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的光棍節節日儀式分析_第1頁
2023年最新的光棍節節日儀式分析_第2頁
2023年最新的光棍節節日儀式分析_第3頁
2023年最新的光棍節節日儀式分析_第4頁
2023年最新的光棍節節日儀式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光棍節節日儀式分析▲“單身榮耀〞

節日是我們生活的組成局部,社會不斷開展,節日也不斷變化。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不僅使得節日內容不斷推陳出新,老樹發新枝,同時節日名目也越來越豐富,為生活增添樂趣。在信息技術十分興旺的今天,各種新潮的文化衍生出一些個性節日,光棍節就是其中的代表。情人有情人節,單身的人就過光棍節,在11月11日這天,很多單身的年輕人選擇各種儀式來慶祝這個節日。傳統觀念中,光棍是指沒有結婚沒有后代的人。雖然光棍沒有確切的年齡限制,但一般過了適婚年齡依然單身就被稱為光棍,以男性為主。近年來隨著光棍文化的繁榮,光棍節風行校園和網絡。在校大學生、適婚的單身男女是光棍節的熱捧者。光棍范圍擴大了,從20歲到35歲甚至40歲,沒有固定男女朋友的單身年輕人也都是光棍。光棍節主要群體是單身年輕人,由他們衍生各種新潮的儀式活動。

關于光棍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于全有等整理了三個版本,分別為校園版、博彩版和典故版[1]。流傳較廣的是校園版,即光棍節于20世紀90年代末初誕生于南京高校,是校園趣味文化產品之一。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對單身問題較為敏感,而活潑的大學文化氣氛帶動了光棍節文化的快速傳播。隨著一批批學子畢業辭別校園,光棍節也漸漸向社會擴散,如今已成為年輕人的一個特別日子,并借助網絡等媒介傳播力量,逐漸形成光棍文化。

一年中,除了11月11日的大光棍節外,還有1月1日的小光棍節1月11日和11月1日的中光棍節,構成光棍節體系[1]。光棍節一般指11月11日的大光棍節。本文用節慶儀式的相關理論對光棍節的節慶活動進行分析,探索儀式的新開展,并從社會文化角度對光棍節節日儀式進行解讀。

1.儀式相關理論

“儀式〞(ritual)是人類學研究的重要領域,最早的儀式理論集中于神話和宗教范疇[2]。人類學家泰勒(Tylor)將神話分為“物態神話〞和“語態神話〞,物態神話實際上就是指儀式。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Durkheim.E.,又譯作杜爾凱姆)認為宗教在本質上可以歸結為兩個根本范疇,一為信仰,二為儀式,儀式是宗教的重要組成局部[3]。

在過去的100多年內,人類學領域關于儀式的研究有較明顯的變化,除了對古典神話及儀式的宗教淵源進行詮釋外,還包括對儀式行為變化進行探討。即把儀式作為具體的社會行為來分析,進而考察它在社會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4]。

▲光棍節相親大會

1.1儀式的內涵

對于什么是儀式,幾乎所有的人類學流派都有著其獨特的理解和認知角度[4].維克托·特納(Victor·Turner)認為儀式是所規定的效勞于各種場合的標準行為,是對神秘或非體驗物或魔力的信仰,是恢復社會平衡和穩定的政治手段[5]。阿諾德·范·蓋內普(Arnold·Van·Gennep)指出儀式經常與生物性事件如降生、成年、婚姻、繁殖后代或死亡等人類文化經歷統一起來,這些在人生關口舉行的儀式又稱為“過渡儀式〞(LesritesdePassage)[4]。這些儀式具有嚴肅性和神秘性。格蘭姆斯(Crimes)認為儀式是活性的人所演繹的形式化體態行為,于特定時刻,在可感知的儀式表層和被營造的場景中發生[6]。李育紅等從文化的角度,指出儀式是文化折射在人的具體行為上的表征與表達,還是一種符號化的實體或實物,具有形式化的特點[4]。

儀式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的場合,通過演繹形式化行為及相關的符號標志,傳達特定意義的行為組合。儀式具有豐富的內涵和代表意義,隨著社會的不斷開展,儀式的內涵不斷擴大,其嚴肅性和神秘性被淡化,但形式化保存了下來。對儀式的關注和解釋與社會現象聯系得更為緊密,如本文所探討的光棍節節日儀式活動。

1.2儀式的分類

道格拉斯認為,儀式可分為宗教儀式和日常儀式,宗教儀式和日常儀式在性質和內容上有較大差異,這種分法與涂爾干的世俗/神圣命題異曲同工。彭兆榮把人類儀式分為社會儀式、宗教儀式和美學儀式[2]。羅伯特·F·莫菲在文化和社會人類學一書把儀式分為:(1)時歷儀式,在每年相對固定的時間以及在特殊的環境和特殊時間舉行的儀式;(2)通過儀式,它與個人的社會身份變化有關,如婚禮、葬禮等[7]。特納將人的儀式分為:生命困擾儀式,即與死亡與青春期或生命成長有關的重要儀式(如男、女青春期儀式);與各種不幸或災難有關的儀式,包括狩獵、生殖、治療疾病等。

關于儀式的分類,不同的視角產生不同的分法。本文所研究的光棍節儀式屬時歷儀式,也屬社會儀式。它不屬于宗教儀式,也與不同于通過儀式,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日常儀式。

1.3儀式的象征和符號

儀式對于行為者來說是具有意義的。整個過程中,儀式行為者通過行動、姿勢、舞蹈、吟唱、演奏等表演活動和對象、場景等實物構擬出一個有意義的情境,重溫和體驗其中的意義,以到達心靈慰藉和精神滿足。儀式是用感性手段作為意義符號的象征體系[8]。

“象征〞(symbol)一般是指非語言的符號表達活動。象征有兩個特點:其一,具有形象的實物;其二,有代表作用,即它本身代表或表示另一事物。后一特點使其具有一般符號的功能[8]。顯然,象征和符號二者是緊密相連,儀式通過各種符號來表達象征之意。

特納認為,人類儀式的原理是象征性的,另一位象征人類學大師格爾茲(Geertz)認為,在儀式中,生存世界與想象世界借助單獨一組象征符號形式得到融合,變成同一個世界[9]。薛藝兵把作為儀式的象征符號從語言、物件、行為、聲音等方面進行歸納[8]。

儀式自產生以來一直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而不斷地演化和開展,儀式變遷反映了社會變遷的過程。儀式的開展鑲嵌在人類生活的模式之中,為組成完整的生活模式系統起重要的作用。光棍節一系列特殊的儀式,擁有豐富的象征意義和符號體系,是對儀式形式和內容的豐富和擴展,折射出一定的社會文化現象。

2.研究方法

2.1資料收集

光棍節這個節日開展時間較短,表現為單身年輕人的社會活動。國內學者對其關注和研究比較有限,文獻數量較少。在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通過篇名和關鍵詞分別進行檢索,關于光棍節的文獻數量分別為10篇和2篇,可作為引用文獻的數目非常有限。網絡上有關光棍節的節慶活動資料比較齊全,且便于收集。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主要從西祠胡同社區論壇、百度百科和中國新聞網等網站收集整理有關光棍節節慶活動資料,并進行分析農民,以及他們的文化行為和情感觀念。

2.2資料分析

作為探索性研究,本文在儀式理論的框架下,對光棍節的一系列活動進行質性分析,探討其社會文化意義。此外,筆者考慮到從網絡獲得的資料效度比較低,所以在資料收集和整理時盡量選取廣為認可的光棍節活動和儀式進行整理,最大程度上保證資料的典型性,以保證研究結論的效度和質量。

3.內容分析

3.1光棍節節慶活動

光棍節的節日活動內容極其豐富,網絡上流傳較廣。

其中,愛情超市是光棍節的特殊產物。北京西環廣場就出現了以緣分和愛情為出售對象的愛情超市。愛情超市里擺放著很多單身者的資料,如性別、年齡、收入等,單身者可以根據這些資料挑選候選人,再通過超市管理員和對方取得聯系[10]。

單身聚會除了吃喝之外,最主要的目的是相親。校園在光棍節里也會舉辦假面舞會等聚會,為單身的男女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除了單身聚會,還有網上征婚、網上求婚等活動和行為,這些帖子在光棍節前后數量會增多。

在光棍節到來之際,廣州60多名網友齊聚增城白水寨,通過各種活動或游戲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結識異性網友。除了出游,還有另一種方式,就是一群光棍集體乘坐11路公交車,這種方式也被稱為“快閃〞[11]。

通過光棍節認識并成為戀人的人不在少數,成功配對的男女經常會選擇光棍節作為愛情紀念日。同時也有人選擇在這天結婚、辭別單身生活。因此,光棍節又稱光棍情人節。

光棍們有自己的獨特稱謂,他們稱男光棍為光光,女光棍為明明,于全有等對網絡上流行的光棍節的新詞匯進行整理如下[3]:

描述光棍狀態的:

光光——男光棍;明明——女光棍;光復——重新光棍狀態;光光明明/雙雙——男、女光棍配成了對。

描述光棍級別的:

小鳥級——不是不想戀愛,而是找不到戀愛對象的級別;菜鳥級——處于兩場愛情的間歇期,純屬休息的級別;肉鳥級——因各種原因而不想再談戀愛,但也期待真命天子/女的級別骨灰級——萬花叢中過進而看破紅塵的級別[3].

3.2儀式行為分析

從光棍節的起源、活動特點等可以看出它是一個社會性節日。人們在節日里的行為和儀式更多表現為社會活動和社會現象,與宗教和神話并無關聯。光棍節的活動,有些并非節日特有,有些也非特為節日所設,但這些儀式和活動因為節日而具有象征意義。

3.2.1儀式內涵

從儀式內涵上看,光棍節的諸多節慶儀式,包括各種行為和符號,它們不與生存和生死攸關,不具有嚴肅性和神秘性,并且這些行為也不具有標準性。但是,光棍族通過這些獨特的活動和儀式表達了節日的意義,豐富了節日生活,形成一種文化現象。這些儀式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極為有限,如普通的油條包子的組合、單身情歌、光棍證等,但有些儀式對結束單身生活是個時機,如單身派對、出游、愛情超市等。與神話或者宗教儀式相比,光棍節的儀式更生活化,更具娛樂和社會交際功能。這些儀式為光棍節增添了趣味性。

光棍節的活動和儀式表現新潮,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緩解工作壓力,同時它也提醒光棍族對單身問題的重視,并制造時機解決問題,對恢復社會平衡和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由于光棍節的興起,光棍詞匯的廣泛傳播,形成了影響較大的光棍文化。

3.2.2儀式類別

從儀式的分類來說,光棍節的儀式不帶有神秘的宗教色彩,是屬于世俗世界的日常社會行為。光棍節的桔祥物是最普通的早餐食品,如油條、雞蛋或者包子搭配,而筷子、光棍歌曲在光棍節這天具有特殊意義,但這些并不專屬于光棍節,他們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單身聚會、出游、快閃等在光棍節這天襯托了節日氣氛,盡管這些也都不是節日特有的活動。愛情超市和光棍情人節等那么是節日特有的,這些活動和形式表現很生活化,是世俗社會的儀式活動。由于光棍族人數巨大,加上興旺的傳播方式,節日內容不斷更新變化,名目也越來越豐富,反映了新的節日儀式更新變化迅速的特點。

從光棍節的儀式可以看出,儀式具有獨立于宗教信仰的自身特性,而且其涵蓋范圍遠超出宗教范疇之外,在社會文化領域有著明顯而實在的具體表現

3.2.3儀式象征符號

光棍節的活動和符號具有典型的象征意義。四個數字組成的節日,本身就構成了最大的象征。光棍節中光棍套餐、筷子、11路公交車等具體的實物成為光棍的形象代表。而從薛藝兵[9]的儀式象征符號分類看,搞笑創意短信和光棍稱謂屬于語言形式的儀式符號,光棍套餐、光棍證、光棍禮品(筷子)是物件形式的儀式符號,愛情超市、單身聚會、出游活動、光棍情人節紀念活動屬于行為形式的儀式符號,而光棍歌曲屬于聲音形式的儀式符號。總之,光棍族以富有節日意義的各種活動組成象征符號,構成完整的光棍節象征體系。

3.3社會文化意義

光棍節節日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折射出年輕一代人對婚戀問題的看法和態度。一方面希望通過節日積極擺脫單身狀態,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對單身狀態的自我認同。光棍節因為節日本身的戲謔和創意而充滿歡樂色彩,是現代生活內容和方式的精彩片段。

光棍文化的產生和開展與社會文化環境有關。我國的人口統計數據來看,從我國存在比較嚴重的男女性別比例失調的現象,有幾千萬的光光面臨著無偶可擇、無法脫光的為難境地[3]。另一方面,如今面臨婚戀擇偶難題的大多是80后一代。他們自小備受寵愛,大多數人在成年后依舊很難成熟,擇偶的要求較高,婚姻成為難題,出現了諸多剩男、剩女。同時也有一些忙于工作的年輕人,他們生活條件比較優越,一個人生活也很好,并不急迫結束單身生活。諸多原因使得各種光光、明明數量越來越多。

中國青年報和搜狐網2023年11月8日聯合推出一個有關光棍節的調查數據顯示,將近80%的受訪者認為單身并不是孤獨、寂寞、乏味的代名詞,相反,單身有時意味著更獨立、更自由,可以無拘無束地規劃自己的人生。在被問及單身者越來越多的原因時,40%的受訪者認為是由于年輕人自我意識增強,對另一半要求更高;20%的受訪者認為是由于社會環境變得寬松了,光棍所面臨的輿論壓力也相對減輕了[12]。

光棍文化的興起表達出我國社會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現代年輕人在生活和工作方面承受較大壓力,光棍族用帶有戲謔和自嘲的方式表達對情感的需求和態度。同時,豐富多彩的光棍活動提醒了光棍族單身的身份,為促進年輕人交往和擺脫孤獨提供時機,有利于防止因為人際關系冷漠而產生更多社會問題。相比神秘的宗教儀式,光棍節儀式多了些生活氣息,很容易引起關注并獲得開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