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_第1頁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_第2頁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_第3頁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_第4頁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第一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為什么落紅(落葉)會化作春泥?接下來一起去探索落葉的分解之迷第二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①提出問題:秋天,落葉紛飛。春天,綠草如茵。且不見落葉痕跡!落葉去哪里了?第三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細菌、放線菌、真菌等一、土壤中的微生物: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微生物能分泌多種水解酶將大分子有機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機物,如纖維素酶可將纖維素水解成葡萄糖;淀粉酶可將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然后再被分解者吸收到細胞中進行氧化分解,最終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和各種無機鹽,同時釋放能量。第四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樹林中常有落葉,沒人打掃,為什么不會越積越多?難道是被分解者分解掉了嗎?假設:問題1:樹林中的落葉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了設計實驗方案:1、在農(nóng)田或林地(肥沃)的土壤中取土壤若干,平均分成兩組,A組不做處理,B組滅菌(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恒溫箱1h滅菌)。想一想這兩組土壤應作何處理呢?是否需設對照?是隨便取,還是需取微生物多的土壤?第五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2、取同種樹葉若干,平均分成兩份,如圖處理,并編號A份和B份。3、A份埋入A組土壤,B份埋入B組土壤,。如圖4、在相同且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以什么指標判斷因變量呢?落葉的分解量第六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預期結果并得出結論:5、過若干時間將網(wǎng)袋取出,并觀察:1、結果:A組葉片比B組葉片分解的多;結論: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葉片。2、結果:A組葉片比B組葉片分解的一樣多;結論:土壤中的微生物不能分解葉片。進行實驗驗證第七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問題2:葉片光合作用能產(chǎn)生淀粉,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葉片時是否能分解葉片中的淀粉呢?假設: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葉片中的淀粉。設計實驗方案:1、土壤浸出液的制備取自農(nóng)田或林地等處的土壤,放入里面裝有厚沙布的燒懷中。加水攪拌將沙布連同土壤一起取出,留在燒懷中的土壤浸出液靜置一段時間備用。第八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2、是否需要設計對照?如何控制自變量?實驗組加土壤浸出液,對照組加蒸餾水各30ml。分別加入20ml淀粉溶液,混勻。3、在室溫(200C左右)放置7天,取出。以什么指標判斷因變量呢?第九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4、從實驗組中取2ml從對照組中取2ml結果不變藍變藍或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沒有磚紅色產(chǎn)生從實驗組中取2ml從對照組中取2ml說明:土壤中的微生物對淀粉有分解作用。滴一滴碘液搖勻第十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該實驗應用了什么原理?土壤微生物分解淀粉的原理:土壤微生物能通過分泌淀粉酶將淀粉分解,淀粉遇碘變藍,可用碘液檢測淀粉是否被分解。土壤微生物能通過分泌淀粉酶將淀粉分解成還原性糖(麥芽糖),還原性糖遇斐林試劑,在加熱條件下,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或第十一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第十二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典例4】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材料用具:土壤、落葉、玻璃容器、標簽、塑料袋、恒溫箱、紗布。(2)實驗步驟:①取兩個圓柱形的玻璃容器,一個貼上“________組”標簽,另一個貼上“__________組”標簽。②將準備好的土壤分別放入兩個玻璃容器中,將其中_______組放入恒溫箱,________℃滅菌1h。第十三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③取落葉12片,分成2份,分別用________包好,埋入2個容器中,深度約5cm。④將2個容器放于實驗室相同的環(huán)境中,1月后,取紗布包。⑤觀察比較對照組與實驗組落葉的_______程度。(3)實驗結果及結論:①結果:對照組與實驗組的落葉相比_________。②結論:說明土壤中的微生物對落葉具有________。第十四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4)問題思考:①實驗組的葉片腐爛程度低,原因是實驗組的土壤進行了_______、殺死了______,而細菌具有分解作用。②實驗中的無關變量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十五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標準解答】本案例屬于分析類實驗,以教材實驗為基礎從一般設計實驗程序的角度,采用對照實驗的方法,對實驗進行分析。對照實驗中需要對實驗組進行實驗處理,如本實驗采用60℃對土壤進行1小時處理;此外,對照實驗遵循等量對照,如本實驗中對落葉的選取要求形態(tài)、大小要相同并分成兩等份。分析對照組和實驗組的實驗材料的改變,要有衡量標準,如本實驗中的衡量標準是落葉的“腐爛程度”。第十六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答案:(2)①實驗對照②實驗60③紗布⑤腐爛(3)①腐爛程度要高②分解作用(4)①滅菌處理細菌②土壤的多少;實驗處理時間的長短;落葉的種類等第十七頁,共二十頁,2022年,8月28日問題3:假設:夏初落入土壤中的葉片比秋末落入土壤中的葉片分解的快,是夏天的溫度高,還是由于土壤濕度大?或是綜合因素引起?

土壤微生物對落葉分解的速度快。溫度高比溫度低時潮濕土壤比干燥高溫潮濕土壤比低溫干燥設計實驗:自變量是?記錄結果:得出結論:第十八頁,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