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學說課件_第1頁
陰陽五行學說課件_第2頁
陰陽五行學說課件_第3頁
陰陽五行學說課件_第4頁
陰陽五行學說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薛霽

第三章陰陽五行學說薛霽第三章陰陽五行學說1目錄第一節陰陽學說第二節五行學說目錄2陰陽五行學說不是神秘的迷信的學說,它是古人建立在觀察事實基礎上的具有科學內涵的唯物辯證法理論。陰陽五行學說古人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現象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引用于醫學領域后,成為指導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的依據,成為中醫學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返回目錄陰陽五行學說不是神秘的迷信的學說,它是古人建立3第一節陰陽學說陰陽學說:是古代樸素的對立統一理論,使用一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他認為陰和陽作為世界事物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始終貫穿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一切事物運動、發展和變化的根源及規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返回目錄第一節陰陽學說陰陽學說:是古代樸素的對4一、陰陽的基本概念返回本節返回目錄陽朝向日光背向日光陰光明、溫暖寒冷、黑暗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無形的、明亮的、興奮的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表示自然界相互對立的事物或現象,或者同一事物內部對立著的兩個方面1.基本概念一、陰陽的基本概念返回本節返回目錄陽朝向日光背向日光陰光明、5一、陰陽的基本概念2.陰陽的屬性歸類陽上外晝春夏溫熱鮮明的干燥升動亢進出

下內夜秋冬寒涼晦暗的濕潤降靜衰退入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一、陰陽的基本概念陽上外晝春夏溫熱鮮明的干燥升動亢6一、陰陽的基本概念3.陰陽的屬性特征陰陽貫穿于一切事物之中,可運用于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分類歸納。1.陰陽的普遍性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素問.陰陽離合論》

陰陽的屬性特征具有普遍性、相關性、相對性和可分性。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一、陰陽的基本概念陰陽貫穿于一切事物之中,可運用于一切事物和7陰陽屬性的劃分,一定要在相關事物或現象的范疇之內。2.陰陽的相關性陰陽所分析的事物或現象,必須是在同一范疇,同一層次或同一交點,即相互關聯的基礎上。如:天與地,是對宇宙而言;男與女,是對性別而言;上與下,是對方位而言。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一、陰陽的基本概念3.陰陽的屬性特征陰陽屬性的劃分,一定要在相關事物或現象的范疇之內。2.陰陽的83.陰陽的相對性事物或現象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的,而是隨著特定條件的改變,具有明顯的相對性。即陰陽的屬性是通過與自己的對立面比較而確定的,在一定的條件下,二者可相互轉化。陽

體表

外側腰背

六腑

心肺

陰體內下右內側胸腹腹五臟肝脾腎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一、陰陽的基本概念3.陰陽的屬性特征3.陰陽的相對性事物或現象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的,94.陰陽的無限可分性事物或現象的陰陽屬性具有無限可分的特點。表現為無論屬陰還是屬陽的事物或現象,隨著劃分的范圍或條件的變更,陰陽的每一方還可以再分陰陽,以至無窮。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陰陽之中可再分陰陽。《素問.金匱真言論》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舉例:晝為陽,夜為陰;上午為陽中之陽,下午為陽中之陰;前半夜為陰中之陰,后半夜為陰中之陽一、陰陽的基本概念3.陰陽的屬性特征4.陰陽的無限可分性事物或現象的陰陽屬性具有無10

陰陽所具有的普遍性、相關性、相對性和可分性的特點,對揭示客觀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及其運動規律,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一、陰陽的基本概念3.陰陽的屬性特征陰陽所具有的普遍性、相關性、相對性和返回本節返11

陰陽之間的相互關系

陰陽相互轉化

陰陽消長平衡

陰陽互根互用

陰陽對立制約返回本節返回目錄

陰陽交感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陰陽之間的相互關系陰陽相互轉化陰陽消長平衡陰12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1.陰陽交感陰陽交感是指陰陽在運動中相互感應而交合的過程,是萬物化生和變化的基本條件。如果陰陽在運動中不能交合感應,新事物和新個體就不會產生。天地交,泰——通暢、安康、正常,生機勃勃的狀態天地不交,痞——痞塞、不通、失常,生機被遏制強調機體的各個組成部分和各種功能活動之間,應保持功能的協調并相互為用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1.陰陽交感陰陽交感是指陰陽在132.陰陽的對立制約對立——陰陽兩個方面的屬性截然相反,是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關系。水火、男女制約——陰陽雙方在一定限度內存在著相互制約的特性,是相互牽制、相互約束的關系。四季轉換陰陽對立制約是指自然界的一切相關事物和現象,其陰陽兩個方面都存在著相互斗爭和相互抑制的關系。最終對立與制約達到動態平衡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2.陰陽的對立制約對立——陰陽兩個方面的屬性截然相反,是相互143.陰陽的互根互用指相互對立的事物或現象之間,始終存在著相互依存和相互為用的關系。互根——陰陽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而單獨存在,每一方都以對方的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條件。寒熱互用——在陰陽相互依存的基礎上,陰陽雙方相互資生、相互促進和相互助長。功能物質孤陰不生,獨陽不長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3.陰陽的互根互用指相互對立的事物或現象之間,154.陰陽的消長平衡此長彼亦長:陰隨陽長;陽隨陰長此消彼亦消:陰隨陽消;陽隨陰消含義——是指陰陽雙方的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于不斷的增長和消減的變化之中,從而維持著事物相對平衡的狀態。原因——陰陽對立制約導致陰陽互為消長,陰陽互根互用導致陰陽皆消皆長。陰陽互為消長陰陽皆消皆長陰陽對立制約陰陽互根互用此長彼消:陽長陰消;陰長陽消此消彼長:陽消陰長;陰消陽長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4.陰陽的消長平衡此長彼亦長:陰隨陽長;陽隨陰長含義——是指165.陰陽的相互轉化含義——指相關事物或現象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轉化。內在因素——

互根互用是轉化的內在根據。消長平衡是轉化得以發生的前提。“重陽必陰,重陰必陽”、“寒極生熱,熱極生寒”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5.陰陽的相互轉化含義——指相關事物或現象對立的雙方,在一定17補充:說明人與自然的統一性

“人與天地相應也”《素問》人體的陰陽平衡是生命的根本,應與四時寒、熱、溫、涼的變化相適應。因此,人體與自然界的協調統一關系,是人體生存和健康的必備條件。

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補充:說明人與自然的統一性“18(一)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陽

外側腰背

背胸

六腑

心肺

心陽、腎陽陰

里下右內側胸腹腰腹五臟肝脾腎心陰、腎陰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一)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陽表上左腰背背胸六腑心19(二)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物質與功能的矛盾運動:

陽氣(陽)——促進物質的新陳代謝陰精(陰)——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就是陰陽保持協調平衡的結果。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二)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物質與功能的矛盾運動:人體正常的20陰陽失調陰盛陰陽偏盛實寒證(陰勝則寒)傷陽兼陽虛(陰勝則陽病)陽盛實熱證(陽勝則熱)傷陰兼陰虛(陽勝則陰病)陰虛陰陽偏衰虛熱證(陰虛則熱)不能生陽陽虛(陰損及陽)陽虛虛寒證(陽虛則寒)不能生陰陰虛(陽損及陰)陰不制陽陽不制陰(三)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陰陽失調陰盛陰陽實寒證(陰勝則寒)傷陽兼陽虛(陰勝則陽病)陽21陰陽寒熱病機示意圖正常實寒證虛熱證實熱證虛寒證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陰陽寒熱病機示意圖正常實寒證虛熱證實熱證虛寒證返回本節返回目22(四)用于疾病的診斷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的根本機理在于陰陽失調,因此,在臨床上,只有分清陰陽,抓住疾病的本質,才能有效地指導臨床辨證。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四)用于疾病的診斷善診者,察色按脈,23陽陰色澤鮮明晦暗聲息高亢宏亮低微無力癥狀熱、動、燥寒、靜、濕脈象數、浮、大、洪、遲、沉、小、細、病變部位表、外、上里、內、下概括疾病證候表證、實證、熱證里證、虛證、寒證中醫診斷學陰陽屬性歸類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陽陰色澤鮮明晦暗聲息高亢宏亮低微無力癥狀熱、動、燥24(五)用陰陽來指導疾病治療1.確定治療原則(1)損其有余:陰或陽一方偏勝但未損及對方,此為實證,應損其有余,即實則瀉之。陰盛陰陽偏盛實證實寒證寒者熱之(熱性方藥)傷陽兼陽虛(酌加溫陽藥)陽盛實熱證熱者寒之(寒性方藥)傷陰兼陰虛(酌加養陰藥)瀉其有余調整陰陽,補其不足,損其有余.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五)用陰陽來指導疾病治療1.確定治療原則(1)損其有余:25陰虛陰陽偏衰虛證虛熱證補陰陽病治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陽虛虛寒證補陽陰病治陽,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補其不足(2)補其不足:陰或陽一方偏衰或陰陽俱損時,此為虛證,應補其不足,即虛則補之。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陰虛陰陽虛熱證補陰陽虛虛寒證補陽補其不足262.歸納藥物性能寒、涼屬陰,一般寒性或涼性藥物,能減輕或消除疾病的熱象。溫、熱屬陽,一般溫性或熱性藥物,能減輕或消除疾病的寒象。(1)歸納藥性:藥物分為寒、熱、溫、涼四性,又稱四氣。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2.歸納藥物性能寒、涼屬陰,一般寒性或涼性藥物,能減輕或消除27(2)分析五味:五味是指藥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種滋味。

滋味不同,藥效不同。辛、甘屬陽;酸、苦、咸屬陰以藥物之性糾正機體陰陽之偏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2)分析五味:五味是指藥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種滋味28(3)歸納升降沉浮:升提作用的藥物屬陽;沉降作用的藥物屬陰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3)歸納升降沉浮:升提作用的藥物屬陽;沉降作用的藥物屬陰返29第二節

五行學說木、火、土、金、水這五類物質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五類物質,它們之間各有特性但又相互依存而不可分離,因此古人也就利用它們的特性及其相互關系來對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進行歸類和說明,原始的五行概念便被抽象發展成為了五行學說,成為了一種哲學概念,常常和陰陽學說一起,成為了古代用以認識和分析事物的一種思想方法和理論工具,并貫穿到古代各種學術之中。返回目錄第二節五行學說木、火、土、金、水這五類物質是30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行”,指運動和變化。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所謂“五行”,如同“陰陽”一樣,它也不過只是一個哲學概念,是一種認識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中醫學不過是在當時條件下利用它來闡述自己的一些認識而已,沒有什么特別玄妙的地方。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31二、五行學說的主要內容五行學說的主要內容

五行的特性

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五行的生克制化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五行的乘侮母子相及二、五行學說的主要內容五行學說的主要內容五行的特性事物屬32(一)五行的特性1.木曰曲直木的特性:凡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都歸屬于“木”。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一)五行的特性1.木曰曲直木的特性:凡具有生長、升發、條達332.火曰炎上火的特性:凡具有溫熱、升騰、明亮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都歸屬于“火”。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一)五行的特性2.火曰炎上火的特性:凡具有溫熱、升騰、明亮等特性的事物和返343.土爰稼穡土的特性: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都歸屬于“土”。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一)五行的特性3.土爰稼穡土的特性: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等特性的事物和返354.金曰從革金的特性:凡具有沉降、肅殺、收斂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都歸屬于“金”。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一)五行的特性4.金曰從革金的特性:凡具有沉降、肅殺、收斂等特性的事物和返365.水曰潤下水的特性:凡具有滋潤、向下、寒涼、閉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都歸屬于“水”。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一)五行的特性5.水曰潤下水的特性:凡具有滋潤、向下、寒涼、閉藏等特性的返37五行的特性,雖然來源于對金木水火土的具體觀察,但古人已將其運用于對一切事物屬性的總概括,它早已超脫了其各自意義的本身,而具有更為廣泛、更為抽象的涵義。所以,五行的特性具有廣泛抽象的含義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一)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雖然來源于對金木所以,五行的特性具有廣泛抽象的含38(二)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1.直接歸類(取象比類法)“取象”即是從事物的形象(形態、作用、性質)中找出能反映本質的特有征象;“比類”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屬性為基準,與某種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較,以確定其五行的屬性。2.間接推演(推演絡繹法)即根據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歸屬,推演歸納其他相關的事物,從而確定這些食物的五行歸屬。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二)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1.直接歸類(取象比類法)2.間接推39自然界和人體的陰陽屬性歸類表自然界五行人體五音五時五味五色五谷五化五氣五方五季五臟五腑五官五體五華五志五液五神五聲角平旦酸青麥生風東春木肝膽目筋爪怒淚魂呼徵日中苦赤黍長暑南夏火心小腸舌脈面喜汗神笑宮日西甘黃稷化濕中長夏土脾胃口肉唇思涎意歌商日入辛白谷收燥西秋金肺大腸鼻皮毛悲涕魄哭羽夜半咸黑豆藏寒北冬水腎膀胱耳骨發恐唾志呻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二)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自然界和人體的陰陽屬性歸類表自然界五行人體五音五時五味五色40(三)五行的生克制化1.五行相生:指五行之間存在著有序的依次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的關系。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五行相生規律和次序: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任何一行都存在“我生”“生我”的關系,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三)五行的生克制化1.五行相生:指五行之間存在著有序的依次41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42五行相克規律和次序:2.五行相克:指五行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間隔遞相克制、制約的關系。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耳朵任何一行都存在“克我”“我克”的關系,克我者為我“所不勝”,我克者為我“所勝”。五行相克規律和次序:2.五行相克:指五行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間隔43返回本節返回目錄土水克返回知識點返回本節返回目錄土水克返回知識點443.五行制化制,是制約、克制;化,是生化、變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間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協調配合關系。木火土生生克所以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個方面關系,任何一個事物都是受著整體調節控制的,而本身又影響著整體。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三)五行的生克制化3.五行制化制,是制約、克制;化,是生化、變化。木火土生生克451.相乘相乘、相侮是五行在異常情況下的相克變化,即為事物發展變化的反常現象。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對其所勝一行的過度克制。相乘的次序同相克: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相乘原因:其一是太過,是五行中某一行(克方)過于亢勝,對其所勝一行進行超過正常限度的克制,引起其所勝一行的虛弱,從而導致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異常。其二是不及,是五行中某一行過于虛弱,難以抵御其所不勝一行的正常限度的克制,使其本身更虛弱。木水金土火乘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四)五行的乘侮母子相及1.相乘相乘、相侮是五行在異常情況下的相克變化,相乘:是指五46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472、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對其所不勝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稱反侮。相侮的次序與相克相反: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侮原因:其一是太過,是指五行中某一行過于亢勝,使原來克制它的一行不僅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如木亢侮金。其二是不及,是指五行中某一行過于虛弱,不僅不能制約其所勝的一行,反而受到其所勝一行的反克,如金虛木侮。木水金土火侮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四)五行的乘侮母子相及2、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對其所不勝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48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49相克與相乘次序相同,但相克是正常情況下的克制關系,在人體為生理現象;相乘是異常情況下的過度克制,在人體則為病理現象。相乘和相侮均為異常相克,相乘是按相克次序克制,而相侮則是按相克次序的反向克制。而且對于某一行(太過或不及)來說,相乘或相侮可以同時出現。

如:木過強(太過),則木亢乘土、木亢侮金木過虛(不及),則木虛金乘、木虛土侮小結:返回本節返回目錄相克與相乘次序相同,但相克是正常情況下的克制關系,在人體為生50母子相及:分為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母病及子:指五行中的的某一行異常,影響到其子的一行,結果母子皆異常。(四)五行的乘侮母子相及母子相及:分為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五行的乘侮母子相及51子病及母:指五行中的的某一行異常,影響到母的一行,結果母子皆異常。(四)五行的乘侮母子相及子病及母:指五行中的的某一行異常,影響到母的一行,結果母子皆52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一)解釋五臟的生理功能特點1.說明五臟的生理功能肝屬木:肝性條達,惡抑郁,有疏泄之功心屬火:心居膈上,有溫煦之功脾屬土:脾居中焦,化生氣血肺屬金:肺性清肅,以降為順腎屬水:腎有藏精,主水之功五行學說將五臟分別歸屬于五行: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并以五行來說明各臟的生理特性。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一)解釋五臟的生理功能特點1.53五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資生和制約關系,即相生和相克關系。2.說明五臟之間的相互關系

相克:肝木條達以疏泄脾土之壅塞——木克土心之陽熱以制肺金之肅降太過——火克金脾土運化以制約腎水之泛濫——土克水肺氣肅降以克制肝陽之上亢——金克木腎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水克火本臟之氣太盛,他臟之氣制約;本臟之氣虛損,他臟之氣補之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相生:肝藏血以濟心——木生火心之陽以溫脾——火生土脾散精以充肺——土生金肺肅降以助腎——金生水腎藏精以養肝——水生木

五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資生和制約關系,即相生和相克關54(二)說明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1.相生關系的傳變

是指病變順著或逆著五行相生次序的傳變。主要為“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兩種類型。母病及子(順傳):指病變由母臟累及到子臟,如腎病及肝。子病犯母(逆傳):又稱子盜母氣,指病變由子臟波及到母臟,如心病及肝。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二)說明五臟病變的相互影響1.相生關系的傳變返回本節返55是指病變順著或逆著五行相克次序的傳變。相乘:指相克太過而為病。正常情況,肝木制約脾土,如果肝木過強或脾土過虛時,可導致肝氣橫逆犯脾胃的病理變化,即“木旺乘土”和“土虛木乘”。相侮:指反克為病。正常情況,肺可制約肝,如果肺虛或肝旺,可表現為肝火犯肺的病理變化,即“木火刑金”。2.相克關系的傳變: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是指病變順著或逆著五行相克次序的傳變。2.相克關系的傳變:返56(三)指導診斷疾病面見青色,喜食酸味,為肝病面見赤色,口味苦,脈洪,為心病

脾虛病人,而面見青色,是肝病犯脾

心臟病人,而面見黑色,是腎水凌心

確定五臟的

病變部位

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三)指導診斷疾病面見青色,喜食酸味,為肝病確定五臟的返回57(四)用于疾病的治療1.指導臟腑用藥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肝:青色酸味——白芍山茱萸心:赤色苦味——朱砂脾:黃色甘味——白術肺:白色辛味——石膏腎:黑色咸味——玄參生地(四)用于疾病的治療1.指導臟腑用藥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五行58(四)用于疾病的治療(1)根據相生規律確定治療原則相生是母子關系虛則補其母,如滋水涵木法,指通過滋腎陰以養肝陰的方法。

實則瀉其子,如肝旺瀉心法,指用清心火以治療肝火旺的方法。2.指導控制疾病的傳變掌握疾病發展傳變的生克乘侮規律,及早控制傳變,防患于未然。3.確定治則治法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四)用于疾病的治療(1)根據相生規律確定治療原則2.指導控59(2)根據相克規律確定治療原則異常相克(相乘、相侮)是強弱關系

抑強:抑制功能過亢之臟;扶弱:扶助功能虛弱之臟如抑木扶土法,指通過抑制肝木和健脾胃的方法,治療肝氣犯胃。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2)根據相克規律確定治療原則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五行學說在60相生治法滋水涵木法滋腎陰以養肝陰益火補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溫腎陽以補脾陽健脾氣以補肺氣養肺陰以滋腎陰相克治法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瀉南補北法補脾利水瀉肝清肺瀉心火滋腎陰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相生治法滋水涵木法滋腎陰以養肝陰益火補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61謝謝謝謝62薛霽

第三章陰陽五行學說薛霽第三章陰陽五行學說63目錄第一節陰陽學說第二節五行學說目錄64陰陽五行學說不是神秘的迷信的學說,它是古人建立在觀察事實基礎上的具有科學內涵的唯物辯證法理論。陰陽五行學說古人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現象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國古代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引用于醫學領域后,成為指導預防、診斷和治療疾病的依據,成為中醫學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返回目錄陰陽五行學說不是神秘的迷信的學說,它是古人建立65第一節陰陽學說陰陽學說:是古代樸素的對立統一理論,使用一認識世界和解釋世界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他認為陰和陽作為世界事物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始終貫穿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一切事物運動、發展和變化的根源及規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返回目錄第一節陰陽學說陰陽學說:是古代樸素的對66一、陰陽的基本概念返回本節返回目錄陽朝向日光背向日光陰光明、溫暖寒冷、黑暗運動的、外向的、上升的、無形的、明亮的、興奮的靜止的、內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表示自然界相互對立的事物或現象,或者同一事物內部對立著的兩個方面1.基本概念一、陰陽的基本概念返回本節返回目錄陽朝向日光背向日光陰光明、67一、陰陽的基本概念2.陰陽的屬性歸類陽上外晝春夏溫熱鮮明的干燥升動亢進出

下內夜秋冬寒涼晦暗的濕潤降靜衰退入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一、陰陽的基本概念陽上外晝春夏溫熱鮮明的干燥升動亢68一、陰陽的基本概念3.陰陽的屬性特征陰陽貫穿于一切事物之中,可運用于一切事物和現象的分類歸納。1.陰陽的普遍性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素問.陰陽離合論》

陰陽的屬性特征具有普遍性、相關性、相對性和可分性。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一、陰陽的基本概念陰陽貫穿于一切事物之中,可運用于一切事物和69陰陽屬性的劃分,一定要在相關事物或現象的范疇之內。2.陰陽的相關性陰陽所分析的事物或現象,必須是在同一范疇,同一層次或同一交點,即相互關聯的基礎上。如:天與地,是對宇宙而言;男與女,是對性別而言;上與下,是對方位而言。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一、陰陽的基本概念3.陰陽的屬性特征陰陽屬性的劃分,一定要在相關事物或現象的范疇之內。2.陰陽的703.陰陽的相對性事物或現象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的,而是隨著特定條件的改變,具有明顯的相對性。即陰陽的屬性是通過與自己的對立面比較而確定的,在一定的條件下,二者可相互轉化。陽

體表

外側腰背

六腑

心肺

陰體內下右內側胸腹腹五臟肝脾腎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一、陰陽的基本概念3.陰陽的屬性特征3.陰陽的相對性事物或現象的陰陽屬性不是絕對的,714.陰陽的無限可分性事物或現象的陰陽屬性具有無限可分的特點。表現為無論屬陰還是屬陽的事物或現象,隨著劃分的范圍或條件的變更,陰陽的每一方還可以再分陰陽,以至無窮。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陰陽之中可再分陰陽。《素問.金匱真言論》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舉例:晝為陽,夜為陰;上午為陽中之陽,下午為陽中之陰;前半夜為陰中之陰,后半夜為陰中之陽一、陰陽的基本概念3.陰陽的屬性特征4.陰陽的無限可分性事物或現象的陰陽屬性具有無72

陰陽所具有的普遍性、相關性、相對性和可分性的特點,對揭示客觀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及其運動規律,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一、陰陽的基本概念3.陰陽的屬性特征陰陽所具有的普遍性、相關性、相對性和返回本節返73

陰陽之間的相互關系

陰陽相互轉化

陰陽消長平衡

陰陽互根互用

陰陽對立制約返回本節返回目錄

陰陽交感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陰陽之間的相互關系陰陽相互轉化陰陽消長平衡陰74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1.陰陽交感陰陽交感是指陰陽在運動中相互感應而交合的過程,是萬物化生和變化的基本條件。如果陰陽在運動中不能交合感應,新事物和新個體就不會產生。天地交,泰——通暢、安康、正常,生機勃勃的狀態天地不交,痞——痞塞、不通、失常,生機被遏制強調機體的各個組成部分和各種功能活動之間,應保持功能的協調并相互為用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1.陰陽交感陰陽交感是指陰陽在752.陰陽的對立制約對立——陰陽兩個方面的屬性截然相反,是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關系。水火、男女制約——陰陽雙方在一定限度內存在著相互制約的特性,是相互牽制、相互約束的關系。四季轉換陰陽對立制約是指自然界的一切相關事物和現象,其陰陽兩個方面都存在著相互斗爭和相互抑制的關系。最終對立與制約達到動態平衡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2.陰陽的對立制約對立——陰陽兩個方面的屬性截然相反,是相互763.陰陽的互根互用指相互對立的事物或現象之間,始終存在著相互依存和相互為用的關系。互根——陰陽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方而單獨存在,每一方都以對方的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條件。寒熱互用——在陰陽相互依存的基礎上,陰陽雙方相互資生、相互促進和相互助長。功能物質孤陰不生,獨陽不長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3.陰陽的互根互用指相互對立的事物或現象之間,774.陰陽的消長平衡此長彼亦長:陰隨陽長;陽隨陰長此消彼亦消:陰隨陽消;陽隨陰消含義——是指陰陽雙方的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于不斷的增長和消減的變化之中,從而維持著事物相對平衡的狀態。原因——陰陽對立制約導致陰陽互為消長,陰陽互根互用導致陰陽皆消皆長。陰陽互為消長陰陽皆消皆長陰陽對立制約陰陽互根互用此長彼消:陽長陰消;陰長陽消此消彼長:陽消陰長;陰消陽長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4.陰陽的消長平衡此長彼亦長:陰隨陽長;陽隨陰長含義——是指785.陰陽的相互轉化含義——指相關事物或現象對立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向其各自相反方向轉化。內在因素——

互根互用是轉化的內在根據。消長平衡是轉化得以發生的前提。“重陽必陰,重陰必陽”、“寒極生熱,熱極生寒”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5.陰陽的相互轉化含義——指相關事物或現象對立的雙方,在一定79補充:說明人與自然的統一性

“人與天地相應也”《素問》人體的陰陽平衡是生命的根本,應與四時寒、熱、溫、涼的變化相適應。因此,人體與自然界的協調統一關系,是人體生存和健康的必備條件。

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補充:說明人與自然的統一性“80(一)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陽

外側腰背

背胸

六腑

心肺

心陽、腎陽陰

里下右內側胸腹腰腹五臟肝脾腎心陰、腎陰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一)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陽表上左腰背背胸六腑心81(二)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物質與功能的矛盾運動:

陽氣(陽)——促進物質的新陳代謝陰精(陰)——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就是陰陽保持協調平衡的結果。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二)說明人體的生理功能物質與功能的矛盾運動:人體正常的82陰陽失調陰盛陰陽偏盛實寒證(陰勝則寒)傷陽兼陽虛(陰勝則陽病)陽盛實熱證(陽勝則熱)傷陰兼陰虛(陽勝則陰病)陰虛陰陽偏衰虛熱證(陰虛則熱)不能生陽陽虛(陰損及陽)陽虛虛寒證(陽虛則寒)不能生陰陰虛(陽損及陰)陰不制陽陽不制陰(三)說明人體的病理變化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陰陽失調陰盛陰陽實寒證(陰勝則寒)傷陽兼陽虛(陰勝則陽病)陽83陰陽寒熱病機示意圖正常實寒證虛熱證實熱證虛寒證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陰陽寒熱病機示意圖正常實寒證虛熱證實熱證虛寒證返回本節返回目84(四)用于疾病的診斷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變化的根本機理在于陰陽失調,因此,在臨床上,只有分清陰陽,抓住疾病的本質,才能有效地指導臨床辨證。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四)用于疾病的診斷善診者,察色按脈,85陽陰色澤鮮明晦暗聲息高亢宏亮低微無力癥狀熱、動、燥寒、靜、濕脈象數、浮、大、洪、遲、沉、小、細、病變部位表、外、上里、內、下概括疾病證候表證、實證、熱證里證、虛證、寒證中醫診斷學陰陽屬性歸類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陽陰色澤鮮明晦暗聲息高亢宏亮低微無力癥狀熱、動、燥86(五)用陰陽來指導疾病治療1.確定治療原則(1)損其有余:陰或陽一方偏勝但未損及對方,此為實證,應損其有余,即實則瀉之。陰盛陰陽偏盛實證實寒證寒者熱之(熱性方藥)傷陽兼陽虛(酌加溫陽藥)陽盛實熱證熱者寒之(寒性方藥)傷陰兼陰虛(酌加養陰藥)瀉其有余調整陰陽,補其不足,損其有余.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五)用陰陽來指導疾病治療1.確定治療原則(1)損其有余:87陰虛陰陽偏衰虛證虛熱證補陰陽病治陰,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陽虛虛寒證補陽陰病治陽,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補其不足(2)補其不足:陰或陽一方偏衰或陰陽俱損時,此為虛證,應補其不足,即虛則補之。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陰虛陰陽虛熱證補陰陽虛虛寒證補陽補其不足882.歸納藥物性能寒、涼屬陰,一般寒性或涼性藥物,能減輕或消除疾病的熱象。溫、熱屬陽,一般溫性或熱性藥物,能減輕或消除疾病的寒象。(1)歸納藥性:藥物分為寒、熱、溫、涼四性,又稱四氣。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2.歸納藥物性能寒、涼屬陰,一般寒性或涼性藥物,能減輕或消除89(2)分析五味:五味是指藥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種滋味。

滋味不同,藥效不同。辛、甘屬陽;酸、苦、咸屬陰以藥物之性糾正機體陰陽之偏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2)分析五味:五味是指藥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種滋味90(3)歸納升降沉浮:升提作用的藥物屬陽;沉降作用的藥物屬陰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3)歸納升降沉浮:升提作用的藥物屬陽;沉降作用的藥物屬陰返91第二節

五行學說木、火、土、金、水這五類物質是自然界中最主要的五類物質,它們之間各有特性但又相互依存而不可分離,因此古人也就利用它們的特性及其相互關系來對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進行歸類和說明,原始的五行概念便被抽象發展成為了五行學說,成為了一種哲學概念,常常和陰陽學說一起,成為了古代用以認識和分析事物的一種思想方法和理論工具,并貫穿到古代各種學術之中。返回目錄第二節五行學說木、火、土、金、水這五類物質是92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行”,指運動和變化。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所謂“五行”,如同“陰陽”一樣,它也不過只是一個哲學概念,是一種認識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中醫學不過是在當時條件下利用它來闡述自己的一些認識而已,沒有什么特別玄妙的地方。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93二、五行學說的主要內容五行學說的主要內容

五行的特性

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五行的生克制化返回本節返回目錄五行的乘侮母子相及二、五行學說的主要內容五行學說的主要內容五行的特性事物屬94(一)五行的特性1.木曰曲直木的特性:凡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都歸屬于“木”。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一)五行的特性1.木曰曲直木的特性:凡具有生長、升發、條達952.火曰炎上火的特性:凡具有溫熱、升騰、明亮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都歸屬于“火”。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一)五行的特性2.火曰炎上火的特性:凡具有溫熱、升騰、明亮等特性的事物和返963.土爰稼穡土的特性: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都歸屬于“土”。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一)五行的特性3.土爰稼穡土的特性:凡具有生化、承載、受納等特性的事物和返974.金曰從革金的特性:凡具有沉降、肅殺、收斂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都歸屬于“金”。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一)五行的特性4.金曰從革金的特性:凡具有沉降、肅殺、收斂等特性的事物和返985.水曰潤下水的特性:凡具有滋潤、向下、寒涼、閉藏等特性的事物和現象,都歸屬于“水”。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一)五行的特性5.水曰潤下水的特性:凡具有滋潤、向下、寒涼、閉藏等特性的返99五行的特性,雖然來源于對金木水火土的具體觀察,但古人已將其運用于對一切事物屬性的總概括,它早已超脫了其各自意義的本身,而具有更為廣泛、更為抽象的涵義。所以,五行的特性具有廣泛抽象的含義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一)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雖然來源于對金木所以,五行的特性具有廣泛抽象的含100(二)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1.直接歸類(取象比類法)“取象”即是從事物的形象(形態、作用、性質)中找出能反映本質的特有征象;“比類”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屬性為基準,與某種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較,以確定其五行的屬性。2.間接推演(推演絡繹法)即根據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歸屬,推演歸納其他相關的事物,從而確定這些食物的五行歸屬。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二)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1.直接歸類(取象比類法)2.間接推101自然界和人體的陰陽屬性歸類表自然界五行人體五音五時五味五色五谷五化五氣五方五季五臟五腑五官五體五華五志五液五神五聲角平旦酸青麥生風東春木肝膽目筋爪怒淚魂呼徵日中苦赤黍長暑南夏火心小腸舌脈面喜汗神笑宮日西甘黃稷化濕中長夏土脾胃口肉唇思涎意歌商日入辛白谷收燥西秋金肺大腸鼻皮毛悲涕魄哭羽夜半咸黑豆藏寒北冬水腎膀胱耳骨發恐唾志呻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二)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自然界和人體的陰陽屬性歸類表自然界五行人體五音五時五味五色102(三)五行的生克制化1.五行相生:指五行之間存在著有序的依次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的關系。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五行相生規律和次序: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任何一行都存在“我生”“生我”的關系,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三)五行的生克制化1.五行相生:指五行之間存在著有序的依次103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104五行相克規律和次序:2.五行相克:指五行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間隔遞相克制、制約的關系。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三)五行的生克制化耳朵任何一行都存在“克我”“我克”的關系,克我者為我“所不勝”,我克者為我“所勝”。五行相克規律和次序:2.五行相克:指五行之間存在著有序的間隔105返回本節返回目錄土水克返回知識點返回本節返回目錄土水克返回知識點1063.五行制化制,是制約、克制;化,是生化、變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間具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的生克協調配合關系。木火土生生克所以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個方面關系,任何一個事物都是受著整體調節控制的,而本身又影響著整體。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三)五行的生克制化3.五行制化制,是制約、克制;化,是生化、變化。木火土生生克1071.相乘相乘、相侮是五行在異常情況下的相克變化,即為事物發展變化的反常現象。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對其所勝一行的過度克制。相乘的次序同相克: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相乘原因:其一是太過,是五行中某一行(克方)過于亢勝,對其所勝一行進行超過正常限度的克制,引起其所勝一行的虛弱,從而導致五行之間的生克制化異常。其二是不及,是五行中某一行過于虛弱,難以抵御其所不勝一行的正常限度的克制,使其本身更虛弱。木水金土火乘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四)五行的乘侮母子相及1.相乘相乘、相侮是五行在異常情況下的相克變化,相乘:是指五108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1092、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對其所不勝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稱反侮。相侮的次序與相克相反: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侮原因:其一是太過,是指五行中某一行過于亢勝,使原來克制它的一行不僅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如木亢侮金。其二是不及,是指五行中某一行過于虛弱,不僅不能制約其所勝的一行,反而受到其所勝一行的反克,如金虛木侮。木水金土火侮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四)五行的乘侮母子相及2、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對其所不勝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110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返回本節返回目錄返回知識點111相克與相乘次序相同,但相克是正常情況下的克制關系,在人體為生理現象;相乘是異常情況下的過度克制,在人體則為病理現象。相乘和相侮均為異常相克,相乘是按相克次序克制,而相侮則是按相克次序的反向克制。而且對于某一行(太過或不及)來說,相乘或相侮可以同時出現。

如:木過強(太過),則木亢乘土、木亢侮金木過虛(不及),則木虛金乘、木虛土侮小結:返回本節返回目錄相克與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