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_第1頁
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_第2頁
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_第3頁
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_第4頁
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從中考結果探尋問題根源——海南省2010年中考化學學科信息發(fā)布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吳益平2010年10月9日海南實驗中學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吳益平20101一、命題思路介紹三、思考與建議二、中考結果反饋一、命題思路介紹三、思考與建議二、中考結果反饋2第一部分命題思路介紹第一部分命題思路介紹3有利于達標有利于課改有利于選拔有利于達標有利于課改有利于選拔41、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為命題依據(jù)2、考查主干知識、核心概念3、努力體現(xiàn)化學學科思想4、密切化學與STSE的聯(lián)系5、關注科學探究,突出思維能力的考查7、嘗試考查化學發(fā)展簡史的教學價值6、重視學生認知的動態(tài)發(fā)展2010年中考試題特點1、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為命題依據(jù)2、考查主干知識、核心概念3506中考1.下列詩句描述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B.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C.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D.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07中考27.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冰川融化B.食物腐敗C.鐵絲彎曲D.玉石雕刻依據(jù)課標、考試說明,考查主干核心知識06中考依據(jù)課標、考試說明,考查主干核心知識609中考25.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冰塊融化B.玻璃破碎C.樹木折斷D.鋼鐵生銹(難度系數(shù)0.82)08中考

25.下列自然災害發(fā)生時,其主要變化為化學變化的是A.臺風B.雪災C.山體滑坡.D.森林火災(難度系數(shù)0.73)2010中考25.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煤氣燃燒B.菜刀生銹C.牛奶變質D.瓷碗破碎09中考08中考7(一)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標準活動與探究建議認識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應現(xiàn)象和本質的聯(lián)系。知道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伴隨有能量變化,認識通過化學反應獲得能量的重要性。認識催化劑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質是變化的”的觀點。①交流平時觀察到的各種化學變化現(xiàn)象(或觀察一組化學變化),討論并歸納出化學變化的一些特征。②設計實驗推斷孔雀石(或堿式碳酸銅)分解的產物。③觀察硫酸銅溶液(或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分解反應快慢的影響。④觀察銅鋅原電池實驗。課程標準要求(一)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標準活動與探究建議認識化學807中考31.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的pH如下,其中顯堿性的是選項ABCD名稱肥皂水食鹽水白醋橘子水pH約9-107約2-3約3-42010中考35.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對于胃酸過多的人比較適宜的食物是:物質橘子泡菜葡萄玉米粥pH2.9~3.53.0~4.03.5~4.56.8~8.0選項ABCD07中考選項ABCD名稱肥皂水食鹽水白醋橘子水pH約9-10909中考36.紫甘藍汁液在不同酸堿度下的顏色變化如下pH12~34~67~9101112~14顏色深紅紫紅淺紫藍綠黃綠黃下列物質能使紫甘藍汁液變黃的是A.鹽酸B.水C.氫氧化鈉溶液D.酒精(難度系數(shù)0.68)09中考pH12~34~67~9101112~14顏色深紅紫1007中考42.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難度系數(shù)0.32)

(1)表中第14號元素是

;(2)查出磷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3)請用表中的元素符號所組成的物質寫出符合要求的化學方程式: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兩個分解反應①

;②

族周期ⅠA011H1.008ⅡAⅢAⅣAⅤAⅥAⅦA2He4..00323Li6.9414Be9.015B10.816C12.017N14.018O16.009F19.0010Ne20.18311Na22.9912Mg24.3113Al26.9814Si28.0915P30.9716S32.0617Cl35.4518Ar39.9507中考(1)表中第14號元素是;1127Co鈷58.9309中考40.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右圖所示的一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寫成“Co”的原因。⑴“Co”表示

元素(填名稱),其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⑵一氧化碳是由

兩種元素組成的

(填“單質”或“化合物”)。27Co122010中考32.右圖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11Na鈉22.9912Mg鎂24.3113Al鋁26.9814Si硅28.09A.它們都屬于金屬元素B.1個鋁原子的質量是26.98gC.硅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l4D.鎂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l2

2010中考11Na12Mg13Al14SiA.它們13(三)認識化學元素標準活動與探究建議認識氫、碳、氧、氮等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常見元素。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知道元素的簡單分類。能根據(jù)原子序數(shù)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形成“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不變”的觀念。①查找常見食品的元素組成,并列表說明。②查閱資料,了解地殼中含量較大的幾種元素及其存在。③收集有關人體新陳代謝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資料。課程標準要求(三)認識化學元素標準活動與探究建議認識氫、碳、氧142009年中考48.三聚氰胺化學式為C3H6N6)是一種化工原料,有輕微毒性,計算:(1)三聚氰胺相對分子質量:⑵三聚氰胺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⑶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精確到0.1%)。2010年中考47.過氧乙酸(化學式為C2H4O3)常用作消毒劑。計算(本題只要求寫出計算結果):(1)過氧乙酸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2)過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2009年中考2010年中考15(四)物質組成的表示標準活動與探究建議說出幾種常見元素的化合價。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常見物質的組成。利用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能看懂某些商品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根據(jù)某種氮肥包裝袋或產品說明書標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純度。課程標準要求(四)物質組成的表示標準活動與探究建議說出幾種常見16元素觀、微粒觀、分類觀、守恒觀、轉化觀、化學用語等。26.右圖的信息能說明:A.分子在不斷地運動B.分子之間有間隔C.分子很小D.分子可以再分體現(xiàn)化學學科思想元素觀、微粒觀、分類觀、守恒觀、轉化觀、化學用語等。26.右17

34.“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轉變?yōu)闊o毒氣體。其微觀過程如下圖所示,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B.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shù)比為3∶2C.反應后分子個數(shù)變少了D.反應后原子個數(shù)變少了34.“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轉變?yōu)闊o毒氣1827.2010年6月7日《海南日報》載: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土衛(wèi)六”表面遍布“湖海河流”,這些“湖海河流”中的液體并非水,而是液態(tài)甲烷和液態(tài)乙烷(C2H6)。甲烷和乙烷均屬于:A.有機物B.氧化物C.酸D.堿27.2010年6月7日《海南日報》載: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土衛(wèi)六”1946.為探究鐵銹蝕的影響因素,某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實驗方案]將3枚潔凈的鐵釘同時置于如圖所示環(huán)境下的試管中,觀察鐵釘銹蝕情況。[實驗現(xiàn)象]3天后,I、Ⅲ中鐵釘不生銹,Ⅱ中鐵釘明顯生銹。[獲得結論](1)對照實驗l、Ⅱ,可知鐵銹蝕的條件之一為

(2)防止鐵銹蝕的一種方法是

。[拓展探究](3)小明發(fā)現(xiàn)海邊的鐵器很容易生銹,從而猜測氯化鈉能加快鐵的銹蝕。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小明的猜想

關注科學探究,突出思維能力的考查46.為探究鐵銹蝕的影響因素,某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實驗20

37.小林查閱資料獲得有關物質燃燒的新信息:由此形成以下幾點認識:①反應(2)屬于置換反應②工業(yè)上常用反應(1)生產食鹽③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與④使用CO2滅火應有所選擇其中正確的是:A.只有①②④B.只有①④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②③2MgO+C(2)2Mg+CO22NaCl(1)2Na+C12重視學生認知的動態(tài)發(fā)展37.小林查閱資料獲得有關物質燃燒的新信息:由此形成以下幾21對燃燒條件認識的發(fā)展性獲取新信息,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對燃燒條件認識的發(fā)展性獲取新信息,解決新問題的能力22火可燃物與助燃物(氧氣或空氣接觸)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火可燃物與助燃物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23古代近代學會取火認識燃燒本質冶金陶瓷火藥內燃機蒸汽機探明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現(xiàn)代“神州、火炬”古代近代學會取火認識燃燒本質冶金陶瓷火藥內燃機蒸汽機探2440.1777年,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建立了燃燒氧化說。他認為空氣是由兩種氣體組成的,一種是能夠幫助燃燒的,稱為“氧氣”;另一種是不能幫助燃燒的,稱之為“窒息空氣”——氮氣。拉瓦錫對空氣組成認識的不足之處是

。嘗試考查化學發(fā)展簡史的教學價值40.1777年,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建立了燃燒氧化說。25第二部分中考結果反饋第二部分中考結果反饋26基本情況

2010年中考(與物理合場合卷)考試時間130分鐘,化學部分滿分110分。全省參加考試的人數(shù)為123088人(報考率88.6%)。試卷總體難度達到了預期目標,平均分為58.89,難度系數(shù)為0.535。基本情況2010年中考(與物理合場合卷)試卷總體難度27各大題得分情況題型滿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選擇題4226.4180.629填空題3014.6350.488簡答題126.530.544實驗題146.640.474計算題124.670.389全卷11058.890.535各大題得分情況題型滿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選擇題4226.418028各分數(shù)段人數(shù)統(tǒng)計分析表(總體樣本123088人)分數(shù)段100—11090—9980--8970--7960—6950--59人數(shù)97521633912374103371045810931百分比7.92%13.27%10.05%8.40%8.50%8.88%分數(shù)段40—4930—3920—2910--190—9人數(shù)11779131001469493613963百分比9.57%10.64%11.94%7.61%3.22%各分數(shù)段人數(shù)統(tǒng)計分析表(總體樣本123088人)分數(shù)段10029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30表2選擇題得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題號分值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2432.7510.9172532.1480.7162631.7820.5942731.6710.5572831.9110.6372932.4120.8043031.8060.6023131.7730.5913231.7460.5823332.0160.6723430.7950.2653532.3070.7693632.3310.7773730.9690.323五4226.4180.629表2選擇題得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題號分值平均分難31

34.“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轉變?yōu)闊o毒氣體。其微觀過程如下圖所示,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B.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shù)比為3∶2C.反應后分子個數(shù)變少了D.反應后原子個數(shù)變少了34.“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轉變?yōu)闊o毒氣32選項ABCD人數(shù)292764914132100948840.6%的考生選擇B選項,僅僅通過圖片呈現(xiàn)的反應前兩種分子的數(shù)目比來獲取答案。選項ABCD人數(shù)292764914132100948833對教學的啟示1、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準確認識2、對實際化學反應的理解3、從微觀角度認識化學反應對教學的啟示1、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準確認識2、對實際化學反應的34

37.小林查閱資料獲得有關物質燃燒的新信息:由此形成以下幾點認識:①反應(2)屬于置換反應②工業(yè)上常用反應(1)生產食鹽③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與④使用CO2滅火應有所選擇其中正確的是:A.只有①②④B.只有①④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②③2MgO+C(2)2Mg+CO22NaCl(1)2Na+C1237.小林查閱資料獲得有關物質燃燒的新信息:由此形成以下幾35選項ABCD人數(shù)33910269083909320064選擇A、B選項的考生共占49.4%

,他們認為燃燒一定要有氧氣參加。選項ABCD人數(shù)3391026908390932006436對教學的啟示1、對燃燒的全面認識2、學生對概念認識的發(fā)展性可燃物跟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熱、發(fā)光的劇烈氧化反應叫做燃燒。物質相互反應而產生光和熱的過程叫做燃燒。對教學的啟示1、對燃燒的全面認識2、學生對概念認識的發(fā)展性可37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38第38題平均分8.41(滿分10分)第38題平均分8.41(滿分10分)39第43題平均分3.77(滿分6分)第43題平均分3.77(滿分6分)40《課程標準》建議: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感受身邊的化學物質和化學變化,增強學習的興趣,加深他們對化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應用的認識。考試結果表明,考生重視化學與STSE的密切聯(lián)系,對初中化學所學習的重要物質的用途掌握較好。《課程標準》建議: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感受41得分012345678%32.1%1.85%27.7%2.66%11.9%0.93%10.12%0.56%12.2%得分012345678%32.1%1.85%27.7%2.64244.過濾是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1)做過濾實驗時,發(fā)現(xiàn)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其原因可能是什么?(說出一種即可)(2)舉出生產生活及實驗中使用過濾的一個實例。44.過濾是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43第44題平均分2.71(滿分6分)第44題平均分2.71(滿分6分)4445.氣焊和氣割都需要用到乙炔。乙炔俗稱電石氣(化學式為C2H2),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實驗室常用塊狀固體碳化鈣與水反應制備乙炔,該反應比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氫分解更加劇烈。請回答:(1)乙炔的物理性質之一是

;(2)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

;(3)從下圖選擇實驗室制備乙炔所用儀器的最佳組合

(填序號)。45.氣焊和氣割都需要用到乙炔。乙炔俗稱電石氣(化學式為C245第45題平均分3.32(滿分6分)第45題平均分3.32(滿分6分)4646.為探究鐵銹蝕的影響因素,某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實驗方案]將3枚潔凈的鐵釘同時置于如圖所示環(huán)境下的試管中,觀察鐵釘銹蝕情況。[實驗現(xiàn)象]3天后,I、Ⅲ中鐵釘不生銹,Ⅱ中鐵釘明顯生銹。[獲得結論](1)對照實驗l、Ⅱ,可知鐵銹蝕的條件之一為

(2)防止鐵銹蝕的一種方法是

。[拓展探究](3)小明發(fā)現(xiàn)海邊的鐵器很容易生銹,從而猜測氯化鈉能加快鐵的銹蝕。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小明的猜想

46.為探究鐵銹蝕的影響因素,某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實驗47第46題平均分3.32(滿分8分)第46題平均分3.32(滿分8分)48第44、45、46題共20分,考生平均得分9.35。總體情況尚可。第45、46題均有3個小題,由易到難,有一定的梯度。第(3)題對于基礎較好的考生群體有一定的區(qū)分作用。第44題:實驗意外的原因分析第45題:知識遷移應用,化學反應中量的控制第46題:對照實驗結果分析,實驗方案設計第44、45、46題共20分,考生平均得分9.35。4942.如圖所示,擠壓膠頭滴管中的液體,使之與瓶中固體接觸,可使小氣球鼓起來。請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方程式:(1)分解反應

;(2)化合反應

。42.如圖所示,擠壓膠頭滴管中的液體,使之與瓶中固體接觸,可50第42題平均分0.54(滿分4分)第42題平均分0.54(滿分4分)51第42題考查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對優(yōu)秀群體有一定的區(qū)分作用。氣球鼓起來:源于瓶中壓強增大。(1)有氣體產生;(2)有熱量放出。考慮試題的限制條件:固體與液體接觸;反應類型。零分人數(shù)93502,滿分人數(shù)6767。第42題考查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對優(yōu)秀52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532008年中考(難度系數(shù)0.59)26.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A.二氧化碳B.水蒸氣C.氮氣D.氧氣2009年中考(難度系數(shù)0.57)26.空氣中含量較多且性質活潑的氣體是:A.氧氣B.氮氣C.二氧化碳D.水蒸氣2008年中考(難度系數(shù)0.59)2009年中考(難度系數(shù)05440.1777年,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建立了燃燒氧化說。他認為空氣是由兩種氣體組成的,一種是能夠幫助燃燒的,稱為“氧氣”;另一種是不能幫助燃燒的,稱之為“窒息空氣”——氮氣。拉瓦錫對空氣組成認識的不足之處是

。(0.448)40.1777年,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建立了燃燒氧化說。55現(xiàn)行的中學化學教科書,關于化學史的資料比較豐富。以九年級《化學》(上海教育出版社)教科書為例,關于化學史的插圖一共有26幅。高中化學新課程教科書以“科學史話”、“歷史回眸”等欄目的形式,凸顯了化學發(fā)展簡史的地位。教師本身要對化學發(fā)展史有足夠的認識與理解,在此基礎上,依據(jù)教學目標要求對相關資源進行加工整合,才有可能對化學知識做出歷史的敘述,才有可能引導學生去關注化學中驚奇的發(fā)現(xiàn)、嚴密的推理及概念的形成,才有可能生動地描述人類探索化學世界奧秘的艱辛歷程,以其中的歡樂、困惑、驚奇和哲理去感染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現(xiàn)行的中學化學教科書,關于化學史的資料比較豐富。以九56第48題平均分2.48(滿分7分)第48題平均分2.48(滿分7分)5748.(2010中考)為測定貝殼中碳酸鈣的含量,小紅將貝殼粉碎后,取樣品l0g,與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雜質不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1.76g。計算貝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49.(2009中考)黃銅是銅和鋅的合金,在20g黃銅樣品中加入足量稀鹽酸使其完全反應,生成氫氣0.2g,求樣品中銅的質量。51.(2007中考)海南四周環(huán)海,海洋資源極為豐富。從海水中提取鎂的第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l2+Ca(OH)2=Mg(OH)2↓+CaCl2。現(xiàn)有海水樣品(含NaCl、MgCl2、CaCl2)400g,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應后得沉淀1.16g。求海水樣品中MgCl2的質量分數(shù)。48.(2010中考)為測定貝殼中碳酸鈣的含量,小紅將貝殼粉58時間題型滿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2007計算題61.910.322009計算題62.040.342010計算題72.480.35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我省考生的化學計算能力正穩(wěn)步上升。但放棄學習的面積并未減小。時間題型滿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2007計算題61.910.32259第三部分思考與建議第三部分思考與建議602007—2010年,我省中考化學學科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考生人數(shù)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優(yōu)秀率及格率低分率2007年11395058.180.52919.2%47.72%34.15%2008年11843352.800.48015.7%40.4%40.4%2009年11847065.460.59527.11%57.7%22.69%2010年12308858.890.53521.19%48.14%33.41%說明:及格指等級G以上(即卷面分60分以上);優(yōu)秀指等級B以上(即卷面分90分以上);低分指等級J以下(即卷面分39分以下)。2007—2010年,我省中考化學學科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考生人612008年中考選擇題2008年中考選擇題62(1)21.6%的學生認為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氧氣。(2)37.8%的學生認為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產物是黑色固體。(3)46.2%的學生認為KCl屬于氮肥。(4)32.1%的學生認為鎂條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的生成物的質量減少了。(1)21.6%的學生認為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氧氣。6312、您認為低分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A、學生本身厭學B、受新的讀書無用論影響C、教師教學脫離學生實際基礎,教法陳舊問題在哪里?(中考評卷期間的調查)多數(shù)老師的選項為A或B12、您認為低分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問題在哪里?64思考一、當學校教育把升學當作唯一追求的時候,那些升學無望的孩子該怎樣面對學習。他們還能堅持嗎?建議樹立大教育觀,堅決摒棄所謂的“直擊中考”的觀念。唯其如此,才可能解放教師,課堂教學才可能生成更多的智慧,才可能真正還原化學學科的本來面目,化學課才可能變得更加有趣,才可能讓更多升學無望的學生愛上化學。此為解決大面積低分的重要途徑之一。思考一、當學校教育把升學當作唯一追求的時候,那些升學無望的孩65所有的弱勢群體都在逃跑和重新選擇。學生如果在數(shù)學老師那里得不到賞識,他就會愛上他的英語老師。如果他在英語老師那里找不到賞識的感覺,他會喜歡上語文。如果學生在整個學校都找不到賞識,他就會選擇逃學。——劉良華《展望目標教學》一個化學老師要愛化學,很多老師不愛,化學老師要對實驗有點瘋狂,鐘情實驗,愛科學,愛動手,愛觀察。可是今天這樣的化學老師太少了,很多都像英語老師教學生記憶的訣竅。——黃建國所有的弱勢群體都在逃跑和重新選擇。學生如果在數(shù)66思考二、當把知識的傳授作為教學的唯一目標時,神奇的化學世界在學生的眼里會變成什么樣子?建議廣大教師需要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完善本體知識,挖掘化學學科蘊含的教育教學價值,展示化學學科的魅力,重視化學觀念的建立,積極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思維得到發(fā)展,情感得到豐富。思考二、當把知識的傳授作為教學的唯一目標時,神奇的化學世界在67科學本身就是真善美的統(tǒng)一,真的科學理論總是與美的自然界的表現(xiàn)形式相一致。——清華大學附中閆夢醒科學本身就是真善美的統(tǒng)一,真的科學理論總是與美的自然界的表現(xiàn)68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69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70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71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72思考三、當需要一年才能完成的學習任務被壓縮在半年之內,大家拼命地追趕所謂的“進度”之時,基礎差的學生還能樹立學習信心嗎?建議直面我省基礎教育比較薄弱,學生的學習自覺性自主性還有待提高的現(xiàn)實,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牢固地樹立“以學定教”的理念,關注學生的差異,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思考三、當需要一年才能完成的學習任務被壓縮在半年之內,大家拼73思考四、課堂是實施新課程的主要陣地,教師是新課程理念的直接執(zhí)行者。當有些教師仍以舊教材為主線開展復習之時,教學效率能得到保證嗎?建議最近的問卷調查表明,65.8%的初中化學教師擁有《課程標準》,較之過去有了顯著進步,說明越來越多的教師重視對課程標準的學習。建議認真學習課程標準,深入鉆研教材,深刻理解新課程的目標要求和內容標準,準確把握新教材的教學要求和深廣度。思考四、課堂是實施新課程的主要陣地,教師是新課程理念的直接執(zhí)74思考五、語言表達不準確,書寫不規(guī)范,化學用語混亂等問題是歷年中考的痼疾。如何突破?建議從提高學生的認識入手,引導學生從國際視野認識化學用語書寫規(guī)范的重要性,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時,除了要嚴格要求、適度強化之外,還要注意自身的規(guī)范使用,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思考五、語言表達不準確,書寫不規(guī)范,化學用語混亂等問題是歷年75思考六、當把實驗教學僅僅定位于驗證結果、獲取知識的途徑時,還有多少教師愿意在實驗教學中投入時間與精力?建議(1)提高認識,共同思考開展化學實驗教學的價值。(2)提高開展實驗教學的能力。我們必須思考:哪些問題具有探究的價值?面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教師應提供怎樣的條件(包括必須的知識基礎、實驗技能等)支持學生探究,預測開展探究時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提前設計好應對預案,確保探究順利開展,避免在細枝末節(jié)上糾纏不休。(3)準確評價探究活動,發(fā)揮評價的引導作用。思考六、當把實驗教學僅僅定位于驗證結果、獲取知識的途徑時,還76敬請關注:海南教研網化學頻道:/9089/blog.aspx敬請關注:77謝謝各位老師的傾聽請?zhí)釋氋F意見!謝謝各位老師的傾聽78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從中考結果探尋問題根源——海南省2010年中考化學學科信息發(fā)布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吳益平2010年10月9日海南實驗中學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吳益平201079一、命題思路介紹三、思考與建議二、中考結果反饋一、命題思路介紹三、思考與建議二、中考結果反饋80第一部分命題思路介紹第一部分命題思路介紹81有利于達標有利于課改有利于選拔有利于達標有利于課改有利于選拔821、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為命題依據(jù)2、考查主干知識、核心概念3、努力體現(xiàn)化學學科思想4、密切化學與STSE的聯(lián)系5、關注科學探究,突出思維能力的考查7、嘗試考查化學發(fā)展簡史的教學價值6、重視學生認知的動態(tài)發(fā)展2010年中考試題特點1、課程標準、考試說明為命題依據(jù)2、考查主干知識、核心概念38306中考1.下列詩句描述的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千里冰封,萬里雪飄B.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C.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D.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07中考27.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冰川融化B.食物腐敗C.鐵絲彎曲D.玉石雕刻依據(jù)課標、考試說明,考查主干核心知識06中考依據(jù)課標、考試說明,考查主干核心知識8409中考25.下列屬于化學變化的是A.冰塊融化B.玻璃破碎C.樹木折斷D.鋼鐵生銹(難度系數(shù)0.82)08中考

25.下列自然災害發(fā)生時,其主要變化為化學變化的是A.臺風B.雪災C.山體滑坡.D.森林火災(難度系數(shù)0.73)2010中考25.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A.煤氣燃燒B.菜刀生銹C.牛奶變質D.瓷碗破碎09中考08中考85(一)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標準活動與探究建議認識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應現(xiàn)象和本質的聯(lián)系。知道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伴隨有能量變化,認識通過化學反應獲得能量的重要性。認識催化劑的重要作用。初步形成“物質是變化的”的觀點。①交流平時觀察到的各種化學變化現(xiàn)象(或觀察一組化學變化),討論并歸納出化學變化的一些特征。②設計實驗推斷孔雀石(或堿式碳酸銅)分解的產物。③觀察硫酸銅溶液(或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分解反應快慢的影響。④觀察銅鋅原電池實驗。課程標準要求(一)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標準活動與探究建議認識化學8607中考31.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的pH如下,其中顯堿性的是選項ABCD名稱肥皂水食鹽水白醋橘子水pH約9-107約2-3約3-42010中考35.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對于胃酸過多的人比較適宜的食物是:物質橘子泡菜葡萄玉米粥pH2.9~3.53.0~4.03.5~4.56.8~8.0選項ABCD07中考選項ABCD名稱肥皂水食鹽水白醋橘子水pH約9-108709中考36.紫甘藍汁液在不同酸堿度下的顏色變化如下pH12~34~67~9101112~14顏色深紅紫紅淺紫藍綠黃綠黃下列物質能使紫甘藍汁液變黃的是A.鹽酸B.水C.氫氧化鈉溶液D.酒精(難度系數(shù)0.68)09中考pH12~34~67~9101112~14顏色深紅紫8807中考42.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和研究化學的重要工具,下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難度系數(shù)0.32)

(1)表中第14號元素是

;(2)查出磷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3)請用表中的元素符號所組成的物質寫出符合要求的化學方程式: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兩個分解反應①

;②

族周期ⅠA011H1.008ⅡAⅢAⅣAⅤAⅥAⅦA2He4..00323Li6.9414Be9.015B10.816C12.017N14.018O16.009F19.0010Ne20.18311Na22.9912Mg24.3113Al26.9814Si28.0915P30.9716S32.0617Cl35.4518Ar39.9507中考(1)表中第14號元素是;8927Co鈷58.9309中考40.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右圖所示的一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寫成“Co”的原因。⑴“Co”表示

元素(填名稱),其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⑵一氧化碳是由

兩種元素組成的

(填“單質”或“化合物”)。27Co902010中考32.右圖為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的局部。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11Na鈉22.9912Mg鎂24.3113Al鋁26.9814Si硅28.09A.它們都屬于金屬元素B.1個鋁原子的質量是26.98gC.硅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l4D.鎂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l2

2010中考11Na12Mg13Al14SiA.它們91(三)認識化學元素標準活動與探究建議認識氫、碳、氧、氮等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常見元素。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知道元素的簡單分類。能根據(jù)原子序數(shù)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形成“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不變”的觀念。①查找常見食品的元素組成,并列表說明。②查閱資料,了解地殼中含量較大的幾種元素及其存在。③收集有關人體新陳代謝必需的微量元素的資料。課程標準要求(三)認識化學元素標準活動與探究建議認識氫、碳、氧922009年中考48.三聚氰胺化學式為C3H6N6)是一種化工原料,有輕微毒性,計算:(1)三聚氰胺相對分子質量:⑵三聚氰胺中碳、氫、氮元素的質量比:⑶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精確到0.1%)。2010年中考47.過氧乙酸(化學式為C2H4O3)常用作消毒劑。計算(本題只要求寫出計算結果):(1)過氧乙酸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2)過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2009年中考2010年中考93(四)物質組成的表示標準活動與探究建議說出幾種常見元素的化合價。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常見物質的組成。利用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能看懂某些商品標簽上標示的物質成分及其含量。根據(jù)某種氮肥包裝袋或產品說明書標示的含氮量推算它的純度。課程標準要求(四)物質組成的表示標準活動與探究建議說出幾種常見94元素觀、微粒觀、分類觀、守恒觀、轉化觀、化學用語等。26.右圖的信息能說明:A.分子在不斷地運動B.分子之間有間隔C.分子很小D.分子可以再分體現(xiàn)化學學科思想元素觀、微粒觀、分類觀、守恒觀、轉化觀、化學用語等。26.右95

34.“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轉變?yōu)闊o毒氣體。其微觀過程如下圖所示,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B.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shù)比為3∶2C.反應后分子個數(shù)變少了D.反應后原子個數(shù)變少了34.“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轉變?yōu)闊o毒氣9627.2010年6月7日《海南日報》載: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土衛(wèi)六”表面遍布“湖海河流”,這些“湖海河流”中的液體并非水,而是液態(tài)甲烷和液態(tài)乙烷(C2H6)。甲烷和乙烷均屬于:A.有機物B.氧化物C.酸D.堿27.2010年6月7日《海南日報》載: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土衛(wèi)六”9746.為探究鐵銹蝕的影響因素,某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實驗方案]將3枚潔凈的鐵釘同時置于如圖所示環(huán)境下的試管中,觀察鐵釘銹蝕情況。[實驗現(xiàn)象]3天后,I、Ⅲ中鐵釘不生銹,Ⅱ中鐵釘明顯生銹。[獲得結論](1)對照實驗l、Ⅱ,可知鐵銹蝕的條件之一為

(2)防止鐵銹蝕的一種方法是

。[拓展探究](3)小明發(fā)現(xiàn)海邊的鐵器很容易生銹,從而猜測氯化鈉能加快鐵的銹蝕。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小明的猜想

關注科學探究,突出思維能力的考查46.為探究鐵銹蝕的影響因素,某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實驗98

37.小林查閱資料獲得有關物質燃燒的新信息:由此形成以下幾點認識:①反應(2)屬于置換反應②工業(yè)上常用反應(1)生產食鹽③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與④使用CO2滅火應有所選擇其中正確的是:A.只有①②④B.只有①④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②③2MgO+C(2)2Mg+CO22NaCl(1)2Na+C12重視學生認知的動態(tài)發(fā)展37.小林查閱資料獲得有關物質燃燒的新信息:由此形成以下幾99對燃燒條件認識的發(fā)展性獲取新信息,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對燃燒條件認識的發(fā)展性獲取新信息,解決新問題的能力100火可燃物與助燃物(氧氣或空氣接觸)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火可燃物與助燃物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101古代近代學會取火認識燃燒本質冶金陶瓷火藥內燃機蒸汽機探明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現(xiàn)代“神州、火炬”古代近代學會取火認識燃燒本質冶金陶瓷火藥內燃機蒸汽機探10240.1777年,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建立了燃燒氧化說。他認為空氣是由兩種氣體組成的,一種是能夠幫助燃燒的,稱為“氧氣”;另一種是不能幫助燃燒的,稱之為“窒息空氣”——氮氣。拉瓦錫對空氣組成認識的不足之處是

。嘗試考查化學發(fā)展簡史的教學價值40.1777年,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建立了燃燒氧化說。103第二部分中考結果反饋第二部分中考結果反饋104基本情況

2010年中考(與物理合場合卷)考試時間130分鐘,化學部分滿分110分。全省參加考試的人數(shù)為123088人(報考率88.6%)。試卷總體難度達到了預期目標,平均分為58.89,難度系數(shù)為0.535。基本情況2010年中考(與物理合場合卷)試卷總體難度105各大題得分情況題型滿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選擇題4226.4180.629填空題3014.6350.488簡答題126.530.544實驗題146.640.474計算題124.670.389全卷11058.890.535各大題得分情況題型滿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選擇題4226.4180106各分數(shù)段人數(shù)統(tǒng)計分析表(總體樣本123088人)分數(shù)段100—11090—9980--8970--7960—6950--59人數(shù)97521633912374103371045810931百分比7.92%13.27%10.05%8.40%8.50%8.88%分數(shù)段40—4930—3920—2910--190—9人數(shù)11779131001469493613963百分比9.57%10.64%11.94%7.61%3.22%各分數(shù)段人數(shù)統(tǒng)計分析表(總體樣本123088人)分數(shù)段100107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108表2選擇題得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題號分值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2432.7510.9172532.1480.7162631.7820.5942731.6710.5572831.9110.6372932.4120.8043031.8060.6023131.7730.5913231.7460.5823332.0160.6723430.7950.2653532.3070.7693632.3310.7773730.9690.323五4226.4180.629表2選擇題得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題號分值平均分難109

34.“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轉變?yōu)闊o毒氣體。其微觀過程如下圖所示,其中不同的圓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B.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shù)比為3∶2C.反應后分子個數(shù)變少了D.反應后原子個數(shù)變少了34.“尾氣催化轉換器”將汽車尾氣中的有毒氣體轉變?yōu)闊o毒氣110選項ABCD人數(shù)292764914132100948840.6%的考生選擇B選項,僅僅通過圖片呈現(xiàn)的反應前兩種分子的數(shù)目比來獲取答案。選項ABCD人數(shù)2927649141321009488111對教學的啟示1、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準確認識2、對實際化學反應的理解3、從微觀角度認識化學反應對教學的啟示1、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準確認識2、對實際化學反應的112

37.小林查閱資料獲得有關物質燃燒的新信息:由此形成以下幾點認識:①反應(2)屬于置換反應②工業(yè)上常用反應(1)生產食鹽③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與④使用CO2滅火應有所選擇其中正確的是:A.只有①②④B.只有①④C.只有①③④D.只有②③2MgO+C(2)2Mg+CO22NaCl(1)2Na+C1237.小林查閱資料獲得有關物質燃燒的新信息:由此形成以下幾113選項ABCD人數(shù)33910269083909320064選擇A、B選項的考生共占49.4%

,他們認為燃燒一定要有氧氣參加。選項ABCD人數(shù)33910269083909320064114對教學的啟示1、對燃燒的全面認識2、學生對概念認識的發(fā)展性可燃物跟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熱、發(fā)光的劇烈氧化反應叫做燃燒。物質相互反應而產生光和熱的過程叫做燃燒。對教學的啟示1、對燃燒的全面認識2、學生對概念認識的發(fā)展性可115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116第38題平均分8.41(滿分10分)第38題平均分8.41(滿分10分)117第43題平均分3.77(滿分6分)第43題平均分3.77(滿分6分)118《課程標準》建議: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感受身邊的化學物質和化學變化,增強學習的興趣,加深他們對化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應用的認識。考試結果表明,考生重視化學與STSE的密切聯(lián)系,對初中化學所學習的重要物質的用途掌握較好。《課程標準》建議: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他們感受119得分012345678%32.1%1.85%27.7%2.66%11.9%0.93%10.12%0.56%12.2%得分012345678%32.1%1.85%27.7%2.612044.過濾是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1)做過濾實驗時,發(fā)現(xiàn)過濾后濾液仍然渾濁。其原因可能是什么?(說出一種即可)(2)舉出生產生活及實驗中使用過濾的一個實例。44.過濾是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121第44題平均分2.71(滿分6分)第44題平均分2.71(滿分6分)12245.氣焊和氣割都需要用到乙炔。乙炔俗稱電石氣(化學式為C2H2),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實驗室常用塊狀固體碳化鈣與水反應制備乙炔,該反應比二氧化錳催化過氧化氫分解更加劇烈。請回答:(1)乙炔的物理性質之一是

;(2)圖中儀器a的名稱是

;(3)從下圖選擇實驗室制備乙炔所用儀器的最佳組合

(填序號)。45.氣焊和氣割都需要用到乙炔。乙炔俗稱電石氣(化學式為C2123第45題平均分3.32(滿分6分)第45題平均分3.32(滿分6分)12446.為探究鐵銹蝕的影響因素,某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實驗方案]將3枚潔凈的鐵釘同時置于如圖所示環(huán)境下的試管中,觀察鐵釘銹蝕情況。[實驗現(xiàn)象]3天后,I、Ⅲ中鐵釘不生銹,Ⅱ中鐵釘明顯生銹。[獲得結論](1)對照實驗l、Ⅱ,可知鐵銹蝕的條件之一為

(2)防止鐵銹蝕的一種方法是

。[拓展探究](3)小明發(fā)現(xiàn)海邊的鐵器很容易生銹,從而猜測氯化鈉能加快鐵的銹蝕。請設計實驗方案驗證小明的猜想

46.為探究鐵銹蝕的影響因素,某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實驗125第46題平均分3.32(滿分8分)第46題平均分3.32(滿分8分)126第44、45、46題共20分,考生平均得分9.35。總體情況尚可。第45、46題均有3個小題,由易到難,有一定的梯度。第(3)題對于基礎較好的考生群體有一定的區(qū)分作用。第44題:實驗意外的原因分析第45題:知識遷移應用,化學反應中量的控制第46題:對照實驗結果分析,實驗方案設計第44、45、46題共20分,考生平均得分9.35。12742.如圖所示,擠壓膠頭滴管中的液體,使之與瓶中固體接觸,可使小氣球鼓起來。請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學方程式:(1)分解反應

;(2)化合反應

。42.如圖所示,擠壓膠頭滴管中的液體,使之與瓶中固體接觸,可128第42題平均分0.54(滿分4分)第42題平均分0.54(滿分4分)129第42題考查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對優(yōu)秀群體有一定的區(qū)分作用。氣球鼓起來:源于瓶中壓強增大。(1)有氣體產生;(2)有熱量放出。考慮試題的限制條件:固體與液體接觸;反應類型。零分人數(shù)93502,滿分人數(shù)6767。第42題考查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能力、綜合思維能力。對優(yōu)秀130從命題思路反觀教學要求剖析課件1312008年中考(難度系數(shù)0.59)26.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A.二氧化碳B.水蒸氣C.氮氣D.氧氣2009年中考(難度系數(shù)0.57)26.空氣中含量較多且性質活潑的氣體是:A.氧氣B.氮氣C.二氧化碳D.水蒸氣2008年中考(難度系數(shù)0.59)2009年中考(難度系數(shù)013240.1777年,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建立了燃燒氧化說。他認為空氣是由兩種氣體組成的,一種是能夠幫助燃燒的,稱為“氧氣”;另一種是不能幫助燃燒的,稱之為“窒息空氣”——氮氣。拉瓦錫對空氣組成認識的不足之處是

。(0.448)40.1777年,拉瓦錫推翻了“燃素說”,建立了燃燒氧化說。133現(xiàn)行的中學化學教科書,關于化學史的資料比較豐富。以九年級《化學》(上海教育出版社)教科書為例,關于化學史的插圖一共有26幅。高中化學新課程教科書以“科學史話”、“歷史回眸”等欄目的形式,凸顯了化學發(fā)展簡史的地位。教師本身要對化學發(fā)展史有足夠的認識與理解,在此基礎上,依據(jù)教學目標要求對相關資源進行加工整合,才有可能對化學知識做出歷史的敘述,才有可能引導學生去關注化學中驚奇的發(fā)現(xiàn)、嚴密的推理及概念的形成,才有可能生動地描述人類探索化學世界奧秘的艱辛歷程,以其中的歡樂、困惑、驚奇和哲理去感染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現(xiàn)行的中學化學教科書,關于化學史的資料比較豐富。以九134第48題平均分2.48(滿分7分)第48題平均分2.48(滿分7分)13548.(2010中考)為測定貝殼中碳酸鈣的含量,小紅將貝殼粉碎后,取樣品l0g,與足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雜質不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1.76g。計算貝殼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49.(2009中考)黃銅是銅和鋅的合金,在20g黃銅樣品中加入足量稀鹽酸使其完全反應,生成氫氣0.2g,求樣品中銅的質量。51.(2007中考)海南四周環(huán)海,海洋資源極為豐富。從海水中提取鎂的第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gCl2+Ca(OH)2=Mg(OH)2↓+CaCl2。現(xiàn)有海水樣品(含NaCl、MgCl2、CaCl2)400g,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應后得沉淀1.16g。求海水樣品中MgCl2的質量分數(shù)。48.(2010中考)為測定貝殼中碳酸鈣的含量,小紅將貝殼粉136時間題型滿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2007計算題61.910.322009計算題62.040.342010計算題72.480.35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我省考生的化學計算能力正穩(wěn)步上升。但放棄學習的面積并未減小。時間題型滿分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2007計算題61.910.322137第三部分思考與建議第三部分思考與建議1382007—2010年,我省中考化學學科的相關數(shù)據(jù)如下:考生人數(shù)平均分難度系數(shù)優(yōu)秀率及格率低分率2007年11395058.180.52919.2%47.72%34.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