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概念、性質及特點課件_第1頁
旅游的概念、性質及特點課件_第2頁
旅游的概念、性質及特點課件_第3頁
旅游的概念、性質及特點課件_第4頁
旅游的概念、性質及特點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質和特點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質和特點1{教學目的要求}1、掌握“旅游”概念的本質內涵;2、了解旅游的本質屬性;3、熟悉旅游活動的特點;4、了解旅游活動類型的劃分,掌握我國國際旅游與國內旅游的基本情況;掌握按出游主要目的劃分的旅游活動類型及特點。5、了解衡量旅游活動發展的指標{教學目的要求}2{教學內容}第一節

旅游的概念第二節

旅游活動的基本屬性第三節

旅游活動的特點第四節旅游活動的類型第五節衡量旅游活動發展的指標{教學內容}3第一節

旅游的概念第一節

旅游的概念4什么是旅游?學生異地讀書農民異地打工學者外地參加學術會議三峽大移民海外華僑、港澳臺同胞回大陸定居外籍教師來成都高校任教留學生到外國留學到某國擔任外交人員外國高層政府代表團來華訪問十字軍東征日常上下班的往返交通過程什么是旅游?學生異地讀書5一、“旅游”一詞的來源1、國內的早期釋義早在中國的春秋時期,“旅”和“游”二字已分別出現在歷史文獻之中了。(《周易、《楚辭》、《莊子》)“旅”字的含義,唐代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說:“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謂之為旅”,其意就是客居他鄉。“游”是游覽之意,但這里的“游”主要是遨游、神游,如《尚書·大禹漠》:“罔游于逸。”又如《詩經·國風·泉水》中說:“駕言出游,以寫(瀉)我憂。”一、“旅游”一詞的來源1、國內的早期釋義6“旅游”一詞在我國的最早出現據史料查證,我國“旅游”一詞以文字形式問世,并且其含義中開始透現出今日我們所指向的“旅游”的內涵特征,是在南梁朝(公元502~547年),由我國古代著名文學家、詩人沈約在《悲哉行》中首次使用。“旅游”一詞在我國的最早出現據史料查證,我國“旅游”一詞以7《悲哉行》沈約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徐光旦垂彩,和露曉凝津。時嚶起稚葉,蕙氣動初頻。一朝阻回國,萬里隔良辰。《悲哉行》沈約8我國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很少使用“旅游”一詞,常見的是旅行、觀光等詞。1964年11月,我國召開了“第一次旅游工作會議”以后,“旅游”一詞才慢慢傳用開來。1979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以及后來的再版,“旅游”一詞都解釋為“旅行游覽”之意。1982年,國務院正式將“中國旅行游覽事業局”,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這時,“旅游”一詞才被廣泛地使用了。我國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很少使用“旅游”一詞,常見的是旅92、國外tourism一詞的出現及其釋義1811年,tourism首次出現在《牛津詞典》中,在此之前的1800年版《牛津詞典》還出現過tourist一詞。一般認為,tourism和tourist均從tour引申過來的,“tour”來源于拉丁語“toroare”和希臘語“tornos”。其原意是“車床或圓圈圍繞一個中心點或軸的運動”。Tourism意指“按照圓形軌跡的移動。”即一種往復的空間活動過程。2、國外tourism一詞的出現及其釋義1811年,tour10Webster'sInternationalDictionary“tour”‘Ajourneyatwhichonereturnstothestartingpoint;acirculartripusuallyforbusiness,pleasureoreducationduringwhichvariousplacesarevisitedandforwhichanitineraryisusuallyplanned'.OxfordEnglishDictionary“tourist”‘Onewhomakesatourortours;especiallyonewhodoesthisforrecreation;onewhotravelsforpleasureorculture,onewhovisitsanumberofplacesfortheirobjectsofinterest,sceneryorthelike.'Webster'sInternationalDictio11二、“旅游(Tourism)”學術概念的界定1942年,瑞士學者沃特爾,漢茲克爾和庫特·克拉普夫對tourism作了很重要的概念性定義“Tourismisthesumofthephenomenaandrelationshipsarisingfromthetravelandstayofnon-residents,insofarastheydonotleadtopermanentresidenceandarenotconnectedtoanyearningactivities.由于這個定義于20世紀70年代為旅游科學專家國際聯合會(AIEST:AssociationInternationaled’ExpertsScientifiquesduTourisme或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ScientificExpertsinTourism)所接受,因此,這一定義也被稱為“艾斯特(AIEST)定義”。國際上普遍接受。二、“旅游(Tourism)”學術概念的界定1942年,瑞士12為何會有眾多關于“旅游”的定義?“旅游”是指旅游活動,還是旅游業、旅游學或其它呢?旅游的概念、性質及特點課件13“旅游”概念的內涵異地性目的性暫時性綜合性“旅游”概念的內涵異地性14三、相關概念辨析旅行游覽與觀光休閑游憩三、相關概念辨析旅行151、旅游與旅行(travel):均有空間轉換的含義,即異地性。旅游強調愉悅的目的,旅行可指所有目的。旅行旅游1、旅游與旅行(travel):旅行旅游162、旅游與游覽(Sightseeing)、觀光(Visit)都強調觀賞、審美的特點游覽、觀光不強調異地行旅游游覽、觀光2、旅游與游覽(Sightseeing)、觀光(Visit)173、旅游與休閑(Leisure)休閑二字皆含“木”。“木”表征著草木隨四季、一歲一枯榮之生命自然狀態。意指人也需要有生有息的生活,與勞動相對應。不強調異地性精神狀態,偏向于靜態的方式3、旅游與休閑(Leisure)18在慣常環境進行觀光、娛樂、體育、影視、戲曲等活動在異地進行商務、公務、宗教、修學或其它非休閑性活動(探險、考察等)過程中所進行的游憩體驗活動休閑旅游在異地進行觀光、娛樂、體育、影視、戲曲等活動休閑旅游在慣常環境進行觀在異地進行商務、公務、宗194、旅游與游憩(Recreation)美國學者Leiper等提出,旅游是游憩活動中的一種極端形式。日本學者前田豪認為:旅游(觀光)、運動和度假(游憩)三者發生于閑暇時間中,具有一定程度的重疊,但在心理需求、身體需求、個性發展、健康恢復四個方面各有偏向。旅游側重于心理需求和個性發展;運動側重于身體需求和個性發展;而度假(游憩)側重于心理需求、身體需求和健康恢復三個方面。4、旅游與游憩(Recreation)20實質上,游憩是包含休閑、旅游的一個更為寬泛的概念,包含了休閑性游憩(休閑)、非休閑性游憩(職業、社交活動等);包含了有旅之游憩(旅游)和無旅之游憩。游憩休閑旅游實質上,游憩是包含休閑、旅游的一個更為寬泛的概念,包含了休閑21吳必虎先生曾建議將大學的“旅游系”改為“旅游與休閑研究系”或“戶外游憩學系”。也就是說,他認為僅從旅游的“旅”與“游”研究旅游現象,是比較局限的,應該將休閑、游憩納入,以“大旅游”概念進行綜合研究。吳必虎先生曾建議將大學的“旅游系”改為“旅游與休閑研究系”或22{教學內容}第一節

旅游的概念第二節

旅游活動的屬性第三節

旅游活動的特點第四節旅游活動的類型第五節衡量旅游活動發展的指標{教學內容}23一、經濟屬性1、時間旅游:間歇式消費日常生活:連續式消費2、方式旅游:井噴式消費(非理性)日常生活:溪流式消費(理性)3、高層次消費活動一、經濟屬性旅游:間歇式消費日常生活:連續式消費旅游:井噴式24二、休閑屬性閑暇時間休閑活動二、休閑屬性閑暇時間25三、社會屬性增進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1、旅游與社會、經濟的關系2、旅游與政治、文化的關系3、旅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三、社會屬性26{教學內容}第一節

旅游的概念第二節

旅游活動的基本屬性第三節

現代旅游活動的特點第四節旅游活動的類型第五節衡量旅游活動發展的指標{教學內容}27第三節現代旅游活動的特點一、普及性大眾旅游(MassTourism)參與的廣泛性、形式的大眾性獎勵旅游(IncentiveTourism)社會旅游(SocialTourism)第三節現代旅游活動的特點一、普及性28認識現代旅游活動的普及性有著多方面的意義。其中最重要的兩點是:(1)現代旅游活動的普及性意味著旅游市場的規模及其存在和發展的持續性,因而也預示著旅游業光明的市場前景;(2)現代旅游活動的普及性不僅意味著旅游活動參加者的范圍已經擴展到普通的勞動大眾,更反映著其參加者范圍的廣泛性。對于大多數旅游企業來說,這意味著有必要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市場。認識現代旅游活動的普及性有著多方面的意義。其中最29二、綜合性現代旅游活動的綜合性特點反映在兩個方面(1)行為動機的多重性(2)活動內容的多樣性二、綜合性現代旅游活動的綜合性特點30認識現代旅游活動的綜合性特點對于旅游業的經營與管理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其中最直接的意義主要表現在:(1)對這一特點的認識有助于我們關注中轉旅游市場的開拓,針對已經到訪的游客進行深層次的市場開拓;(2)有助于我們認清在滿足旅游者需要,提高目的地旅游產品質量方面,各有關行業之間協調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旅游的概念、性質及特點課件31三、季節性1.旅游活動季節性的概念與表現2.旅游季節性的成因3.有關的經驗觀察4.認識旅游活動季節性的意義三、季節性1.旅游活動季節性的概念與表現2.旅游季節性的成因32人們外出旅游活動在時間分布上的這種不均衡特點稱之為旅游活動的季節性(seasonality)。對于旅游目的地來說,這一特點則表現為其游客接待量在時間分布上的不均衡。1.旅游活動季節性的概念與表現人們外出旅游活動在時間分布上的這種不均衡特點33(1)出游目的對旅游活動的季節性會產生一定的影響;(2)除了出游目的的影響之外,旅游季節性的形成原因在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都可找到一些:在旅游目的地方面,當地的氣候條件對來訪旅游的季節性具有重大的影響;在旅游客源地方面,影響人們外出旅游的因素包括該地帶薪假期的放假時間;(3)出游活動的傳統習慣2.旅游季節性的成因(1)出游目的對旅游活動的季節性會產生一定的影響;234旅游活動的季節性一直是困擾眾多目的地旅游業的重大問題。因此,認識現代旅游活動的這一特點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這些意義主要表現在:(1)有助于認清季節性危害旅游業經營的嚴重性;(2)有必要建設和宣傳適合全年來訪的旅游目的地;(3)有必要注重旅游產品線路的策劃與開發,尤其是策劃和開發具有賣點的淡季產品4.認識旅游活動季節性的意義旅游活動的季節性一直是困擾眾多目的地旅游業的重35四、地域集中性現代旅游活動的開展在空間分布上的這一不均衡特點,被稱為地理集中性。由于旅游吸引物在地理空間分布上是不均衡的,而且對于不同的人們來說,客觀存在著吸引上的差異性。因此,人們的旅游活動也就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在流量和流向上具有相對的地理空間集中性。四、地域集中性362000年以前,全球跨國旅游者80%以上出行地集中于歐洲、北美地區。2000年以前,全球跨國旅游者80%以上出行地集中于歐洲、北372001年以來,世界旅游逐漸形成了東亞太、歐洲、北美三足鼎立的格局。而東亞太的發展焦點在中國。2001年以來,世界旅游逐漸形成了東亞太、歐洲、北美三足鼎立38我國的入境旅游者和國內旅游者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江蘇、浙江、廣西、云南、陜西、四川等地。在四川,又主要集中在四個世界遺產地,即九寨、黃龍、峨眉山—樂山、都江堰—青城山。我國的入境旅游者和國內旅游者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江蘇39思考1:對于那些不具有豐富旅游資源但具有顯著客源需求市場的地區,怎樣發展旅游業?經典案例:深圳華僑城的旅游開發---主題公園國家旅游局局長孫剛指出:建設主題公園,在旅游資源不豐富的地區是突破“瓶頸”發展的重要舉措。旅游的概念、性質及特點課件40思考2:對于容易在旅游旺季集中大規模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來說,面對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您認為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加以解決?案例:九寨溝風景區思考2:對于容易在旅游旺季集中大規模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來說41{教學內容}第一節

旅游的概念第二節

旅游活動的基本屬性第三節

現代旅游活動的特點第四節旅游活動的類型第五節衡量旅游活動發展的指標{教學內容}42第四節旅游活動的類型一、按地理范圍劃分1.國內旅游(domestictourism):①公民在本國國境范圍內的旅游活動。②不屬于所在國居民的長駐(1年以上)外國人在所在國進行的旅游活動。細分:(1)過夜國內旅游;(2)不過夜的一日游(1)地方性旅游(localtour):指當地居民在本省、區范圍內進行的旅游;(2)區域性旅游(regionaltour):指居民離開長住地到鄰近省、區進行的旅游;(3)全國性旅游(nationaltour):主要是指跨省、區的旅游第四節旅游活動的類型一、按地理范圍劃分432、國際旅游(internationaltourism):指跨國旅游,即一個國家的居民跨越國界到另一個或幾個國家和地區去的旅游活動。鄰國旅游洲際旅游環球旅游2、國際旅游(internationaltourism):442、國際旅游(internationaltourism):入境旅游(Inboundtourism):是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居民前來本國或地區的旅游。出境旅游(Outboundtourism):是本國或地區居民到其他國家或地區去的旅游,也稱出國旅游。注:我國的港澳臺同胞、海外華僑2、國際旅游(internationaltourism):451、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2、加入世貿組織;3、各級政府進一步重視和支持旅游業發展;4、國際交通得到進一步發展;5、入境手續不斷簡化。到港澳地區的外國人,可以144小時免簽證到珠江三角洲旅游;2002年初,中國政府又出臺了全國23個口岸城市對來華游客實行落地簽證的措施,更是一次簡化入境手續的大舉措,可以大大促進入境游客的增加。(1)入境旅游快速增長原因分析1、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1)入境旅游快46(2)出境旅游總體特征:出境旅游起步晚、歷史短;發展十分迅猛;不規范的問題較多。(2)出境旅游總體特征:47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是從1990年的出境探親游開始起步的,背景比較特殊。1990年10月,國家旅游局發布施行了《關于組織我國公民赴東南亞三國旅游的暫行管理辦法》。該辦法規定:由海外親友付費、擔保,允許我國公民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東南亞三國)探親旅游。1992年7月,又增加了菲律賓。1997年7月1日,由國家旅游局與公安部共同制定并經國務院批準的《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管理暫行辦法》發布實施。這時,中國公民出境探親旅游改變為自費出境旅游。我國出境旅游起步晚、歷史短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是從1990年的出境探親游開始起步的,背景比482001年12月12日,國務院頒布《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這才意味著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的真正開始。在《辦法》中第二條規定:出國旅游的目的地國家,由旅游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提出,報國務院批準后,由國務院旅游行政部門公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組織中國公民到國務院旅游行政部門公布的出國旅游目的地國家以外的國家旅游;組織中國公民到國務院旅游行政部門公布的出國旅游目的地國家以外的國家進行涉及體育活動、文化活動等臨時性專項旅游的,須經國務院旅游行政部門批準。旅游的概念、性質及特點課件49我國出境旅游發展迅猛出境旅游是我國最后興起的一個旅游市場。從出境游開始萌芽之日起,采取的就是一項控制性措施,包括發展規模、監管手段等,目的在于控制外匯流失,這與旅游業努力為國家增創外匯是緊密相關的。我國出境旅游發展迅猛出境旅游是我國最后興起的一個旅游市場。從501993年374(萬人次)1998年840(萬人次)2000年1000(萬人次)2004年2885(萬人次)2005年3100(萬人次)出境旅游達到第一個1000萬人次用了約10年時間,達到第二個1000萬人次只用了3年,達到第三個1000萬人次只用了1年,而2004年一年僅凈增的就接近1000萬人次。“十五”期間,我國出境旅游增長速度高于入境旅游21.92個百分點。1993年374(萬人次)51出境旅游要規范發展---旅游服務質量不到位;---利用出國游渠道滯留不歸、非法偷渡;---旅游貿易逆差潛在發生。出境旅游要規范發展---旅游服務質量不到位;52(3)國內旅游和國際旅游的區別根本差別:是否跨越國界國際旅游國內旅游消費水平較高較低逗留時間較長較短便利程度手續煩雜(涉及出入證件,海關報關驗關,貨幣兌換等),大多有語言障礙手續簡單,較少語言障礙經濟作用財富在國家之間轉移,增加接待國外匯收入財富在國家內部地區間轉移,不能創匯(3)國內旅游和國際旅游的區別國際旅游國內旅游消費水平較高53二、按旅游的目的劃分1、消遣旅游:觀光、度假、娛樂;2、事務旅游:商務、公務、會議;3、個人和家庭(VFR):修學、探親訪友、宗教二、按旅游的目的劃分54三、按活動內容劃分1、觀光旅游2、度假旅游3、文化旅游4、宗教旅游5、商務旅游6、購物旅游7、生態旅游三、按活動內容劃分551、觀光旅游知名度高、吸引力大的旅游目的地往往成為旅游的熱點。旅游者以觀賞游覽為主,流動性較大,逗留時間短,重游率低。旅游者消費水平一般不高,對價格往往比較敏感。受氣候自然條件影響較大,旅游淡旺季十分明顯。旅游的最基本類型,也是世界旅游方式的主體,觀光旅游者在旅游市場中所占比例最大。1、觀光旅游知名度高、吸引力大的旅游目的地往往成為旅游的熱點562、度假旅游度假旅游地一般應是自然景色優美、氣候溫和宜人、旅游設施完善、交通便利、服務優質。度假旅游的地點相對固定。度假旅游者一般活動范圍不大,往往局限于住地及周圍地區。度假旅游更強調休息、消遣。要求齊全完善的體育、娛樂、餐飲和住宿設施。旅游者以休養和消遣為主,逗留時間相對較長,且重游率比較高。一般不需要導游,旅游者自由安排活動。度假旅游者對住宿設施一般要求衛生、經濟,而更多的希望有多種體育、娛樂設施及風味餐飲,以供安排每天的消遣活動。2、度假旅游57新興的度假旅游類型:分時度假旅游(TimeShare):起源于60年代的法國阿爾卑斯地區,70年代引進美國后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并延伸到全世界各地,逐步成為全球推崇的度假方式。確切地說分時度假旅游包含二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分時度假概念,一個是分時度假交換概念。新興的度假旅游類型:58分時度假概念就是將度假酒店(或度假村)的一個房間的使用權分52個周賣給52個客人,使用期限可以是20年、30年,也可以是永久,顧客購買了一個周即7天的使用權后每年可在此享受一個星期的度假。同時你也享有轉讓、饋贈、繼承等系列權益以及對公共配套設施的優惠使用權。它的原理就是以“擁有”度假住宿替代通過傳統的旅行團租住酒店。分時度假概念就是將度假酒店(或度假村)的一個房間的使用權分559分時度假交換概念,就是當你某一年決定不在你所購買的分時度假權的度假單位居住時,你就可以用你的使用權去“交換”全世界隸屬于交換公司服務網絡的酒店中的任何一家的使用權。這是分時度假最大的特色和引人之處。分時度假交換概念,就是當你某一年決定不在你所購買的分時度假權60因為世界上有超過100個國家的5000多家酒店和度假村已加入分時度假交換聯盟,所以你所交換到的可能是紐約地處最繁華的曼哈頓酒店,也可能是法國南部鄉村的一間公寓,還可能是地中海的一個游艇。當然,這一切取決于你的意愿。因為世界上有超過100個國家的5000多家酒店和度假村已加入61RCI(國際分時度假交換公司)總部設在印第安納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分時度假交換公司,在全世界97個國家內擁有超過3500家的加盟度假村,這些數字到底是個什么概念呢?打個比方,也就是說從現在起你每周旅行一次,60年后你才能把RCI的酒店全部住完。RCI(國際分時度假交換公司)總部設在印第安納洲,是世界上最621996年RCI開始涉足中國市場并在1999年9月在北京舉行了RCI亞太分時度假業會議,到目前為止,中國已有如北京的九華山、珠海的石景山度假村等近20余家酒店及度假村加入了RCI交換網絡。1996年RCI開始涉足中國市場并在1999年9月在北京舉行633、文化旅游旅游地應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文化特色。旅游者以了解和考察為主,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和求知欲望。希望通過旅游擴大視野,豐富知識。旅游者一般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特殊興趣,旅游參與性較強。希望有更多的了解、接觸和參與機會,以獲得更具體、更生動、更強烈的文化體驗。文化旅游是高層次旅游,旅游活動需要周密安排,并且需要高素質導游。3、文化旅游644、宗教旅游宗教圣地往往環境優雅,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旅游者以宗教活動為主,具有強烈的旅游動機。逗留時間一般較長,且重游客較多。表現出一定的周期性和規律性。以滿足精神需要為首要目的,旅游服務和旅游設施均要尊重宗教教義,使旅游者有歸宿感。4、宗教旅游655、商務旅游目的地一般限于城鎮及風景名勝地幾乎沒有對旅游目的地及旅行時間的選擇自由公費,消費水平較高,對價格普遍不太敏感不受氣候和旅游季節影響強調旅游設施和旅游服務的舒適方便乃至檔次商務旅游活動計劃性強人數相對較少,旅游時間較短,但出行次數頻繁5、商務旅游666、購物旅游購物旅游地一般有豐富的商品和低廉的價格,區位條件優越,交通便利且景色優美。旅游者以購物為主,對旅游目的地商品的質量和價格較為敏感。購物旅游一般沒有旅游季節性。旅游者旅游消費綜合水平較高。6、購物旅游購物旅游地一般有豐富的商品和低廉的價格,區位條677、生態旅游生態旅游以自然環境為資源基礎。生態旅游是高品位的特殊的旅游形式。生態旅游的活動目的是了解和保護當地環境的文化和自然歷史知識,強調對當地社區的貢獻。生態旅游內容豐富,屬于高層次的專業旅游。生態旅游強調利益共享和公平性。7、生態旅游688、專項旅游探險旅游(攀巖、漂流……)體育旅游(野外拓展、森林野戰……)節慶旅游攝影旅游美食旅游8、專項旅游探險旅游(攀巖、漂流……)69四、其他劃分方法(一)按組織形式:團體旅游、散客旅游(二)按計價方式:包價、非包價(三)按費用來源:自費、公費、獎勵(四)按旅游距離:遠程、中程、近程旅游(五)按旅行方式:航空、鐵路、汽車、海上、徒步、騎車(六)按旅游資源特征:風景名勝、城市旅游、海灘、山地、溫泉……(七)按享受程度:豪華、標準、經濟四、其他劃分方法(一)按組織形式:團體旅游、散客旅游70{教學內容}第一節

旅游的概念第二節

旅游活動的基本屬性第三節

現代旅游活動的特點第四節旅游活動的類型第五節衡量旅游活動發展的指標{教學內容}71一、旅游人數(一)入境旅游人(次)數統計1.根據邊防入境登記(中國)¤缺點:包含了日常往來的邊境居民,他們并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入境旅游者。2.根據酒店住宿登記¤缺點:遺漏了一日游游客和在親友家中住宿過夜的入境旅游者。第五節衡量旅游活動發展的指標一、旅游人數第五節衡量旅游活動發展的指標72(二)出境旅游人(次)數統計國際上通常做法是:出境旅游者回國入境時,通過抽樣調查的方法進行統計。(三)國內旅游人(次)數統計國際上通常做法是:定期的國內旅游抽樣調查進行統計測算。中國:由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總隊(1993年以來)和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2000年以來)分別對城市居民和農村農民開展國內旅游抽樣調查。(二)出境旅游人(次)數統計73二、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旅游收入:通常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旅游目的地國家或地區因接待來訪的國內外游客,向其提供各種商品和服務而獲取的直接收入(以本國貨幣計算)。分為國內旅游收入和國際旅游收入。國際旅游收入不包括國際間交通客運收入。國內旅游收入統計方法:抽樣調查法國際旅游收入和支出的統計方法:銀行報告法;抽樣調查法;混合法三、人均停留天數二、旅游收入和旅游支出旅游收入:通常指74本章復習1、“旅游”一詞的來源、內涵和概念。2、旅游活動的屬性。3、現代旅游活動的特點及認識這些特點的意義。4、國際旅游活動和國內旅游活動的區別。5、按旅游目的和活動內容劃分的旅游類型分別有哪些?6、衡量旅游活動的標準。本章復習1、“旅游”一詞的來源、內涵和概念。75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質和特點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質和特點76{教學目的要求}1、掌握“旅游”概念的本質內涵;2、了解旅游的本質屬性;3、熟悉旅游活動的特點;4、了解旅游活動類型的劃分,掌握我國國際旅游與國內旅游的基本情況;掌握按出游主要目的劃分的旅游活動類型及特點。5、了解衡量旅游活動發展的指標{教學目的要求}77{教學內容}第一節

旅游的概念第二節

旅游活動的基本屬性第三節

旅游活動的特點第四節旅游活動的類型第五節衡量旅游活動發展的指標{教學內容}78第一節

旅游的概念第一節

旅游的概念79什么是旅游?學生異地讀書農民異地打工學者外地參加學術會議三峽大移民海外華僑、港澳臺同胞回大陸定居外籍教師來成都高校任教留學生到外國留學到某國擔任外交人員外國高層政府代表團來華訪問十字軍東征日常上下班的往返交通過程什么是旅游?學生異地讀書80一、“旅游”一詞的來源1、國內的早期釋義早在中國的春秋時期,“旅”和“游”二字已分別出現在歷史文獻之中了。(《周易、《楚辭》、《莊子》)“旅”字的含義,唐代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說:“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謂之為旅”,其意就是客居他鄉。“游”是游覽之意,但這里的“游”主要是遨游、神游,如《尚書·大禹漠》:“罔游于逸。”又如《詩經·國風·泉水》中說:“駕言出游,以寫(瀉)我憂。”一、“旅游”一詞的來源1、國內的早期釋義81“旅游”一詞在我國的最早出現據史料查證,我國“旅游”一詞以文字形式問世,并且其含義中開始透現出今日我們所指向的“旅游”的內涵特征,是在南梁朝(公元502~547年),由我國古代著名文學家、詩人沈約在《悲哉行》中首次使用。“旅游”一詞在我國的最早出現據史料查證,我國“旅游”一詞以82《悲哉行》沈約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徐光旦垂彩,和露曉凝津。時嚶起稚葉,蕙氣動初頻。一朝阻回國,萬里隔良辰。《悲哉行》沈約83我國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很少使用“旅游”一詞,常見的是旅行、觀光等詞。1964年11月,我國召開了“第一次旅游工作會議”以后,“旅游”一詞才慢慢傳用開來。1979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以及后來的再版,“旅游”一詞都解釋為“旅行游覽”之意。1982年,國務院正式將“中國旅行游覽事業局”,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游局”,這時,“旅游”一詞才被廣泛地使用了。我國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很少使用“旅游”一詞,常見的是旅842、國外tourism一詞的出現及其釋義1811年,tourism首次出現在《牛津詞典》中,在此之前的1800年版《牛津詞典》還出現過tourist一詞。一般認為,tourism和tourist均從tour引申過來的,“tour”來源于拉丁語“toroare”和希臘語“tornos”。其原意是“車床或圓圈圍繞一個中心點或軸的運動”。Tourism意指“按照圓形軌跡的移動。”即一種往復的空間活動過程。2、國外tourism一詞的出現及其釋義1811年,tour85Webster'sInternationalDictionary“tour”‘Ajourneyatwhichonereturnstothestartingpoint;acirculartripusuallyforbusiness,pleasureoreducationduringwhichvariousplacesarevisitedandforwhichanitineraryisusuallyplanned'.OxfordEnglishDictionary“tourist”‘Onewhomakesatourortours;especiallyonewhodoesthisforrecreation;onewhotravelsforpleasureorculture,onewhovisitsanumberofplacesfortheirobjectsofinterest,sceneryorthelike.'Webster'sInternationalDictio86二、“旅游(Tourism)”學術概念的界定1942年,瑞士學者沃特爾,漢茲克爾和庫特·克拉普夫對tourism作了很重要的概念性定義“Tourismisthesumofthephenomenaandrelationshipsarisingfromthetravelandstayofnon-residents,insofarastheydonotleadtopermanentresidenceandarenotconnectedtoanyearningactivities.由于這個定義于20世紀70年代為旅游科學專家國際聯合會(AIEST:AssociationInternationaled’ExpertsScientifiquesduTourisme或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ScientificExpertsinTourism)所接受,因此,這一定義也被稱為“艾斯特(AIEST)定義”。國際上普遍接受。二、“旅游(Tourism)”學術概念的界定1942年,瑞士87為何會有眾多關于“旅游”的定義?“旅游”是指旅游活動,還是旅游業、旅游學或其它呢?旅游的概念、性質及特點課件88“旅游”概念的內涵異地性目的性暫時性綜合性“旅游”概念的內涵異地性89三、相關概念辨析旅行游覽與觀光休閑游憩三、相關概念辨析旅行901、旅游與旅行(travel):均有空間轉換的含義,即異地性。旅游強調愉悅的目的,旅行可指所有目的。旅行旅游1、旅游與旅行(travel):旅行旅游912、旅游與游覽(Sightseeing)、觀光(Visit)都強調觀賞、審美的特點游覽、觀光不強調異地行旅游游覽、觀光2、旅游與游覽(Sightseeing)、觀光(Visit)923、旅游與休閑(Leisure)休閑二字皆含“木”。“木”表征著草木隨四季、一歲一枯榮之生命自然狀態。意指人也需要有生有息的生活,與勞動相對應。不強調異地性精神狀態,偏向于靜態的方式3、旅游與休閑(Leisure)93在慣常環境進行觀光、娛樂、體育、影視、戲曲等活動在異地進行商務、公務、宗教、修學或其它非休閑性活動(探險、考察等)過程中所進行的游憩體驗活動休閑旅游在異地進行觀光、娛樂、體育、影視、戲曲等活動休閑旅游在慣常環境進行觀在異地進行商務、公務、宗944、旅游與游憩(Recreation)美國學者Leiper等提出,旅游是游憩活動中的一種極端形式。日本學者前田豪認為:旅游(觀光)、運動和度假(游憩)三者發生于閑暇時間中,具有一定程度的重疊,但在心理需求、身體需求、個性發展、健康恢復四個方面各有偏向。旅游側重于心理需求和個性發展;運動側重于身體需求和個性發展;而度假(游憩)側重于心理需求、身體需求和健康恢復三個方面。4、旅游與游憩(Recreation)95實質上,游憩是包含休閑、旅游的一個更為寬泛的概念,包含了休閑性游憩(休閑)、非休閑性游憩(職業、社交活動等);包含了有旅之游憩(旅游)和無旅之游憩。游憩休閑旅游實質上,游憩是包含休閑、旅游的一個更為寬泛的概念,包含了休閑96吳必虎先生曾建議將大學的“旅游系”改為“旅游與休閑研究系”或“戶外游憩學系”。也就是說,他認為僅從旅游的“旅”與“游”研究旅游現象,是比較局限的,應該將休閑、游憩納入,以“大旅游”概念進行綜合研究。吳必虎先生曾建議將大學的“旅游系”改為“旅游與休閑研究系”或97{教學內容}第一節

旅游的概念第二節

旅游活動的屬性第三節

旅游活動的特點第四節旅游活動的類型第五節衡量旅游活動發展的指標{教學內容}98一、經濟屬性1、時間旅游:間歇式消費日常生活:連續式消費2、方式旅游:井噴式消費(非理性)日常生活:溪流式消費(理性)3、高層次消費活動一、經濟屬性旅游:間歇式消費日常生活:連續式消費旅游:井噴式99二、休閑屬性閑暇時間休閑活動二、休閑屬性閑暇時間100三、社會屬性增進人們的社會交往活動1、旅游與社會、經濟的關系2、旅游與政治、文化的關系3、旅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三、社會屬性101{教學內容}第一節

旅游的概念第二節

旅游活動的基本屬性第三節

現代旅游活動的特點第四節旅游活動的類型第五節衡量旅游活動發展的指標{教學內容}102第三節現代旅游活動的特點一、普及性大眾旅游(MassTourism)參與的廣泛性、形式的大眾性獎勵旅游(IncentiveTourism)社會旅游(SocialTourism)第三節現代旅游活動的特點一、普及性103認識現代旅游活動的普及性有著多方面的意義。其中最重要的兩點是:(1)現代旅游活動的普及性意味著旅游市場的規模及其存在和發展的持續性,因而也預示著旅游業光明的市場前景;(2)現代旅游活動的普及性不僅意味著旅游活動參加者的范圍已經擴展到普通的勞動大眾,更反映著其參加者范圍的廣泛性。對于大多數旅游企業來說,這意味著有必要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市場。認識現代旅游活動的普及性有著多方面的意義。其中最104二、綜合性現代旅游活動的綜合性特點反映在兩個方面(1)行為動機的多重性(2)活動內容的多樣性二、綜合性現代旅游活動的綜合性特點105認識現代旅游活動的綜合性特點對于旅游業的經營與管理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其中最直接的意義主要表現在:(1)對這一特點的認識有助于我們關注中轉旅游市場的開拓,針對已經到訪的游客進行深層次的市場開拓;(2)有助于我們認清在滿足旅游者需要,提高目的地旅游產品質量方面,各有關行業之間協調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旅游的概念、性質及特點課件106三、季節性1.旅游活動季節性的概念與表現2.旅游季節性的成因3.有關的經驗觀察4.認識旅游活動季節性的意義三、季節性1.旅游活動季節性的概念與表現2.旅游季節性的成因107人們外出旅游活動在時間分布上的這種不均衡特點稱之為旅游活動的季節性(seasonality)。對于旅游目的地來說,這一特點則表現為其游客接待量在時間分布上的不均衡。1.旅游活動季節性的概念與表現人們外出旅游活動在時間分布上的這種不均衡特點108(1)出游目的對旅游活動的季節性會產生一定的影響;(2)除了出游目的的影響之外,旅游季節性的形成原因在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都可找到一些:在旅游目的地方面,當地的氣候條件對來訪旅游的季節性具有重大的影響;在旅游客源地方面,影響人們外出旅游的因素包括該地帶薪假期的放假時間;(3)出游活動的傳統習慣2.旅游季節性的成因(1)出游目的對旅游活動的季節性會產生一定的影響;2109旅游活動的季節性一直是困擾眾多目的地旅游業的重大問題。因此,認識現代旅游活動的這一特點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這些意義主要表現在:(1)有助于認清季節性危害旅游業經營的嚴重性;(2)有必要建設和宣傳適合全年來訪的旅游目的地;(3)有必要注重旅游產品線路的策劃與開發,尤其是策劃和開發具有賣點的淡季產品4.認識旅游活動季節性的意義旅游活動的季節性一直是困擾眾多目的地旅游業的重110四、地域集中性現代旅游活動的開展在空間分布上的這一不均衡特點,被稱為地理集中性。由于旅游吸引物在地理空間分布上是不均衡的,而且對于不同的人們來說,客觀存在著吸引上的差異性。因此,人們的旅游活動也就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在流量和流向上具有相對的地理空間集中性。四、地域集中性1112000年以前,全球跨國旅游者80%以上出行地集中于歐洲、北美地區。2000年以前,全球跨國旅游者80%以上出行地集中于歐洲、北1122001年以來,世界旅游逐漸形成了東亞太、歐洲、北美三足鼎立的格局。而東亞太的發展焦點在中國。2001年以來,世界旅游逐漸形成了東亞太、歐洲、北美三足鼎立113我國的入境旅游者和國內旅游者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江蘇、浙江、廣西、云南、陜西、四川等地。在四川,又主要集中在四個世界遺產地,即九寨、黃龍、峨眉山—樂山、都江堰—青城山。我國的入境旅游者和國內旅游者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江蘇114思考1:對于那些不具有豐富旅游資源但具有顯著客源需求市場的地區,怎樣發展旅游業?經典案例:深圳華僑城的旅游開發---主題公園國家旅游局局長孫剛指出:建設主題公園,在旅游資源不豐富的地區是突破“瓶頸”發展的重要舉措。旅游的概念、性質及特點課件115思考2:對于容易在旅游旺季集中大規模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來說,面對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您認為應該采取哪些措施加以解決?案例:九寨溝風景區思考2:對于容易在旅游旺季集中大規模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來說116{教學內容}第一節

旅游的概念第二節

旅游活動的基本屬性第三節

現代旅游活動的特點第四節旅游活動的類型第五節衡量旅游活動發展的指標{教學內容}117第四節旅游活動的類型一、按地理范圍劃分1.國內旅游(domestictourism):①公民在本國國境范圍內的旅游活動。②不屬于所在國居民的長駐(1年以上)外國人在所在國進行的旅游活動。細分:(1)過夜國內旅游;(2)不過夜的一日游(1)地方性旅游(localtour):指當地居民在本省、區范圍內進行的旅游;(2)區域性旅游(regionaltour):指居民離開長住地到鄰近省、區進行的旅游;(3)全國性旅游(nationaltour):主要是指跨省、區的旅游第四節旅游活動的類型一、按地理范圍劃分1182、國際旅游(internationaltourism):指跨國旅游,即一個國家的居民跨越國界到另一個或幾個國家和地區去的旅游活動。鄰國旅游洲際旅游環球旅游2、國際旅游(internationaltourism):1192、國際旅游(internationaltourism):入境旅游(Inboundtourism):是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居民前來本國或地區的旅游。出境旅游(Outboundtourism):是本國或地區居民到其他國家或地區去的旅游,也稱出國旅游。注:我國的港澳臺同胞、海外華僑2、國際旅游(internationaltourism):1201、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2、加入世貿組織;3、各級政府進一步重視和支持旅游業發展;4、國際交通得到進一步發展;5、入境手續不斷簡化。到港澳地區的外國人,可以144小時免簽證到珠江三角洲旅游;2002年初,中國政府又出臺了全國23個口岸城市對來華游客實行落地簽證的措施,更是一次簡化入境手續的大舉措,可以大大促進入境游客的增加。(1)入境旅游快速增長原因分析1、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1)入境旅游快121(2)出境旅游總體特征:出境旅游起步晚、歷史短;發展十分迅猛;不規范的問題較多。(2)出境旅游總體特征:122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是從1990年的出境探親游開始起步的,背景比較特殊。1990年10月,國家旅游局發布施行了《關于組織我國公民赴東南亞三國旅游的暫行管理辦法》。該辦法規定:由海外親友付費、擔保,允許我國公民赴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東南亞三國)探親旅游。1992年7月,又增加了菲律賓。1997年7月1日,由國家旅游局與公安部共同制定并經國務院批準的《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管理暫行辦法》發布實施。這時,中國公民出境探親旅游改變為自費出境旅游。我國出境旅游起步晚、歷史短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是從1990年的出境探親游開始起步的,背景比1232001年12月12日,國務院頒布《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這才意味著中國公民出境旅游的真正開始。在《辦法》中第二條規定:出國旅游的目的地國家,由旅游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提出,報國務院批準后,由國務院旅游行政部門公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組織中國公民到國務院旅游行政部門公布的出國旅游目的地國家以外的國家旅游;組織中國公民到國務院旅游行政部門公布的出國旅游目的地國家以外的國家進行涉及體育活動、文化活動等臨時性專項旅游的,須經國務院旅游行政部門批準。旅游的概念、性質及特點課件124我國出境旅游發展迅猛出境旅游是我國最后興起的一個旅游市場。從出境游開始萌芽之日起,采取的就是一項控制性措施,包括發展規模、監管手段等,目的在于控制外匯流失,這與旅游業努力為國家增創外匯是緊密相關的。我國出境旅游發展迅猛出境旅游是我國最后興起的一個旅游市場。從1251993年374(萬人次)1998年840(萬人次)2000年1000(萬人次)2004年2885(萬人次)2005年3100(萬人次)出境旅游達到第一個1000萬人次用了約10年時間,達到第二個1000萬人次只用了3年,達到第三個1000萬人次只用了1年,而2004年一年僅凈增的就接近1000萬人次。“十五”期間,我國出境旅游增長速度高于入境旅游21.92個百分點。1993年374(萬人次)126出境旅游要規范發展---旅游服務質量不到位;---利用出國游渠道滯留不歸、非法偷渡;---旅游貿易逆差潛在發生。出境旅游要規范發展---旅游服務質量不到位;127(3)國內旅游和國際旅游的區別根本差別:是否跨越國界國際旅游國內旅游消費水平較高較低逗留時間較長較短便利程度手續煩雜(涉及出入證件,海關報關驗關,貨幣兌換等),大多有語言障礙手續簡單,較少語言障礙經濟作用財富在國家之間轉移,增加接待國外匯收入財富在國家內部地區間轉移,不能創匯(3)國內旅游和國際旅游的區別國際旅游國內旅游消費水平較高128二、按旅游的目的劃分1、消遣旅游:觀光、度假、娛樂;2、事務旅游:商務、公務、會議;3、個人和家庭(VFR):修學、探親訪友、宗教二、按旅游的目的劃分129三、按活動內容劃分1、觀光旅游2、度假旅游3、文化旅游4、宗教旅游5、商務旅游6、購物旅游7、生態旅游三、按活動內容劃分1301、觀光旅游知名度高、吸引力大的旅游目的地往往成為旅游的熱點。旅游者以觀賞游覽為主,流動性較大,逗留時間短,重游率低。旅游者消費水平一般不高,對價格往往比較敏感。受氣候自然條件影響較大,旅游淡旺季十分明顯。旅游的最基本類型,也是世界旅游方式的主體,觀光旅游者在旅游市場中所占比例最大。1、觀光旅游知名度高、吸引力大的旅游目的地往往成為旅游的熱點1312、度假旅游度假旅游地一般應是自然景色優美、氣候溫和宜人、旅游設施完善、交通便利、服務優質。度假旅游的地點相對固定。度假旅游者一般活動范圍不大,往往局限于住地及周圍地區。度假旅游更強調休息、消遣。要求齊全完善的體育、娛樂、餐飲和住宿設施。旅游者以休養和消遣為主,逗留時間相對較長,且重游率比較高。一般不需要導游,旅游者自由安排活動。度假旅游者對住宿設施一般要求衛生、經濟,而更多的希望有多種體育、娛樂設施及風味餐飲,以供安排每天的消遣活動。2、度假旅游132新興的度假旅游類型:分時度假旅游(TimeShare):起源于60年代的法國阿爾卑斯地區,70年代引進美國后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并延伸到全世界各地,逐步成為全球推崇的度假方式。確切地說分時度假旅游包含二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分時度假概念,一個是分時度假交換概念。新興的度假旅游類型:133分時度假概念就是將度假酒店(或度假村)的一個房間的使用權分52個周賣給52個客人,使用期限可以是20年、30年,也可以是永久,顧客購買了一個周即7天的使用權后每年可在此享受一個星期的度假。同時你也享有轉讓、饋贈、繼承等系列權益以及對公共配套設施的優惠使用權。它的原理就是以“擁有”度假住宿替代通過傳統的旅行團租住酒店。分時度假概念就是將度假酒店(或度假村)的一個房間的使用權分5134分時度假交換概念,就是當你某一年決定不在你所購買的分時度假權的度假單位居住時,你就可以用你的使用權去“交換”全世界隸屬于交換公司服務網絡的酒店中的任何一家的使用權。這是分時度假最大的特色和引人之處。分時度假交換概念,就是當你某一年決定不在你所購買的分時度假權135因為世界上有超過1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