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3-2《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步習題)(原卷版)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3-2《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步習題)(原卷版)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3-2《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步習題)(原卷版)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3-2《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步習題)(原卷版)_第4頁
高中語文人教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3-2《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步習題)(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步習題一、選擇題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鹽堿(jiǎn)澇洼窩(láo)瘟神(wēn)脫坯(pī)B.飼養(sì)屹立(yì)淤塞(yū)慷慨(kǎi)C.涵閘(zhá)佯裝(xiáng)漬死(zì)噙著淚(qín)D.窟窿(kūlong)麥穗(suì)踮著腳(diān)灌溉(gài)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縱觀歷史,我們這個民族在每一個關鍵之處、每一個挫折時刻,都深深地刻著“道德”二字。近代以來,中國曾陷入的危困之局。尤其是抗日戰爭,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大悲壯、大苦難,更是民族精神的大覺醒、大掙扎、大振作。從政要到平民,從軍人到婦孺,無數有節操的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圖存。他們是民族的脊梁,撐起了的舊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雷鋒、焦裕祿等在新中國的道德星空圖上,他們是德之,國之棟梁。人是社會的基本元素,而道德是為人之本,處世之基。漢代崔寔在《政論》里說:“刑罰者,治亂之藥石也;德教者,興平之梁肉也。”西方哲人亦云:“修養之于心地,其重要猶如食物之于身體。”兩者都不約而同地把道德的教化與修養比作人的精神食糧。法律、準則等都是藥石,而人是不能靠吃藥來維持生命的。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今日之中國,欲民族復興,首在立人。立人之道,首在立德。這個“德”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理想追求;是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信仰;是“為天下之憂而憂,為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境界;是舍我其誰,“為天地立言,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擔當;是修齊治平的道德實踐和人生磨礪。2.文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A.比擬、比喻、夸張 B.比擬、比喻、排比C.對偶、借代、排比 D.排比、引用、對偶3.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A.無與倫比風起云涌閃耀模范B.曠古未有風起云涌閃動楷模C.曠古未有風雨飄搖閃耀楷模D.無與倫比風雨飄搖閃動模范4.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從政要到平民,從軍人到婦孺,無數有節操的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圖存的歷史洪流中。B.從政要到平民,從軍人到婦孺,無數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圖存。C.從政要到平民,從軍人到婦孺,無數有節操的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圖存的戰斗中。D.從政要到平民,從軍人到婦孺,無數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圖存的歷史洪流中。二、現代文閱讀(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高原上的“雪蓮花”夏靜劉小英三年堅守,她用知識和愛心耕耘著70多名孩子的未來。高原之巔,她用熱情和青春守護著“高原花朵”的成長。在海拔1800多米的湖北恩施鶴峰縣中營鄉,有所高原小學。三年前,大學畢業不久的鄧麗來到這里。猶如一朵雪蓮花,她為孩子們帶來了知識和快樂,為落后的高原小學帶來了生機和希望。一個人改變一所學校2009年8月的一天,鶴峰縣已經很冷了,鄧麗穿過蜿蜒的山路,來到小學報到。“哇,是個女老師,好漂亮啊!”孩子們擠在她的辦公室門口,探著頭,用驚奇和欣喜的眼神望著這位新來的老師。鄧麗告訴記者,在她來之前,學校只有7名男老師,平均年齡54歲。除了是高原小學的第一位女教師之外,鄧麗還為學校帶來了其他“第一”:孩子們第一次開口說普通話,第一次上了英語課,第一次站上了舞臺,第一次吃上了免費午餐,學校舉辦了第一個“六一聯歡會”……鄧麗的到來,給高原小學帶來了新氣象。在學校,鄧麗當一個班的班主任,帶一個年級的語文、四個年級的英語和全校的音樂課,還兼任少先隊輔導員和女生寢室管理員。“鄧老師上的課我們都很喜歡!”孩子們爭著告訴記者。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課上,鄧麗組織演講比賽,課本劇表演等活動;課下,她教孩子們唱歌、跳舞,和孩子們一起游戲。昔日性格孤僻的山里娃,如今可以在陌生人面前大方地表演。鄉親們說,是鄧老師把愛和快樂的種子種在了娃兒們的心里,改變了孩子們的性格和未來。只想做一名“純粹”的老師鄧麗的到來,為寂寞的鶴峰高原帶來了活力。但令人意外的是,在來到高原小學之前,鄧麗在武漢有一份月收入4000元左右的工作,令不少人艷羨不已。然而,一心想做一名“純粹”老師的鄧麗,毅然決然辭掉工作回鄉支教,并且主動申請來到環境惡劣、條件艱苦的中營鄉高原小學。“我也動搖過。”鄧麗坦承,初到時,面對艱苦的環境和難熬的孤獨,她有過后悔。然而,看到孩子們淳樸的笑臉,渴望的眼睛,鄧麗最終堅定地留了下來,并用更多的愛溫暖著孩子們。在鄧麗的學生中,有一對聾啞兄弟,父母在外打工,孩子從小被寄放在學校。沒有學過特殊教育的鄧麗,讓兄弟倆捏住她的嗓子感受震動,用夸張的口型、自創的手語,紙條跟他們交流。在她的悉心培養下,聾啞兄弟的成績從20多分提高到70多分、80多分。鄧麗還特別設計了“我和你們在一起”的手語。當聾啞兄弟哭著想媽媽的時候,當他們孤立無助的時候,當他們缺乏信心的時候,鄧麗都伸出雙手告訴他們:“我和你們在一起!”在嚴寒的冬天,鄧麗第一個起床,到教室生火爐,挨個叫孩子們起床。她親自給學生洗澡,“希望把她們洗得水靈靈的”。在鄧麗眼中,每一個孩子都是高原上的花朵,只要用心呵護,他們就能綻放出生命的嬌艷。“放心,老師不會走”2011年5月,鄧麗考入正式教師編制,可以提前結束資教,分配到中心學校。但孩子們的眼淚和被需要的幸福感,讓鄧麗又回到了高原小學。“你們放心學習,老師不會走。”鄧麗對每個孩子都這樣說。今年30歲的鄧麗還沒有男朋友。追她的人不在少數,但都被她拒絕了。鄧麗說,首先要支持她的工作,否則不予考慮。“也有人說支持我,但能一輩子嗎?”鄧麗沒有信心。談到資教期滿后的去留問題,鄧麗很堅定:“上面派人下來接班,我才會走;如果沒人來,我就不會走。”鄧麗的精神感動了很多人,但她并沒有覺得自己有多偉大。她說,她只是想找份有幸福感的工作,山里孩子需要她,被需要就是一種幸福。當她生病躺在宿舍時,聾啞兄弟向她做出“我們和你在一起”的手勢時,鄧麗是幸福的;當曾經自閉的兩個女孩兒為她自編、自唱、自跳《鄧老師活潑之歌》,作為獻給她的生日禮物時,鄧麗是幸福的。(選自《光明日報》2012年9月9日,有刪改)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鄧麗是高原小學的第一位女教師,為學校帶來了多個“第一”,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開創了學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B.鄧麗來到高原小學后,既教書又育人,還照顧孩子們的生活,改變著孩子們的思想性格,甚至影響著他們未來的人生道路。C.鄧麗毅然辭掉收入可觀的工作,選擇來到條件艱苦的高原小學,是因為她心中始終有做一名“純粹”的老師的理想。D.鄧麗考人正式教師編制后,本來可以提前結束資教離開,但是因為師資短缺和孩子們的苦苦哀求,她才選擇留下來。6.下列對這篇人物通訊的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的一項是()A.文章標題將到高原支教的鄧麗比喻為扎根高原的雪蓮花,生動形象,富有詩意和美感,突顯了其可貴的精神品質。B.導語部分通過敘述,介紹了鄧麗的支教經歷,揭示了她崇高的精神境界,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調,并引出主體部分的詳細報道。C.面對艱苦的工作環境,鄧麗表示自己也曾動搖過,這個細節雖有損于主人公的正面形象,但能夠使通訊更加真實,利于讀者接受。D.作為人物通訊,本文語言平實質樸,敘事客觀公正、避免主觀抒情,很好地體現了新聞的真實性原則。7.作為一名老師,鄧麗具有哪些優秀品質?請分條概括。(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大樹對泥土的情誼——記解放軍總醫院百歲軍醫、老年醫學專家牟善初盧曉琳1917年,牟善初出生在山東日照一個農耕家庭。1943年,牟善初從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畢業,當時畢業生有“軍用”和“民用”兩個去向,由自己抓鬮選擇其中一個。牟善初抓到了“民用”,這讓立下“奔赴戰場,驅趕日寇,還我河山”志向的牟善初非常失望,恰好一位抓到“軍用”的同學因種種原因不能從軍,于是二人私下進行了調換。第二年,牟善初如愿奔赴云南騰沖抗日前線,當上了手術隊上尉軍醫。在炮火紛飛的戰場上,他和戰友們搶救了一個又一個抗日軍人的生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974年,牟善初調入解放軍總醫院工作。該院老年心內科名譽主任葉平深感牟老為祖國醫學事業培育人才的赤誠之心,“牟老指導過無數學生的論文,無論多忙都對論文仔細修改和把關,但從不在文章中署名第一作者,他說要多把機會讓給年輕人。”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強這樣描述牟善初對學生的指導:“實驗數據若有不準確,必須重算;實驗動物缺失一只,必得補齊;論文中的每一個英文單詞他都細心校正。”“病人有事,隨時叫我”我國隋唐名醫孫思邈曾云:“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牟善初的學生解放軍總醫院老年心內科主任醫師李小鷹永遠忘不了1992年春節前的一次搶救。患者因肺心病心力衰竭,憋喘明顯,經過幾個小時的搶救仍無明顯起色。血生化和動脈血氣報告提示,復雜的酸堿平衡紊亂可能是重要誘因。心中沒有把握的李小鷹撥通了牟善初家的電話,時已深夜兩點鐘,窗外大風卷著漫天雪花肆虐。“我馬上就來。”牟善初在電話里說。當病區的電梯門打開時,李小鷹仿佛看到了“圣誕老人”:75歲的牟善初大步跨出電梯,羽絨服上落了一層厚厚的雪花,急切出門都沒來得及換上棉鞋的牟善初,腳上的一雙布鞋已然濕透。“老師見我第一句話是,‘病人怎么樣了?’他仔細檢查完病人后就指導我們搶救,直到病情穩定下來,就這樣在病房守了一夜。”令老年腎內科護士長張瑞芹非常震撼的是,牟善初一直到95歲,每天8點準時上班,每周周三、周五去病區查房、會診,每次在病房里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每兩周還去一次藥房了解新藥。“我和患者就像大樹對泥土的情誼。”在牟善初90歲生日上,老人說的這句話讓秘書周桂芳感慨不已。在臨床,時間全給病人“治病救人不是索取,更不是交易,知識和技能是人民培養的,解除病人的痛苦是我應盡的職責。”牟善初在回憶文章《暮年憶舊》里的話語鏗鏘有力,“我的座右銘是偉大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在牟善初的二女兒牟小芬眼里,雙休日里爸爸極少在家,更別提工作日下班后的時間了,她數不清有多少個深夜爸爸被急救電話叫到病房搶救病患。當記者想看看近期的“全家福”照片時,牟小芬有些無奈地笑著拿出一張20世紀60年代初期拍下的“全家福”。面對記者的不解,牟小芬說:“爸爸除了忙臨床的事,還要帶研究生,好不容易有點空閑,也都用在了圖書館和他的書房。記得有次我生病了,希望爸爸帶我到醫院看病,他說病房剛剛收治了一位病危患者,要去搶救,讓我自己到門診找某某醫生。”生活上極盡簡樸的牟善初至今還穿著帶補丁的襯衣和襪子,但他對待群眾從不吝嗇。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牟善初就拿出5萬元錢為家鄉建希望小學。中國工程院頒發給牟善初15萬元的獎金,他分文未取,全部捐給醫院設立了“牟善初醫療保健科研獎勵基金”,為年輕人的成長進步鋪路架橋……(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相關鏈接:①牟善初在解放軍總醫院工作40余年,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但他對此看得很淡,不僅“支持”家人當舊物處理掉自己多年獲得的榮譽證書,就連評選院士的機會也不在意。②20世紀70年代末,牟善初組建了全軍第一個老年醫學研究室,成果眾多,享譽軍內外、國內外。他主編、參編著作10余部,發表論文百余篇,涉及的老年疾病有幾十種。這些著作和論文,對預防和治療老年疾病有很強的指導和推動作用。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牟善初早就立下“奔赴戰場,驅趕日寇,還我河山”的志向,后如愿以償趕赴抗日前線。B.牟善初指導學生認真、仔細,對學生論文的修改和把關從不馬虎。C.牟善初75歲那年,在接到醫院的求助電話后,不顧深夜漫天飄雪,連忙趕到醫院指導搶救。D.牟善初一心撲在工作上,多在醫院,極少在家,更別提陪家人了,面對家人的埋怨他毫不在意。9.下列對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A.牟善初有著赤誠報國的堅定信念和醫者本色,也有大愛精神,如拿出資金建希望小學等。B.牟善初一直關注老年人的健康問題,組建了第一個老年醫學研究室,成果累累,享譽國內外。C.牟善初編寫醫學著作,發表論文,涉及幾十種老年疾病,因此獲得多個國家級獎項。D.這則通訊大量引用牟善初周邊人對他的描述,增強了文章的可信度和文學性。10.請結合全文,談談你對“大樹對泥土的情誼”的內涵的理解。三、語言表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當心底不自覺地吟唱起這首歌的時候,我正站在澳門藝術博物館中一幅題為《絕響》的美術作品前。這是一幅用麻布、麻繩、宣紙、墨等混合材料創作而成的作品。數條沾著大片墨汁的白色不規則殘破麻布,被捆縛在宣紙包裹著的圓形板上。粗舊的麻繩,制止著被縛麻布的反抗張力。繃緊的麻布有著無比的憤怒,但它已無法掙扎,__________,便會撕毀自身,讓圓形木板失去支撐而碎裂。仿佛,它們就是在隱喻澳門傷痕累累卻仍在奮爭的昨天。四百年的掙扎,四百年的孤獨,四百年的思念!左下角,簡筆水墨勾勒出一只孤獨無依的小舟和一個在巨大的木板中同樣顯得弱小無助的漁人,他們就像海中的浪花和沙灘上的細沙,在深淵的最低處隨波逐流。但即使是一粒沙,他們也有自己的母親!只是在滔滔的洪浪之中,在強大的外力面前,他們能做的,_____________。1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A.排比、擬人、比喻 B.排比、比喻、夸張C.對偶、擬人、排比 D.比喻、借代、排比1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左下角,一只孤獨無依的小舟和一個弱小無助的漁人”,從語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