動作錯誤16(五)組織方法上不當

(六)運動參加者的生理功能或心理狀態不良

(五)組織方法上不當17(七)動作粗野或違反規則(八)場地、器材設備、服裝不符合要求及氣候不良

(七)動作粗野或違反規則18潛在因素(一)人體某些部位的解剖生理特點(二)運動項目本身的技戰術特點

潛在因素19第三節運動損傷的預防原則一、加強安全教育平時要注意加強防傷觀念的教育,無論是健身運動還是在體育教學、訓練和比賽中,都要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普及運動損傷預防知識,經常進行安全教育,養成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第三節運動損傷的預防原則一、加強安全教育20二、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準備活動的目的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克服自主神經的惰性。全身各關節、肌肉的活動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環肌肉組織得到充分的血液供應肌肉的力量和彈性恢復技術動作的條件反射,為正式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二、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全身各關節、肌肉的活動加速全身21準備活動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1.一般準備活動要做得充分2.專項準備活動一定要有針對性3.準備活動的內容與負荷應依據正式活動的內容、個人身體機能狀況、當時的氣象條件等多方面因素而定。準備活動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224.加強易傷部位的準備活動5.損傷康復期,損傷部位的準備活動要慎重,動作要和緩,幅度、力度、速度要循序漸進。6.在運動中,間歇時間較長時,應在運動前再次做好準備活動。4.加強易傷部位的準備活動237.準備活動結束與正式活動的間隔時間,一般以1-4min為宜。8.在準備活動中進行適當的肌肉力量練習(針對易傷的肌肉),對于提高肌肉溫度、改善肌肉功能很有益處。此外,加入一些肌肉伸展性的練習,對預防肌肉拉傷有積極效果。7.準備活動結束與正式活動的間隔時間,一般以1-4min為24三、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運動負荷太小,不能出現生理性的“超量恢復”,運動能力得不到提高。運動負荷安排過大,超出了人體所能承受的能力,不僅使運動系統的局部負荷過重,還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疲勞,致使全身機能下降,協調能力降低,注意力、警覺反應都減弱,從而容易發生損傷。

體育運動指導者和參加者都應嚴格遵守體育運動的基本原則,根據年齡、性別、健康狀況、訓練水平和運動項目的特點,個別對待,循序漸進,合理安排運動負荷。三、合理安排運動負荷25四、正確掌握技術動作

運動技術錯誤,可以直接造成運動損傷。反復進行錯誤動作的練習,不但運動成績不會提高,相反會造成局部過度負荷引起損傷的不斷發生。

因此,在動作形成階段,不斷調整動作的節奏和結構,使之合理化,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四、正確掌握技術動作26五、加強易傷部位的練習要根據運動項目的技戰術特點,加強對易傷部位和相對薄弱部位的練習,提高其機能,是預防運動損傷的積極措施。

對于陳舊性的損傷部位也應加強功能練習,使之能夠維持應有的生理功能,以利于預防重復性損傷.五、加強易傷部位的練習27六、合理安排教學、訓練和比賽

對教學、訓練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容易發生損傷的動作做到心中有數。事先要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遵守循序漸進和個別對待的原則。學習技術動作應從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從分解動作到整體動作來進行。

六、合理安排教學、訓練和比賽28七、加強運動中的保護和幫助,合理使用運動護具

要根據運動的內容和運動者的具體情況,采取合理的保護和幫助。

合理使用運動護具和保護帶可以有效的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七、加強運動中的保護和幫助,合理使用運動護具29八、加強醫務監督對于體育運動參加者,應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對體檢不合格者,則不允許參加比賽。傷病初愈的人參加體育活動或訓練時,應取得醫生的同意,并做好自我監督。八、加強醫務監督30第四節各類運動項目中的損傷發病規律及預防措施一、田徑運動1.賽跑

短跑:大腿股后肌群拉傷、足踝部腱鞘炎、跟腱損傷或跟腱腱圍炎。

第四節各類運動項目中的損傷發病規律及預防措施一、田徑運動31中長跑:容易發生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或骨折。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32跨欄:

最易發生大腿股后肌群拉傷、坐骨結節末端病、腰肌纖維質炎及髕骨軟骨病等。

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332、跳躍類運動項目

主要包括跳高、跳遠、三級跳和撐竿跳。最常見的運動損傷是踝關節韌帶捩傷、骨折、足跟挫傷、膝關節韌帶與半月板損傷、前臂骨折及肩部挫傷。2、跳躍類運動項目34損傷發生的主要原因跑道不平或太滑、沙坑太硬或有石塊、助跑時撞到別人身上、坑沿太高、過桿或落地時姿勢不正確等。有時也可因落地踩在沙坑的外面而至傷。撐竿跳高還可因竿的折斷或落地不正確,引起頭及脊柱的傷害。損傷發生的主要原因35預防措施(1)助跑跑道應平整、軟硬適度;(2)跳鞋的后跟內應墊橡膠海綿,跳坑內的沙子應松散而干凈,海綿包應厚而軟。(3)對于初學跳高者,應從低桿跳起,先學騰空及轉身姿勢,再逐漸提高高度。(4)跳遠訓練或比賽前,應做好準備活動和專業輔助練習,并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只有在掌握了急行跳遠的技術之后,才能學習三級跳。助跑的距離不宜太長,并要求掌握正確的助跑踏跳和落地等技術動作,否則很可能發生踝關節骨折、韌帶損傷等。

預防措施363.投擲類運動項目

主要包括鐵餅、標槍、鉛球及鏈球。因準備活動不夠或技術動作錯誤引起肌肉韌帶捩傷或骨折,或因其技術特點造成肩、肘、腰、膝部的勞損傷。

3.投擲類運動項目37(1)鉛球常見損傷有掌指關節扭傷、指屈伸肌腱拉傷或蚓狀肌拉傷等。

此外,左側腰方肌也常因鉛球投出時腰的突然側傾而被拉傷。如果過多進行膝的“半蹲起”訓練也可而引起髕骨軟骨病。

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38(2)標槍

肘內側軟組織損傷(標槍肘)、肩袖損傷和肘的骨關節病最為常見。多因投擲技術錯誤,肩、肘、腰、腿在搶出手時未呈反弓形所致。

(2)標槍39(3)鐵餅

最易發生的損傷是髕骨軟骨病和伸膝肌腱炎,這與投擲鐵餅時,運動員在膝半蹲位反復支撐扭轉用力有關。(3)鐵餅40二、球類運動1.足球

是損傷發生率最高的運動項目之一。其中最常見的有擦傷、骨折、脫位和踝關節的扭傷、半月板撕裂、膝關節十字韌帶撕裂、髕骨骨折、髕骨軟骨病、踝關節骨關節病(足球踝)和趾骨炎等損傷

二、球類運動41造成足球運動中損傷發生率較高的原因有:①對抗性強,比賽激烈②球擊傷、踢傷和摔倒致傷③犯規動作④擊球動作過猛或技術動作錯誤⑤違反訓練原則⑥場地原因⑦護具和保護支持帶使用不合理⑧過度疲勞造成足球運動中損傷發生率較高的原因有:42針對損傷原因所采取的預防措施:加強安全教育和全面身體素質訓練遵循訓練原則,佩戴各種專業護具(護肘、護膝、護腿和護踝等)在訓練和比賽時應使用繃帶包裹腳踝,以防止踝扭傷和“足球踝”。針對損傷原因所采取的預防措施:432.籃球

踝關節韌帶捩傷或骨折、膝關節韌帶和半月板損傷、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韌帶損傷和脫位、腕部手舟骨骨折。另外,在籃球運動中也可發生慢性損傷,例如:髕骨軟骨病。

2.籃球44預防措施:①加強全面訓練,避免單打一的訓練方法②創造符合衛生標準的運動場地③加強運動員的安全教育及裁判工作④防止運動員出現過度疲勞狀態預防措施:453.排球

最常見的損傷部位是肩、膝和腰。

肩部以肩袖損傷、肱二頭肌腱腱鞘炎。

膝部以髕骨軟骨病、髕骨上下緣腱止點末端病、半月板損傷及脛骨結節骨骺炎。

腰部損傷以腰部肌肉筋膜炎、椎板骨折與棘突骨膜炎較多見。

3.排球46預防措施:①糾正錯誤技術動作②遵循訓練原則③改善場地衛生條件④使用厚護膝及護腰另外,在準備活動時,應特別注意腰、膝、肩、腕和指關節的活動預防措施:474.乒乓球

損傷發病率較低,以勞損傷較為多見。常見的有肩袖損傷、肱二頭肌長頭肌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以及髕骨軟骨病等。

措施:訓練中應遵循區別對待和全面訓練的原則,避免“單打一”的訓練方法。4.乒乓球485.羽毛球

特點:變向速度快、緊急制動和起跑多。表現為腰部動作幅度大,各方向不均衡發力多,所以很易造成腰部的急性損傷。措施:①在力量練習時,要盡量避免出現易傷動作。

②對帶傷訓練的運動員,重點安排靜力性練習。

5.羽毛球496.網球

肘部損傷的發病率較高,其中最常見的為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另外,腰背肌肉筋膜炎、髕骨軟骨病、髕腱末端病、肩袖損傷也常有發生。

預防措施:應加強上肢肌肉力量練習,增加關節的穩定性。6.網球50三、體操

主要包括自由體操、單杠、雙杠、鞍馬、吊環、高低杠、平衡木和跳馬等8個項目。

三、體操51體操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1)體操的技術動作大多在器械上練習,一旦摔下來就很容易受傷。(2)器械設備不符合衛生要求(3)保護與自我保護方法不當(4)訓練的安排未遵循教學訓練原則體操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52(1)慢性勞損傷主要是訓練過度、教學訓練組織不當所致。①膝關節髕骨軟骨病、伸膝肌腱腱膜炎及髕腱腱圍炎②手及踝部創傷性腱鞘炎③肩袖損傷④脊柱損傷⑤肘部創傷性骨關節病和肱骨小頭骨軟骨炎⑥橈骨遠端受壓骨骺炎⑦股骨頭骨骺損傷(1)慢性勞損傷主要是訓練過度、教學訓練組織不當所致。53(2)急性損傷

多為落地或失手時姿勢錯誤致傷

①肘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及脫位②膝、踝部側副韌帶損傷③摔傷④器械擦傷(2)急性損傷多為落地或失手時姿勢錯誤致傷54部分體操項目中的常見的運動損傷及其預防(1)單杠

①手部皮膚損傷:抓杠太緊或不帶皮護掌時最易發生,主要因器械過度摩擦和鎂粉刺激所致。預防措施:(a)運動時要帶皮護掌。

(b)發生掌橫紋裂傷時,應將手指伸直固定2-3個晚上,即可自愈。(c)出現水泡時應將剝離的皮層剪除,并消毒以防感染。

部分體操項目中的常見的運動損傷及其預防55②前臂卷纏傷:多因護掌不合適或質量較差所致,也可以因掌汗過多使皮革變軟變長、或旋轉時手握太緊,將手腕及前臂卷纏在單杠上,引起腕扭傷、脫位甚至前臂雙骨折。預防措施:(a)護掌長短應合適,且專人專用

(b)護掌的材質要選用優質皮革(c)當護掌變形時要及時更換新的護掌

②前臂卷纏傷:多因護掌不合適或質量較差所致,也可以因掌汗過多56③頸椎損傷:多因單杠失手所致。預防措施:在學習高難動作時,必須使用保險帶,專人保護,以及專用的海綿坑或海綿槽。

④下法落地失當造成的損傷

多因下法落地時姿勢不正確,或重心失去平衡,造成膝、踝關節扭傷。預防措施:單杠下法落地時應雙腿并攏

,摔倒時自我保護的方法是順勢側滾翻。

③頸椎損傷:多因單杠失手所致。57⑤肩部肌肉勞損與拉傷

常發生的有肩袖損傷、三角肌和胸大肌的纖維斷裂等。預防的措施:遵循訓練原則,加強保護與自我保護,遵守紀律,注意檢查器械等。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58(2)自由體操①骨骺損傷

是兒少運動員特有的運動損傷,主要是局部過勞致傷。預防措施:遵循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糾正錯誤動作,并加強醫務監督。②手足部肌腱及腱鞘損傷預防措施:加強腕及踝足的肌力訓練,并配合使用護腕、護踝或粘膏支持帶保護。(2)自由體操59③腰部損傷

以脊椎棘突炎最多見,也可發生疲勞性椎板骨折。預防措施:訓練中應注意發展肩、上胸及髖的后伸柔韌性以減少腰的負擔。④急性傷

多因各種空翻落地時姿勢錯誤所致膝部或踝部扭傷。也可因落地或踏跳時暴力過大造成跟腱斷裂。預防措施:加強這類動作的訓練,加強“推手”推力及改用前足踏跳的訓練,注意運動中的保護與幫助。

③腰部損傷以脊椎棘突炎最多見,也可發生疲勞性椎板骨折。60(3)高低杠

髂前上棘部軟組織挫傷及大腿前部擦傷較多。預防措施:訓練時可在杠上墊些海綿,還應加強上肢和肩帶力量的發展。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61(4)吊環

易發生肩袖損傷或肱二頭肌長頭肌腱腱鞘炎。預防措施:準備活動做充分,加強肩帶肌力量訓練。

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62(5)跳馬

多在助跑起跳或落地時發生損傷。雙手在馬上推撐騰越用力不當,常造成手舟骨骨折。在越馬的騰空階段,過度挺腹易造成棘突骨膜炎或椎板骨折。落地時,因為技術不良或缺乏保護,膝關節的突然屈曲扭轉,可發生膝關節內側副韌帶、半月板及交叉韌帶撕裂。(5)跳馬63四、藝術體操

藝術體操是女子項目,利用繩、圈、球、棒、帶五種道具完成各種跳躍、翻騰、轉體和平衡的動作。對腰的柔軟性、力量及靈活性要求高,腰的負擔重,腰部損傷多。常造成腰部肌肉纖維質炎、椎板骨折和椎體骨骺炎。四、藝術體操64

五、跳水與游泳跳水或蝶泳中的折腰動作,常可發生棘突骨膜炎;高臺跳水、仰泳及蝶泳運動多發生肩袖損傷;高臺跳水姿勢錯誤引起的眼底視網膜剝離及鼓膜破裂。蛙泳多發生伸膝腱膜炎。五、跳水與游泳65六、滑冰運動

以骨折、脫位及膝關節的損傷最多見。最常見的小腿及踝關節骨折,前臂骨折。組織方法不當,場地、冰鞋等不合衛生要求也會引起損傷。如冰面不平、有裂隙、冰鞋刀不好,缺乏冰場管理規則和冰場放置不必要的物品等。六、滑冰運動66七、滑雪運動

膝、踝損傷為最多見。原因:滑板受樹木或雪溝的障礙,滑板突然交叉造成膝關節扭傷,也可在深的積雪中轉彎而引起。

七、滑雪運動67八、舉重

主要的損傷原因為訓練水平低或訓練中違犯紀律。最常見的損傷是在提鈴或翻腕時,手腕的屈肌及腰部的伸肌暴力收縮,導致肱骨內上髁部位的肌腱撕裂或撕脫骨折,以及腰部伸肌的捩傷及手腕部的韌帶捩傷。八、舉重68預防措施:①訓練要在專門的場地上進行,杠軸要擦干凈,兩端的金屬片要固定牢固②遵循系統性和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③初學者在杠鈴的兩端要有人保護④加強腕部力量練習,訓練時腕部應以繃帶或皮制的護腕保護⑤在練習或競賽前應做好準備活動⑥正確使用鎂粉⑦使用舉重專業用運動鞋,鞋底應涂松香粉,以防滑倒預防措施:69九、摔跤膝關節韌帶捩傷或斷裂,肢體和肋骨的脫位及骨折,腦震蕩以及其他小損傷(如挫傷、擦傷或撕裂傷)。預防措施:(a)比賽館內用1.5m高的厚墊把墻圍起,并使用合格的摔跤墊;(b)每次訓練或比賽后必須洗澡;(c)墊子套應經常換洗;(d)運動員嚴格遵守比賽規則和體重等級原則。九、摔跤70十、柔道激烈程度高,對抗性強,對運動員整體素質要求高,因此受傷率較高,受傷部位廣泛,病種復雜,幾乎涉及全身各個部位和各種損傷。其中,膝內外側半月板損傷、腰肌筋膜炎、膝內側副韌帶損傷、踝外側副韌帶損傷及肩袖損傷為多見。預防:從運動場開始,從專項訓練抓起,全面提高運動員綜合身體素質,科學訓練,嚴格管理,并做好醫務監督。十、柔道71十一、拳擊和散打拳擊常見的有急性腦外傷、急性硬膜下出血、腦震蕩或腦挫傷,常致傷殘甚至危及生命;慢性腦損傷(拳醉)更為常見。膝、踝、掌指關節囊韌帶損傷、腰肌纖維質炎、足部疲勞性骨折及骨膜炎等。散打膝、踝、足關節韌帶損傷較多。十一、拳擊和散打72十二、武術包括徒手和器械兩大類。運動損傷以腰、膝、踝為多。常見的損傷:以腰背肌肉筋膜炎、距腓前韌帶損傷、脛骨結節骨骺炎、半月板損傷、棘間韌帶損傷和髕骨軟骨病等為多見。十二、武術73十三、射擊射擊項目的損傷較少,出現較多的是勞損傷。如橈骨莖突腱鞘炎、腰肌纖維質炎、姿勢性脊柱側彎、尺神經麻痹或肩胛上神經麻痹等。十三、射擊74預防的措施:①加強一般身體素質訓練,特別是腰肌及上肢的肌力練習。②避免單打一的訓練方法。③做好運動前、中、后的輔助及整理活動,準備活動以不出汗為好,最好選擇動作緩和的活動形式。④射擊時應使用耳塞,并注意保暖。預防的措施:75思考題

1.請敘述運動損傷的發病原因和預防原則。

思考題76謝謝!謝謝!77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

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78第二節運動損傷的原因第三節運動損傷的預防原則第一節運動損傷的概念和分類主要內容第四節各類運動項目中的損傷發病規律及預防措施第二節運動損傷的原因第三節運動損傷的預防原則第一節運79第一節運動損傷的概念和分類一、運動損傷?

人體在體育運動過程中所發生的損傷。

運動損傷的發生往往與體育運動項目及技、戰術動作特點密切相關。訓練水平、運動環境和條件等因素有關。

第一節運動損傷的概念和分類一、運動損傷?80二、運動損傷的分類

1、按組織學分類

:常見的運動損傷有肌肉韌帶的捩傷及斷裂,挫傷,四肢、顱骨、脊椎骨折,關節脫位,腦震蕩,內臟破裂等。

二、運動損傷的分類812、按運動損傷的輕重程度分類:

(1)輕度傷:基本不影響工作能力。(2)中度傷:受傷后需要停止工作24小時以上,且需要在門診治療。

(3)重度傷:需要長期住院治療。

2、按運動損傷的輕重程度分類:823、按運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分類:

(1)輕度傷:受傷后仍能進行體育活動或訓練。

(2)中度傷:受傷后需要進行門診治療,不能按訓練計劃進行訓練,需減少患部活動或停止患部練習。

(3)重度傷:完全不能訓練,往往需要住院治療。

3、按運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分類:834、按損傷部位分類:

如頭頸部損傷、腰背部損傷、肩部損傷、肘部損傷、腕部損傷或髖、膝、踝部損傷等。跟腓4、按損傷部位分類:跟腓845、按皮膚和粘膜是否受損分類:

(1)開放性損傷:

傷處皮膚或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壞,有傷口與外界相通。如擦傷、刺傷、撕裂傷及開放性骨折等。

5、按皮膚和粘膜是否受損分類:85(2)閉合性損傷:

傷后皮膚或粘膜仍保持完整,無傷口與外界相通。如挫傷、肌肉拉傷、關節韌帶損傷、閉合性骨折、關節脫位等。(2)閉合性損傷:866、按發病的緩急分類(1)急性損傷:瞬間暴力一次作用而致傷,傷后癥狀迅速出現。其特點為發病急、癥狀驟起。如關節扭傷、骨折、脫位、急性滑囊炎、肌肉拉傷等。

6、按發病的緩急分類87(2)慢性損傷:

由于長時間的局部負荷過大,超出了組織所能承受的能力而導致的組織損傷。其特點為發病緩慢、癥狀漸起。如慢性腱鞘炎、疲勞性骨膜炎、髕骨軟骨病、慢性牽拉性骨骺炎等。

(2)慢性損傷:88(3)陳舊傷:

急性損傷后因早期失治或處理不當而導致的組織損傷。特點:病程長,病情綿延。(3)陳舊傷:897、按運動技術與訓練的關系分類:(1)運動技術傷:

與運動項目和技戰術動作密切相關。多數為慢性損傷,如網球肘、跳躍膝、足球踝等。少數為急性傷,如標槍肘,體操、技巧運動中的跟腱斷裂等;7、按運動技術與訓練的關系分類:90(2)非運動技術傷

多為意外傷。如骨折、挫傷、擦傷、關節扭傷等。(2)非運動技術傷91第二節運動損傷的原因基本原因(一)缺乏運動損傷預防常識(二)準備活動不合理

1.不做準備活動或準備活動不充分2.缺乏專項準備活動3.準備活動的強度和負荷量安排不當4.準備活動距正式運動的時間過長第二節運動損傷的原因基本原因92(三)技術動作錯誤(四)運動量過大

(三)技術動作錯誤93(五)組織方法上不當

(六)運動參加者的生理功能或心理狀態不良

(五)組織方法上不當94(七)動作粗野或違反規則(八)場地、器材設備、服裝不符合要求及氣候不良

(七)動作粗野或違反規則95潛在因素(一)人體某些部位的解剖生理特點(二)運動項目本身的技戰術特點

潛在因素96第三節運動損傷的預防原則一、加強安全教育平時要注意加強防傷觀念的教育,無論是健身運動還是在體育教學、訓練和比賽中,都要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普及運動損傷預防知識,經常進行安全教育,養成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第三節運動損傷的預防原則一、加強安全教育97二、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準備活動的目的是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克服自主神經的惰性。全身各關節、肌肉的活動加速全身的血液循環肌肉組織得到充分的血液供應肌肉的力量和彈性恢復技術動作的條件反射,為正式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二、認真做好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全身各關節、肌肉的活動加速全身98準備活動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1.一般準備活動要做得充分2.專項準備活動一定要有針對性3.準備活動的內容與負荷應依據正式活動的內容、個人身體機能狀況、當時的氣象條件等多方面因素而定。準備活動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994.加強易傷部位的準備活動5.損傷康復期,損傷部位的準備活動要慎重,動作要和緩,幅度、力度、速度要循序漸進。6.在運動中,間歇時間較長時,應在運動前再次做好準備活動。4.加強易傷部位的準備活動1007.準備活動結束與正式活動的間隔時間,一般以1-4min為宜。8.在準備活動中進行適當的肌肉力量練習(針對易傷的肌肉),對于提高肌肉溫度、改善肌肉功能很有益處。此外,加入一些肌肉伸展性的練習,對預防肌肉拉傷有積極效果。7.準備活動結束與正式活動的間隔時間,一般以1-4min為101三、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運動負荷太小,不能出現生理性的“超量恢復”,運動能力得不到提高。運動負荷安排過大,超出了人體所能承受的能力,不僅使運動系統的局部負荷過重,還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疲勞,致使全身機能下降,協調能力降低,注意力、警覺反應都減弱,從而容易發生損傷。

體育運動指導者和參加者都應嚴格遵守體育運動的基本原則,根據年齡、性別、健康狀況、訓練水平和運動項目的特點,個別對待,循序漸進,合理安排運動負荷。三、合理安排運動負荷102四、正確掌握技術動作

運動技術錯誤,可以直接造成運動損傷。反復進行錯誤動作的練習,不但運動成績不會提高,相反會造成局部過度負荷引起損傷的不斷發生。

因此,在動作形成階段,不斷調整動作的節奏和結構,使之合理化,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四、正確掌握技術動作103五、加強易傷部位的練習要根據運動項目的技戰術特點,加強對易傷部位和相對薄弱部位的練習,提高其機能,是預防運動損傷的積極措施。

對于陳舊性的損傷部位也應加強功能練習,使之能夠維持應有的生理功能,以利于預防重復性損傷.五、加強易傷部位的練習104六、合理安排教學、訓練和比賽

對教學、訓練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容易發生損傷的動作做到心中有數。事先要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遵守循序漸進和個別對待的原則。學習技術動作應從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從分解動作到整體動作來進行。

六、合理安排教學、訓練和比賽105七、加強運動中的保護和幫助,合理使用運動護具

要根據運動的內容和運動者的具體情況,采取合理的保護和幫助。

合理使用運動護具和保護帶可以有效的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七、加強運動中的保護和幫助,合理使用運動護具106八、加強醫務監督對于體育運動參加者,應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對體檢不合格者,則不允許參加比賽。傷病初愈的人參加體育活動或訓練時,應取得醫生的同意,并做好自我監督。八、加強醫務監督107第四節各類運動項目中的損傷發病規律及預防措施一、田徑運動1.賽跑

短跑:大腿股后肌群拉傷、足踝部腱鞘炎、跟腱損傷或跟腱腱圍炎。

第四節各類運動項目中的損傷發病規律及預防措施一、田徑運動108中長跑:容易發生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或骨折。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109跨欄:

最易發生大腿股后肌群拉傷、坐骨結節末端病、腰肌纖維質炎及髕骨軟骨病等。

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1102、跳躍類運動項目

主要包括跳高、跳遠、三級跳和撐竿跳。最常見的運動損傷是踝關節韌帶捩傷、骨折、足跟挫傷、膝關節韌帶與半月板損傷、前臂骨折及肩部挫傷。2、跳躍類運動項目111損傷發生的主要原因跑道不平或太滑、沙坑太硬或有石塊、助跑時撞到別人身上、坑沿太高、過桿或落地時姿勢不正確等。有時也可因落地踩在沙坑的外面而至傷。撐竿跳高還可因竿的折斷或落地不正確,引起頭及脊柱的傷害。損傷發生的主要原因112預防措施(1)助跑跑道應平整、軟硬適度;(2)跳鞋的后跟內應墊橡膠海綿,跳坑內的沙子應松散而干凈,海綿包應厚而軟。(3)對于初學跳高者,應從低桿跳起,先學騰空及轉身姿勢,再逐漸提高高度。(4)跳遠訓練或比賽前,應做好準備活動和專業輔助練習,并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只有在掌握了急行跳遠的技術之后,才能學習三級跳。助跑的距離不宜太長,并要求掌握正確的助跑踏跳和落地等技術動作,否則很可能發生踝關節骨折、韌帶損傷等。

預防措施1133.投擲類運動項目

主要包括鐵餅、標槍、鉛球及鏈球。因準備活動不夠或技術動作錯誤引起肌肉韌帶捩傷或骨折,或因其技術特點造成肩、肘、腰、膝部的勞損傷。

3.投擲類運動項目114(1)鉛球常見損傷有掌指關節扭傷、指屈伸肌腱拉傷或蚓狀肌拉傷等。

此外,左側腰方肌也常因鉛球投出時腰的突然側傾而被拉傷。如果過多進行膝的“半蹲起”訓練也可而引起髕骨軟骨病。

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115(2)標槍

肘內側軟組織損傷(標槍肘)、肩袖損傷和肘的骨關節病最為常見。多因投擲技術錯誤,肩、肘、腰、腿在搶出手時未呈反弓形所致。

(2)標槍116(3)鐵餅

最易發生的損傷是髕骨軟骨病和伸膝肌腱炎,這與投擲鐵餅時,運動員在膝半蹲位反復支撐扭轉用力有關。(3)鐵餅117二、球類運動1.足球

是損傷發生率最高的運動項目之一。其中最常見的有擦傷、骨折、脫位和踝關節的扭傷、半月板撕裂、膝關節十字韌帶撕裂、髕骨骨折、髕骨軟骨病、踝關節骨關節病(足球踝)和趾骨炎等損傷

二、球類運動118造成足球運動中損傷發生率較高的原因有:①對抗性強,比賽激烈②球擊傷、踢傷和摔倒致傷③犯規動作④擊球動作過猛或技術動作錯誤⑤違反訓練原則⑥場地原因⑦護具和保護支持帶使用不合理⑧過度疲勞造成足球運動中損傷發生率較高的原因有:119針對損傷原因所采取的預防措施:加強安全教育和全面身體素質訓練遵循訓練原則,佩戴各種專業護具(護肘、護膝、護腿和護踝等)在訓練和比賽時應使用繃帶包裹腳踝,以防止踝扭傷和“足球踝”。針對損傷原因所采取的預防措施:1202.籃球

踝關節韌帶捩傷或骨折、膝關節韌帶和半月板損傷、指間關節和掌指關節韌帶損傷和脫位、腕部手舟骨骨折。另外,在籃球運動中也可發生慢性損傷,例如:髕骨軟骨病。

2.籃球121預防措施:①加強全面訓練,避免單打一的訓練方法②創造符合衛生標準的運動場地③加強運動員的安全教育及裁判工作④防止運動員出現過度疲勞狀態預防措施:1223.排球

最常見的損傷部位是肩、膝和腰。

肩部以肩袖損傷、肱二頭肌腱腱鞘炎。

膝部以髕骨軟骨病、髕骨上下緣腱止點末端病、半月板損傷及脛骨結節骨骺炎。

腰部損傷以腰部肌肉筋膜炎、椎板骨折與棘突骨膜炎較多見。

3.排球123預防措施:①糾正錯誤技術動作②遵循訓練原則③改善場地衛生條件④使用厚護膝及護腰另外,在準備活動時,應特別注意腰、膝、肩、腕和指關節的活動預防措施:1244.乒乓球

損傷發病率較低,以勞損傷較為多見。常見的有肩袖損傷、肱二頭肌長頭肌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以及髕骨軟骨病等。

措施:訓練中應遵循區別對待和全面訓練的原則,避免“單打一”的訓練方法。4.乒乓球1255.羽毛球

特點:變向速度快、緊急制動和起跑多。表現為腰部動作幅度大,各方向不均衡發力多,所以很易造成腰部的急性損傷。措施:①在力量練習時,要盡量避免出現易傷動作。

②對帶傷訓練的運動員,重點安排靜力性練習。

5.羽毛球1266.網球

肘部損傷的發病率較高,其中最常見的為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另外,腰背肌肉筋膜炎、髕骨軟骨病、髕腱末端病、肩袖損傷也常有發生。

預防措施:應加強上肢肌肉力量練習,增加關節的穩定性。6.網球127三、體操

主要包括自由體操、單杠、雙杠、鞍馬、吊環、高低杠、平衡木和跳馬等8個項目。

三、體操128體操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1)體操的技術動作大多在器械上練習,一旦摔下來就很容易受傷。(2)器械設備不符合衛生要求(3)保護與自我保護方法不當(4)訓練的安排未遵循教學訓練原則體操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129(1)慢性勞損傷主要是訓練過度、教學訓練組織不當所致。①膝關節髕骨軟骨病、伸膝肌腱腱膜炎及髕腱腱圍炎②手及踝部創傷性腱鞘炎③肩袖損傷④脊柱損傷⑤肘部創傷性骨關節病和肱骨小頭骨軟骨炎⑥橈骨遠端受壓骨骺炎⑦股骨頭骨骺損傷(1)慢性勞損傷主要是訓練過度、教學訓練組織不當所致。130(2)急性損傷

多為落地或失手時姿勢錯誤致傷

①肘關節內側副韌帶損傷及脫位②膝、踝部側副韌帶損傷③摔傷④器械擦傷(2)急性損傷多為落地或失手時姿勢錯誤致傷131部分體操項目中的常見的運動損傷及其預防(1)單杠

①手部皮膚損傷:抓杠太緊或不帶皮護掌時最易發生,主要因器械過度摩擦和鎂粉刺激所致。預防措施:(a)運動時要帶皮護掌。

(b)發生掌橫紋裂傷時,應將手指伸直固定2-3個晚上,即可自愈。(c)出現水泡時應將剝離的皮層剪除,并消毒以防感染。

部分體操項目中的常見的運動損傷及其預防132②前臂卷纏傷:多因護掌不合適或質量較差所致,也可以因掌汗過多使皮革變軟變長、或旋轉時手握太緊,將手腕及前臂卷纏在單杠上,引起腕扭傷、脫位甚至前臂雙骨折。預防措施:(a)護掌長短應合適,且專人專用

(b)護掌的材質要選用優質皮革(c)當護掌變形時要及時更換新的護掌

②前臂卷纏傷:多因護掌不合適或質量較差所致,也可以因掌汗過多133③頸椎損傷:多因單杠失手所致。預防措施:在學習高難動作時,必須使用保險帶,專人保護,以及專用的海綿坑或海綿槽。

④下法落地失當造成的損傷

多因下法落地時姿勢不正確,或重心失去平衡,造成膝、踝關節扭傷。預防措施:單杠下法落地時應雙腿并攏

,摔倒時自我保護的方法是順勢側滾翻。

③頸椎損傷:多因單杠失手所致。134⑤肩部肌肉勞損與拉傷

常發生的有肩袖損傷、三角肌和胸大肌的纖維斷裂等。預防的措施:遵循訓練原則,加強保護與自我保護,遵守紀律,注意檢查器械等。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135(2)自由體操①骨骺損傷

是兒少運動員特有的運動損傷,主要是局部過勞致傷。預防措施:遵循循序漸進的訓練原則,糾正錯誤動作,并加強醫務監督。②手足部肌腱及腱鞘損傷預防措施:加強腕及踝足的肌力訓練,并配合使用護腕、護踝或粘膏支持帶保護。(2)自由體操136③腰部損傷

以脊椎棘突炎最多見,也可發生疲勞性椎板骨折。預防措施:訓練中應注意發展肩、上胸及髖的后伸柔韌性以減少腰的負擔。④急性傷

多因各種空翻落地時姿勢錯誤所致膝部或踝部扭傷。也可因落地或踏跳時暴力過大造成跟腱斷裂。預防措施:加強這類動作的訓練,加強“推手”推力及改用前足踏跳的訓練,注意運動中的保護與幫助。

③腰部損傷以脊椎棘突炎最多見,也可發生疲勞性椎板骨折。137(3)高低杠

髂前上棘部軟組織挫傷及大腿前部擦傷較多。預防措施:訓練時可在杠上墊些海綿,還應加強上肢和肩帶力量的發展。第七章-運動損傷概述-課件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