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課《一滴水經過麗江》課件(共40張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1頁
第20課《一滴水經過麗江》課件(共40張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2頁
第20課《一滴水經過麗江》課件(共40張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3頁
第20課《一滴水經過麗江》課件(共40張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4頁
第20課《一滴水經過麗江》課件(共40張PPT)-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滴水經過麗江學習目標1.梳理“水”的行蹤,明晰文章的層次結構。2.賞析文中精彩語句,品味其中蘊含的情感。3.把握作者新穎構思,領會獨特視角的妙處。4.提升個人審美情趣,懂得感悟生活的美好。

字詞識記

注意字音字形

理解詞語喧嘩:形容聲音大而雜亂。喧騰:喧鬧沸騰。矗立:高聳地立著。蒼勁:(樹木)蒼老挺拔;(書法、繪畫)老練而雄健有力。眺望:從高處往遠處看。亭臺樓閣:泛指多種供游賞、休息的建筑物。目眩神迷:眼花繚亂,心神搖蕩。多形容所見情景令人驚異。

溫故知新所至

所見

所聞

所感

體裁特點:

本單元是游記單元,游記是通過記述游覽見聞,描摹山水風光,吟詠人文勝跡,抒發作者情思的一種寫作體裁。其特點是:以游蹤為線索,按游覽順序描寫景物,記錄見聞和感受。

比較分析見獨特同為游記,與本單元前三篇文章相比,本文有什么特點?

本文是以“水”的視角來寫;其它三篇都是從“人”的視角來寫。因此,本文的寫作具有其獨特性:

1.游覽主體的獨特

獨特的“一滴水”

2.游覽方式的獨特獨特的“經過”

3.游覽感悟的獨特

獨特的“麗江”

課文品讀

識水之妙

——獨特的“一滴水”形態上發生了變化:

(一片)雪——(一粒)冰——(一滴)水

變化歷程說明什么:

“一滴水”作為游歷者、講述者,能帶著讀者在時間和空間中任意轉換,了解麗江的前世、今生。

“一滴水”來之不易,它帶著美好的夙愿,經歷了漫長的等待,為即將開始的長途旅行積聚能量。

識水之妙擬人化的水純潔,滋潤萬物,積極快樂,充滿靈性……麗江城以水見長,水帶給它生命與活力,生生不息。

循水之途

——獨特的“經過”

自主探究:

請分別從時間跨度、空間轉換兩個方面,梳理“一滴水”的游覽流程圖。

古代現代時間跨度空間轉換玉龍雪山頂——驛道——納西族村莊——麗江壩草甸——落水洞黑龍潭——玉河——四方街——中河——街道店面——納西人院子——穿城水流——茶樓酒吧——城外果園田地——金沙江——大海白天——黃昏——夜晚——黎明時分循水之途一滴水的逐夢之旅從歷史往事到當代風貌從自然環境到民風民俗游蹤清晰,層次分明請結合“一滴水”的游蹤,劃分文章的層次結構。第一層(1—5):以水滴“自述往事”的方式,敘寫歷史。

空間上是由高而下,從雪峰直入地下。地理環境晶瑩的玉龍雪山高大的松樹杉樹鮮艷的杜鵑山茶馬幫來往的驛道美麗的麗江壩建城歷史麗江壩原是山間美麗的盆地木氏家族率領百姓筑起四方街徐霞客使麗江古城名揚四方作者沒有枯燥、簡單地陳述,而是以一種生動活潑的筆調,把麗江城的地理環境和建城歷史呈現在讀者面前,給人以親切、自然的感受。第二層(6—16):以水滴“旅途記事”的方式,描寫現在。

空間上是平地起伏,更接近游人的視角。

這一層是文章的主體部分。作者用輕快的語言,以“一滴水”的視角,帶著我們游覽了現在的麗江城。

悟水之感

——獨特的“麗江”

自主探究:

本文以“一滴水”的視角,看到和感受到的,是怎樣的麗江?請同學們按照游蹤,在文中圈畫出相應的語句,品味賞析。

1.

“人們在橋上,在堤上,說著不同的語言。在不同的語言里,都有那個詞頻頻出現:麗江,麗江。這時的麗江已經是一座很大的城了。城里也不是只有最初筑城的納西人了。如今全中國全世界的人都要來麗江,看納西古城的四方街,看玉龍雪山。”(第7段)

表明麗江能夠讓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文化融合到一起,這就是麗江獨特的魅力。作者用復沓的語言,突出情感,體現了麗江的開放包容。黑龍潭2.

“我乘水車轉輪緩緩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獅子山上蒼勁的老柏樹,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到了順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這樣依止于自然,美麗了自然。”(第10段)

運用了排比的手法,連續使用“看到了”,賦予簡略傳神的描寫以一種強烈抒情的意味,寫出了麗江古城的景色秀麗,體現人與自然之間相互依存的和諧之美。整個畫面高低遠近,景致分明,富有層次感。四方街3.

街道店面“我經過叮叮當當敲打著銀器的小店。經過掛著水一樣碧綠的翡翠的玉器店。經過一座院子,白須垂胸的老者們,在演奏古代的音樂。經過售賣納西族的東巴象形文字的字畫店。”(第13段)

排比手法的運用,寫出了街道店面的多樣,人們豐富多彩、安逸祥和的生活,呈現出這座城市悠久的文化、醇厚的民俗、滿滿的溫情,體現了麗江豐厚的底蘊。4.

納西人院子“樓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閑話。樓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著相機在眺望遠山。樓上的客人和樓下的主人大聲交談。客人問主人當地的掌故。主人問客人遠方的情形。”(第13段)呈現出麗江和諧的人居環境,而客人和主人的交流,更體現了麗江的民風淳樸,賓至如歸。全句句式整齊,朗朗上口。5.

茶樓酒吧“這些人來自遠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靜時分,他們的內心也很喧嘩;在這里,盡情歡歌處,夜涼如水,他們的心像一滴水一樣晶瑩。”(第14段)

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了麗江的自然和諧,像水一樣純凈澄澈,感染了遠方的客人,蕩滌了喧囂與嘈雜,凈化了心靈,富有哲理,表達了作者對麗江的熱愛與贊美。6.

城外果園田地“一些薄云掠過月亮時,就像麗江古城中,一個銀匠,正在擦拭一只碩大的銀盤。”(第15段)

運用比喻的手法,把一輪明月比作“銀盤”,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月亮的圓與明亮,富有地方特色。語言質樸純粹,色彩鮮明飽滿,極具畫面感,給人以美的享受。

“一滴水”眼中的麗江,是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城市,是一座景色秀麗、開放包容、底蘊豐厚、民風淳樸、能凈化心靈的富有特色的古城。

描述、贊美這樣的麗江,離不開真摯的情感,也離不開豐富的語言!作者充分運用多種語言方式:有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有對比、復沓的表現手法,有整齊的句式,還有細膩優美、靈動詩意的描寫。讀了這樣的文字,讓人也愿意做一滴水,流過麗江的悠悠歲月。

悟水之感品讀一篇文,愛上一座城如畫的風景:層次分明,色彩豐富。層次分明:高低遠近線面有致動靜結合色彩豐富:絢麗多彩

圖片源自《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品讀一篇文,愛上一座城特色的建筑:依止自然,富有特色。四方街

民居大水車

圖片皆源自新華網品讀一篇文,愛上一座城豐厚的底蘊:開放融合,民俗醇厚。街上往來的人們總是慢慢地欣賞著生活的樣子;外地的游客和本地的納西族人在一問一答中看到不同的世界,包容而和諧。

生活,原來還可以這樣慢慢看,細細品……

以上圖片源自《中國國家地理雜志》

以上圖片源自新華網

本文看似是“一滴水”的奇妙旅行,其實是一個生命自我修煉的歷程,是與自然、現代文明和諧共融的體現。

述水之人

——獨特的作者述水之人阿來,藏族,詩人、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塵埃落定》《空山》《格薩爾王》等。長篇小說《塵埃落定》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阿來也成為茅盾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

圖片源自人民網

“麗江在自己的傳統文化蓬勃發展的同時,又以一個非常開放的心態接納了外來民族、文化,直到今天,相互交流的文化還在傳播。”“與別的古城古鎮大不相同,它既放開交流又能保持自己的傳統,這就是我為什么隔一段時間就來麗江的原因。”

——阿來

因此,2012年6月,阿來第三次來到麗江,探訪了當時還在建設中的高山植物園,回到麗江城后,受友人和麗江市人民政府之托,應允寫一篇關于麗江的“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文章。

這篇文章也是阿來先生對麗江之行的一個美好紀念。

圖片源自新華網

“文學的溫度來自于它飽滿的、真誠的、對世界充滿善意的情感。”

——阿來“文學的溫度與未來”主題演講

因而麗江在阿來的文字里變得溫柔、婉約。這是一座城,但更像是一個心靈休憩的地方,一個充滿愛的地方。人們在這里失了急躁,有了平和;失了匆匆,有了不舍;失了計較,有了淡泊。真正懂得麗江的人,是懷著澄凈之心而去,滿懷幸福而歸。

文人的筆,真的是可以把一座城寫活的……

主旨情感

在阿來的筆下,麗江古城的一草一木、一橋一屋,仿佛都活了過來,成為有生命的個體,參與了麗江古城的創造。

本文以第一人稱,講述了一滴水帶著美好的夙愿,經過漫長的等待,終于游過麗江的一段旅程,展現了麗江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淳樸的人文風情,抒發了作者對麗江的向往與熱愛,對自然與生命真摯的歌頌。小結

“阿來不知道,他穿行于這樣的風景當中時,自己也成為了風景。他的如花世界,在塵埃與云朵之間,如此絢麗!”——遲子建《阿來的如花世界》

愿我們都能懂得美好,珍惜美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