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教案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新課標_第1頁
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教案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新課標_第2頁
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教案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新課標_第3頁
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教案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新課標_第4頁
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教案2024-2025學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新課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第14課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教學目標1.通過史料、圖片以及地圖等資料,掌握宋元時期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知道宋元時期天文學的發展。(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2.了解宋代理學,明確對宋詞和元曲的認識,把文學作品與作者的生活背景、特定的歷史時期充分聯系起來,深刻認識宋元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3.通過分析宋元時期活字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發明對世界歷史的影響,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學習古代科學家勤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精神,并樹立憂患意識,為中國科技的再次崛起而奮斗。(歷史解釋、家國情懷)4.通過對比《資治通鑒》與《史記》的作者、朝代、敘述內容、體例、史學價值,認識這兩部史學巨著的異同,感悟我國史學的豐富多彩和博大精深。(歷史解釋、家國情懷)重點難點重點:宋元時期的科技發明;宋代天文學成就;宋詞和元曲;《資治通鑒》。難點:宋元時期科技先進的原因;程朱理學。教法學法以啟發式教學為主,結合史料設置問題進行探究。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材料分析法。導與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展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水平凈增長曲線和宋代三大發明圖(見課件)。教師: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歷經數千年的發展,至宋元時期,以自己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創造了中華文明史上的又一個文化高峰,這一時期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呢?我們今天來學習第14課《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來學習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及其他文化成就。教師隨筆導與學過程二、新課講授板塊一活字印刷術的發明1.觀看視頻《活字印刷術》(見課件),識讀活字印刷術流程圖(見課件),閱讀材料并結合教材知識,指出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者,概括活字印刷術的步驟和優點。答案:(1)發明者:活字印刷術是北宋匠人畢昇發明。(2)步驟:用膠泥刻字,然后用火燒制,制成泥活字。在鐵板上進行排版,然后印刷。印完后將泥字拆開,可再次排版。(3)優點:字??梢苑磸屠?版式可以調整,節省人力物力。2.識讀圖文資料(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概述活字印刷術發明后,印刷術的發展歷程。答案:西夏也出現了泥活字印刷。后來,能工巧匠又發明了木活字。元代科學家王禎對木活字技術作了系統總結并創新。元代中期,錫活字印刷出現。3.識讀《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與傳播》地圖(見課件),閱讀材料并結合教材知識,講述活字印刷術的傳播歷程,分析其影響。答案:(1)傳播歷程:13世紀時,活字印刷術傳入朝鮮半島,后來傳到日本和東南亞地區,又經絲綢之路傳到波斯,經過蒙古西征等途徑傳入歐洲。(2)影響: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過渡語:活字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科技四大發明之一,除了我們已經學習的造紙術和印刷術外,其他兩項發明是什么呢?板塊二指南針、火藥的應用1.(1)識讀圖片(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概述指南針的發明歷程,何時開始應用于航海事業?宋代指南針迅速應用于航海領域的原因是什么?答案:①發明歷程:先秦以來文獻中記載的司南,可能是天然磁石制成的指南工具。后來,人們又制成指南針。宋代開始用人造磁鐵制成指南的工具。后來人們把帶有磁性的鋼針安置在刻有度數的盤中,制成了羅盤。②時間:北宋末年,中國的海船上開始使用指南針。③原因:宋代有發達的造船業,而且海外貿易繁榮。(2)識讀《火藥和指南針的發明與傳播》地圖(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復述指南針是如何對外傳播的。答案:指南針經過阿拉伯地區傳到了歐洲。(3)觀看視頻《指南針在航海史上的重大意義》(見課件),識讀圖片和地圖(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分析指南針發明和應用的重大意義。答案:①對世界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②為歐洲航海家開辟新航路和實現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2.(1)識讀圖片(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概述火藥的發明與應用。答案:唐朝時,中國人已經發明了火藥。唐朝末年,火藥開始運用到軍事領域。宋元時期,火藥更多地用于戰爭。元朝用金屬作筒,發明了火銃。(2)識讀《火藥和指南針的發明與傳播》地圖(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復述火藥是如何向外傳播的。答案:13世紀傳入阿拉伯地區,14世紀初又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3)識讀圖片,閱讀材料(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分析火藥發明與應用的影響。答案:我國發明的火藥和火器傳入歐洲后,對歐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戰方式產生影響。教師隨筆導與學過程3.問題探究:宋元時期科技發達的原因是什么?答案:隋唐文化的輝煌成就為宋元科技的發展奠定基礎;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為科技文化成就奠定了物質基礎;民族交融加強,中外交往發達,經濟文化交流頻繁。過渡語: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展的重大貢獻。宋元時期的科技發明不僅僅局限于這些方面,在天文學方面亦是成就斐然。板塊三天文學的發展1.識讀圖片(見課件),閱讀史料并結合教材知識,指出沈括生活的朝代、主要科技成就。答案:(1)朝代:北宋。(2)成就:①創制先進的歷法“十二氣歷”,有利于農事安排。②著有《夢溪筆談》一書,綜合了我國古代主要是北宋時期的許多科技成就,在我國和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識讀圖片(見課件),閱讀材料并結合教材知識,指出蘇頌生活的朝代、主要成就及其地位。答案:(1)朝代:北宋。(2)成就:主持創制了水運儀象臺。(3)地位:集觀測、演示和報時于一身,比歐洲同類天文儀器早了數百年。3.識讀圖片(見課件),閱讀材料并結合教材知識,指出郭守敬生活的朝代,歸納其科技成就。答案:(1)生活朝代:元朝。(2)成就:①研制出簡儀等近20種天文儀器。②主持在全國范圍內天文測量,在元初編成新的歷法《授時歷》,對指導農業生產有很大幫助。③測定的一年為365.2425天,與現行公歷的取值幾乎相同,比現行公歷的確立早約300年。過渡語:宋元時期科技發達,文化昌盛,在思想方面也是熠熠生輝。板塊四理學1.識讀人物圖片(見課件),閱讀材料并結合教材知識,解釋理學概念,列舉出理學代表人物。歸納“二程”的思想主張。答案:(1)概念:宋代儒學在兼收并蓄的基礎上形成理學,也被稱為“程朱理學”。(2)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顥、程頤兄弟和南宋的朱熹。(3)思想主張:認為理是天下萬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則。他們將天理與傳統的倫理道德聯系起來,要求人們為人行事必須遵循天理。2.識讀圖片(見課件),閱讀材料并結合教材知識,指出朱熹的地位,分析朱熹的思想主張及其影響。答案:(1)地位:是理學的集大成者。(2)思想主張:強調存天理、滅人欲,要求人們遵從傳統的倫理道德和社會秩序。(3)影響:這一思想有利于維護封建統治,逐漸成為我國古代的統治思想。3.閱讀材料(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分析理學的歷史影響。答案:(1)積極影響:理學豐富了中華文化的思想內涵。(2)消極影響:理學強調封建禮教,束縛了人們的精神追求。過渡語:宋元時期不僅科技、思想方面成就突出,而且文學方面也有杰出成就。宋詞、元曲與唐詩并立為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三座高峰,宋詞和元曲是怎樣走向興盛的呢?教師隨筆導與學過程板塊五宋詞和元曲1.(1)觀看視頻《宋詞》(見課件),識讀圖文資料(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指出詞與詩的不同之處,講述詞的特點、興盛原因、詞的發展與詞的格式。答案:①不同:詩對仗工整、整齊劃一;詞參差不齊、長短不一。②詞的特點:一種新體詩歌,句子有長有短,也稱長短句,便于歌唱。③興盛原因:商業發展,城市繁榮,市民數量增加,適應市井生活需要。④詞的發展:唐朝已經出現;成為宋代主要的文學形式之一。⑤詞的格式:填詞用的曲調名叫作詞牌,如“念奴嬌”“滿江紅”“蝶戀花”等。(2)識讀宋詞代表人物圖(見課件),欣賞宋詞杰作并結合教材知識,歸納宋詞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詞風特點。答案:①蘇軾、辛棄疾:氣勢豪邁。②李清照:風格委婉。2.觀看視頻《南宋詩人陸游》(見課件),識讀陸游《示兒》詩(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說說宋代詩歌成就。答案:宋代的詩也有很大成就。南宋陸游是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其不少作品抒發了愛國情懷。3.(1)識讀元曲名家圖(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概述元曲的含義,說出元代著名的雜劇家。答案:①含義:元朝在前代說唱、戲曲藝術的基礎上形成了元曲,形式有散曲和雜劇。②元代劇作家: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等。(2)識讀劇情圖片(見課件),閱讀材料并結合教材知識回答,如果可以,你會選擇與宋元時期的哪位文人對話?為什么?答案:關漢卿。原因:關漢卿在悲劇《竇娥冤》中用浪漫的藝術手法,憤怒地鞭撻了黑暗勢力。4.問題探究:分析宋元時期文學形式發展的變化,并指出變化的原因。答案:特點:從唱的文學形式到演的文學形式變化。原因:自由化、通俗化。過渡語:除了文學方面的成就外,宋元時期的史學也在中國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國古代有兩位著名的史學家被譽為“史學兩司馬”,即司馬遷和司馬光。我們已經知道司馬遷和他的成就,那么司馬光有什么成就呢?板塊六司馬光和《資治通鑒》1.識讀圖片(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列表歸納《資治通鑒》的作者、體例、內容、歷史價值。答案:作者北宋史學家司馬光體例編年體的通史巨著內容從戰國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歷史歷史價值這部書取材重在歷代政治興衰,對研究我國古代歷史具有重要價值2.識讀圖示資料和人物圖(見課件),并結合教材知識,指出后人對司馬遷和司馬光的評價。答案:“史學兩司馬”。結束語:宋元時期,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傳播;指南針的出現使人類進入新航海時代;火藥和火器的發明和傳播,推動了歐洲的社會變革;天文學和理學思想在宋元時期成就斐然。同時,意境悠遠的宋詞,感天動地的元雜劇,不僅僅讓我們領略了宋元文化的風采,也感受了前人勤奮學習、持之以恒的人格魅力,同時在李清照、辛棄疾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中陶冶了情操。教師隨筆板書設計一、科技1.活字印刷術:北宋畢昇2.指南針:司南,指南針,北宋末年海船開始使用3.火藥:唐朝時發明,唐末開始運用到軍事領域,宋元用于戰爭4.沈括:“十二氣歷”,《夢溪筆談》5.蘇頌:主持創制水運儀象臺6.郭守敬:簡儀,《授時歷》,測定一年為365.2425天二、思想1.程顥和程頤;理是天下萬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則2.朱熹:存天理、滅人欲三、文學1.宋詞: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2.詩歌:南宋陸游是愛國主義詩人3.元曲:關漢卿,《竇娥冤》四、史學《資治通鑒》:司馬光主持編寫,編年體通史當堂達標見學案、課件,學案、課件同步使用教學反思本課教學設計的特點是通過各種活動環節來營造科技文化史教學的氛圍。本課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史料、詩詞的運用是否恰當。老師能否恰當運用史學研究成果進行教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