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總復習課件-氣候類型分布及特點_第1頁
高三總復習課件-氣候類型分布及特點_第2頁
高三總復習課件-氣候類型分布及特點_第3頁
高三總復習課件-氣候類型分布及特點_第4頁
高三總復習課件-氣候類型分布及特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氣候

科目:地理A為什么我們的所經之地景色差異這么大?一、天氣和氣候1.氣候

(1)概念:某一地區在多年內的大氣平均狀況。

(2)表現要素:氣溫、降水2.天氣

(1)概念:某一地區在一個較短的時間里的大氣狀態及其變化。

(2)表現要素:氣溫、降水、氣壓、風氣候的兩大要素1、氣溫(1)氣溫的時間分布(近地面)①氣溫的日變化氣溫的日較差510152025300-5-10氣溫℃24681012241416182022時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14時②氣溫的年變化氣溫的年較差最熱月是7月510152025300-5-10氣溫℃123456127891011月份最冷月是1月北半球,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問:南半球呢?與北半球季節相反。(2)氣溫的空間分布①垂直方向:對流層溫度隨海拔的升高而遞減。②水平方向: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彎曲延伸方向:思考:C處等溫線分布的特點及影響因素是什么?C特點:與洋流流向一致影響因素:洋流(3)影響氣溫的主要因素(4)等溫線及其特點:①等溫線:在地圖上,將同一時間內氣溫相同的點連接成線。等溫線可以反映氣溫的水平分布規律。②等溫線的特點:A、同線等溫:同一條等溫線上的各點氣溫相等。B、等溫差全圖一致:等溫差為相鄰兩條等溫線之間的溫度差。C、等溫線的疏密反映溫差的大小:等溫線越密集溫差越大,等溫線越稀疏溫差越小。D、等溫線不重合、不相交;E、閉合等溫線內溫度的判讀原則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F、等溫線呈閉合形狀時,如果中心氣溫比周圍氣溫低,則為低溫中心,反之為高溫中心。(3)等溫線判讀方法①看數值A、確定南北半球判斷依據:氣溫總是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北半球南半球1410B、夾在兩條等溫線之間的閉合曲線,線內的值大于大值,小于小值12℃15℃12℃15℃AB12-3<A<1215<B<15+3②看疏密確定溫差大小等溫線密集——氣溫差異大等溫線稀疏——氣溫差異小一月七月A、等溫線與緯線方向基本一致:B、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成因:太陽輻射由低緯向高緯遞減成因:受海洋影響程度不同C、與等高線平行或與山脈走向平行:成因:受地形起伏的影響③看等溫線的延伸方向確定影響因素規律:高高低低氣溫低,等溫線向低緯彎曲;氣溫高,等溫線向高緯彎曲向低緯凸——地勢較高向高緯凸——地勢較低2、降水

在一定條件下,大氣中的水汽冷卻凝結成水滴或冰晶,以雨、雪、雹的形式降落到地面的現象統稱為降水。(1)形成條件:水汽充足;有凝結核;空氣冷卻凝結水滴增大到能夠下降到地面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臺風雨成因圖示主要分布地區近地面強烈受熱,空氣膨脹上升,水汽冷卻凝結形成降水暖濕空氣前進途中,遇地形阻擋,在迎風坡做爬升運動,水汽凝結形成降水冷暖空氣相遇后,暖空氣沿鋒面抬升,水汽冷卻凝結形成降水空氣水平運動至氣旋中心后被迫上升,水汽凝結形成降水赤道地區常年發生山地迎風坡中緯度地帶(如我國東南沿海的降水)熱帶洋面上降水的時間分布降水的季節變化123456127891011月份501001502002500降水量(毫米)羅馬123456127891011月份501001502002500降水量(毫米)新加坡123456127891011月份501001502002500降水量(毫米)倫敦123456127891011月份501001502002500降水量(毫米)開羅全年多雨全年濕潤全年少雨冬季多雨降水的空間分布:等降水量線中緯度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從沿海向內陸降水遞減赤道降水多,兩極降水少,大陸東岸從赤道向兩極降水遞減回歸線大陸東岸降水多,中部、西岸降水少影響降水的主要因素①緯度位置七個氣壓帶六個風帶、季風環流②海陸位置沿海地區降水多,內陸地區降水少③地形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④洋流暖流—降水多、寒流—降水少。⑤人類活動全球變暖—全球性植被破壞、修建水庫—影響局部地區影響氣候的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下墊面海陸差異洋流

地形

人類活動

影響地表氣溫的最主要因素赤道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易成云致雨,多陰雨天氣;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氣;副極地低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易成云致雨,多陰雨天氣極地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干冷。信風:一般溫暖干燥,但如果是從海洋吹向陸地,則溫暖濕潤;西風:溫和濕潤,易帶來陰雨天氣;夏季風:多雨;冬季風:干旱海陸性質不同:影響氣溫日較差、年較差大小距海近,降水多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地形輪廓、山脈走向、地勢高低等對氣候都有一定的影響熱島效應、水庫效應等濕潤多雨干燥少雨高緯→低緯:干冷低緯→高緯:溫濕高緯→低緯:干熱下沉氣流上升氣流濕潤多雨下沉氣流干燥少雨上升氣流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特點、成因赤道低氣壓帶與熱帶雨林氣候01西風帶與溫帶海洋性氣候02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的氣候(1)熱帶雨林氣候形成原因:氣候特征:分布規律:全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全年高溫多雨,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南北緯10°之間(三)氣候類型:1、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赤道低氣壓帶10°N10°S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可延伸至南北回歸線典型地區:森林高大茂密,生物種類豐富,土壤為磚紅壤,風化殼很厚。熱帶雨林氣候成因: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分布:10°S-10°N之間

特征:終年高溫多雨,降水豐富,全年皆夏,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植被:熱帶雨林自然帶:熱帶雨林帶

(2)熱帶沙漠氣候形成原因:氣候特征:分布規律: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或信風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全年炎熱干燥,年降水量不足125mm南北回歸線~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典型地區:撒哈拉、阿拉伯半島、澳大利亞中西部(三)氣候類型:1、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的氣候20°20°30°30°0°赤道低壓帶東南信風帶東北信風帶副熱帶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北非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亞中部加利福尼亞半島安第斯山脈非洲西南部阿富汗熱帶沙漠氣候成因: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常年干旱少雨分布:回歸線-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岸特點:全年炎熱,干旱少雨植被:熱帶荒漠自然帶:熱帶荒漠帶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的氣候(3)溫帶海洋性氣候形成原因:氣候特征:分布規律:全年盛行西風,受海洋暖濕氣團的影響全年溫和濕潤,年降水量700~1000mm緯度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典型地區:西歐(三)氣候類型:1、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40°40°60°60°0°赤道低壓帶東北信風帶東南信風帶副熱帶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盛行西風帶盛行西風帶落基山脈西坡北段安第斯山脈西坡南段歐洲大西洋沿岸(西歐)新西蘭南北島塔斯馬尼亞島溫帶海洋性氣候成因:終年受西風控制分布: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西岸特點:降水季節分配均勻,全年溫和,氣溫年變化小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自然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落葉闊葉林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的氣候(4)極地氣候(冰原氣候、苔原氣候)形成原因:極地高氣壓控制,緯度高太陽輻射弱氣候特征:分布規律:北緯64°以北,南極圈以南典型地區:北冰洋沿岸和南極洲(三)氣候類型:1、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全年皆冬,酷寒少雨亞歐大陸北部北美大陸北部格陵蘭島南極大陸極地附近

寒帶(極地)氣候成因:極地高氣壓控制分布:北冰洋沿岸和南極洲特點:全年皆冬,酷寒少雨植被:寒帶苔原、寒帶冰原自然帶:苔原帶、冰原帶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的氣候(1)熱帶草原氣候形成原因:氣候特征:分布規律:濕季(夏半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干季(冬半年)受信風控制,全年高溫,干、濕季明顯交替南北緯10°~南北回歸線之間典型地區:非洲中部、巴西、澳大利亞北部和南部(三)氣候類型1、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東南信風帶東北信風帶赤道低壓帶10°20°10°20°0°B典型地區:非洲中部、巴西、澳大利亞北部和南部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下形成濕季,降水多;信風帶控制下形成干季,降水稀少。濕季高溫多雨,郁郁蔥蔥。干季炎熱少雨,一片枯黃。熱帶草原氣候成因: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分布:南北緯10°-南北回歸線之間特點:全年高溫有明顯的干、濕兩季變化,年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植被:熱帶熱帶草原、稀樹草原自然帶:熱帶草原。熱帶稀樹草原(薩瓦納)帶氣壓帶和風帶交替控制的氣候(2)地中海氣候形成原因:氣候特征:分布規律: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氣流下沉冬季受盛行西風控制,受海洋暖濕氣團影響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典型地區:地中海沿岸(三)氣候類型:1、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盛行西風帶副熱帶高壓帶0°30°30°40°40°C盛行西風帶副熱帶高壓帶0°30°30°40°40°C油橄欖無花果柑橘葡萄亞熱帶常綠硬葉林葉片堅硬且厚,外披蠟質層,硬葉植被通常并不高大,葉片較小甚至退化成刺,以適應當地環境。地中海氣候成因:受副熱帶高氣壓和西風帶交替控制

分布:南北緯30°-40°之間的大陸西岸

特點:冬季溫和多雨,

夏季炎熱干燥

植被: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自然帶: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三)氣候類型:2、受季風影響而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分布:10°N-25°N之間的大陸東岸特點:終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孟買受季風影響而形成的氣候類型典型地區: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旱季,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向南移動,該地受東北信風和由亞洲內陸地區吹向海洋的并在低緯度地區偏轉而形成的東北季風的共同影響的結果。雨季,因夏季氣壓帶和風帶的向北移動,該地受到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偏轉而來的西南季風和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的由海洋吹向陸地季風共同作用的結果。熱帶季風氣候成因: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有明顯的旱雨兩季變化分布:低緯度的大陸東岸特征:全年高溫,雨季集中,最熱月出現在雨季植被:熱帶季雨林自然帶:熱帶季雨林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上海特征: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分布: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岸

中國南方、日本中南部、朝鮮半島南部澳大利亞東部沿海亞熱帶季風氣候分布美國東南部巴西東南、阿根廷東北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夏季多雨,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度以上分布:南北緯25°-35°之間

的大陸東岸特點:冬季溫和少雨,

夏季高溫多雨

植被: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自然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溫帶季風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北京特征: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布:北緯35°-55°之間的大陸東岸

典型分布:我國華北、東北、日本北部、朝鮮半島北部溫帶季風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分布:南北緯35°-55°之間的大陸東岸特點: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熱多雨,夏季多雨,且集中,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度以下植被:溫帶落葉闊葉林自然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3、受位置、地形影響而形成的氣候類型(三)氣候類型莫斯科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內部

成因:深居內陸,受海洋影響小,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特點:冬寒夏熱,干旱少雨溫帶草原:年降水量200-400毫米。最冷月小均溫<0℃

最熱月均溫>20℃

溫帶荒漠: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最冷月小均溫<

0℃

最熱月均溫>20℃溫帶大陸性氣候成因: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分布: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內部特點:冬寒夏熱,降水少(集中夏季),年降水量低于500mm,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度以下,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大植被:溫帶草原、溫帶荒漠自然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荒漠帶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成因;緯度高,南半球缺失分布:北緯55°-70°特點:冬季嚴寒漫長,夏季溫暖短促,降水少,蒸發少植被:亞寒帶針葉林自然帶:亞寒帶針葉林帶1313高原和高山氣候高山草地上的馬鹿高山雪線附近的亞高山草甸氣候垂直變化明顯.高山.高原氣候世界氣候類型的特殊分布①③1、東南信風迎風坡2、馬達加斯加暖流②1、東北信風迎風坡2、墨西哥灣暖流④1、東南信風迎風坡2、巴西暖流四處(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澳大利亞東北部、巴西高原東南部和中美洲東北部)熱帶雨林氣候→遠離赤道的熱帶雨林氣候→“來自海洋的信風+迎風坡+沿岸暖流”1、東南信風迎風坡2、東澳大利亞暖流非地帶性氣候分布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特殊分布成因分析:熱帶草原氣候理想情況下分布于南北緯10-20°之間,但部分地區不在該范圍之內,依舊形成了熱帶草原,如東非高原雖位于赤道附近但因地形原因依舊形成了熱帶草原東非高原地區雖位于赤道,但由于地勢較高,溫度相對較低,水汽難以到達,降水較少,所以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特殊分布成因分析:熱帶沙漠氣候的特殊分布情況多由寒流造成,如非洲西部沿海,澳大利亞西部沿海,美洲西部沿海等均有寒流流經,致使熱帶沙漠氣候的分布逼近沿海以及南美洲西海岸熱帶沙漠向北延伸。大陸西岸結合背風坡、離岸風的共同作用索馬里半島雖然緯度較低,但依舊形成熱帶沙漠氣候,成因有一下幾點:1、冬季盛行東北風,來自亞歐大陸,夏季盛行西南風來自非洲大陸,攜帶水汽少。2、沿海有索馬里寒流(上升補償流),降溫減濕南美洲西海岸地區熱帶沙漠氣候延伸至接近赤道,主要是因為沿岸布魯寒流流經,降溫減濕西風帶內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位于西風帶內,但處于山脈的背風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脈東側,受山地阻擋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陸東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澳大利亞東南部和新西蘭)尤其是新西蘭四面環海,受海洋影響大,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南北美洲西海岸氣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響,氣候分布不能深入內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帶由于安第斯山脈的阻擋,使得安第斯山脈西側氣候類型向南北方向更替非地帶性氣候分布南半球缺失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和苔原氣候該緯度缺失陸地受海洋影響大日本暖流非地帶性氣候分布日本亞熱帶季風氣候延伸至約40°N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增濕山脈為東西走向,暖濕氣流容易深入海岸線曲折非地帶性氣候分布歐洲溫帶海洋性氣候延伸至北極圈內各大洲的氣候分布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大陸西側大陸內部大陸東部大氣環流冰原氣候苔原氣候亞寒帶大陸性氣候溫帶

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

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雨林氣候10°25°35°50°70°90°70°60°40°30°20°10°0°極地高氣壓帶極地東風帶副極地低壓帶盛行西風帶副熱帶高壓帶東北信風帶赤道低氣壓帶世界氣候類型的形成、分布、特點(六)氣候與

自然景觀:理想大陸的自然景觀分布注:一種氣候可對應多種自然景觀,一種自然帶也可對應多種氣候氣候類型分布規律典型地區氣候成因氣候特點熱帶雨林氣候南北緯10°之間南美亞馬孫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馬來群島終年受到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終年高溫多雨熱帶草原氣候南北緯10°~南北回歸線之間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區、澳大利亞北部和東部、南美巴西高原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全年高溫、一年有明顯的干、濕兩季氣候類型分布規律典型地區氣候成因氣候特點熱帶季風氣候北緯10°~北回歸線大陸東岸亞洲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全年氣溫高,一年分旱、雨兩季熱帶沙漠氣候南北回歸線~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內部和西部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澳大利亞中西部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終年炎熱干燥氣候類型分布規律典型地區氣候成因氣候特點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南北緯25°~35°之間的大陸東岸前者分布在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后者分布于北美大陸、南美大陸、澳大利亞東南部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冬、夏季風交替控制前者夏熱冬溫,季節變化明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后者冬夏溫差比前者小,降水也比前者均勻氣候類型分布規律典型地區氣候成因氣候特點地中海氣候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地中海沿岸、美洲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澳大利亞和非洲西南角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交替控制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溫帶季風氣候北緯35°~55°之間的大陸東岸我國華北、東北、朝鮮半島、日本群島北部,俄羅斯太平洋沿岸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冬、夏季風交替控制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氣候類型分布規律典型地區氣候成因氣候特點溫帶大陸性氣候南北緯40°~60°大陸內部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陸遠離海洋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冬寒夏熱,干旱少雨溫帶海洋性氣候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西歐、北美和南美大陸西海岸的狹長地帶在西風帶控制下終年受西風影響終年溫和多雨(四)氣候類型判斷:1、氣候統計圖第三章第3節氣風帶對氣候影響最常見的氣候統計圖:氣溫折線降水柱狀圖用折線圖來表示氣溫及其變化用柱狀圖來表示降水及其變化細節提示:①要注意柱狀圖中坐標對應的是氣溫降水中的哪個要素;②要注意縱坐標的尺度和間距(四)氣候類型判斷:2、判讀步驟氣候類型判斷“三步走”:①以形定位以最高溫所在月判斷南北半球北半球南半球最高溫在7月左右,在北半球最高溫在1月左右,在南半球(四)氣候類型判斷:2、判讀步驟氣候類型判斷“三步走”:②“以溫定帶”降水類型降水季節性變化特點氣候類型及年降水(mm)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少雨型熱帶草原氣候750-1000熱帶季風氣候1500—2000亞熱帶季風氣候1000溫帶季風氣候500-600地中海氣候300-1000熱帶沙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亞寒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250熱帶雨林氣候>2000溫帶海洋性氣候700—1000季節分配均勻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或干旱冬季多雨,夏季干旱終年降水稀少(四)氣候類型判斷:2、判讀步驟氣候類型判斷“三步走”:③“以水定型”請判斷下圖所示的氣候類型;第一步:以形定位6、7、8月氣溫高(氣溫曲線呈波峰線),所以該地位于北半球第二步:以溫定帶冷季最低溫:0℃<T<15℃,故該氣候類型為亞熱帶氣候特點,符合條件的有亞熱帶季風、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型氣候三種第三步:以水定型該地降水夏季較多,而亞熱帶季風氣候(夏雨型)、地中海氣候(冬雨型)、溫帶海洋型氣候(年雨型)中只有亞熱帶季風氣候為夏雨型結論:該地為北半球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區域定位分布規律第一步:根據緯度位置確定已知地點位于南半球還是北半球以及所處的溫度帶。第二步:看其海陸位置是位于大陸西岸還是東岸,最后將已知地點落實到全球氣候類型圖和氣候分布模式圖上確定其氣候類型。方法2:依據模式圖

判斷氣候類型(四)氣候類型判斷l

該地氣候類型是:

;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大陸西岸400300(四)氣候類型判斷:3、類型判斷(四)氣候類型判斷:3、類型判斷(四)氣候類型判斷:4、特征描述氣候特征的描述用詞:①氣溫特征的描述詞:

高溫或炎熱、溫和或溫暖、寒冷②降水特征描述詞:

多雨、濕潤、干燥③時間特征描述詞:

全年、夏季、冬季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全年少雨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冰原或苔原氣候:全年寒冷干燥氣候特征類題目解答思路分析造成某地(種)氣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響因素(四)氣候類型判斷:5、易混淆的氣候類型(1)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2)溫帶海洋性氣候:在溫度特征上是亞熱帶的氣候,在地理位置上卻位于溫帶區別:①降水上:熱帶季風氣候的量和變化比熱帶草原大②熱帶季風氣候降水總量大于熱帶草原氣候③特征上:熱帶草原氣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